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首页
期刊
数学与物理
地球与环境
信息通讯
经济与管理
生命科学
工程技术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化学与材料
会议
合作
新闻
我们
招聘
千人智库
我要投搞
办刊
期刊菜单
●领域
●编委
●投稿须知
●最新文章
●检索
●投稿
文章导航
●Abstract
●Full-Text PDF
●Full-Text HTML
●Full-Text ePUB
●Linked References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 201
4
,
2
,
34-43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4.21006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4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l
.html
)
OPEN ACCESS
34
The Narrow Scope Reading of Quantifiers in Chinese
Honghua
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Email: Hehh@mail.tsinghua.edu.cn
Received: Nov. 4
th
, 2013; revised: Dec. 6
th
, 2013;
accepted: Dec. 17
th
, 2013
Copyright © 201
4
Honghua He
.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 n License, which per-
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 yrights © 201
4
are reserv ed for Hans an d the owner of th e intellectual p roperty
Honghua
He
. All Copyright © 201
4
are guarded by l
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
The narrow scope reading effects of quantifiers are in fact epiphenomena of derivational timing.
There is no undoing process in interpretive system of grammar, given that chains are formed either by mov-
ing an element lower in the position of tree to a higher position and stay put thereby or by moving only fo
r-
mal features
[
FF] of a element, leaving the element hosting the feature of
[
SF] behind overtly. This stresses
again that movements always take place to a c
-
commanding position. Narrow scope reading of quantifiers
that takes place in A
-
chains is felicitated by means of D
irection
-
Free Semantic
Transmitting Devi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quantifiers is reduced to an ancillary status while the fact that whether a
position is syntactically marked becomes crucial. Augmented with the theory of marked syntactic positions,
this interpretive approach based on the binding relations accounts that the scope freezing phenomenon is a
c-
tually a derived fact
.
Keywords:
Narrow Scope
;
Chain
; Semantic T ransmitting Device;
Marked Po s ition
;
Scope Freezing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何宏华
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
Email: Hehh@mail.tsinghua.edu.cn
收稿日期:
2013
年
11
月
4
日;修回日期:
2013
年
12
月
6
日;录用日期:
2013
年
12
月
17
日
摘
要:
窄域释义现象实际是句法推演过程中时间演算带来的附加现象。核查过程中只有形式特征发
生移位,词汇、语义特征呈显性滞留于原位置,
A-
语链中语迹的语义解释依赖方向自由式词义传递机
制;在语法的解释系统中不存在效应消除过程,移位总是从低处移往高处结构统制位置;化名词词组
的强
/
弱分类对于该问题的解释处于从属地位,结构中的位置有无标记性特征则变得至关重要。加入
了标记性结构位置理论后,以约束关系为基础的释义方法指出辖域冻结现象可以从对窄域释义的分析
中推导出来。
关键词:
窄域;语链;语义传递机制;标记性位置;辖域冻结
1.
引言
辖域在量词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量词辖域
的研究是以逻辑式为基础层面的句法研究中的核心
问题之一。
1
逻辑式
句法性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领域: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35
量词辖域,变项约束,
Wh
-
词语滞留
(
wh
-
in
-
situ
)
的原
则与限制,先行词删除规则
(
“
antecedent
-
contained
deletion
”
)
,省略,结构重建问题等。其中,辖域研
究是核心,因为上述各研究领域中制定句法原则与区
域性限制都离不开辖域这一概念。反过来,量化领域
的研究
(
quantification
)
又促使语义研究领域把目光转
向辖域这一概念。以往自然语言语义研究领域中人们
注重对个体量词作具体的语义解释,辖域这一概念的
引入使人们能够从总体上概括量词这一集合中各元
素所显现的共性。因此,量词辖域的研究对于语言理
论的构建,语言学理论的充实与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
量词与量词处于具体结构中时,就产生了辖域之
间的交互关系,随之就出现了量词取域的问题。一个
成分取宽域,另一个就自然取窄域。量词的宽域释义
较之于窄域释义来得较为明显,一般说来,在表层结
构中领先或居上的量词取宽域释义;而量词的窄域释
义则较为隐蔽,例如,一个量词虽然在结构中居上,
但在取宽域释义的同时仍然有窄域释义。相反,一些
量词,例如,不定指名词词组在结构中居于从属位置
时,根据传统假设,在正常释义的语境中就只有窄域
释义,但在实际的语义解释过程中其辖域涵盖了结构
中居上的相关量词。
(
Baker
,
2001
)
[1]
为了揭示、解释
这种与表面现象迥异的释义,句法导向的量词辖域研
究领域设计、提出了逻辑式这一概念。量词的宽域释
义不论采用哪种理论机制总是能够得以解释,因此只
有其窄域释义才能更清晰地表现出以逻辑式为层面
的辖域释义的内部机制。逻辑式在生成语言学理论中
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集中探讨主导、限制量
词辖域窄域释义的机制对于论证逻辑式存在的合理
性显得十分必要。在下面的论述中,文章主要探讨汉
语量词辖域释义中的窄域释义问题。
2.
窄域释义的确立
那么,什么是辖域的窄域释义呢?
Sauerland
(
1998
)
[2]
认为,当一个量词有窄域释义时,指的是与其显性
结构位置相比,一个经过移位的词组似乎在更低一级
的结构层面上确定其辖域,或者说在更低一级的结构
中受约。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词序上领先、结构中居
上的量词的辖域小于词序上后置、结构中居下的量词
(
或
具有量化特征的词语
)
的辖域,我们说前者为窄域
释义。
2
例如,
(1) (
有
)
两名学生
可能
赢得
这场比赛
(
两名
> <
可能
)
3
May
(
1977
)
[6]
首先注意到
A-
语链中量词的窄域释
义现象。在提升结构中,被提升的主语在其辖域方面
有歧义,这是由于在提升主语与其语迹之间插入了一
个带有辖域性质的成分所造成。上面的结构有两种释
义,“两名”与“可能”都可有宽域释义,意思大概
如下:
(2) a
.
(
某
)
两名学生有可能赢
4
b
.
可能有两名学生会赢
关于量词的窄域释义问题文献中时有争论
(
见
Chomsky
,
1993
[7]
,
1995
[8]
)
。鉴于此,我们先简要介
绍两例测试
A-
语链中是否存在窄域释义的试验,判断
标准看是否符合语法。
第一例这类测试是由
Linebarger
(
1980
,
1987
)
[9,10]
做的。除辖域之外,
Linebarger
还利用了否定极性词
(
negative polarity item
,
NPI)
的准允条件。我们知道,
NPI
必须受否定意义的词或蕴涵下级的算子的成分统
制。
Linebarger
所说明的是窄域释义可满足
NPI
的准
允条件。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汉语极性词“任何”
表现出窄域释义的性质。
(3) a
.
任何有问题的人
i
都
不能
t
i
入选
5
b
.
*
任何有问题的人
i
不能
t
i
入选
(
3b
)
不成立是因为“任何”不能得以窄域释义;
(
3a
)
中的“都”在显性位置不成分统制极性词“任何”,
1
句法导向的量词辖域释义的研究始于生成语法的早期阶段。最早
见于后来成为生成语义学家的著作
中
(
参见
Lakoff(1971)
[3]
,
Bach
(1968)
[4]
,和
McCawley
(1970)
[5]
)
。例如,在
Lakoff
(1971)
中,量词
在底层结构
(
underlying structure
)
被认为是处在较高一级位置的谓
词,在表层结构
(surface structure)
中,量词通过一种降低程序
(
lowering process
)
从底层结构位置下降到表层的结构位置。
2
文章在此主要关注
A-
语 链,在
A-
语链中,相同的结构位置对解释
辖域与约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cf. Fox
,
1997
[
11
]
and Uli Sauerland
,
1998
[2]
)
。
3
“可能”是一个带有辖域性质的成分。
4
我们把例子看作一个符号序列,并不看作一个句子,所以句尾不
加标点符号。这些例子的列举常常是为了讨论抽象的结构,而不考
虑具体语境中现实的句子,这也是生成语言学例句的惯例。
5
汉语词语“任何”的准允项为“都”,虽与
Linebarger(1980, 1987)
所谓否定极性词
(NPI)
有差异,但其表现出的窄域释义的现象与
NPI
在其居下结构中的受约现象类似。这里欲说明的是
A-
语链中的确
存在窄域释义,而且这一现象具有人类语言的普遍性。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36
然而句中的极性词能够得以准允,准允操作的过程中
显现出辖域解释的性质,“都”的辖域涵盖句子主语
的辖域。事实情况是句子
(
3a
)
属提升句式,主语在“都”
的结构下方遗留下一个
A-
语迹,这似乎使我们有理由
假设汉语极性词准允的先决条件是作为主语的极性
词必须具有窄域释义。
Burzio
(
1986
)
[
12
]
做了第二例以是否符合语法为标
准测试量词辖域窄域释义的试验。
6
试验以双项释义
的“
each
,每”为测试项。从下面两句的对比我们看
到正常情况下,在显性句式中双项释义的“
each
”必
须受具有周延解的名词词组
(
the athletes
)
的成分统制。
(4
) a. The athletes demanded one translator each
(
运动员们需要每人一个翻译
)
b. *One translator each welcomed the athletes
(*
每人一个翻译欢迎了运动员们
)
Burzio
注意到上述情况有例外,例如,
(5
) The Olympic Committee assigned one translator
each to the athletes
(
奥林匹克委员会给运动员们每人指派了一个翻
译
)
7
附着于直接宾语的双项释义的“
each
”准允项是
居于其后的具有周延性质的介词短语
(
由介词
to
引导
的词组
)
,
Safir
和
Stow
e ll
(
1987
)
[13]
也指出其它的一些
介词短语亦具有类似性质。
对我们现在关注的问题来说,
Burzio
观察到的最
重要的现象就是在
A-
语链中,辖域的窄域释义能够满
足在结构上处于介词短语之前的双项“
each
”的准允
条件。下面被动结构中的
A-
移位也表现出类似特征。
(6)
a.
[
One translator each]
i
was assigned t
i
to the
athletes
(
每一位运动员都被指派了一名翻译
)
b. *
[
One translator each] gave a speech to the ath-
letes
(*
每
(
人一
)
个翻译对运动员发表了演讲
)
汉语中也存在类似情况。汉语语法规定,当全称
量词限定词“每个,每一,每,所有的,全部等”出
现在主语位置时,紧邻其限定的名词词组的右侧必须
出现具有全称量化特征的“都”。也就是说,汉语中
全称量词与“都”共现。换用生成语法的术语来说,
这些全称限定词的准允项是“都”。例句如下。
(7) a
.
每个男人都喜欢一个女人
b
.
*
每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
可现实的语句中的确存在全称量词与其准允项
并不相互眦邻,二者之间可存在其它语法成分。下面
的句子似乎属这种情况。
(8)
每个学生
i
据说
t
i
都找到了工作
(9)
每个老师
i
对这些学生
t
i
都发表了演说
(
10
) *
每个老师发表了演说都对这些学生
句子
(8)
,
(9)
之所以能够成立,似乎是因为“都”
对全称量词“每个学生”及“每个老师”的准允能够
以全称量词的窄域释义而得以实现。
(
10
)
被淘汰是因
为居于主语位置的全称量词没有窄域释义。经过英语
与汉语的对比与分析,我们目前可谨慎地得出一个结
论,即语言中的确存在量词辖域的窄域释义现象。
3.
汉语量词辖域的窄域释义的推演过程
A-
语链中量词辖域的窄域释义既确立,下面简述
文献中对量词辖域窄域释义过程的解释较有影响的
三种提法,即右向移位
(
逻辑式中
)(
May
,
1977
[6]
,
1985
[14]
;
Chomsky
,
1995
[8]
)
,移位的复制理论
(
Burzio
,
1986
[12]
;
Chomsky
,
1993
[7]
;
Hornstain
,
1995
[15]
)
以及
语音式中移位以重建辖域之说
(
Uli Sauerland
,
1998
[2]
)
。
简单说来,逻辑式中右向移位之说假设隐性移位在结
构中不必移位至一个成分统制位置,这样就能抵消显
性移位所造成的效应。移位的复制理论假设某些句法
成分在移位的过程中在原来的结构位置
(
即语迹位置
)
留下了完整的原句法成分的一切特征,像一个复制本,
语法中的语义解释部分“看到”的是处于较低结构位
置的句法成分,而不是移位至较高位置的成分。语音
式移位之说认为在辖域取窄域释义的事例中,语法中
语义解释部分“见不到”
A-
移位,因为
A-
移位是发生
在语音部分。前两种解释方法的雷同点在于,它们都
6
Uli Sauerland(1998)
曾提到过这个试验。这里用到的英语例句源自
Sauerland
(
1998
)
。
7
目前的分析中最好对该英语句子直译,可是直译得到的汉语句子
不符合汉语习惯。这是否说明汉语中无例外情况?下面的分析将会
述及该问题
。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37
像传统的“辖域重建”方法那样,认为显性移位过后
紧接着的是另外一个能够消除其效应的隐性的句法
操作。
与此不同的是,我们在此采纳
Sauerland
(
1998
)
[2]
的观点,认为逻辑式中不存在效应消除移位或类似的
句法操作。但该处的假设与
Sauerland
(
1998
)
[2]
有一点
看似很小,却有本质区别的地方,即我们认为逻辑式
中语义解释的原则贯彻于句式推演的始终,并非仅仅
局限于语音解读
(
Spell
-
Out
)
以后的阶段。具体说来,
主目量词辖域的窄域释义体现在句法推演的过程中
由
A-
移位形成的
A-
语链中,并为其所证实。
3.
1.
句式推演中的时间演算
上述观察到的窄域释义效应实际是推演过程中
时间演算带来的附加现象。下面我们分析涉及强量词
与弱量词窄域释义的一些典型语料,同时说明窄域释
义效应与句式推演的时间演算有关。
3.1.1.
强量词辖域的窄域释义
企图解释
A-
语链中量词窄域释义现象的理论都
必须回答下面这么一个问题:句子
(1)
有什么样的推演
过程?为方便见,该处重复为句子
(
11
)
(
11
) (
有
)
两名学生可能会赢得这场比赛
我们认为对该问题的解释依赖于下面的
T
型语法
(T-
model
)(
Chomsky
,
1995
)
[8]
,
语音解读点
(
Spell Out
)
词库
(
Lexicon
)
逻辑式
(
LF
)
语音式
(
PF
)
(Chomsky 1995)
T
型语法体现三个部分相联的假设:
1)
复杂的句
法表达式的构成和对此的限定是由各不同语段
(
phase
)
简单的句法操作和广义转换来执行,这一过程在次序
上有其内在的规定;
2)
这类操作所起的作用仅仅局限
于
LF
,而不会延伸至
PF
;
3)
起作用的句法操作与解
释原则之间有一种联系,即在逻辑式中可见的操作遵
从语链中可见的解释原则。综合这三个假设,可以推
断,上述句子
(
11
)
是由带有部分次序的句法转换推演
而来。
我们目前关注的一点是
PF
结构呈显性形式出现,
由语义解释原则指导的句法操作所形成。在句法推演
过程中,所有句法成分均必须移位至功能语域去核查
其特征,不论是强特征还是弱特征。在特征核查的过
程中,这些成分形成一定的语链,所形成的语链负责
最终的语义解释。语音解读规则应用过后,携带强特
征的成分核查过后即滞留于其核查位置,这是基于一
个预设,即核查位置是一个有标记的结构位置,呈显
性形式存在,具体说来是
PF
中的结构位置
(
事实上,
这仍不是最终的词序
)
。该假设与
Chomsky
(
1993
,
1995
)
[7,8]
的阐述一致,他主张强特征必须在语音解读
规则实施之前得以核查,否则句法推演失义。看下面
典型例句。
(
12
)
[
DisP
每个男人
i
[
Dist’
都
[
VP
t
i
喜欢
一个女
人
]]
]
8
在句法推演过程中,强量词“每个男人”必须首
先移位至“都”的投射的标志语位置
(
Spec DistP
)
,核
查存在于该位置的强特征,同时也核查其自身携带的
不可解释的强特征,移位所形成的词序符合汉语显性
句法的语法规则。如上面表达式所示,在移位过程中,
“每个男人”留下了一个语迹,即
t
i
,形成语链
C(
每
个男人,
t
i
)
。众所周知,语迹的释义参照与其相联系
的词汇项。这里所隐含的意思是引导语链的词汇项能
够把词汇语义信息传递给与之相联的语迹,对于语迹
的释义来说,所传递的信息必须是充分的。我们可谨
慎地、暂时把这种为语迹传递语义值的过程称为语义
传递机制
(
Semantic Transmitting Device
,
STD
)
。
9
明确
点说,一个量词的窄域释义的条件由词汇传递机制来
满足。为使其更准确,我们可以下面的规则来表达。
(
13
)
语义传递机制
(
STD
)
:
语迹的语义值由引导包含该语迹的语链的词汇
8
“都”被认为是功能语类
DistP
的中心词,在句法推演中投射。持
该种看法或类似看法的有
Cheng(1995
)
[
16
]
,
Li(
1997
)
[
17
]
,
Liu
(
1997
)
[
18
]
等。但我们认为“都”应是语类
UnivP
的中心词。关于“都”的辖
域释义,我拟另文专述。
9
表面看来语义传递机制与传统意义的所指关系
(reference)
雷同,但
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所指关系是一种静态的、规定性的表述,涉及
语境及语用诸多因素;语义传递机制是基于句法推演的过程,是一
种动态的、描述性的,以至于最终解释语迹释义的过程。语迹获得
语义的过程也就是句法推演的过程,这反过来也说明了一个事实,
即句法与语义相比较,句法具有生成性质
。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38
项所赋予。
换句话说就是,引导语链的词汇项赋予该语链中
的语迹以语义值。这样就解释了
(
11
)
中“每个男人”
的窄域释义问题。
10
词汇传递机制这一概念的引入方便了量词辖域
窄域释义的解释。这不仅能解释强量词窄域释义问题,
亦可说明类似句子
(
3a
)
中极性词“任何”的窄域释义
过程。限于篇幅,
(
3a
)
中“任何”的窄域释义过程在
此不做讨论。
3.1.
2.
弱量词辖域的窄域释义
弱特征的核查与强特征的核查过程不同。携带弱
特征的句法成分在其特征核查过后,不必呆在其核查
位置,这也与
Diesing
’
s (1992)
[19]
的映射原则
(
Mapping
Principle
)
相符。
Diesing
认为携带强特征的主目
(
为叙
述方便起见,后文称为强主目
)
在逻辑式中必须处于
VP
结构之外,这就蕴涵了携带弱特征的主目
(
后文称
为弱主目
)
可处于
VP
结构之内,亦可居于
VP
之外。
因此,在句式推演过程中,弱主目在经历特征核查后
可退回其原位置,生成符合语法的显性词序。上小节
中
(
12
)
可作为例证,句中的弱量词“一个女人”特征
核查后滞留原位置不动。
那么,又如何解释弱特征的核查过程呢?其核查
机制又怎样呢?看上去弱特征核查过后退回其原位
置之说似乎与逻辑式中在结构位置的回落假设一致,
而与移位须移至成分统制位置的原则
(cf. Chomsky
,
1993)
相冲突。但我们认为弱特征的核查过程与逻辑式
回落不一样,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特征核查理论的一个基本点就是需要核查的特
征是一些形式特征
(
formal features
[
+FFs])
。为解释这
一现象,我们采用
Kitahara
的观点
(
Kitahara
,
1997
)
[20]
,
假设在推演过程中,逻辑式移位只携带形式特征至核
查域,而把包括语义在内的其它特征滞留于原位置,
除非所移位的目标位置为标记性位置
。
11
C
homsky
(
1995
)
[7]
也认为只有形式特征
[+FFs]
在发音
–
知觉
(A-P)
界面可见,而在该阶段可见的特征都是不可释义
的特征,如果这些不可解释的特征在句法推导过程中
得不到核查,这将导致句法推演的失义。
很显然,该假设只适用于非标记句法位置。论及
标记性位置,情况又有不同。朝着该位置的移位不仅
携带形式特征,亦须承载其它的特征,换句话说,移
位的是整个词组。看下面的表达式。
(
14
) [
AgrSP
[
每个男人
+ FF]
i
[
DistP
[
每个男人
+
SF
+
FF]
i
都
[
TP
[
AgrOP
一个女人
+ FF]
j
[
VP
t
i
喜欢
[
一个女人
+
SF
+
FF]
j
]]]]
该结构中的“都”的最大投射的标志语位置是一
个标记性位置,因此,移位不仅携带形式特征,也携
带了语义特征
(
semantic features
[
+SF]
)
。整个词组移位
后留下了一个语迹
t
i
。
AgrOP
的标志语位置为非标记
性位置,因此移位
-
α
仅携带形式特征
[
+FFs]
。
由此可见,由于标记性句法位置的存在,对于显
性句法中的词序来说,重要的不再是强
/
弱量词的区分,
而是标记性与非标记性句法位置之分。关于标记性结
构位置的定义,目前还不十分精确。限于篇幅,我们
不拟在此详细探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句法推演
原则,在推演过程中,某些结构位置必须被词汇成分
占据,特别是在语音解读
(
Spell
-
Out
)
规则实施之时,
否则推演失义。标记性特征均携带特征
[-
解释性
]
,存
现于标记性结构位置的标志语位置,
12
这就要求既包
括
[
+FF]
又包括
[
+SF]
特征的整个词组移位至该位置,
然后滞留于此。若形式特征不能在逻辑式得以核查,
则将显现于发音
–
知觉界面,即会导致句法推演失义。
大致说来,标记性句法位置可等同于句子的主题位置,
提升结构的主语位置,能够核查标记性量词特征的结
构位置,等等,这类结构的标志语位置存在标记性特
征。标记性句法位置的确立为强
/
弱量词特征核查过程
提供了统一的解释。
更为棘手的是解析语链中语义值的传递问题。我
们回过头再看一下上述逻辑式结构
(
14
)
。该结构中有
三条语链:
C
1
([
每个男人
+
FF]
i
,
[
每个男人
+
FF
+
SF]
i
)
和
C
2
([
每个男人
+
FF
+ SF]
i
,
t
i
)
与全称量词相联;
10
所谓“每个男人”的窄域释义,在该结构中是与“都”的辖域相
对来说,而不是与处于宾语位置的“一个女人”加以比较
。
11
该假设与
Kitahara(
1997
)
[
20
]
稍有不同,
Kitahara
只关注形式特征的
提升,而不管目标位置是否为标记性还是非标记性位置
。
12
例如,有标记量词携带
[+Q]
特征,在推演过程中必须被首先核查
掉,否则推演失义。同样,不具解释性的特征
[-
解释
]
在推演过程中
也要首先被核查,否则推演失义。在此能够观察到的重要一点是它
们有共同的性质,即在逻辑式中必须首先得以核查,否则推演失义。
当然,两者也有不同之处,特征
[+Q]
依附于量词,移位至与其特征
匹配的核查位置,而特征
[-
解释性
]
存现于标记性结构位置的标志语
位置,携带与其特征匹配的名词或量化名词词组移位至此以核查其
标记性特征
。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39
C
3
([
一个女人
+
FF]
j
,
[
一个女人
+ FF +
SF]
j
)
与偏称量
词相联。我们在此关注的不是语链的构成,而是语链
中链素如何被赋予语义值。根据词语义传递机制
(
STD
)
,处于链尾的链素被处于链首的链素赋予语义
值。但该规则只适用于
C
2
,而不能用于其它语链,因
为
C
1
与
C
3
的链首,即,
[
每个男人
+
FF]
i
与
[
一个女
人
+ FF]
j
只包含形式特征,语义特征反而存在于链尾。
这种分布危及语链的构成,因为链首不能缺失语义。
那么,链首的语义值从何处而来呢?唯一的假设就是
含有语义特征的链素把语义值传递给缺失语义的链
素。这就意味着语义传递机制必须得以修正,因为这
种以成分统制为基础的机制强调方向性,即语链中链
素的语义值由链首传递给链尾
(
Chomsky
,
1995
)
[8]
。
鉴于此,语义传递机制应修正为方向自由的语义
传递机制。
(
15
)
方向自由的语义传递机制:
任何链素都能从处于同一语链中的任何携带特
征
[
+SF]
的链素得到其缺失的语义值。
修正过后的语义传递机制的意义在于,文献中一
贯主张的语迹必须从处于成分统制位置的句法成分
取得语义这一特殊规定可被剔除出语法,这有利于简
化语法的复杂性、增加其解释力,符合语法理论的发
展方向。
上述结论可运用于下面句子的分析。
(
16
) (
有
)
两个人读了每一本书
在标记性与非标记性句法位置的区分建立之前,
“每一本书”,据前述划分应为强量词,在推演中应
首先核查特征。然而,若其滞留于核查位置,则生成
的是一个不符合语法的显性结构。
(
17
) *(
有
)
两个人
每一本书
i
读了
ti
现在在标记性句法位置理论框架下,该句违反语
法的现象可得以合理解释。句子
(
16
)
中不存在标记性
句法位置,“每一本书”不必滞留于核查位置。在句
式推演中,移位
-
α
只携带该成分的形式特征至
AgrOP
的标志语位置,而把包括词汇特征在内的其它特征遗
留于原位置。结构
(
17
)
违反了这一原则,因此导致推
演失义。
然而,如果结构中有标记性位置的话,违反语法
的程度则有可能降低。这反过来又支持了句法中确实
存在标记性结构位置的观点。例如,
(
18
) (
有
)
两个人
每一本书
i
都读了
ti
鉴于以上分析,上文提到的句子
(1)
在推演过程中,
主目“两名学生”从内嵌从句的主语位置移位至主句
的主语位置。为论述方便,这里重复如下:
(
19
)
两名学生
i
可能
ti
赢得这场比赛
前面述及,该句是一个歧义句,有两种释义。李
艳惠
(
1990
)
[21]
认为该结构为提升结构。在目前的理论
框架下,主句主语的标志语位置应为标记性句法位置,
如果在演算超过语音解读点后不被一个显性词汇成
分占据,那么句法推演必定失义。因此,在结构生成
过程中,移位
-
α
实际把整个词组“两名学生”从其源
位置移至主句的标志语位置,留下语迹
t
i
。语迹
t
i
的
语义值通过方向自由式词汇传递机制由携带特征
[
+SF]
的链首处获得,句子主语的窄域释义由此得以解
释。
3.
2.
小结
这一理论框架所蕴藏的含义是为了满足标记性
结构位置的特征核查的要求。在句法推演中必须发生
某些强制性移位,把结构中某些成分移位至特征相匹
配的标记位置;另一特点是这与
Chomsky
(
1995
)
[8]
所
持观点相左,他认为语迹须从占据成分统制位置的成
分获取其语义值,而实际我们看到在方向自由式语义
传递机制的作用下,语迹可在任何位置获得相关语义
值。方向自由式语义传递机制,加上标记性结构位置
的存在与形式特征核查,这一假设的合理性被语言现
实所佐证,反过来该假设也解释了语言中存在的辖域
窄域释义现象。同时,在提升结构中基于形态特征的
要求而发生主语提升移位的现象也得到了统一的解
释,证明在语音解读规则实施之前,扩充式投射原则
必须得以严格遵循,再次说明了扩充式投射原则具有
普遍性
(
Chomsky
,
1995
)
[8]
。
4.
辖域冻结
(
Scope Freezi
ng
)
现象的推导
涉及解释辖域窄域释义现象时,我们还需提到辖
域冻结
(
Scope Freezing Generalization
,
SFG
)
。辖域冻结
现象与辖域窄域释义密切相关,前者实际是一个推导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40
性事实,可以从现行的窄域释义理论框架中推导出来。
4.
1.
辖域冻结概述
这一定义首先出现于
Barss
(
1986
)
[22]
的博士论文
中,表述如下:
(
20
)
辖域冻结概述:一个经过移位的量词不能在
一个
A-
语迹位置释义,如果该
A-
语迹不被显性句法
中的量词成分统制。
包含
A-
移位语迹的成分若作结构上的提升移位,
先期作
A-
移位的句法成分即处于非成分统制位置,也
就无法在
A-
语迹位置得以释义,这种量词辖域窄域释
义的缺失即是一种辖域冻结现象。下面的英语句子源
自
Barss
(
1986
)
[22]
,
Barss
关于辖域冻结现象的分析几
乎全部基于该例句。
(
21
) [
How likely to t
QP
address every rally]
wh
is
[
some politician]
QP
t
Wh
?
13
(some > likely, *likely > some)
(
某位
>
可能,
*
可能
>
某位
)
(
某位政治家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对每一集会团体
发表演说?
)
14
他以量词回落
(Q-lowering)
假设为基础分析
A-
语
链中的辖域重构现象,认为移位中的成分统制条件不
仅指目标位置须统制原位置,亦可通过原位置统制移
位的目标位置来得以满足。这种经过限定的,对称性
成分统制条件允许句法成分向较低的结构位置移位,
但该位置相对于原位置而言必须是一个受统位置。
Barss
(1986)
[22]
指出其关于辖域冻结的概述阻止了如
下所示的结构中的量词回落,因为原位置不能成分统
制处于较高位置的成分内的目标位置。图示如下:
(
22
)
QP
A
-
移位
A-
bar
移位
但是,
Barss’s
(1986)
[22]
的解释方法是否真的预测
到辖域冻结现象的存在?值得怀疑。假设到达某一居
上成分内的某一位置的推演可分两步完成:首先把需
移位的量词提升至高于该成分的结构位置,然后再回
落至该居上成分内。这一推演过程并未违反
Barss
所
说的对称性成分统制条件限制。早在
1998
年
Saue rlan d
(
1998
)
[2]
就注意到
Barss
的方法中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
该问题带有量词回落所引发的一切麻烦特征。具体说
来,语法须额外解释显性句法中量词回落缺失的原
因。
Saito
(
1992
)
[23]
指出,日语中
WH-
词语可越位移位,
移至其辖域之外的一个句法位置,事例如下。
(
23
)
どの本を
i
Ma sao
は
H anak o
が
t
i
図書館
か
ら
貸
し出したのかを
哪本书
Masao Hanako
图书馆
借出
知りたがっている。
想知道
(
Masao
想知道
Hanako
从图书馆借出的是哪一本
书。
)
他由此认为日语中的无规则超越越位所产生的
效果能够被自由地消除。然而,日语中仍然不可以出
现一个词组越位移位至相对较低的结构位置,否则不
合语法,例如:
(
24
)
* Hanako
は
t
i
Masao
が
Taro
に
i
笑ったと
おもわせた
Han ako
Masao Ta ro
嘲笑
相信
上述分析似乎再次指出了一个事实,即句法推演
中关于移位的不对称成分统制限制可以在更具概括
性的原则指导下推导出来,这一限制是普遍性原则应
用的结果。
Barss
(
1986
)
[22]
所建议的在推演中应用的对
称性成分统制条件,现在看来是专为该具体现象所设,
是一种特殊的规定,因此,在解释辖域的窄域释义过
程中,假设语法中不存在类似的特殊规定反而显得更
加自然。成分统制条件实际上是所有移位必须满足的、
具有普遍性的句法操作规则
(cf.Chomsky
,
1995
)
[8]
。
4.2.
基于标记性结构位置的释义方法
鉴于
Barss
解释方法的不充分,那么就必须有另
13
Sauerland
(1998)
[2]
也采用了这个例句,他以语音式为分析层面对这
一现象作了解释。参见其论文与其参考的相关文献
。
14
汉语译句无法表达英语原句中的词序,此处相应的汉语句子不存
在辖域冻结现象。然而,这并不是说汉语中没有辖域冻结事例。后
述将论及汉语中相应的现象
。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41
外的解释方法。文章认为上述语义传递机制辅之以标
记性结构位置理论能够解释这一现象。辖域冻结现象
属于量词辖域窄域释义的一种,该问题的解决完全在
于逻辑式移位的分析。下面总结一下到现阶段为止量
词窄域释义所依赖的几个理论假设,如我们在前述所
注意到那样,每一个假设都有相对独立的理论动因。
(
25
)
a.
所有的移位均发生在逻辑式;
b
.
传统意义上所谓显性移位,例如,主题化,外
置,无序超越移位等均为逻辑式中特征核查动因所致;
c
.
移位的目标位置必须是成分统制原位置的结
构位置;
d
.
语音式中无移位。
假设
(
25
a)
,
(
25b)
和
(
25
d)
与上节中所得结论一致,
即语音式中无移位现象。
(
25c
)
是基于对移位的更充分
的理解,正如
Chomsky
(
1995
)
[8]
所分析的那样。
现在我们来看
Barss
(
1986
)
[22]
所讨论的结构,看其
有多少潜在的推演方式能够分别导致量词的宽域和
窄域释义。为了实现窄域释义,“某个”必须在“可
能”的域内释义,这从下面句子的部分推演阶段来看
是可能的。
(
26
)
____
is
[
how likely to
[
some politician ] address
every rally]
是
多大
可能
[
表不定式的小品词
]
某个政治家
演讲
每个集会群体
在该提升结构中“某个”与“每个”均处于“可
能”的辖域内,这里的一个前提是“某个”与“每个”
的辖域相互涵盖。为不破坏这一辖域关系,整个
How-
结构体
(
携带特殊疑问含义的词组或短语
)
须首先 移位
至句子主题位置,然后把量化名词词组“某政治家”
回落至主句主语位置,以此满足扩充式投射原则
(EPP)
,
部分推演过程如下:
(
27
)
*[how likely to
t
j
address eve ry rally]
i
some politician
j
is t
i
这一推演过程实际是不合格的,因其违反了标记
性结构位置原则,该原则要求移位至标记性位置的句
法成分是包括语义特征在内的整个词组,并滞留与此;
再者,推演中“某政治家”的移位违反成分统制条件,
因而导致句法推演失义,窄域释义不能确立就是自然
的结果。这一反例论证了“某政治家”只含有宽域释
义的解释事实。
那么,宽域释义是如何推导出的呢?其推导过程
又怎样?请注意,上述例句的结构中包括两个标记性
结构:主题位置与主句主语位置
(
这是一个提升结构
)
。
句法推演过程中首先移位的必然是“某政治家”,移
位至主句主语位置以满足扩充式投射原则,并滞留于
此,因为该位置属标记性结构位置。
(
28
) Some politician
i
is
[
how likely to t
i
address
every rally]
某政治家
是
多大可能
演讲
每个集会群体
该移位是合法的句法操作,符合假设
(
25c
)
的精神。
移位过后形成一条语链
(
某政治家
i
,
t
i
)
,“某政治家”
的辖域涵盖整个句子,具体说来,“某政治家”涵盖
How
-
结构体的辖域。我们知道该结构中有两个标记性
位置。其中一个被占据,但另一个位置空着。在语音
解读之前,或在拼读规则实施之前,结构中的标记性
位置若仍然虚空着,则导致句法推演失义。由
How
引导的结构体携带
Wh
-
特征
(
主题特征
)
,这一特征在
推演中必须在拼读规则实施之前得以核查。
How
-
结构
移位唯一的合法位置是句子主题位置,如上所述,这
是一个标记性句法位置。特征核查过后,
How
-
结构体
即滞留于此,形成一个
A`
-
语链
(
how
j
, t
j
)
,表达式如下。
(
29
)
[
how likely to t
i
address every rally]
j
So me p
o-
litician
i
is
t
j
多大可能
演讲
每个集会群体
某政治家
是
请注意,“
some
”与“
how
”之间仍保有原来的辖
域关系,即“
some
”与“
how
”之间的成分统制关系
依然存在,“
so me
”的辖域大于“
how
”的辖域,因为
“
so me
”成分统制语迹
t
j
。然而,语链
(some p olitician
i
,
t
i
)
不复存在,因为我们没有理由说“
some
”是从与其
同标的
t
i
这一位置移位至现在的位置,这是根据假设
(
25c
)
所能得出的结论。即便我们采用
Barss
(
1986
)
[3]
的
对称性成分统制条件假设,“
so me
”与语迹
t
i
之间的
语链关系也难以建立,因为语迹
t
i
所占据的位置不是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42
成分统制位置。如果这一分析正确的话,有理由说“某
政治家”不能在语迹
t
i
位置释义。那么,该结构只有
一种辖域关系,即只有“某政治家”有宽域释义,即
some
>
likely
。辖域冻结即可由此推出。
辖域冻结现象不仅存在于英语中,该现象还被其
它语言中的语言事实所例证。下面的汉语句子显示出
主题化能产生同样的效应。
(
30
)
[[t
i
抓住
每次机会
]
j
,
有的人
i
的确
这么
做
的
t
j
]
(
有的人
>
每次机会,
*
每次机会
>
有的人
)
如上所示,该结构只有一种辖域关系,即,“有
的人”涵盖“每次机会”。原因是相同的,语迹
t
i
所占
位置不能是“有的人”移位的目标位置,因其必须遵
循假设
(
25c
)
中的成分统制原则。在该主题结构的推演
过程中,“有的人”与其语迹
t
i
之间的成分统制关系被
破坏了。这样,原本存于“有的人”与“每次机会”
之间的辖域互动关系也不复存在。换句话说,“有的
人”不能在其语迹
t
i
位置释义,因此,“每次机会”的
辖域不能涵盖“有的人”的辖域。所以,该结构中只
有“有的人”取宽域释义。
4.
3.
小结
尽管
Sauerland
(
1998
)
[2]
的解释方法与本文释义的
方法有很大不同,但其文中提供的语料佐证了辖域冻
结现象的真实性。他指出,
A`-
移位破坏了作
A-
移位
的量化词组与其语迹之间的辖域关系,这也为上述讨
论所证明,英汉两种语言均有该现象存在。上文分析
的汉语例句不仅证明辖域冻结现象存在于汉语中,同
时也论证了
Hornstein(1995)
[15]
,
Johnson
和
Tomioka
(1997)
[24]
有关观点,他们认为宾语的辖域涵盖主语辖
域的一个前提就是主语必须有窄域释义,即显性位置
的主语与其动词词组内的语迹所形成的语链必须有
窄域释义。
5.
结语
如果以上分析正确的话,我们有理由断言,在句
法推演过程中,某些句法成分从相对较低结构位置移
位至较高位置并滞留于此;核查过程中只有形式特征
发生移位,词汇、语义特征呈显性滞留于原位置。那
么,在语法的解释系统中根本不存在消除过程。移位
总是从低处移往高处,移往结构统制位置,这是语法
机制的核心。语言中存在的辖域窄域释义现象的解释
是以此分析为前提的。加入了标记性结构位置理
论后,
以约束关系为基础的释义方法指出辖域冻结现象可
以从对窄域释义的分析中推导出来。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说计算系统具有二重性:静
态与动态。推演中所形成的语链具表达性质,属静态
表达;运用于表达性语链的解释性原则,概括地说逻
辑式原则实质上是在推演中推导而来。
正如
Hornstein
(
1995
)
[15]
所主张的那样,语音式中
无语链,因为推演中的操作仅限于逻辑式
(
见假设
(
ii
))
。
对于
Sauerland
(
1998
)
[2]
主张通过语音式解释辖域窄域
释义来说,这是一个反例。逻辑式主要由语链构成,
语链构成须遵循解释性原则,因此起释义作用的是语
链。
基金项目
该文是
2012
年度清华大学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
究项目
(
2012WKYB012
)
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Baker, C
. (
2001
)
Integrity: A syntactic constraint on quantifica-
tional scoping
.
In
: Megerdoomian, K.
and Bar
-el,
L.A.
, Eds.,
WCCFL
20
Proceedings
, Cascadilla Press, Somerville, 101-
114.
[2]
Sauerland, U
. (
19 98
)
Scope reconstruction without reconstruc-
tion.
In:
Shahin, K
.
, Blake, S
.
and Kim, E
.-S
.,
Eds.,
WCCFL
17:
The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West Coast Conference on
Formal Linguistics
,
582
-
596
.
[3]
Lak
off, G
. (
1971
)
On generative semantics.
In:
Steinberg, D.
D.
and
Jokobovits
,
L.A.
,
Ed
s.
,
Semantics
, 232
-
296.
[4]
Bach, E
. and
Harms,
R.
,
Eds.
(
1968
)
Universals in linguistic
theo
r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New York
.
[5]
McCawley, J.
(
1970
)
Where do noun
phrases come fr
o m?
In:
Jacobs and Rosenbaum
, Eds.,
Readings in English Transform
a-
tional Grammar
, Ginn,
166
-
183.
[6]
May, R .
(
1977
)
Th e grammar of qu antification.
Doctoral Disser-
tation, MIT, Cambridge.
[7]
Chomsky, N
. (
1993
)
The minimalist program for linguistic
theory.
In:
Hale, K.
and Keyser,
S.J
., Eds.,
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
Essays in Linguistics in Honor of Sylvain Bromberger
,
MIT
Press, Cambridge, 1-
52.
[8]
Chomsky, N
. (
1995
)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IT Press, Ca m-
bridge.
[9]
Linebarger, M.
(
1980
)
The grammar of negative polarity
.
Doc-
toral Dissertation, MIT, Cambridge.
[10]
Linebarger, M.
(
1987
)
Negative polarity and grammatical repre-
sentation.
Linguistics and P hilosophy
,
10
, 325
-
387.
[11]
Fox, D
. (
1997
)
Reconstruction, variable binding and the inter-
pretation of chains. MIT Press, Cambridge.
[12]
Burzio, L
. (1986)
Ital ian synt ax: A government
-
binding ap
proach
.
Kluwer Academic Pu blishers
,
Dordrecht
.
汉语量词的窄域释义
OPEN ACCESS
43
[13]
Safir, K
.
and Stowell, T
. (
1987
) Binominal each.
Proceedings of
NELS
,
Amherst
,
18
, 426
-
450
.
[14]
Ma y, R .
(
1985
)
Logical form: Its structure and derivation.
MIT
Press, Cambridge.
[15]
Hornstein, N
. (
1995
)
Logical form: From GB to minimalism.
Blackwell,
Oxford
.
[16]
Cheng, L
. (
1995
)
On Dou
-quantification.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
4
, 197
-
234.
[17]
Li, X
.G. (
1997
)
Deriving distributivity in mandarin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18]
Liu, F
.-H. (
1997
)
Scope and specificity
.
John Benjamins Pub-
lishing Company
,
Amsterdam.
[19]
Diesing, M. (
1992
) Indefinites. MIT Press, Cambridge.
[20]
Kitahara, H
. (
1997
)
Elementary operations and optimal deriva-
tions
.
MIT Press, Cambridge.
[21]
Li, Y.
-
H.
A. (
1990
)
Order and co nstituency in mandarin Chinese
.
Kluwer Academic Pu blishers
,
Dordrecht
.
[22]
Barss, A
. (
1986
)
Chains and anaphoric depende
nce: On
reco
n-
struc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 MIT, Ca
m-
bridge.
[23]
Saito, M
. (
1992
)
Long d istance scrambling in Japa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
1
,
69
-
118.
[24]
Johnson, K
.
and Satoshi
, T. (
1997
)
Lowering and
little claus
e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Massachuset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