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05 No.02(2017), Article ID:20688,9 pages
10.12677/CES.2017.52028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The Perceptions from College Students in English Major

Qing Xu, Ping Wang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Jiaxing University, Jiaxing Zhejiang

Received: May 4th, 2017; accepted: May 18th, 2017; published: May 26th, 2017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lueprint of China’s foreign language framework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based on frontier research resul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f relevant issues abou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1000 college students of 30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Employing hybrid researching method (the triangular demonstr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 After Chinese students receiving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teachers, what’s their performance in academic record? And are the foreign teachers practically useful in helping to improve students’ oral proficiency? 2) How do the foreign teachers mobiliz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is there any change of their learning initiative? 3) What’s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foreign teachers’ classes? Is there anything desirable or deficient?

Keywords: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Clas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 from College Students, Hybrid Researching Method

外籍语言教师教学效果探微——基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

徐青,王平

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 嘉兴

收稿日期:2017年5月4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8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26日

摘 要

本文以“一带一路”下的我国外语语言框架为蓝本,基于国、内外外籍语言教师相关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从1000多名大学生视角发起对浙江省30所高校的外籍教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调查。本研究采用了混合研究法(定量和定性结合的三角论证法),旨在对如下问题进行探索:1) 通过外籍教师的教学后,中方学生在学习成绩的表现如何?外教是否对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有实际作用?2) 外籍教师对中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何作用?中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什么变化?3) 外籍教师的课堂参与度情况如何?是否有可取之处?又存在着哪些不足?

关键词 :外籍语言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大学生视角,混合研究法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2013年秋,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理念,还提出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通”之基石为“语言通”,提高国家语言能力,实施语言战略不仅对保障国家安全有重大意义,更为当下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关键保障”。作为国际性语言,英语是连接多国之间的桥梁,而面对面口语交流是各国人民之间最直接的沟通形式,但是国内大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上注重读和写,在口语方面普遍有些欠缺。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涌入中国,虽然外籍语言教师的口语课堂受到英语专业学生的广泛好评,但是在学生愈来愈追求语言技能专业性的情形下,外教课堂模式能否满足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效果如何,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还值得考究。

因此在“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倡导下,基于国内外相关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发起对浙江省30所高校的外籍教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1) 通过外籍教师的教学后,中方学生在学习成绩的表现如何?外教是否对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有实际作用?2) 外籍教师对中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何作用?中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什么变化?3) 外籍教师的课堂参与度情况如何?是否有可取之处?又存在着哪些不足?

本研究以浙江省多个高校为例,经过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分析,由研究外籍教师课堂实际教学效果、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讨论与分析与进一步计划五块内容组成。

2. 文献综述

从研究课题出发,着重外籍语言教师在三个方面作用的体现,分别是: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英语学习动机以及教学效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性研究,为以下论述选取恰当立意。

2.1. 课堂参与度

随着学生主体性愈来愈受关注,“课堂参与度”这一概念也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孔企平教授(2000) [1] 提出“课堂参与”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行为,其中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Tzu (1996) [2] 认为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的个性是影响课堂参与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杨国兰(2014) [3] 认为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但Watkins (1996) [4] 则认为“被动”的课堂参与并不意味着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地位,中国学生采用的是“深层的学习方式”。一些学者在教师因素方面也做了调查与研究,如田静(2011) [5] 强调情感因素的作用,建议教师注重“情感教学”;李国宏等(2005) [6] 详细研究了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影响,教师课堂行为包括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可理解性输入和输出。

2.2.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经典的语言学习社会心理研究中,Gardner和Lambert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二是“融合型”。另一维度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前者是为了从语言学习活动获得满足,而后者则将此作为途径以便达到某一目标。我国有关英语学习动机的实证性研究,大多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的因素之间的关系。

2.3. 教学效果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外籍语言教师主要教授口语课,国内相关文献涉及的方面主要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以及中外籍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效果对比。张霜(2007) [7] 认为因为英语口语课堂实践性的特点,课堂心理气氛就显得十分重要,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成功与否。张天航(2010) [8] 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法:游戏法、师生换位法、循序渐进法,除了教学法,他认为考核方式应该将终结性评价方式改成多元评价法。罗枫(2006) [9] 经研究发现中国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更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外籍语言教师则更注重口语技巧的训练。

3. 研究内容

本次调查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出发,采用三种方式: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课堂观察。其中,问卷调查分为纸质限时调查和网上问卷调查。纸质限时调查主要集中在嘉兴学院进行,网上问卷在浙江省内近30所高校进行,共回收有效问卷1240份。

Continued

根据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和课堂观察这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和语音视频等进行以下数据分析。

3.1. 外籍语言教师课堂学生学习动机

经过交叉分析问卷中八、九两题的数据发现:在接受口语课程后,大部分同学(59.6%)认为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其中有30.6%同学认为外教口语课对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有帮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大约有20%同学认为外教口语课堂对此的效果并不明显,而有20.3%认为这些课程对于自己开口说英语的兴趣没有帮助(详见表1)。

在面对面采访结果中发现大多数外教认为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所改变,变得更积极主动,不断练习口语能力。将问卷调查的数据和学生层面的看法作为参照,外教眼中的“更积极主动,而且会说的更多”只是表面的课堂积极性现象,并不是学习态度的改变,因为从前两个数据中分析出“积极性”受到的影响并不大,而“能说”并不一定代表“想说”。

对比结论数据调查结论得出:外教口语课堂对提高学生与他人说英语的积极性的影响并不高;外教对学生英语口语积极性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将其理解为内化的兴趣与动机;同时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某种程度上致使外教不了解学生内在需求。

3.2. 外籍语言教师对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通过问卷中第4题和第5题的题目对比可见:大部分同学认为这些课程对口语能力有一定作用31.9%,有部分同学认为口语能力并无明显25.3%甚至无作用13.9%,只有极少部分同学认为有明显提高

Table 1. Before and after learning enthusiasm*cross tabulation

表1. 学习积极性前后对比*交叉制表

8.9%,知识面的扩展与口语能力提高程度的看法相似。认为口语课程对口语能力的提高没有作用的比重超过了10%,相反,认为口语能力有显著提高的同学比例小于10% (详见表2),因此外籍口语教师的课堂只是对小部分同学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结合对具体学生层面的访谈对象来看,相较在外教课前,学生的口语水平主要在交流流利程度上有了提高和进步。从外教层面看,所有的外教都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有提高,流利程度和语法都有改善,75%的外教还认为学生的语言内容有进步,内容更为丰富,能讲更多的东西。外教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不一致,大部分外教没有关注到13.87%那部分学生的需求,而更主要的是外教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忽略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以此,我们初步得出结论:1) 外教口语课堂对提高英语口语语言能力的作用不大;2) 其本质原因是:外教没有反思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是否平衡,同时学生也没有及时反馈外教的教学课堂效果,致使两方对待课堂教学效果的态度产生分歧。

其次,在词汇扩充方面,由于受学生本身对单词应用程度的影响,外教课堂对提高学生单词应用能力的影响是有限的,即学生对单词应用能力高,则外教课堂对其影响则小。而从11题中看出大约39.03%的同学单词应用程度较高,同时从12题中可发现将近61.77%的学生认为外教口语课堂对提高单词应用程度有影响,两者的数据有重叠部分,说明即便有小部分同学单词应用能力程度较高,外教课堂仍然可以突破这个局限,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单词应用能力(详见表3)。因此,外教课堂能提高学生对单词应用认知有较大影响。

3.3. 外籍教师口语课堂参与度的研究

将近57.1%同学参与课堂程度一般,与所有课堂的参与程度相比,外教口语课堂的参与程度并无太大的差距(详见表4)。

结合以学生为对象的访谈结果来看,在学生们观念中,教学方法88.23%、课堂环境29.41%、老师因

Table 2.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effect of foreign teachers*cross tabulation

表2. 外籍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效果*交叉制表

Table 3. Cognitive contrast of English words’s usage*cross tabulation

表3. 英语单词应用认知前后对比*交叉制表

素41.17%、课程设置47.06%和个人兴趣5.89%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绝大部分学生在外教课上是积极的,他们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兴趣、授课方式、外教个人魅力、对自身有帮助。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适、自身不感兴趣和其他因素,有自身能力、课堂环境等。由此可以看出,外教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中起着重要作用(详见图1)。

Table 4.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spoken class*cross tabulation

表4. 外籍教师口语课堂参与程度*交叉制表

Figure 1. The reason of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poken class

图1. 积极参与课堂的原因

4. 讨论与分析

在引言中已提出本次研究主要讨论的三个问题,下面将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1) 外籍教师的课堂参与度情况如何?是否有可取之处?又存在着哪些不足?

与所有课堂的参与程度相比,外教口语课堂的参与程度并无太大的差距,主要由于外教课堂充满随意性,教学内容贫乏,影响口语课堂参与度。

建议外教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学会更多地将外国文化结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充实教学内容,避免教学方法留于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重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通过换座、小组合作及户外课堂的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2) 外籍教师对中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有何作用?中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什么变化?

外教口语课堂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影响不大;外教对学生英语口语积极性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没有将其内化为兴趣与动机;同时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导致外教不了解学生内在需求。

建议外教应当结合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在设计教学内容前可以进行以类似考试形式的问卷调查并且增加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交流频率,综合两者,以实现初步看出学生口语方面基础的目的:单词发音测试发音情况;通过各种话题的介绍了解学生熟悉程度;询问学生兴趣点了解上课着重点。

其次,随着课时的增加,外教课堂要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从而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从高低年纪学生关于外籍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效果的访谈对比中得出,大一年级注重于培养自信心和口语的学习热情,对口语的学习只是浮在比较简单的交流与对话的表面;而大三侧重于细节的处理,比如连读、语音语调,使自己的口语更地道。

3) 通过外籍教师的教学后,中方学生在学习成绩方面的表现如何?外教是否对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有实际作用?

总结以上研究得出:外教口语课堂对提高英语口语语言能力的作用不大;本质原因是:外教没有反思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是否平衡,同时学生也没有及时反馈外教的教学课堂效果,致使两方对待课堂教学效果的态度产生分歧。

针对该问题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课下师生间交流。课后交流是十分简单但是快捷的教学反馈方式,在交流过程中外教学生的学习需求、所授内容的难易以及接受程度等内容。

其次,定期测试学生的口语能力。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展最直观的表现是做测验,定期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学习需求;“一对一”测试员与被测试人进行当场考试比较科学,在学生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做测试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最后,建议校方要建立便捷的评教网络平台,方便师生沟通以及相互了解。

5. 建议

1) 数据有效性问题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高校数量庞大,难以逐一进行研究调查,此外教师水平良莠不齐,且此次调查样本主要集中于浙江省,因此本次研究的数据无法兼顾各个地区、高校以及外籍教师的情况,具有局限性。

2) 地理位置问题

相比于中西部地区浙江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地处长江三角洲,属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因此大部分高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信息交流便捷,所以此次研究成果难以推广应用于全国各地高校。

3) 民族分布问题

这次研究的主要调查对象均为汉族学生聚居地区的高校,民族地区高校没有进行设立样本,比如云南、甘肃、重庆、四川等地均涉及众多名族学校,因此本次研究的数据和相关建议的可复制性有待考究。

未来本研究将从这三个方面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致谢

陈美君(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女)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帮助搜查资料,修改论文内容,进行各种调查研究,认真钻研相关领域,为本论文的发表做出巨大贡献。特此感谢陈美君所给予的所有帮助。

基金项目

浙江省新苗人才项目,项目编号:2016R417042。

文章引用

徐 青,王 平. 外籍语言教师教学效果探微——基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The Perceptions from College Students in English Major[J]. 创新教育研究, 2017, 05(02): 183-191. http://dx.doi.org/10.12677/CES.2017.52028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孔企平. 学生投入的概念内涵与结构[J]. 外国教育资料, 2000(2): 72-74.

  2. 2. Tzui, A.B.M. (1996) Reticence and Anxiet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Bailey, K. and Noonan, D., Eds., The Voice Com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3. 3. 杨国兰.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学习被动原因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4(41): 64-65.

  4. 4. Watkins, D. (1996) Learning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Research: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 The Chinese Learner: Cultural, Psychological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CERC & ACER, Hong Kong, 285.

  5. 5. 田静. 影响大学英语课堂参与的情感因素[J]. 价值工程, 2011, 30(32): 217.

  6. 6. 李国宏, 刘萍, 杨娟, 高晓天.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与学生课堂参与的调查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S1): 25-27.

  7. 7. 张霜. 课堂心理气氛对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影响[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3(2): 71-71.

  8. 8. 张天航.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效果[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8): 65-69.

  9. 9. 罗枫. 外籍教师与中方教师英语口语课堂的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