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5 No.02(2017), Article ID:20807,9 pages
10.12677/ML.2017.52023

A Review of Studies on Conceptual Transfer

Han Yu, Lijun L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chool of Law and Humanity,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May 10th, 2017; accepted: May 28th, 2017; published: May 31st, 2017

ABSTRACT

Conceptual transfer, as a newly-introduced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language transfer, aims to explore comprehensive language transfer from the conceptual level and suggests a different way of understanding such language phenomen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conceptual transfer to the field of SLA by Jarivs, Pavlenko and Odlin, follows with a review and critical comments of major relevant studies both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conclud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o enric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Keywords:Linguistic Transfer, Conceptual Transfer, Literature Review

概念迁移国内外研究典例述评

郁涵,李丽君

文法学院外语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5月10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28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31日

摘 要

作为语言迁移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概念迁移研究着眼于从概念层面来审视更为广泛的语言迁移现象,给现有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本文基于Jarvis,Pavlenko和Odlin等学者对于概念迁移的引介,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概念迁移相关研究,并指出当前研究的可取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语言迁移,概念迁移,综述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自1988年由Aneta Pavlenko和Scott Jarvis分别正式提出后,激发了二语习得、心理语言学等相关领域学者的极大兴趣。与语言迁移不同,概念迁移关注的是源语和目标语中与词汇范畴和语法范畴相对应的概念范畴的异同 [1] ,由此打破了传统的语言迁移研究注重形式只对词汇、形态、语法等语言表层结构迁移现象进行分析的局限,而从认知层面探寻更加广泛的迁移现象,以期揭示迁移现象的本质。目前,国外该领域研究方兴未艾,而国内对概念迁移关注相对较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均亟待提高。鉴于此,笔者认为,随着概念迁移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有必要重新系统地梳理与总结前人研究,一方面更加清晰地了解国内外概念迁移研究的现状;另一方面揭示当前研究的优点和不足,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 概念迁移的定义

早在“概念迁移”被提出之前,已有学者(如: [2] )含蓄地表达了语言迁移可追溯到概念层次的思想;从实践上看也有不少研究触及了概念层次的语言迁移现象。然而,这些思想和研究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后来在概念研究法和双语研究法取得的基本研究成果的推动下,一些学者才明确承认“母语可以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处影响二语” [3] 。从这一角度出发,一些学者(如: [4] [5] )首先是使用了“基于概念的迁移(concept-based transfer)”、“基于概念的影响(concept-based influence)”等说法。1998年,Aneta Pavlenko 在其向美国应用语言学会西雅图年会递交的论文“SLA and Acculturation: Conceptual Transfer in L2 Learners’ Narratives”中首次使用了“conceptual transfer”这一术语。同年,Scott H. Jarvis出版了“Conceptual Transfer in the Interlingual Lexicon”一书,“conceptual transfer”首次出现在研究语言迁移的专著中。概念迁移被正式提出和采用后,它所代表的一个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基本确立。

Jarvis [4] 将概念迁移定义为“the observation that second/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nd bilingual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often refer to the same objects and events in conceptually different ways and in ways that are specific to their language backgrounds.”即概念迁移是指不同语言背景的二语者或多语者在表达相同事物或事件时所表现的概念层面的差异。Odlin [6] 从语言相对论出发,认为概念迁移会同时影响源语言和目的语的理解和产出,因此将概念迁移定义为“the hypothesized influence of language on thought, and such influence might affect either comprehension or production of the previous language and a second (or a third a fourth, etc.) language”。Jarvis & Pavlenko [1] 更加全面地阐述了概念迁移假说的方向性:“CTH is a hypothesis that conceptual transfer mainly denotes the influence of thinking from one language on another language, including from mother tongue on the L2, the reverse influence and lateral transfer”。

基于Jarvis [4] 的观点,李锡江,刘永兵 [7] 进一步阐明了概念迁移发生的前提,将概念迁移解释为:“操不同语言的人在概念种类或结构及概念化模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就双语者或二语学习者而言,这些差异可能会在语言之间迁移”。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会获得一种概念及概念化模式,从而影响到其他语言的学习和使用。

由此可见,国内外学者对于“概念迁移”的定义没有统一定论,但有一点共识是:概念迁移源于不同语言间概念体系和思维模式上的异同,它不像之前的语言迁移研究那样局限于从语言形式和意义层面来分析迁移现象,概念迁移是从语言和认知的接口---概念层面去探析迁移现象的本质。

3. 概念迁移的分类及理论基础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不同学者对概念迁移进行了分类,Jarvis [8] 和张会平、刘永兵 [9] 从语言层面将概念迁移划分为词汇概念迁移(lexicalized conceptual transfer)、语法概念迁移(grammaticized conceptual transfer)和语篇概念迁移(discourse conceptual transfer)。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 [10] 从迁移的方向性层面将概念迁移划分为三大类:母语对目标语的正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目标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reverse transfer)以及二语对三语、三语对四语等过渡语之间的侧向迁移(lateral transfer)。也有学者从迁移的最终影响层面将概念迁移分为概念正迁移和概念负迁移进行研究。

Jarvis [11] 进一步发展了概念迁移所特有的分类方法,他认为概念迁移(conceptual transfer)同时包括概念迁移(concept transfer)和概念化迁移(conceptualization transfer)。其中,概念迁移是由于储存在长期记忆里的两种语言中概念种类或概念结构不同而引起的,而概念化迁移则是由于储存在工作记忆里的两种语言中对概念知识的加工过程及形成的暂时表征不同而引起的。

Jarvis和Pavlenko [1] 指出研究跨语言影响可以从八个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进行系统研究:物体(Object)、情感(Emotion)、人称(Personhood)、性别(Gender)、数(Number)、时间(Time)、空间(Space)、运动(Motion)。前五个概念域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概念,它们让我们对物体、情感、人称、性别和数进行归类,后三者是引领我们感知和归类我们周围世界的事件。在这八个概念域里,语际影响研究做的最多的是运动、时间和空间三域。Odlin [6] 主要是从时间、空间和情感这三个概念域来研究概念迁移现象。

一般认为,概念迁移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语言相对论,国外有很多学者也在各自的研究成果中强调了概念迁移与语言相对论的紧密联系(如:Jarvis, [4] [12] ;Jarvis & Pavlenko [1] ;Odlin [6] ;Pavlenko [5] [13] 等)。Odlin [6] 认为概念迁移在本质上体现了语言相对论,体现了不同语言对思维的影响,所以它能被相应地看成语言相对论的例子,只不过语言相对论探讨的是一种语言,而概念迁移探讨的是两种或多种语言。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概念迁移的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其中,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概念迁移研究多以“思而后言”为框架,该理论由Slobin [14] 提出,是指说话人在即将发言之前以某种语言特有的方式组织自己的思想。Jarvis [11] 指出,概念迁移与思而后言有大量重合之处,但并非完全一致。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思而后言的研究领域既包括迁移,也包括母语习得;另一方面,思而后言认为语言专一性(language specificity)只在言语计划中出现,而概念迁移认为信息存储和非语言行为也有可能具有语言专一性。

概念迁移的提出标志着对迁移本质的探究已超越语言知识层面而进入认知层面,把语言迁移研究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理论高度,从而使研究者从概念发展的角度,思考语言迁移产生的原因。

4. 国外概念迁移研究典例

概念迁移假说一经提出,国外学者积极开展从概念层次考察母语影响的实证研究,参考国外权威研究者Pavlenko [5] 和Jarvis [4] 等所使用的术语,以“conceptual transfer”为主题词,以“Linguistics”、“Language”以及“外国语言文字”为学科,分别对Elsevier、WILEY、PQDT、Springer、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外文文献进行检索(截止至2016年12月)。本部分将对检索得到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梳理,从而呈现国外概念迁移研究现状(如表1所示)。

Ijaz [15] 以英语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为实验对象,该研究采用六个语义相关的英语词和短语(on/upon/onto/on top of/over/above)为语料。Ijaz采用了两个研究方法:一是语义关系判断;二是和句子填

Table 1. Classic studies on conceptual transfer abroad

表1. 国外概念迁移实证研究典例

词。研究结果表明,受母语影响,ESL学习者的判断和选择与英语本族语者有显著的差别,他们的判断和选择受母语影响很大。该研究假设虽然得以证实,但是这项该研究忽略了母语正迁移的因素。

Jarvis [4] 的研究纳入了对被试母语的考量,该研究的75名被试来自8种不同的母语背景。被试首先要观看一段哑剧电影片断,然后笔头复述故事情节。研究发现,被试的“指称词汇选择”与其母语背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不同母语背景的被试的词汇选择偏好呈现不同的模式。Jarvis对此的解释是母语从概念层面影响了被试在指称客体和事件时对二语词汇所作的选择,即发生了概念迁移。

Stutterheim [16] 同样采用了无声电影作为收集语料的手段,主要考察概念迁移对学习者描述客观事件的影响。该研究包括了两个测试:在该研究的第一个测试中,对于电影片段中同一运动事件所包含的一系列连贯动作,被试在复述时有不同的切分原则,说明被试的概念化过程不同;在第二个测试中,被试被要求描述电影片段同一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德语本族语者在表达所看电影中呈现的某个事件的时候,往往会包括一个结束点,以将整个事件闭合起来;而英语本族语者则不大会这样,从而证明母语概念迁移存在。

类似地,Brown & Gullberg [17] 考察了四组被试英语和日语中运动“途经”表达方式的使用。被试观看一个六分钟的动画片,然后对运动事件进行复述。研究发现,英语和日语的“途径”表达方式不同;而且,该研究还为反向概念迁移提供了有力证明,即除了母语之外,二语也同时地扩展对母语的概念识解,该研究的一个独特发现是即使二语使用者的二语水平较低,仍有双向迁移出现。

5. 国内概念迁移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国外概念迁移研究的基本成果之上,国内学者也开始从概念层面考察语际影响。参考国内外权威研究者Pavlenko [5] ,Jarvis [4] ,等使用的术语,文秋芳 [18] ,姜孟 [19] 以“概念迁移”为主题词,以“中国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为学科,笔者对中国知网文献进行检索(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仔细阅读检索后文献,剔除不相关文档,符合要求的目标文献共计83篇。总体来看,国内概念迁移研究的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具体年度刊载数量和发展趋势,。如图所示:2002年~2011年,研究发展缓慢,年度刊载论文仅有1篇;2012年,研究论文数量有所增加,该年度刊发相关论文4篇;2012年到2016年,相关研究发展态势良好。从图1可以看出,概念迁移研究呈稳步发展的趋势,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笔者根据研究的性质和侧重点将83篇文章分为三类:1) 理论研究;2) 实证研究;3) 介绍、综述类研究。各类研究论文分布情况见表2

Table 2. Classification of publications on conceptual transfer in China

表2. 国内概念迁移研究论文分类情况

Figure 1. The amount of published research papers in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图1. 国内概念迁移研究论文刊载量与发展趋势

5.1. 理论发展及研究

在国外概念迁移假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我国英语初学者的特点,张会平、刘永兵先后提出了“汉语背景的英语学习概念迁移框架” [20] (简称框架1)、“汉语[句子]语法概念迁移框架” [21] (框架2)、“二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框架” [22] (框架3)这三大主要理论框架。这三个理论框架均包含3个维度,分别是:“语言文化概念”、“英语语言学习过程”和“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框架1);“文化、语言、概念之关系”、“英语构句学习过程”和“中介语句子形式层面的表征”(框架2);“语言文化概念”、“二语学习过程”和“中介语形式层面的表征”维度(框架3)。虽然名称各异,但三个框架的三个维度内涵基本相似,都清晰地展现了汉语背景下二语习得概念迁移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蔡金亭、李佳 [23] 对张会平、刘永兵 [20] [21] [22] 所提出的概念迁移理论框架进行评论和反思,提出了“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该框架以二语学习者为主体,涵盖语言迁移和概念迁移,涉及5个维度,即“自然语言系统”、“语言的心理表征”、“语言迁移”、“学习者因素”以及“过渡语系统”。与上述三个理论框架相比,“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它包括了直接参与语言迁移和间接影响语言迁移的诸多重要维度和要素,并把语言迁移分为动态变化的3个阶段(对应学习者二语水平的初级、中级和高级发展阶段);第二,它从多维度、多模块的工作机制和相互关系的角度解释了形式、语义和概念层面不同方向、不同性质的迁移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蔡金亭指出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吸收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包含的一些“假说”成分仍需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检验。

以上理论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框架不仅是对现有研究的概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概念迁移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撑,进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框架。

5.2. 国内概念迁移研究典例

当前有关实证研究的研究内容涉及词汇、句法和语用,其中词汇层面包括介词搭配、动名词搭配、冠词习得或误用、形名搭配、名名搭配、动词搭配或误用等,其中相关介词和名词的研究居多;句法层面涉及英汉被动句的双向习得、句法偏误等;语用层面主要有对汉语赞扬应答语行为和身势语的研究、英语句子加工或理解中的母语概念迁移;也有学者从词汇、句法、语篇等多角度出发,如以运用概念迁移理论分析或解释二语习得中的一些现象。

按概念域归类,当前研究涉及“空间域”的研究较多(见表3),如:骆雪娟 [24] 采用体验主义语言观,

以24个英语本族语者(控制组)和36名英语专业研究生以及36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对比被试对五个相关空间介词“on,onto,on top of,over,above”的语义范围的划分的不同来探寻汉语概念系统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空间介词习得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研究者的假设,即二语习得过程中确实存在母语概念迁移现象。同样是研究“空间域”的概念迁移,王瑞 [25] [26] 则通过无声电影短片视频法收集受试者的口头叙事语料。该研究以30名英语本族语者,30名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专业)和30名汉语本族语者(没有接触过英语或者英语水平较低)为研究对象,利用BFSU Qualitative Coder编码工具和中介语对比分析法对所收集的语料分别进行编码与分析,研究结果表

Table 3. Classic studies on conceptual transfer in China

表3. 国内概念迁移实证研究典例

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二语产出时会发生空间概念迁移。

语义判断、无声电影片段复述是早期相关概念迁移研究常用研究方法,但目前国内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还是基于语料库的对比分析。例如,杨爱研 [34] 和樊可 [30] 都利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ST5和ST6两个子语料库分别探究了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写作中的动名搭配错误和冠词偏误。研究都发现词类错误的产生原因可以从概念层面上得以解释。此外,樊可 [30] 的研究还发现学习者使用冠词的能力不会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升。肖聪 [32] 则是利用语料库研究“情感域”的概念迁移。

对反向迁移的系统研究表明了迁移是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不仅仅是母语的专权。然而,国内当前研究大多致力于探讨母语对目标语的正向迁移,极少涉及目标语对母语的反向迁移,研究过渡语之间的侧向迁移则更少。对侧向迁移的研究主要致力于回答迁移的源语言问题,即目标语的学习更容易受到母语还是中介语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认识概念迁移的本质意义重大。鉴于此,王丹妮 [27] 以中国高校西班牙语(西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西语(L3)对英语(L2)可能产生的侧向迁移,并用概念迁移解释了实验结果。

概念迁移似乎成了万能法宝,任何形式层面(如语音、词汇、句法、语用等)的迁移都可以从深层的概念迁移角度加以解释。究其根源,不难发现,概念迁移吸收了认知语义学的观点,认为语言的所有要素(包括语音、句法、形态等)都有概念对等物,所以任何形式层面的迁移都可以升华成深层的概念迁移。

6. 国内外研究评介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概念迁移相关研究在理论探究和实证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概念迁移的基本定义和存在、所涉范畴、研究手段和方法都已被验证,同时,所涉相关研究领域也日益广泛,不仅涉及二语习得本身,也包括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多个语言研究领域,广泛的视野和丰富的研究方法将为其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然而,纵观目前可见研究,不难看出,该领域的研究仍有一些有待改进之处,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当前研究的研究内容具有局限性,既体现在所涉及的概念域(多为“空间”域)和语言种类(多为英汉两种语言)方面,也体现在迁移的方向性上(大部分涉及正向迁移,极少数涉及反向迁移和侧向迁移)。相关概念域研究主要集中在物体,时空和运动这三个域,笔者认为未来研究应该纳入更多的概念域,同时也需要突破词汇和语法层面的局限,将概念迁移拓展到语用层面、隐喻层面和翻译研究领域,从而更全面地揭示人类语言认知过程,同时在更普遍意义上促进二语习得研究。

其次,研究对象多为高级或者成年的ESL学习者,所得结论缺乏普遍意义。未来可选取不同年龄段、不同语言水平、更多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组间、组内对比,进一步探讨语言之外的个体因素(如年龄因素、学习二语的时间长度、二语水平)和社会文化因素(如:教师因素、学校因素、二语学习环境等)对概念迁移的影响。

再次,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国外研究大都是采用无声电影片段复述、词汇判断等方法。笔者认为,这些方法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对概念迁移的识辨通常靠研究者的观察、判断和对受试者的访谈,实验结果未免缺乏客观性。第二,现有的研究所采用方法多注重概念迁移在二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在二语输入过程中的作用。而国内大部分实证研究多基于语料库进行对比分析法或偏误分析,虽然是对国际概念迁移研究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因为目前国际上的研究所涉及的语言多为印欧语系),有益于深入分析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迁移情况,但是这样的方法不能够全面地揭示认知和概念层面的语际影响。因此有学者建议采用认知对比分析、概念对比分析等方法,或者借助一些高科技的手段(如眼动仪、ERP技术等)跟踪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地检测概念迁移,从而科学有效地把握概念迁移的本质。

文章引用

郁 涵,李丽君. 概念迁移国内外研究典例述评
A Review of Studies on Conceptual Transfer[J]. 现代语言学, 2017, 05(02): 166-174.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7.5202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Jarvis, S. and Pavlenko, A. (2008)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Routledge, New York.

  2. 2. Rivers, W. (1983) Communicating Naturally in a Second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3. 3. Kellerman, E. (1995)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Transfer to Nowhere?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5, 125- 150.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00002658

  4. 4. Jarvis, S. (1998) Conceptual Transfer in the Interlanguage Lexicon. 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 Club, Bloomington.

  5. 5. Pavlenko, A. (1998) SLA and Acculturation: Conceptual Transfer in L2 Learners’ Narratives. AAAL, Seattle, 1-19.

  6. 6. Odlin, T. (2005)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and Conceptual Transfer: What Are the Concepts?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5, 3-25. https://doi.org/10.1017/S0267190505000012

  7. 7. 李锡江, 刘永兵. 从对比分析到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理论的嬗变[J]. 东北师大学报, 2013(1): 101-104.

  8. 8. Jarvis, S. (2000) Semantic and Conceptual Transfer.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3, 19-21. https://doi.org/10.1017/S1366728900260112

  9. 9. 刘永兵, 张会平.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二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探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4): 37-42.

  10. 10. 徐庆利, 蔡金亭, 刘振前. 语言迁移研究近20年的新发展:回顾与思考[J]. 外语学刊, 2013(1): 723-734.

  11. 11. Jarvis, S. (2011) Conceptual Transfer: Crosslinguistic Effects in Categorization and Construal.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4, 1-8. https://doi.org/10.1017/S1366728910000155

  12. 12. Jarvis, S. (2016) Clarifying the Scope of Conceptual Transfer. Language Learning, 66, 608-635. https://doi.org/10.1111/lang.12154

  13. 13. Pavlenko, A. and Driagina, V. (2007) Russian Emotion Vocabulary in American Learners’ Narrative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 213-214. https://doi.org/10.1111/j.1540-4781.2007.00541.x

  14. 14. Slobin, D. (1996) From “Thought and Language” to “Thinking to Speaking”. In: Gumperz, J. and Levinson, S., Eds.,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UP, Cambridge, 70-96.

  15. 15. Ijaz, H. (1986)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Determinants of Lexical Acquisition in a Second Language. Language Learning, 36, 401-451. https://doi.org/10.1111/j.1467-1770.1986.tb01034.x

  16. 16. Von Stutterheim, C. (2003)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 Organisation: The Case of Very Advanced Learners. Eurosla Yearbook, 3, 183-206. https://doi.org/10.1075/eurosla.3.11stu

  17. 17. Brown, A. and Gullberg M. (2011) Bidirectional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Event Conceptualization? Expressions of Path among Japa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4, 79-94. https://doi.org/10.1017/S1366728910000064

  18. 18. 文秋芳. 2010.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 19. 姜孟.2009.概念迁移: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进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32(2): 166-171.

  20. 20. 张会平, 刘永兵. 语言相对论视域下的英语隐喻性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J]. 外语教学, 2013, 34(5): 51-55.

  21. 21. 张会平, 刘永兵. 中国英语初学者的连缀句偏误与语法概念迁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5): 748-758.

  22. 22. 刘永兵, 张会平.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二语学习概念迁移理论探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4): 37-42.

  23. 23. 蔡金亭, 李佳. 语言迁移的多维动态理论框架[J]. 外语教学, 2016, 37(4): 43-50.

  24. 24. 骆雪娟. 二语习得中的概念迁移——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空问介词语义习得调查[D]: [硕士学位论文].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5.

  25. 25. 王瑞. 理论反思与构拟——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一[J]. 外语学刊, 2014(6): 127-131.

  26. 26. 王瑞. 基于语料库的实证分析——概念迁移视域中学习者动名词搭配错误系列分析之二[J]. 外语学刊, 2015(3): 120-124.

  27. 27. 王丹妮. 2013. 多外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问题研究[D] .四川外国语大学.

  28. 28. 罗明惠. 2013. 中国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中概念双向迁移的实证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9. 29. 张爱萍. 2014. 中国英、日语学习者汉语赞扬应答言语行为中的反向概念迁移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01):109-118+160.

  30. 30. 樊可. 2014.概念迁移视角下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英语冠词偏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31. 31. 吴文宇. 2014.母语概念化模式在外语句子理解中迁移作用的实证研究[D]. 四川外国语大学.

  32. 32. 肖聪. 2015.中国英语学习者情感概念逆向迁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33. 33. 柴晓华. 2016.基于概念迁移理论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句法错误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34. 34. 杨爱研. 概念迁移视角下的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动名搭配错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