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ysical Sciences
Vol.05 No.03(2017), Article ID:21400,8 pages
10.12677/APS.2017.53015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Activities in Chongq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Guoxing Liao

Enterprise Management School in Chongqing, Chongqing

Received: Jun. 29th, 2017; accepted: Jul. 16th, 2017; published: Jul. 19th, 2017

ABSTRACT

Campus sport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and achieve quality educ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strengthen the cognition of teachers’ new curriculum,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campus spor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sports teams, increase the campus sports culture propaganda, enrich the form of campus sports activities, and promote sports competition diversification which becomes the main tasks of school sports activiti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Keywords:Basic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ampus Sports, Construction, Countermeasures

重庆中职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现状探究

廖国星

重庆市企业管理学校,重庆

收稿日期:2017年6月29日;录用日期:2017年7月16日;发布日期:2017年7月19日

摘 要

校园体育是中职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增强学生体质,实现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认为加强教师新课标认知、提升学生校园体育运动认识、增加教师培训质量、完善校园体育运动队建设、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宣传、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方式、促进体育竞赛多元化等成为中职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基础教育,中职学校,校园体育,建设,对策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1] 。基于此,本研究通过调查重庆市中职学校校园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实现素质教育与改善青少年体育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

2. 学校校园体育建设的现状

2.1. 校园体育课程建设

2.1.1. 课程价值与目标实施

体育课程价值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教师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调查发现,仅仅4.3%教师认识到课程的价值存在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及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37.6%教师认为课程即具有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具有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价值;课程目标认识程度的依次为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分别为86.3%、61.8%、57.3%、48.2%和31.6%。从对体育课程的各个目标的认知程度的排序发现,重庆市中职体育教师对《纲要》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理解不够透彻。

2.1.2. 课程教材使用和编写

目前,学校教学过程中使用教材的情况不容乐观,教材使用模式较为单一,89.2%的中职使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审定的《体育与健康》教材,7.2%的中职没有使用由人民体育出版社编写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但是使用的是由地方教育局编写的《体育与健康》教材,还有3.6%的中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教材。根据最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对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的数量进行规定认为: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至少拥有2种及以上的教材作为教学使用。

2.1.3. 课程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设计,更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调查发现,90.4%的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主要依托《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选择教材中的必选内容作为主体的教学内容,根据学校体育场地的自身情况对限选的内容进行选择,对各个教学内容的课时比例完全按照《体育与健康》教材的教学大纲进行设计的。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情况看,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较好,但教学内容传授时仍然保持着传统运动技能的传授方式,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忽略学生的兴趣。

2.1.4. 课程教学形式和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的目的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组织形式,调查发现,76.9%的学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12.8%的学校采用按性别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10.3%的学校采用按照学生兴趣进行分班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采用教学方法较以前有了较大的灵活性,能够突出新《标准》中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成功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尤其是对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深的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如91.3%的教师都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

2.1.5. 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

师资培训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调查得知:23.4%的教师有着不同级别的培训,4.7%的教师有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国家级培训,14.6%的教师有着省级培训的经历,73.5%的教师有着市级的培训。教师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均等,一般在1~7天,其中85.3%的教师参加的培训以报告的形式进行,7.4%的教师培训以公开课的形式进行,以研讨的形式进行培训的教师仅仅只占到7.3%。由此可见,培训级别比较低,培训时间短,以及培训模式单一是遏制课程改革的重要瓶颈。另外,课程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重视的学校只占12.5%,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体育器材的改进和加工来开发新型的器材几乎没有。

2.2. 校园体育竞赛建设

2.2.1. 竞赛组织机构

重庆市中职设置校园体育竞赛组织机构的学校甚少,仅仅只有7.1%的学校具有体育竞赛组织机构,根据此种情况对学校相关部门进行了交流和总结,认为大致原因可能存在两点,第一,对于体育竞赛组织结构的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认为体育竞赛组织机构就是学校体育组来承担的,无需设置机构;第二,体育竞赛组织机构只需要在竞赛活动前建立就可以,并且每一次的建立组织机构的人员配备也不一样,基本属于临时性的,组织机构人员应由体育教师组成。

2.2.2. 竞赛组织形式

重庆市中职学校校园体育竞赛组织形式多样性、灵活性,学校运动会100%、学校体育文化节42.9%、学校体育单项赛事25%、班级体育竞赛21.4%、体育协会赛事14.3%、体育俱乐部赛事10.7%以及自发性体育赛事7.1%。但是,从各个校园体育竞赛组织形式比例看,主要还是以学校运动会为主要组织形式,学校运动会是学校每年必须举办的一次盛会,其次是以学校体育文化节为载体进行组织的体育赛事,赛事的性质多于趣味、娱乐和参与性为主,学校每年都会举办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单项赛事,通过各个年级、班级之间的竞争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而这些体育赛事的组织部门基本都有学校的相关机构来负责。

2.2.3. 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兴趣

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中职学生对参与校园体育竞赛的兴趣较为浓厚,尤其是男生对校园体育竞赛的参与兴趣明显好于女生参与兴趣的结果。这也启示我们在未来校园体育竞赛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保持男生参与的浓厚兴趣,逐步对女生参与校园体育竞赛的兴趣,达到人人参与、人人锻炼、人人健康的目的。

2.2.4. 学生参与体育竞赛动机

据调查,79%的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主要动机为丰富课余文化生活,54.7%的学生为锻炼身体,47.8%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竞赛的动机是结交朋友,34.7%的学生认为参与体育竞赛的动机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11.8%的学生认为是应付考试,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动机较为丰富,从锻炼动机目的来看,参与体育竞赛的动机情况较好,但是不可否认仍有部分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应付考试,学校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应对其进行有效的更正和改变,正确树立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动机,让学生在体育竞赛活动中获得交流、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以及活动的独立性等。

2.3. 校园体育活动方式

2.3.1.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方式

学生在选择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方式上,主要体现了三种参与方式,直接参与(56.4%)、间接参与(87.9%)、直接与间接相结合(61.7%)。直接参与是学生通过参与校园体育活动实践来达到锻炼、舒心、缓解心情的一种方式;间接参与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电视、报纸及现场观看等形式来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方式,也能达到一种舒心、释放压抑情绪、缓解紧张生活节奏的效果;直接与间接相结合主要体现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方式既有直接动机又有间接动机的因素,而这种参与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学生达到锻炼的效果 [2] 。从调查数据可见,重庆市中职学校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量的效果较好,参与度能够达到87.9%,并且直接参与间接相结合的参与度也达到了61.7%。表明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方式已经达到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

2.3.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内容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内容排序发现:校园散步作为学生选择的主要活动内容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是篮球、足球、跑步、跳绳、乒乓球、羽毛球、排球、健美操、武术和舞蹈。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活动量较小、休闲、放松、自由的体育活动作为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校园散步被列为了学生首先的运动项目内容。

2.3.3.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形式

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由与朋友一起进行(31.7%)、自己独自进行(16.8%)、同学校一起进行(10.2%)、同班级一起进行(7.1%)。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形式都比较热衷于选择与朋友一起进行,但因时间的不协同导致独自去参与校园体育活动。而学生一起进行主要表现为学校的课间操和重大的体育活动赛事,班级一起进行的参与形式也是体现在学校体育赛事前的准备,所以课余时间内班级也进行锻炼。

2.4.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2.4.1. 校园体育文化认知情况

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知不容乐观,仅仅占到了5.9%,仅仅只有6.3%的学生知道并了解纲要。调查还发现,学生在对认为校园其他活动能够代替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表现出了较为积极的态度,而89.81%的学生认为其他的活动不能代替。虽然部分学生表对《纲要》缺乏了解,但对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意义的认识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已经认识到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性。

2.4.2. 参加体育文化生活目的.

校园体育文化生活目的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包括:丰富课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体质健康、增加人际交往机会、培养自信心、消遣娱乐。学生参与的目的表现较为集中,91.4%的学生目的是消遣娱乐,87.2%的学生是丰富课余生活,85.9%的学生是增加人际交往机会,而对于以增进体质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学生仅仅只占到了21.7%和15.9%。《纲要》认为,在促进和保障学生体质健康基础上,建设学生课余体育的精神文化生活。

2.4.3. 校园体育文化管理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主要目的就是凸显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调查结果显示:校园体育文化的管理主要集中由学校团委(82.3%)和体育组(97.2%)来进行规划和策划,缺乏由学校教育规划中心(11.6%)的宏观规划及学校体育社团(3.7%)中学生的自主策划。可以看出,大多数学校教育规划中心并没有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规划和策划作为其中一个项目来进行实施,说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始终处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末端。

2.4.4. 校园体育文化实践

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主要通过体育标示、体育人物、体育宣传三个途径来进行的。调查显示:通过体育人物来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有27.4%的学校实施,但是较多的学校通过对一些体育人物进行宣传,其主要目的是想提高生源的数量,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该学校。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在实践层面上相对较为落后,没有体育文化专属的体育标示,没有体育人物的宣传和赞扬。

2.5. 校园体育运动队建设

2.5.1. 校园体育运动队建设数量和历程

中职学校校园体育运动队建设不仅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且对高职院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共有12个学校拥有校园体育运动队,占到被调查学校的42.9%;目前,重庆市中职学校校园运动队建设的历程基本为3~5年,89.4%的学校建设校园运动队的历程仅仅才3年,我国中学试办校园运动队的历程已达20余年,据相关报道也显示,重庆市中学试办校园运动队的历程也已在10年。

2.5.2. 校园运动队训练

调查表明:重庆市中职学校校园运动队的建设情况较为简单,每周基本都安排5次及以上进行训练,分别为:32.1%、17.9%、21.4%。训练时间基本都设定在每天下午的5点到7点之间。笔者也针对建设校园运动队的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每周训练时间在5次以上学校的运动队基本都是从初中招收的具有一定运动基础的学生,并且学校每天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力求培养更高水平的运动员,而训练时间在4次以下的学校中校园运动队的来源基本都是从在校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运动基础较差,并且训练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整体的训练情况看,比较乐观,71.4%的学校都能保证训练时间在每周五天以上,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和针对性。

2.5.3. 校园运动队竞技水平

重庆市中职学校的调查结果表明:所有学校中并没有达到国家健将水平的运动员,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学生比例在1.3%,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的学生比例在7.4%。校园运动队的竞技水平整体较低,这可能与教练员的训练水平有关。也可能与招收运动员的来源有关,在初升高阶段,基本被高中的体育传统校所录取,仅仅剩少部分具有运动经验的学生,可能去选择中职学校就读。

2.6. 知识讲座与竞赛

2.6.1. 学生参加讲座与竞赛态度

重庆市中职学校42.9%的学生对学校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表示非常赞同的态度,说明,重庆市中职学校学生对学校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还是比较肯定的,调查结果还显示:24.7%的学生对学校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表示否定的态度,另外,还有32.4%的学生对学校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表示无所谓的态度,但仍然有57.1%的学生群体持中立和反对态度,所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对学生体育认知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适当配合一些小型的体育竞赛活动,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竞赛活动中体验到体育知识讲座的实效性。

2.6.2. 讲座与竞赛次数与学生参与比例

调查发现:学生参与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情况并不乐观,只有13.9%的学生参与过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0.6%的学生经常性的参与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让学生了解体育的文化,使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知识讲座持续、协同、互动的发展,最终为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打下坚定的基础。

2.6.3. 领导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重视度

学校领导对校园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的重视程度决定其在学校开展的程度。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校仅有3.7%非常重视、6.9%的很重要,11.3%中立态度、78.1%认为不重要。从对领导态度的调查发现,造成校园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开展困难的原因可能是相关领导的不支持所造成。

3. 学校校园体育调查结论

1) 校园体育课程建设方面表现为:对体育课程价值目标认识不够全面,体育课程教材较为匮乏,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较为传统,师资培训比较滞后。

2) 校园体育竞赛建设方面表现为:没有特定的竞赛组织机构,竞赛组织形式缺乏学生主体的参与。

3) 校园体育活动方式建设方面表现为:学校参与活动方式较为积极、健康,参与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多样,但是参与活动的时间较短、参与校园活动行为较为单一。

4)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表现为: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缺乏制度文化方面和文化实践方面的建设。

5) 校园体育运动队建设方面表现为:建设运动队学校的数量较多,但是发展历程较短,运动队训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但校园运动队竞赛水平较低。

6) 校园体育知识讲座与竞赛方面的建设表现为:学生对校园体育知识讲座态度不认可,学校开展校园体育知识讲座的频次较低,学生参与比例少,领导重视程度较低。

4. 学校校园体育发展对策

4.1. 加强教师新课程标准认识,增加教师培训机会

对重庆市中职学校校园体育课程建设的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学校校园体育课程建设状况良好,但是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含义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学校相关教师的培训较缺乏,最终导致教师的体育课程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发生了严重的不协同现象。培训是为教师提供了在学习的平台,是根据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将国家及有关部分最新的思想、规定及制度通过培训的形式让教师去学习、理解和运用。

4.2. 拓展校园体育竞赛组织机构,使其多元化形式发展

校园体育竞赛的建设和发展与校园体育竞赛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完善有着重大的关联。之前调查结果发现:学校体育竞赛的组织机构基本没有设置,竞赛的组织机构都是临时行的建设,并且基本由学校的体育部门所承担,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学校有必要建立和设置单独的校园体育竞赛组织机构,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整个年度的体育竞赛活动进行统筹和安排,体育部门只负责对体育竞赛活动的裁判工作,或有学校体育部门单独设立一个部门为校园体育竞赛组织机构,只负责校园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另外,对于体育竞赛的组织形式也要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发挥体育竞赛的功能,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3. 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方式,延长活动时间

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形式主要体现为与朋友一起和自己独自进行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发挥体育的功能,自己独自进行只发挥了体育的健身功效,与朋友一起也不能达到集体性锻炼的效果,因此,学校、年级或者班级的领导、教师应多组织整个学校性质、整个年级性质或整个班级性质的集体性校园体育活动方式,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有目的性的安排整个学校的课程,可将每天下午的某个时段设置为统一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这样即使单独进行锻炼的学生也会因共同的爱好或者共同的运动项目聚集在一起。另外,对于校园体育活动的时间也要适当的延长,延长的时间尽可能的符合教育部提出“阳光体育运动”所号召的。

4.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实践,提升学生认识

根据文化论的观点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事物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3] 。校园体育文化对于校园体育的建设也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为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提供物质力量。所以,应加强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校园体育文化的意义,对于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学生思想上产生浓厚的文化思想观念,学生就能主动的去参与校园体育,为校园体育的建设提供了自主的推动力。为了更高的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如学校可制作校园体育的logo标志,让学生在生活和运动时都能感受到校园体育logo标志所带来的精神动力。

4.5. 保持和进一步完善校园体育运动队的建设

目前,由于中职学校校园运动队建设的历程较短,对于运动队的招生和管理方面相对于普通高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如何完善校园运动队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招生和管理方面,中职学校可以效仿普通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中,通过学习和效仿高中运动队的管理过程和经验,不但完善自身运动队建设的不足。另外,具有校园运动队的中职学校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一下经验交流或者校际之间的教学比赛,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不断的去探索和完善校园体育运动队的建设。

4.6. 强化校园体育知识讲座,增加校园体育知识讲座频率

如果校园体育知识讲座得不到开展,学生对校园体育知识讲座的认识就越浅薄,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解就越肤浅,最终阻碍了校园体育建设过程中主体的发挥。因此,做到尽可能多的开展校园体育知识讲座。不能一味的去应付,每年或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或几次的校园体育知识讲座,尽可能的增加校园体育知识讲座的次数和频率,将校园体育知识讲座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知识讲座的地位相持平,在开展和实施其他学科的校园知识讲座的同时,也要加强开展校园体育知识的讲座。

4.7. 大力宣传校园体育建设的相关内容

学校应大力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报纸、校园杂志等一些供学生听、看和了解的媒介,让学生无时无刻的接受有关校园体育内容的信息,不断的强化学生对校园体育的认知程度,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校园体育的益处和深层次的内涵。为学生体育锻炼的环境营造一种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洗礼,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不仅能够得到身体上的锻炼,而且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

文章引用

廖国星. 重庆中职学校校园体育活动现状探究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ports Activities in Chongq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J]. 体育科学进展, 2017, 05(03): 82-89. http://dx.doi.org/10.12677/APS.2017.5301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国务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 2007(5): 1.

  2. 2. 卢元镇. 中国社会体育学[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6.

  3. 3. 曹犇. 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生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06, 28(5): 6-7.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