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4, 3, 19-25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4 in Hans.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se
http://dx.doi.org/10.12677/mse.2014.31B004
19
The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Establish the Subject Librarian System
Lijun Zhou, Chunfang Gu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Jiaotong Un i ver sit y, Beijin g
Email: 13125334@bjtu.edu.cn, Chfguo@bjtu.edu.cn
Received November 2013
Abstract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subject librarian s to the case study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
cine researching the necessity of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to establish the subject libra-
rians systems, the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ject libra ri an sys-
tem for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and a breakthrough in teaching, research, clinic and academic
building.
Keywords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Subject Librarians; Establishing of the System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
制度建立的探讨
周丽君,郭春芳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Email: 13125334@bjtu.edu.cn, Chfguo@bjtu.edu.cn
收稿日期:2013年11 月
摘 要
本文通过介绍学科馆员,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例探讨了中医药院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为中医
药院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参考,为中医药院校在教学、科研、临床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找到
出路。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探讨
20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学科馆员;制度建立
1. 引言
中医药院校学科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集中,可交流和共享度高,科研成果效益高,且极具中华文化
特色,可纯粹的中医药院校的学科建设成果相比一流综合性大学中医药专业却存在一定差距,不甘示弱
的中医药院校应该意识到信息的获取缺乏有效手段是科研项目的重要障碍,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必将为中
医药院校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强有力支持与创作灵感。
2. 学科馆员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
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s)是指由图书馆委派的具备相关的学科背景并精通图书情报业务、外语水平
和计算机水平较高的馆员,他们负责与指定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高层次的
文献信息服务[1]。
学科馆员制度(Subject Librarian System)是指为了保证学科馆员与对口院系或学科的负责人保持长期
持久的联系,进而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而制定的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
服务内容和方法、专业素养、领导机制、培养机制以及奖惩机制等[1]。
3. 中医药院校学科馆员制度亟需建立
中医药院校的教师重视中医经典,专业性强,且中医是靠时间来积累经验的学科,他们不可能各项
全能,对于信息的相关知识相对缺乏,再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获取有效信息
的难度越来越大,中医药院校教师很少有时间学习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与手段,这个时候传统的图书馆
员根本不能满足其科研与临床的需要,学科馆员应运而生,这是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工作
向深层次发展的必然结果。
3.1. 中医药院校学科馆员制度的现状
成都中医药大学任玉兰、江荣星 2011 年5月通过网络调查方式对全国 23 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网站
学科服务各项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初步调研,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网站栏目、电子信息资源、机构设置、
学科特色数据库、学科服务内容[2]。其调查结果如表 1所示。
此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各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已围绕科研开展了部分重要的支持项目,各校图书馆对
于传统的图书馆员服务已开始有所改进,针对各校的需要建立了特色服务与数据库等,说明各校对图书
馆的服务开始重新审视,把图书馆的服务对科研的支持作为一项重要的项目对待,但纵观整体情况,其
开展的项目还相对局限,各校各有想法,没有形成对学科馆员制度的共识,不能为本校科研提供深层次、
主动的服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院校相对较少,没有引起全国各校的足够重视。
3.2. 以湖北中医药大学的教师信息素质为例探讨中医药院校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3.2.1. 该校学科馆员制度现状
该校目前还未建立学科馆员服务制度,但在该校图书馆设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条件基本成熟,硬、软
件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人员方面可以慢慢由参考馆员向学科馆员转变,可以先将查新工作与学科馆员工
作统一,然后慢慢引进或培训学科馆员专业人员。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探讨
21
Table 1. Crrent situation of Subject Librarians Service System of 23 universities of Chinese medicine
表1. 全国 23 所中医药高校图书馆网站的学科服务各项内容和方式初步调研
调查的项目 开展的高校
各校开展的现状
网站栏目的设置 3所 专门设置了学科服务栏目,栏目名有学科服务、重点学科、知识服务,但学科
服务内容还比较单薄,如有的仅是相应学科的网络导航或内容介绍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全部 都购置了一定数量与中医药学科相关的数据库产品,
已具备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的信息保障能力
建立学科特色数据库 7所 建立与本校学科相关的特色数据库或教学参考书目,如巴蜀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福建
中医药暨福建医药信息网、苗族医药文化数据库、贵州省道地药材数据库等
传统学科服务 全部
都开展了传统的学科服务项目,如新书通报、网上荐书、书目检索、数据库培训、读者培训
网站参考咨询平台的建立
10 所 咨询方式有常见问题解答(FAQ)、虚拟咨询平台、参考咨询、
咨询、读者来信、馆长信箱等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 6所 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并开展了定题、专题服务、科研跟踪服务、
信息推送等直接面向学科知识的服务
学科服务平台 1所 图书馆使用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门户
3.2.2. 该校用户信息服务需求
笔者针对该校信息用户(教师)的信息行为与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研涉及 6个院系中的 62 位
在场教师的随机调查,问卷为单选题或多选题,62 份调查中有 4份样本有部分题目没有进行回答,为了
不浪费其已回答数据信息,笔者进行数据分析时,针对每个问题已回答情况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百分比。
在个人信息方面,被调查的对象中年龄比例为:小于 23 岁的占 0%,23 至30 岁的占 21%,31 至45 岁的
占71%,大 于45 岁的占 8%;所属学院比例为:信息工程学院占 13%,药学院占 10%,检验学院占 15%,
护理学院占 16%,基础医学院占 34%,管理学院占 12%;学历比例为:本科占 15%,硕士占 50%,博士
占34%,其他占 1%。从中可以看出该校是一个教师比较年轻、师资力量方面比较雄厚的高校团队。
在信息意识方面,笔者调研结果如图 1至图 4所示。
图1显示该校教师上网人数还是比较多;图 2显示该校科研人员可能有比较重的上课负担或科研负
担;图 3显示了该校图书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笔者认为该校图书馆没有为该校科研人员提供足
够的信息帮助,该校教师没有形成从图书馆获取信息的习惯。
在考察信息能力方面,笔者做了如下调查,调查结果如图 5至图 9所示。
图5显示该校教师在查找期刊或图书时效率比较低;图 6显示了该校教师不愿意通过文摘库再通过
其他手段查找文献,不喜繁琐的文献查找过程,并且外文数据库使用较少,这必然导致对国外最新动态
的脱节式关注;图 7和图 8显示该校教师在查找文献时以方便及收录完整为主要需求;图 9显示该校教
师对于数据库的使用和认知方面还有所欠缺。笔者认为该校教师的信息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科馆员制度
应尽早建立以帮助解决全校性的科研障碍,引领该校科研人员走在重点学科建设的最前列。
信息素质的参差不齐在各类院校均有所体现,中医药院校教师的信息素质偏低与学科馆员制度的建
立却有着不一般的联系,中医药院校教师科研与临床专业性强,传统的图书馆员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必
然不能为科研人员提供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专业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提供对于信息素质差而有
能力为科研做贡献的中医药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4. 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离不开的三大主力
4.1. 校方领导是制度启动的源头
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必然牵动图书馆资金的耗损,校方领导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科馆员制度的重要性,
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建设学科馆员制度,才能把学科馆员建设作为重要的经费预算。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探讨
22
Figure 1 . Do you often surf the Internet
图1. 是否经常上网
Figure 2 . What is the main r eas on for t he effect you can ’t o ften
surf the Internet for searching information
图2. 影响不能经常上网查找信息的主要原因
Figure 3 . Have you ever log on your school’s home page
图3. 是否登录过你学校的主页
Figure 4 . What is the main way you get information
图4. 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探讨
23
Figure 5 . What is the most used approach to borrow books or
journals when you want
图5. 当去图书馆借阅某方面的图书或期刊时,最习惯的做法
Figure 6 . What is the most used approach to search for medical literature
图6. 查找医学文献时最喜欢选择的方式
Figure 7 . What Chinese dat abase do you have used
图7. 用过的中文数据库
Figure 8 .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use of a database
图8. 使用某数据库的主要原因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探讨
24
Figure 9 . wha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you do not use of a databas e
图9. 不使用某数据库的主要原因
另外,图书馆领导应重视培养学科馆员的职业道德,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科馆员爱岗
敬业的精神和崇高的人生追求,主要要使全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及提供主动服务的服务意识与热情。
巧用组织关系、营造宣传氛围、搭建互动平台、开拓沟通渠道、打造服务品牌,确保学科服务成功破冰
和顺利起航[3]。
4.2. 学科馆员是制度支撑的主体
学科馆员的自身信息素养与专业知识水平是其能提供服务的必备条件。学科馆员的服务水平在将来
的国内学科馆员发展中是主要的瓶颈,学科馆员与服务对象的人员数的配比也将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对榆林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调查报告分析最大的感受是广大教师对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渴望,
同时强烈地希望学科馆员为其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反而是学科馆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起来摸不
开脸面,成了开展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瓶颈[4]。
4.3. 用户使用是制度建立的目的
自从榆林学院图书馆实行学科馆员以来,图书馆每次外出采购新书之前,由学科馆员向各院系有关
教师通知,教师们每次都会积极响应,在购书之前会收到大量教师推荐的新书目录,促使采购人员可以
有目的地选书[4]。因此,图书馆应将读者推荐新书作为图书馆长效工作机制来抓,同时要求学科馆员随
时将新书上架的信息立即反馈到被推荐教师[4]。
由于图书馆购买的文献资源更加符合学院读者的需求(仅2011 年下半年图书馆就优先采购了学科馆
员调研过程中读者推荐的电子期刊 24 种、数据库 6个),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学科服务基地作
为一个组织传播系统,促进了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5]。图书馆诸如文献传递、校外资源访问服务、查收
查引等服务更多地被学院读者所了解和利用;从查收查引的数量可以看出,读者科研产出显著增加。由
此可见,学科服务基地有效地将学院教学科研和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紧紧地结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3]。
5. 小结
通过对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师信息素质的调研,其信息素质偏低以已暴露无遗,其信息素养与信息精
力已不能满足自身科研需求,学科馆员服务制度的建立已迫在眉睫。中医药院校应在弘扬中医文化的同
时,为科研、临床的创新扫除一切障碍。同样,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也是自身素养提高的过程,一些专
业性的知识,可以通过服务于科研人员的过程来学习,学科馆员应有工作热情,在工作中找到自己人生
的价值,只有专业素养与信息素养结合,才是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乔彤 (2013) 医科类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馆员制度探析.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 35.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立的探讨
25
[2] 任玉兰, 江蓉星 (2013) 高校图书馆提升学科知识服务能力对策与建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4.
[3] 彭丽文 (2013) 创建学科服务基地助力创新服务起航——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实施与推广实践.
图书
情报工作
, 2.
[4] 张建娥 学科馆员服务路在何方——榆林学院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http://www.paper.edu.cn
[5] 胡河宁, 叶玉枝 (2004) 组织传播学的界定及其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6, 131-136.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