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Vol.06 No.06(2017), Article ID:21105,9 pages
10.12677/ASS.2017.66111

Attitudinal Analy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Appraisal Theory

—Taking the Public Speeches of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nd World Bank as Examples

Haijuan Song, Honghong Zhou

School of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Received: Jun. 5th, 2017; accepted: Jun. 23rd, 2017; published: Jun. 26th, 2017

ABSTRACT

The present research takes the public speeches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s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that of World Bank and analyses their different attitudinal resources in frequency and rati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ppraisal Theory to reveal the different national identities they construc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er constructs the identity as a positive “judge” and “leader”, while the latter as a neutral “judge”, “participant” and “supporter”.

Keywords:Appraisal Theory, Attitudinal Resources, Public Speeches, 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评价理论视域下国家身份建构的态度资源分析

—以亚投行和世界银行官方发言为例

宋海娟,周红红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北京

收稿日期:2017年6月5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6日

摘 要

本研究选取我国财政部网站筹建亚投行的发言与世界银行官网世行行长发言各五篇作为分析文本,运用评价理论框架对其态度资源进行手工分析,关注亚投行和世行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使用的频率和各部分比例,以揭示这些差异所构建的国家身份的区别。结果显示,亚投行通过话语建构的是积极的“裁判者”、“领导者”的身份,而世界银行建构的是均衡中立的“裁判者”、“参与者”和“支持者”的身份。

关键词 :评价理论,态度资源,官方发言,国家身份建构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均有所建树。在世界经济发展低迷之时,中国的GDP指数依然保持着高速度的增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规划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无一不让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中国。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立“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话语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言本身具有结构性,语言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对建构特定的意义关系,尤其是身份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建立表象,表象形成身份,对外政策依赖于身份的表象,而国家安全与身份的建构紧密相关 [1] 。语言表达是一门艺术,恰当合适的表达不仅仅是日常会话中所要关注的,对官方话语也有一定的启示。话语是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的陈述,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本研究以亚投行和世界银行的官方发言为例,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分析框架,试图回答二者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的差异以及通过话语建构的身份两个问题。

2. 国家身份

有关于“身份”,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身份一直是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研究对象。身份是一系列关于自我的概念,自我以及他人如何认识自我、判定自我以及自我认同和对他人的认同。它回答了“我或者我们是谁”、“他或者他们是谁”的问题。身份不是一种静态的概念,而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以及话语过程建构起来并且不断变化的。亚历山大·温特 [3] 在《国际政治的社会关系理论》对“身份”做了这样的定义:“有意图行为体的属性,它可以产生机动和行为特征,根植于行为体的自我领悟。这种领悟常常会依赖于其他行为体的在线和这个行为体的自我领悟这两者之间的一致。”他在强调身份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强调了身份的社会建构性。身份不仅仅包括主体自己,它还在别的个体对于它的认同中得以实现。一个国家成为“领导者”,那么就一定会有“追随者”。巴里·布赞 [4] 也从建构的角度对身份做了解释,他认为“他者”是行为体确定自我身份的必不可少的参照物,因为“他者”为本体提供了差异性和相似性。后结构主义对于身份的阐释更多的从身份建构的角度展开,而这一阐释对于国际关系学产生了影响。由于话语概念的引入,让国际关系学理论出现了语言学的转向,话语在身份建构中起着决定性的建构作用。话语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不仅反映社会事实,同时也建构事实。

3. 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中的人际功能。韩礼德(Halliday)提出英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实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气系统实现,语篇功能主要由主位系统实现 [5] 。系统功能语法通过语气、情态、情态状语等系统来揭示人际关系的亲疏。但就通过语言看“作者/读者”或“说者/听者”对事态的观点和立场这一点,传统功能语法尚无完整体系。任教于悉尼大学语言学系的语言学家马丁博士(James R. Martin)看到了这一盲点并在上世纪90年代发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了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 [6] 。

马丁提出,“评价—是文本中态度的磋商,情感的强度以及价值或是读者的建构方式” [7] 。评价就其本身来说可以分为三个系统,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极差系统 [8] (图1)。

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behavior),文本过程(text/process)及现象(phenomena)做出的判断和鉴赏。态度系统分为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子系统。情感系统为整个态度系统的中心,由它导出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

情感指人的情绪或态度的表达:开心或者伤感,自信或者紧张,充满兴趣或是无聊透顶等等,这些都是人对于不同事物、文本的反应。这些情感可以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并且可以根据表达感情的强弱程度不同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判断指根据社会规定或者社会风俗对人的行为或者事物做出的判断,既可以是积极的判断,也可以是消极负面的判断。判断分为社会评判(social esteem)和社会约束(social sanction),社会评判更多的是关于口头上的评判,与社会文化以及约定俗成相关。社会评判与行为规范(normality),做事才干(capacity)和坚忍不拔(tenacity)相关。而社会约束则更多的是法律层面的,与落实在纸上的规则、法律条文等息息相关。表达社会评判的词如fortunate, powerful, vigorous, brave, weak, rash等,表达社会约定的词如truthful, deceitful, immoral等。

鉴赏指对事物、现象、行为的评价,如事物有什么价值,我们是如何做的并且做得怎么样等。鉴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反应(reaction)、构成(composition)、和价值(evaluation)。反应是指文本的吸引力,构成由平衡与细节组成,平衡指文本与过程是否相称,细节则指文本的复杂程度,是否难以理解。表达鉴赏的词如balanced,proportional, insignificant等。

Figure 1. Appraisal theory (Martin & white, 2005)

图1. 评价理论(Martin & white, 2005)

4. 对亚投行和世界银行官方发言的态度资源分析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世界银行(World Bank)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成立于1945年,1946年6月开始营业。最初成立世界银行是为了帮助二战中遭受破坏的国家重建,目前其关注的主要领域是资助贫穷国家脱离贫困。世界银行总部设在华盛顿,按照惯例,行长由美国人担任。亚投行是第一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总部设在北京。鉴于两主导国的基本体制的差异,我们假设二者的官方话语也带有相应国家的话语特色。本研究运用评价理论中态度资源体系验证上述假设,同时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二者的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使用的频度及各部分比例的差异;二是通过态度资源的使用,二者分别建构了怎样的国家身份。

4.1. 样本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了建立亚投行的设想和倡议。2015年6月2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由于我们收集样本时亚投行还没有自己正式的官方首页,因此我们研究的样本来自财政部官网。从2013年至2015年5月,投放于财政部官网的亚投行官方发言共5篇,三篇来自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两篇来源于副部长史耀斌。与此时间段相对应,我们在世界银行官网首页抽取了同期间的官方发言稿5篇,均来自现任世行行长金墉。

4.2. 样本分析

本研究主要关注态度资源的使用,以及情感、判断和鉴赏的比例。以评价理论为框架,对态度资源进行手工分析,采用表格中的样本格式(表1)。

5. 结果分析

在对态度资源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亚投行和世界银行的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下的各个系统的应用侧重各有不同。并且在态度资源的使用中,各系统所占比例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5.1. 态度资源的使用特点以及情感、判断、鉴赏的比例

图2所示,亚投行的官方发言中,各部分所占比例有显著差异,判断系统所占比例最高,占到了所使用的态度资源的75%,鉴赏系统次之,占总数的19%,情感系统占6%。而世界银行则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其态度资源中判断,情感和鉴赏之间的比例差距不大,各部分比较均衡,其中判断资源相对较多,占态度资源比例的49%,情感系统次之,占总数的32%,鉴赏系统则占到了19%。

Table 1. Attitudinal resources analysis of AIIB (“+” means positive, “−” means negative)

表1. 第一篇亚投行官方发言态度资源分析(“+”代表积极,“−”代表消极)

Figure 2. The percentage of attitudinal resources in World Bank and AIIB

图2. 亚投行和世界银行中态度资源各部分的所占比例

如下例所示,该段截取自楼继伟答记者问。

例1: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先后出访东南亚时提出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的倡议。这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判断+,中国)、补充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建设性举动(判断+,中国),是对现有多边开发银行的有益补充(判断+,中国)对全球和亚洲各国来说都是互利共赢的(判断+,中国)。

在这一段的回答中,共有5个小句,其中出现了判断系统四次,均是以判断视角,对亚投行的成立以及中方进行判断,表明中方对亚投行的定位和在筹备亚投行的过程中,中方的担当以及中方对自己、亚洲经济和国际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的肯定。

同时期,在金墉“终结贫困”的发言中,较为均衡地使用态度资源的情感、判断和鉴赏系统,见下例:

例2:Just 15 years into the new millennium,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oor countries and emerging markets is at a critical crossroads. (判断−,经济发展) Much of the attention has been on the near horizon (鉴赏−,经济发展)—concerns (情感−,经济) about the slow-moving (鉴赏−,经济) global economy, uncertainties (情感−,油价) over the price of oil, and conflicts (判断−,乌克兰,中东,非洲) from the Ukraine to the Middle East to parts of Africa. But when we look at the longer term picture, we see that the decisions made this year will have an enormous impact (鉴赏+,机构) on the lives of b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the world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在谈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时候,金墉既运用判断系统,也使用情感系统和鉴赏系统表达对贫穷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视,对全球经济发展滞缓的担忧,对油价频繁波动的不确定性和从乌克兰到中东到非洲部分地区的区域性动荡的关注。金墉对这些现象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也鉴赏了国际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金墉也对世界银行所做的决定对全球经济以及贫困地区长久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肯定。谈到贫困,世界银行关注的焦点不仅是贫困本身,也涉及与贫困相关的环境、资源、教育、健康、投资等,并且对这些与贫困紧密相连的因素进行情感的表达,鉴赏其价值,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进行判断。

5.2. 直接态度和隐含态度

在亚投行的官方发言中,更多的是直接使用表达态度的词汇来体现情感、判断和鉴赏,由动词“是”或者是类似于“促进”、“积极”、“帮助”等词汇来直陈态度。见表2

楼继伟答记者问这篇文本共有27个句子,其中“是”共出现10次,有两次是用于“是否”,并不表示判断,在表中未列出,其余8次均是直接对中方以及亚投行进行判断描述,表达中国对亚投行的积极态度。通过动词“是”对亚投行及其政策、目标和功能进行直陈判断,构建出亚投行作为一个包容的多边开发机构,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互利共赢所起的积极作用。直接的态度表达充分显示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亚洲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在世界银行的发言中,直接用“is”作为判断的情况比较少,多数是使用物质过程来隐含的表达其对世界银行决策的积极态度。这一点可以通过文本中动词的使用情况加以验证。以金墉在韩国关于教育的发言为例,他使用end-poverty, set-goal, get-students to school, invest-40 million, launch-education, support-42 countries, boost-prosperity, working-with governments, strengthen-education systems等含蓄地表达世界银行对教育发展的关注与投入。见表3

Table 2. The inscribed attitude in Lou Jiwei’s public speech

表2. 楼继伟回答记者问中的直接态度表达

Table 3. The invoked attitude in president Kim’s public speech of education

表3. 世界银行金墉基于教育发言的间接态度表达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发现,亚投行的发言更多地采用直接态度表达的方式,体现国家对成功组建该机构的信心和对亚投行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作用的肯定,非常明确的表达了对亚投行和中国的认同。在表达态度的时候,直接选用表达态度的词汇,如“开放”、“包容”、“承担国际责任”等来表示对亚投行的积极态度。而世界银行的发言使用得更多的是态度意义的“间接实现方式”,通过动词,即它做了什么,对完成该动作的主体即世界银行表达隐含的积极态度。

5.3. 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

图3是亚投行和世界银行态度资源中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的比例。

如上图所示,在态度的表达方面,双方均以积极态度为主。亚投行的发言中积极与消极态度相差悬殊,主要体现了对亚投行和中国政府给与的支持的积极肯定,极少数消极态度主要用于表达对世界经济环境的担忧。世界银行发言中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比例的差距就没有那么悬殊,其中积极态度主要用于肯定世界银行和其他经济机构所采取的正确应对策略,消极态度则主要针对不利的经济环境、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健康体制,以及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等。

6. 话语建构身份

语言具有一个非常重要功能,即通过不同形式的言语行为来展示世界,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完整有序 [9] 。语言具有象征力,它不仅仅能够反映世界中的物质,同时还能够创造新事物。建构主义强调语言对社会建构的本体作用,认为语言对社会的建构作用是必须的,它可以建构一定的社会现实,如规

Figure 3.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ttitude in attitudinal resources of World Bank and AIIB

图3. 亚投行和世界银行态度资源中的积极和消极态度的比例

则、身份等。同样,后结构主义也认为语言具有建构性,具有完全的本体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客观事物、主观事物、自然事物、社会事物等正是通过语言的建构才拥有了特定的意义和身份 [10] 。在官方发言中,语言的使用不仅陈述事实,而且也建构身份。

亚投行的官方发言中,在进行态度表达的时候,判断系统是其表达态度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中国政府和亚投行的积极判断,表达了对亚投行以及中方的积极态度。在态度的表达方面,更多的使用直接态度的词如“促进”、“多边开放”、“互利共赢”等来肯定亚投行对亚洲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中国在这一区域性组织中的领导作用,构建出积极的“裁判者”和“领导者”的身份,勾勒出中国在亚洲区域经济中所起到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言非常明确、直接地表达对亚投行和中国的积极肯定的态度。这一身份和形象的成功构建可以从亚投行创始倡议所获得的高支持率中得以验证。亚投行最终确定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有57个,遍布欧亚等五个大洲,其中甚至包括了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不少美国的盟国。

世界银行在态度表达的时候,其态度资源的表达方式涉及了判断系统,情感系统和鉴赏系统,比例分配相对均衡,不仅对其自身进行了积极判断,而且还涵盖了其他的机构、资源和策略,同时对世界银行关注的主题,如环境、教育、贫困地区的孩子等也表达了不同的态度。世界银行的官方发言主要通过物质过程间接地表达世界银行对自身的认可与肯定,构建出积极参与的“援助者”形象和均衡中立的“裁判者”、“支持者”的身份。

虽然对上述差异的一个解释是亚投行处于筹办初期,需要加强对外宣传,确立亚投行对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体的文本分析看,中方官方发言的模式相似,直陈式是其主要的态度表达方式,并且用超大比例的积极态度建构一种积极的正面的“领导者”形象。而对世界银行来说,它试图建构的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形象,既是一个积极的“援助者”,也对一些不利于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行批评,并提出解决办法。

7. 结语

运用评价理论对亚投行和世界银行官方发言中态度资源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二者使用态度资源的情感、判断和鉴赏的比例差异悬殊。中方的发言更多的使用判断系统,鉴赏和情感使用比例较低。世界银行官方发言中各部分比例相对均衡,虽然判断系统使用比例也是最高的,但是判断系统与鉴赏和情感系统之间的使用比例的差距并不像亚投行的官方发言那么明显。这种话语的差异构建出不同的国家身份。亚投行的发言构建出中国在亚洲及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的“领导者”和“裁判者”的身份;而世界银行在态度表达中建立的是“裁判者”、“参与者”和“支持者”的身份。

目前中国的对外话语模式正处于摸索建立阶段,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关键环节,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文章引用

宋海娟,周红红. 评价理论视域下国家身份建构的态度资源分析—以亚投行和世界银行官方发言为例
Attitudinal Analy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on Appraisal Theory—Taking the Public Speeches of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nd World Bank as Examples[J]. 社会科学前沿, 2017, 06(06): 784-792.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7.66111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孙吉胜. 话语, 身份与对外政策——语言与国际关系的后结构主义[J]. 国际政治研究, 2008(3): 41-57.

  2. 2. 刘立华. 中美官方话语传播对话性空间建构研究[J]. 现代传播, 2012(7): 40-44.

  3. 3. 亚历山大•温特(美).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秦亚青,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82.

  4. 4. 巴里•布赞(英). 美国与诸大国: 21世纪的世界政治[M]. 刘永涛,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16.

  5. 5.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禄.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

  6. 6. 王振华.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 外国语, 2001(6): 13-20.

  7. 7. Martin, J.R. and Rose, D. (2007)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Continuum, London, 2007.

  8. 8. Martin, J.R. and White, P.R.R. (2005)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Palgrave MacMillan, Basingstoke, 2005.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511910

  9. 9. Searle, J.R. (1995)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New York, 76-78.

  10. 10. Shapiro, M.J. (1981) Language and Political 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s of Discursive Practic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218.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