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3 No.04(2014), Article ID:14667,4 pages
DOI:10.12677/ACPP.2014.34009

From “the Speculative People” to “the Reality Person”

Shan Jiang, Xuemei Leng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Email: jiangs008@nenu.edu.cn, lengxm995@nenu.edu.cn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Sep. 26th, 2014; revised: Oct. 23rd, 2014; accepted: Nov. 6th, 2014

ABSTRACT

Marx’s dual transcendence of old German philosophy represents as the conversion of Marx’s thinking mode, from the rational speculation of “people” to the real understanding of “person”. Starting from the philosophy mission of “changing the worl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ality person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Marx completed the revolution from idealistic positivism to real empirical science, which realized revolution from the old materialism world outlook to the new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orld outlook. Marx discarded old German philosophy of idealism and old materialism, so as to realize the dual transcendence of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Keywords:The Reality Person, Speculative Philosophy, Empirical Science

从“思辨的人”到“现实的人”

—马克思对德国旧哲学的双重超越

姜  珊,冷雪梅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长春

Email: jiangs008@nenu.edu.cn, lengxm995@nenu.edu.cn

收稿日期:2014年9月26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23日;路易日期:2014年11月6日

摘  要

马克思对德国旧哲学的双重超越表现为马克思思维方式的转变,即把对“人”的理性思辨转化为对“人”的现实理解。马克思从“改变世界”的哲学使命出发,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理论基点,完成了从实证唯心主义到真正的实证科学的革命,也就是实现了从旧唯物主义世界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革命。马克思对德国旧哲学唯心论和旧唯物论的扬弃,实现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双重超越。

关键词

现实的人,思辨哲学,实证科学

1. 引言

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关注的是“思辨的人”,马克思实现了从“思辨哲学”向“实证科学”这一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提出“现实的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之所以要转变思维方式,就是因为从前的哲学目的只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要实现“改变世界”,就要从“实证科学”入手。“关注现实的人”表明马克思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所要追求的社会正义的共产主义,是把从前抽象的人道主义落实在生产关系当中,即“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 人道主义,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 自然主义”。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理论实现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2. 马克思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提出“现实的人”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论断首先针对着“思辨的人”。在黑格尔那里,人被归结为“绝对精神”。马克思在提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的著名论断时,就对新哲学提出这样的期待:“那时哲学不仅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而且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1] (P220)。在这里,马克思表达了超越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强烈渴望和实现哲学与“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的强烈要求。这种渴望与要求,促使马克思把对“人”的理性思辨转化为对“人”的现实理解[2] 。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视为辩证法的理论基础,用抽象思维的尺度衡量感性现实及其历史,导致了绝对精神与现实世界之间关系的颠倒,使“现实”的历史变成“抽象思维”的历史[3] 。黑格尔这种主客体的根本颠倒,引发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批判运动。但是,他们却始终未能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中的某一方面来反对他的整个体系,或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4] (P21)。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4] (P23)。到了费尔巴哈那里,哲学的任务就是把异化给“上帝”的“人的本质”归还给“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的哲学立场未能从根本上超越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他所说的“人”归根结底仍是抽象的人,惟有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扬弃并超越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立场[5] 。可以说,德国古典哲学都这样那样地用“自然”割断了“历史”,或者说,把“历史”当作了“自然”,也就不同程度地包含着徘徊在历史之外的“抽象的人”的假设。说到底,它们(包括黑格尔哲学)都没有彻底的历史观念,而用想象代替了现实[6]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人”是真正科学抽象意义上的人,是人和自然、个人和类之间最基本、最本质关系的规定。因此,它是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指出:“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7] (P153)。”而这种真正的实证科学,使“关于意识的空话将销声匿迹,它们一定为真正的知识所代替”[7] (P153)。如果我们认为思辨终止的地方是以黑格尔为“实证唯心主义”完成者的界限;现实生活面前也有费尔巴哈那昙花一现的身影;那么,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就成为马克思创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基础与原则[8]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彻底变革了这种把现象与本质分离开来、把主观与客观割裂开来、把相对与绝对对立起来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从而构成了重新理解人及其世界关系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9] (P390)。“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它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人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构成的人与世界之间的内在矛盾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正因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解释原则,因而才构成了哲学史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9] (P389)。“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并非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是马克思用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探索人类解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9] (P391)。

3. 关注“现实的人”的终极目标是要改变世界

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来看,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认为,“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7] (P16)。”在这里,马克思并非不需要哲学,而是不需要“实证唯心主义”哲学。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并不是让哲学不再反映现实,而是要让哲学在现实的土壤中成长,并真正地对人的生活有所关照。马克思写道,“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真正的实证科学破除了“实证唯心主义”对人的抽象统治[8] 。马克思明确指出:“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科学就是“真正的实证科学”,这种“实证科学”不再以“意识的空话”为依据,而是以现实的历史为依据,“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此时,马克思对“实证”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对现实问题的认识不以任何理论原则为依据而是以现实本身为根据,通过对现实的研究概括和总结出思维反映存在运动的规律,科学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7] (P155);与此相适应地,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状的现实的运动”[10] 。

有鉴于此,马克思提出了把自己的哲学思想与传统哲学家们的思想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 (P140)。”“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二者分别不只在目的上,解释不等于不想去改变,改变也不意味不需要解释。二者真正的分别在于:旧哲学是从先验的理性原则出发的,所谓“解释世界”,就意味着他们要让现实的世界屈从于理性的抽象原则,而“改变世界”则是从现实世界出发,不是从抽象原则出发的。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1] 。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以理论飞跃的方式把人的“类特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明确为人的实践活动,从而以实践为根据去理解人的存在,并因此把这种“实践转向”的新哲学定位为“改变世界”的哲学[12] 。正是从“改变世界”的哲学使命出发,马克思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理论基点,完成了他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哲学的创立是真正意义的哲学革命。它实现了从实证唯心主义到真正的实证科学的革命,也就是实现了从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到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革命。

4. 马克思对德国唯心论和旧唯物论的扬弃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自己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解为“实践的人道主义”[13] (P174),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论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抽象的人道主义”。这一“实践的人道主义”蕴含着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双重超越。因此他指出:“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两者结合的真理[13] (P167)。”马克思当时自称为实践的人道主义,以区别于仅仅满足于在理论上扬弃上帝的存在的“理论的共产主义”[14] 。这种人道主义之所以是实践的,因为它主张扬弃私有财产,改变事物的现状[15] 。即“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的扬弃就是对真正人的生活这种人的不可剥夺的财产的要求,就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生成”[13] (P174)。在《提纲》中,马克思以无可争辩的口吻表达了实践活动相对于理论思辨的优先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6] (P135-136)。”在这段重要的论述中,马克思不但肯定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表明,抽象的理论归根到底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任何理论上的问题都能在实践中找到答案[1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明确地认为,不能像唯心主义那样从纯粹意识出发,而是必须“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他们的意识”[16] (P153)。这就确立了人而不是意识的主体地位[18] 。

“关注现实的人”表明马克思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所要追求的社会正义的共产主义,是把从前抽象的人道主义落实在生产关系当中。因此,马克思指出,“在德国,对真正的人道主义说来,没有比唯灵论即思辨唯心主义更危险的敌人了。”“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怪影’、‘幽灵’、‘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19] (P172)。”唯物论坚持从自然去说明人,唯心论用人去说明自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实现了统一[20] 。“关注现实人”既超越了抽象的自然观点,又超越了抽象的人本观点,它是两者在合理形式的具体统一。既然如此,就必然会逻辑地引申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马克思哲学再也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既不能从唯心论观点去理解它,也不能从唯物论观点去理解它,马克思哲学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这正是马克思哲学诞生的秘密,也是引起哲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实质[21] 。正是通过实践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马克思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两极对立的思维范式,超越了对世界抽象化、单一化、片面化的理解,克服了抽象的自然主义和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僵硬的对立,整合了主体与客体、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对立,成为“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像传统哲学那样高居于人的生活世界的抽象知识体系,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解蔽”,实现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内在统一的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 = 人道主义”[22] (P297)即实践的人道主义的生成,它与以往一切抽象的人道主义诀别,成为真正引导人与现实世界发展的崭新的世界观,为人的解放和发展提供了现实的依据。应该看到,唯物论和唯心论只是哲学发展一定阶段上形成的对立派别,它们并不代表哲学争论的永恒本质,唯物唯心的分野也不意味是决定一切观点的认识路线,因而我们也就不能把这种对立同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等同起来,认为它们是不可超越的[21] 。也就是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22] (P297)。”人的实践活动就在于从现实出发,又不断超越现实,即不断设置现实与理想的对立,又不断地使这一对立达到统一[20] 。因此,马克思的理论实现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1995) 人民出版社, 北京.

  2. [2]   孙正聿 (2002)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 学术月刊, 9, 96-104.

  3. [3]   贺来 (2012) 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本性. 中国社会科学, 3, 44-51.

  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1960) 人民出版社, 北京.

  5. [5]   俞吾金 (2001) 论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10, 25-33.

  6. [6]   侯惠勤 (2012)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

  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012) 人民出版社, 北京.

  8. [8]   李齐 (2012) 从“实证唯心主义”到“实证科学”——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研究.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58-62.

  9. [9]   孙正聿, 等 (2010)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长春.

  10. [10]   高清海 (1995) 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开放时代, 6, 8-13.

  11. [11]   高清海, 叶汝贤, 吴晓明, 衣俊卿, 欧阳康, 冯平, 邴正, 杨耕, 余文烈, 俞吾金, 张奎良, 张一兵 (2001)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综论. 中国社会科学, 5, 37-48.

  12. [12]   孙正聿 (2002)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 学术月刊, 9, 96-104.

  13.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986.

  14. [14]   俞吾金 (2000)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当代发展趋向. 江苏社会科学, 6, 42-46.

  15. [15]   陈先达 (1988)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点想法. 哲学动态, 12, 24-26.

  16.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2012) 人民出版社, 北京.

  17. [17]   俞吾金 (2011) 论实践维度的优先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 现代哲学, 6, 1-7.

  18. [18]   王南湜 (2009) 历史唯物主义何以可能——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双重意义的统一性. 学习与探索, 5, 46-53.

  19.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北京, 2012.

  20. [20]   高清海 (1989) 重新评价唯物论唯心论的对立. 哲学动态, 4, 42.

  21. [21]   高清海 (1989) 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 哲学动态, 1, 1-4.

  22.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2002) 人民出版社, 北京.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