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9
No.
06
(
2021
), Article ID:
47013
,
9
pages
10.12677/ML.2021.96189
英汉学习型词典中汉语外来词词条的呈现方式研究
李大国
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
收稿日期:2021年9月28日;录用日期:2021年11月30日;发布日期:2021年12月7日
摘要
英语从汉语借词的实际规模虽然不小,但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收录却非常有限。针对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收录不足、词源信息和语用说明缺失等缺陷和不足,有必要改进现有英汉学习型词典汉语借词词条的呈现方式,以适应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客观需求。
关键词
汉语借词词条,英汉学习型词典,呈现方式
A Study of the Presentation Model for Chinese Loan Words’ Lemmas in English-Chinese Pedagogical Dictionaries
Daguo Li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Sep. 28th, 2021; accepted: Nov. 30th, 2021; published: Dec. 7th, 2021
ABSTRACT
The actual number of Chinese loan words is respectable in English, but only a small amount of them have entered the English-Chinese pedagogical dictionaries. Aiming a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English pedagogical dictionary for the insufficient collection of Chinese foreign words, the lack of etym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pragmatic explana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on the presentation models in these dictionaries in order to better fulfill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English learners in China.
Keywords:Chinese Loan Words’ Lemmas, English-Chinese Pedagogical Dictionary, Presentation Model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语言,尤其是词汇的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趋势。借词是文化融合的象征,也是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Sapir)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一种语言的人和所紧邻语言和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 [1]。当今世界,各国交往越来越频繁,无论从交往的广度还是深度上看与过去相比都有质的提升。英汉这两种语言的相互借用也反映了这种趋势。据汪榕培等人的统计:现代英语80%的词汇都是借自其他语言或由其他语言的词根构成的,可谓进口量颇大 [2]。而汉语由于其使用人数众多,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增强以及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加深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向英语借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相当多的汉语词汇已经进入主流的英语词典,尤其是英汉学习型词典当中。据统计,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已达1500个之多,相当多的汉语借词已经进入国内的五大英英学习词典(big51)及其双解版中。
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不仅可以加深了解中西文化的交流,而且还可以加深认识许多语言现象。深入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3]。不仅如此,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数量已不算少,也很有研究的必要。尤其是作为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工具书的学习型词典的收录及呈现方式,更有研究的必要。搞清楚其收录的基本规律和惯用的呈现方式,评判其优劣得失,以助力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
汪榕培等人借用Garland在其1988年发表的Chinese Borrowings in English一文中提出了四级理论将英语中处于不同吸收同化阶段的汉语借词相应地也分为四级:一级借词属于未被完全吸收的借词,它们多为刚刚被英语借用的词汇,如open-door (开放),cheongsam (旗袍);二级借词往往处于语音、语法、语义吸收的早期阶段,其拼写已经英语化,其屈折变化也已经有了英语化的倾向,其语音有了一定的变化,语音特征与英语相似。如:Tao (道)、shanghai (诱拐)等。三级借词通常完成了被吸收的过程但是还没有完全具备英语的特征。一般来说,它们已经获得了英语音位及词法模式,行文中也不需要注释和特别的标点符号做标记。如:Confucian (儒教信徒)、Maoist (毛泽东的追随者)等。四级借词指的是它们和地道的其它英语词汇一样被使用,不受时间、地点、地域的约束,广泛被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所接受。Cantonese (广东人)、tea (茶)、silk (丝)、china (瓷器)等借词均属于四级借词 [4]。
2. 汉语外来词在现有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收录情况
还以上述open-door、cheongsam、Tao、shanghai、Confucian、Maoist、Cantonese、tea、silk和china为例,考察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收录情况,见表1:
Table 1. The collection of Chinese loanwords in big 5
表1. 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的收录情况
注:〇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同。
从以上表格看出: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的收录普遍不足。究其原因,又分下列几种情况:
一是这些汉语借词处在进入英语的不同阶段。如果借词完全融入了英语的语音、语法和语义体系,并且出现了汉语不具备而英语具有的曲折变化时,其为英语所接纳的程度就高,反之愈低。如tea本来源于中国,表示茶叶,后来又进一步演化可以表示“茶树、茶水、茶点、茶餐、茶会”等涵义,茶已经从一种舶来品变身为英国人的日常所需,连不含茶叶的饮料也称为tea。由tea所构成的复合词更是多达近200个 [5]。除了上述表示比较具体的概念以外,tea还可以表示抽象的意思“热情接待、安慰”,如Big5都收录了tea and sympathy这一短语,表示:“〔对不幸者的〕安慰和同情”的意义。不仅如此,tea还出现了跨类现象,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喝茶,进茶点;用茶招待(某人)”的意义。从词形的角度看,可以加-s和-ed。Tea已经完全摆脱了外来借词的影子,并且进入了英语的基本核心词汇的行列(据Big5的释义用词表)。
二是所表达的概念已经进入英语,表现为同根的其他派生词进入词典。如Tao (道)只有朗文4收录,但是其派生形式Taoism (道教;道家学说)却为除柯林斯高阶外的其他四本词典所收录。朗文4是这样解释Tao的“the natural force that unites all things in the universe, according to Taoism.”(据道教思想,道指把宇宙所有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力量。)而剑桥2对Taoism的解释是“a religion developed originally in ancient China which emphasizes a simple and natural life”(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强调简单和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无论是“道”还是“道教”、“道家学说”,它们都强调“自然的力量”或“合乎自然的生活方式”。总之,它们都与“自然”相关(尽管不能与“自然”划等号)。
三是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词来表达,甚者有时有几个词相互竞争表达一个概念。如在剑桥2中Taoism也写作Daoism,证明这两种形式还处于竞争状态。旗袍除可以用cheongsam表达外,还可以用sheath和汉语拼音chi-pao来表达。这些词目前都还在使用,一时半会还很难分出伯仲。有些词典只收录其中之一,而有些词典采取的是“不偏袒”的兼收策略。另外有些词典认为其词形还不固定而不予收录,待这些词经受时间的考验后再决定取舍。以china (瓷器)为例:据OED记载,波斯人早年从中国输出瓷器时称之为chīnī。这个词经印度于17世纪传入英国,但发音和拼写却五花八门,有chiney,cheny,chenea,chainy等多种。但因闻名于世界的瓷器来自于中国,而它的发音和拼写与China又十分相近和相像,于是国家的名称大写转小写就指代瓷器了 [6]。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这几个词会出现使用语域的分化。
同时,我们应注意的是,借词的产生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然而两种语言各自在相互接触、影响的同时自身也在不断变化、进行自己的新陈代谢。当借入的词汇所代表的概念逐渐淡出源语社会时,那么代表这个概念借词很有可能淡出英语,例如一些时代性极强的词iron rice (铁饭碗)、big pot rice (大锅饭)。或者英语自己创造新词、衍生新义、或是从其他语种中吸收词语填充语义空缺,这些都可能威胁到这些借词的命运,如snack取代了xiaochi,Chinese dumpling取代jiaozi [7]。
再以汉语借词的四级分级理论观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汉语借词如果与英语的融合程度越高,就收录得越全面。
3. 汉语外来词在现有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呈现方式调查分析
从词典的微观结构来看,完整的词条应包含:形式层面(拼法和标音)、语法层面(词性和句法结构标注)、概念/语义层面(释义及义项的划分、编排和用例)、语用层面(语词的搭配及语用说明)、百科层面(有时有)和词源信息,双解词典还有翻译的问题等。下面仅以读音、词类、释义、用例、搭配方式、词源和语用说明等重要项目为考察项,以五大英英学习词典的双解本为蓝本,具体考察一至四级汉语借词在词典当中的呈现状态。根据上文所考察的收录情况,在一级借词里选取open-door (见表2),在二级借词里选取shanghai (见表3),在三级借词里选Confucian (见表4),在四级借词里选取china (见表5)来进行调查分析。
Table 2. The presentation model of the first level Chinese loanword “open-door” in big 5
表2. 一级借词open-door在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呈现方式
尽管牛津、朗文、柯林斯和麦克米伦没有标注open-door的发音,但它们确都给open-door标注了重音和次重音:ˌopen 'door。原因是open和door都是常用词,在词典当中都有独立的词条,因此无需对其注音。而剑桥高阶给其注音是根据处理词条的统一性要求出发的。朗文4在用例上只是给第一个义项举了例子,第二个义项没有举例,所以只是部分用例。
Table 3. The presentation model of the second level Chinese loanword “shanghai” in big 5
表3. 二级借词shanghai在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呈现方式
牛津7没有给出用例,大概是出于shanghai一词使用较少,在其语用标注中已经指出为旧称、非正式用法。可能认为知道其含义即可。所以就没有给出用例。经查询英语国家语料库(BNC),以shanghai为查询词条所得到的都是以大写开头的Shanghai,计230例。除少数几例小写开头的shanghai外均为专有名词Shanghai (上海)。读到这里读者可能还是搞不明白作为地名的上海和“诓骗;强迫”有什么联系。剑桥2没有给出shanghai的shanghai sb into doing sth这一惯常的搭配模式,而是用了另外的搭配词组,并用黑体标出:shanghai into;shanghai off不能不说是其一大缺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剑桥2还收率了shanghai的另外一个义项,在澳大利亚英语中表示“弹弓”,并告诉读者,人们多半用catapult来表示这一概念。
Table 4. The presentation model of the third level Chinese loanword “Confucian” in big 5
表4. 三级借词Confucian在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呈现方式
Confucian的释义普遍不明确,看了定义后人们还是不知道“儒教”“儒家思想”是什么。如牛津7的释义是:based on or believing the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儒家的;儒学的;孔子学说的(作名词时没有给出解释。)柯林斯5的解释是:(形容词) Confucian means relating to Confucianism.儒家的;(名词) A Confucian is someone who believes in Confucianism.儒家人士。而麦克米伦高阶1的解释是:(形容词) relating to or based on the moral theories and principles of Confucius.儒家的。看完这些释义,还是不知其所云。由于这些词典收录的与Confucian相关的其他派生形式缺失,无法获得印证,因此读者无法了解Confucian的具体所指,也难以建立何谓儒家这一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8] 对“儒家”的定义:(名)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以孔子为代表,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等。我们就可以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是什么。从这一定义出发反观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其定义是太笼统和极为不严密的。
Table 5. The presentation model of the fourth level Chinese loanword “china” in big 5
表5. 四级借词china在五大英语学习词典中的呈现方式
据《牛津英语大词典》(第2版)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9] 的记载,china经由波斯人传入欧洲,最早于1563年见于英语,人们认为china (陶瓷)来源于中国-China,遂以其来源地名称的小写形式来表示。但是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china的理解差异较大,甚至出现了误解。首先,china不是clay (黏土),而是指:黏土经过高温烧制的比较坚硬的呈白色状物质,以供制作瓷器之用。应翻译成陶料或瓷料为好。而牛津高阶7、剑桥高阶2和麦克米伦高阶1把china理解成clay是不对的。简而言之,china是瓷,clay是土,不能混为一谈。其次,搭配过于简单且多半反映在例证当中。尽管china进入英语的时间较长,陶器的种类林林总总,并且早已进入英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韦伯斯特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所收率的有china派生和复合的词语多达20个,但收入五大英语学习词典的却寥寥无几。
4. 现有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处理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从词条的完整性上来说,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处理得支离破碎,缺这少那。下面仅以上文所述考察项为依据,综合分析现行英汉双解词典在收录和呈现汉语外来词词条时的主要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1. 收录问题
首先从收录的情况来看,根据收录均衡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要求,是否收录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能毫无章法。以前述所列的open-door、cheongsam、Tao、shanghai、Confucian、Maoist、Cantonese、tea、silk和china为例,五大英语学习词典收录的差异较大,牛津7收录得最多,达9个;麦克米伦1收录了8个;朗文4和剑桥2则收录了7个;柯林斯5收录得最少,只有5个。随着语料库的崛起和壮大,语词是否收录有了一个比较靠得住的帮手。在决定是否收录时只要查询大型的语料库,再结合有素养的词典学家的专业知识,这个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从表1不难看出,open-door虽为一级借词,进入英语的时间很短,但是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全部收录。原因就在于其使用频率高。可以预期的是,越来越多的汉语借词会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加强以及与世界交往的加深而进入英语。从这个角度看,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的收录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很多借词进入英语词汇后,就可能出现派生、复合现象或者其同根词也随着进入英语。一些词通过加上英语的后缀-ese,-ian,-ism-,-ist,-phobia,-tion,-y等等,从而派生出许多新词。如由Canton ([旧称]广州;广州出产/制造的,源自广州的)派生出Cantonese (粤语,广东话;广东人;粤语的,广东人的),Cantonese又与pop缩合构成新词Cantopop (粤语流行曲)。复合现象更为常见,如tea构成的复合词多达200个,但是主流的学习词典收录非常有限。前面已有分析,在此不再赘述。同根词例如Confucius (孔子)–Confucian (孔子的)–Confucianism (儒家学说)。如有的词典收录了Confucian,却没有收录Confucius和Confucianism,反之亦然。更有意思的是:牛津7只收录了Confucian一词,但在其释义中有Confucius一词却没有对应的词条。读者看了释义恐怕还是搞不明白Confucian是什么。
再次,相同的概念进入英语时会同时使用多个汉语借词。彼此处于互相竞争的状态。如Taoism与Daoism的对立,cheongsam与sheath和汉语拼音chi-pao的对立等等。大多数词典要么没有收入这个汉语借词,要么只是给出了其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既收入又给出多个形式的词典很少。
4.2. 词源设置问题
以上五本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一个普遍缺陷是缺乏词源的解释。尤其是五大英语学习词典没有花气力解决学习者如何提高词汇长期记忆的问题。而我们知道构词法、词源、分类记忆等在识记词汇方面是非常有用的。现代语义学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在多数情况下是可论证的、有理据的关系。这一革新性的认识使研究词汇理据性的词源理论和及其应用实践研究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英汉双语词典中若设置词源可以使读者更系统和深入全面地了解词目的含义。尤其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在英汉双语词典中为来自于汉语的借词设置词源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词典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识记这些词汇。
卡西米(Al-Kasimi)尤为赞同双语词典应为源自学习者母语的词汇提供词源信息。不仅如此,卡西米还推而广之,认为其观点适合于所有的双语词典,特别是适合用于语言教学的双语词典 [10]。认为这样做一定会促进外语学习,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并把是否这样做作为评判双语词典优劣的标准之一 [11]。可见,无论从提升学习者兴趣的角度抑或是从帮助他们识记词汇效率的角度,为英汉双语词典中汉语外来词词条设置词源不仅可行,而且显得尤为必要的。当下,英语从汉语借词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加大,目前总数已近1500词,仅识记这些汉语借词就不是一份轻松的事。如果设置词源信息,就能大大的加强他们的学习效率。因为它符合人类的普遍认识规律: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
下面还以上文所列举的十个汉语借词open-door、cheongsam、Tao、shanghai、Confucian、Maoist、Cantonese、tea、silk和china为例,为它们列出词源信息,如下:
open-door:(<源于中国的“开放”政策) cheongsam:(<中国广东话“长衫”)
Tao (<源于中国“道”) shanghai:(<中国城市上海)
Confucian:(<中国Confucius 孔子 + -an) Maoist:(<中国毛泽东简称“毛” + -ist)
Cantonese:(<粤语“广东”+ -ese) tea:(<中国福建闽南话“茶”)
Silk (<源自希腊语seres“中国人”,后转指“丝”) china:(<源于国名China)
4.3 语用说明设置问题
语义上,大部分的汉语借词因为本身语义带有极强的中国文化特色,属文化局限词,因此一般都能保持原有的词义,但也有一些词语义方面发生了变化。一类是如shanghai这样的转类词,再借入之后由名词转化为动词,表示“诱拐”、“胁迫”之意。一类是在英语环境中词义扩大,引申出其他词义,例如tea在英语中具有以下意义:茶,茶叶,茶会,茶剂,早茶,喝茶。对于这类借词,要设置特别的语用专栏,以对比英汉之间的异同,以提醒读者注意 [7]。
如对于shanghai这样的词,它来源于中国地名上海,而进过词类转换后,表示“诱拐”、“胁迫”之意,不免使人对上海有不好的联想,读者也许会认为上海这个地方充斥着坑蒙拐骗之徒,犯罪猖獗之地,因此很有必要设置语用专栏,交代其来龙去脉,为我们的上海市“正名”。
shanghai的语用说明:特别是指“用酒精或麻醉剂使人失去知觉,然后将其劫持到船上当水手”。这一不光彩的含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专门跑旧金山(San Francisco)到上海这条航线的远洋商船。它们在离开上海之前常常拐骗一些中国人到船上当劳工,而到了旧金山后又把他们卖掉。这种行径在美国俚语里就被称为shanghai,而短语be shanghaied into going somewhere则表示“被拐骗到某地”,被拐骗的人叫shanghaier。所以上海人千万别称自己为Shanghaier,而应称自己为Shanghai lander,否则是会引起误解的。还有一点,Shanghai还表示上海的一种特产——“浦东鸡” [12]。
Tea的语用说明:tea指茶的种类或几杯茶时,可以在前面加冠词和加-s构成复数形式。如:a tea, teas。在英国,单用tea指的是红茶,而在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则用black tea表示,我国的绿茶则用green tea。茶的浓淡用strong和weak。Tea可以表示下午茶之意,英国人款待朋友,通常以喝下午茶的方式居多。下午茶一般介于午餐和晚餐之间,5点左右。
有些语用说明可以融入到词源当中,以节省篇幅,增加信息的理据性、可读性和有效性。如:
silk (源自希腊语seres,意思是“中国人”,由于古代中国以丝绸闻名,而且是由中国传到西方。所以此字就被用来称呼丝了。)
china (china经由波斯人传入欧洲,人们认为china (陶瓷)来源于中国——China,遂以其来源地名称的小写形式来表示。)
其他问题还包括释义问题和搭配不足的问题等。释义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解上有偏差,二是循环释义的问题。搭配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所选用的搭配数量偏少和例证不够典型的弊端。前已有所述。
5. 编撰样本
下面仅以上文所讨论的open-door、shanghai、Confucian和china为例,在分析总结已有双语词典之得失的基础上为其编撰如下的词条样例。释义仍采取双解模式。
open-door [UK]/ˌəʊ.pən'dɔ:r/[US]/ˌoʊ.pən'dɔ:r/ adj. [before noun]形容词饰名词
① allowing people and goods to come freely into a place or country (对人或货物)门户开放的,自由往来的◇reformers who have advocated an open door economic policy.提倡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的改革者们。◇the country’s open-door policy for refugees 这个国家对难民的开放政策
② a policy within an organization designed to allow people to freely communicate with the people in charge直接沟通的;政策开明的;公开的◇We operate an open-door policy here, and are always willing to listen to our students’ suggestions.我们这里实行“开门政策”,愿意随时听取学生的建议。◇The supermarket carries out an open-door policy towards consumers’ criticism.这家超市对顾客的批评持开明态度。[<源于中国的“开放”政策]
【语用说明】:open-door 是形容词,中间用连接号连接,是一个词。而open door分写,是名词词组。如:An insecure computer system is an open door to criminals. 不安全的电脑系统给罪犯提供了可乘之机。
shanghai [UK] & [US]/ˌʃæŋˈhaɪ/Verb shanghaied, shanghaiing [T] [old-fashioned informal]及物动词[旧,非正式]
to trick or force someone into doing something unwillingly诱骗,强迫〔某人做某事〕:shanghai sb. into doing sth. ◇I got shanghaied into organizing the kids party.我被逼无奈给孩子们办了聚会。◇The two groups were shanghaied into signing the agreement, despite their objections.尽管这两个小组反对,但他们被迫签署了该协议。[<中国城市上海]
【语用说明】:特别是指“用酒精或麻醉剂使人失去知觉,然后将其劫持到船上当水手”。这一不光彩的含义,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专门跑旧金山(San Francisco)到上海这条航线的远洋商船。它们在离开上海之前常常拐骗一些中国人到船上当劳工,而到了旧金山后又把他们卖掉。这种行径在美国俚语里就被称为shanghai,而短语be shanghaied into going somewhere则表示“被拐骗到某地”,被拐骗的人叫shanghaier。所以上海人千万别称自己为Shanghaier,而应称自己为Shanghai lander,否则是会引起误解的。还有一点,Shanghai还表示上海的一种特产——“浦东鸡”。
Confucian [UK] & [US]/kən'fjuːʃ(I)ən/
① adj. [usually before noun] based on or believing the teachings of the Chinese philosopher Confucius (who advocated the rule of rites and traditional ethics)儒家的;儒学的;孔子学说的◇The government played a major role in promoting Confucian philosophy.该政府在推行儒家哲学上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
② n. [C] A Confucian is someone who believes in Confucianism.儒家人士◇It was a preference for naturalness and simplicity that separated the Taoists from the Confucians.正是对自然和质朴的偏爱把道家人士从儒家人士中区分开。
[<中国Confucius 孔子+ -an]
【文化提示】儒家思想:儒家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其创始人为孔子(Confucius前551~前479)。儒家以孔子为先师和思想领袖;以《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为经典;在思想上形成了仁与礼的一种张力结构;由内圣而外王,通过内体心性成就外王事功之学;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并将之运用到政治实践中,成为指导性的原则。如今,儒家思想广为传播,除中国外,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都受到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今天,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的文化交流机构都成为孔子学院。
china [UK]& [US]/ˈtʃaɪnə/ noun [U]
① a hard white substance produced by baking a type of clay at a high temperature.瓷,瓷/陶料◇china teacups瓷茶杯◇a small bowl made of china一个小瓷碗
② cups, plates, etc. that are made of china瓷制品;瓷器◇She got out the best china.她造出最好的瓷器 ◇Judy collects blue and white china.朱迪收集青花瓷器[<源于国名China]。
6. 结语
随着中国各方面实力的加强和与世界交往的深化,英语从汉语借词的规模在加大,速度在加快。但是主流的英汉学习型双语词典却没有跟上这一步伐。表现在收录的汉语外来词偏少,对汉语外来词词条处理得支离破碎,割裂这些汉语借词与词典使用者母语的天然联系,没有传递出汉语借词的特有文化意义和内涵。针对五大英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处理的主要缺陷和不足,有必要改进现有英汉学习型词典汉语借词词条的呈现方式,以适应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客观需求。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项目“英汉双语学习词典设计特征研究”(项目编号:YY18105)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引用
李大国. 英汉学习型词典中汉语外来词词条的呈现方式研究
A Study of the Presentation Model for Chinese Loan Words’ Lemmas in English-Chinese Pedagogical Dictionaries[J]. 现代语言学, 2021, 09(06): 1387-1395.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6189
参考文献
- 1. 爱德华•萨丕尔, 著. 语言论[M]. 第二版. 陆卓元,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173.
- 2. 汪榕培, 杨彬. 高级英语词汇学[M]. 第2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68.
- 3. 汪榕培, 常骏跃. 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4):70.
- 4. 汪榕培, 常骏跃. 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4): 73.
- 5. 汪榕培, 常骏跃. 英语词汇中汉语借词的来源[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4): 71.
- 6. 黄焰结. 从silk (888)到taiko (200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社会文化研究[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7): 17.
- 7. 郭凤. 对于影响英语中汉语借词生存状态因素的分析[J]. 语言文字, 2012(2): 124.
-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第6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 9. Weiner, E. and Simpson, J.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 10. Al-Kasimi, A.M. (1983) Lingui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 E. J. Brill, Leiden, 105-111.
- 11. 李明一, 周红红. 双语词典编撰导论[M]. 第2版.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1: 106.
- 12. 徐振芳. shanghai一词的来历[J]. 中学英语教学园地(教学指导), 2007(1): 45.
NOTES
1Big 5是五大英英学习词典系列,它们是: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系列词典,在本文中简称为牛(津);Collins COBUIL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系列词典,在本文中简称柯(林斯);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系列词典,在本文中简称为朗(文);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系列词典,在本文中简称为麦(克米伦);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系列词典,在本文中简称为剑(桥)。为论述和行文方便,以简称提及,如《牛津高阶英语学习词典》(下文简称《牛津》,因其有不同的版次,故在论述时加上表示版次的阿拉伯数字,如《牛津8》,其他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