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
09
No.
02
(
2021
), Article ID:
41881
,
6
pages
10.12677/ML.2021.92061
跨文化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翻译策略的建模研究
李小萌
泰山科技学院公共外语教研室,山东 泰安
收稿日期:2021年3月16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19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26日
摘要
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以语义三角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构建出翻译的模型,提出跨文化翻译的策略,进而能够使源语文本在源语受众与目标语文本在目标语受众的心理状态尽可能达到一致,最终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跨文化,社会语言学,翻译,策略,建模研究
Model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Sociolinguistics
Xiaomeng Li
Taishan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an Shandong
Received: Mar. 16th, 2021; accepted: Apr. 19th, 2021; published: Apr. 26th, 2021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model that we proposed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semantic triangle theory,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b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iming to propose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strategy. Furthermore, it can harmoniz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source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with the target tex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o as to communicate cross-culturally.
Keywords:Cross-Culture, Sociolinguistics, Translation, Strategy, Model Research
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文字之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美国翻译家Nida [1] 曾提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任何一种语言都与荷载它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2]。近年来,有许多学者从跨文化交际视角提出了各种翻译策略。儒风 [3] 通过对16世纪以来《论语》翻译史上多种译本翻译策略的研究,提出“目标语文本是作为文化‘他者’而存在,而非‘自我’,可以作为审美文化的喻体,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来追求,译者把对文化的想象寄托到翻译策略中,目标语文本是否会被目标语受众所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文化翻译策略”;左飚 [4] 通过对两个《红楼梦》全译本中文化信息处理方式和文化翻译策略的分析和对比,提出了“译者是文化中介人,而文化中介人需要有高度的跨文化交际敏感性,也就是要熟悉两种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要考虑到目的、文本性质以及对象”;熊兵 [5] 从翻译的本质、译者的使命、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等角度出发,对归化与异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对翻译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应首选异化的翻译策略;王红卫 [6]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归化和异化之间的互补与辩证关系,他认为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异化策略将会占据优势地位;廖为群 [7] 通过分析公示语的翻译案例,提出“在文化翻译观的指导下,应该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对公示语进行翻译”;班荣学、梁婧 [8] 以威利和许渊冲的《道德经》英译本为对象,通过对它们文体风格、语义内涵和文化意象的比较,探讨了英译典籍中文化传译的保真问题,提出“在进行典籍翻译时,应保留文化内涵与源语文本的作品风格,以便更好地传达源语文本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学者针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是,由于翻译情形,尤其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翻译情形极为复杂,译者若要有效地完成跨文化交流,就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特别是要进行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分析。本文将以语义三角理论为基础,结合社会语言学理论,构建一个翻译过程及翻译策略模型,以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翻译。
2. 语言和文化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语言学家Sapir就在其《语言》(Language) [9] 一书中提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对于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语言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从属于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文化包括信仰、语言、习俗、宗教、价值观等方面,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类通过语言世代相传可以更好地反映这个社会文化群体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最后,语言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并且塑造着语言。语言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的进步也带动着语言的进步。所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离开语言谈文化,或者离开文化谈语言都是错误的。语言和文化置于一个统一的社会共同体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3. 跨文化交际的社会属性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翻译与社会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语言处于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那么翻译就是反映社会文化、社会结构关系的重要标志。一方面,语言被看作是社会文化构成的一部分,是反映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特征的社会符号。不同的社会群体要表述自己的思想就要用到不同的语言符号,而语言符号又可以表现为语言变体,不同的语言变体反映的社会结构关系不同。另一方面,由于语言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与社会变体中,方言、习俗、生活习惯等的差异性会引起交流中的隔阂,而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必须要把交流中的隔阂降到最低程度,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把一种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言语的意义、风格与内涵重现于另一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所以翻译活动的差异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差异,更是社会属性的差异。作为译者,他/她必须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的感受,必须考虑到读者的可接受度,因为翻译的目的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可以接受的译本才能得以在社会中流传下来。
4. 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与语义三角理论
C. K. Ogden和I. A. Richards [10] 在《意义之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曾提出了语义三角理论(见图1),他们指出三角形的顶端是概念(Concept),概念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所以概念反映所指物,二者用实线连结。三角形的底端左下角是符号(Word),概念通过符号来表示,所以概念又是符号的内容,符号是概念的物质外壳,二者用实线连结。底端右下角是所指物(Referent),符号通过概念来表达所指物,二者本身没有直接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用虚线连结。
Figure 1. Semantic triangle
图1. 语义三角理论
Nida [11] 根据符号学理论提出了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其核心是符号学意义观。世界是由各种符号系统组成的,语言是其中一种,符号学是分析符号最全面的系统,对语言的研究不可脱离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符号所在的结构。对符号学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句法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对符号学的研究的三个方面也就是语义三角所涉及的三个方面。
5. 社会语言学下的翻译过程及翻译策略模型解析
翻译的目的是把原文的意义或信息传递出来。原文意义或信息通过符号来表达,而符号是通过概念来表达所指物的。在社会语境下我们不仅要考虑符号的指称意义,而且需要考虑符号的象征意义、文化暗含意义与其它意义。同时翻译是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12]。翻译的本质也就是使目标语中的语言符号等同于源语文本中的语言符号,但是完全对等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功能上的等值,也就是使所指物(Referent) 2对目标语受众所达到的心理状态和所指物(Referent) 1对源语受众所达到的心理状态一致。文化符号可分为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而文化所指是通过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实现的。文学翻译是一个包括作者、译者、读者通过作者创作、译者翻译、读者接受的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作者通过创作文本产生概念,由译者通过翻译产生由符号代表的所指物,既译本。而翻译既是最大限度的再现源语文化,使目标语中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地等同于源语文化内涵,因此在语义三角理论的基础上,基于Nida (Nida: 105)的动态对等理论,笔者得出以下模型(见图2)。
以下进一步举例说明上图模型所示的翻译过程与翻译策略。
第一种情况:在社会/文化1下源语符号1代表的所指物1可以在社会/文化2下找到完全对应的所指物2。
由于客观世界的“人”与所指物的之间的交流,符号1所表示的概念1等于(约等于)符号2所表示的概念2,也就是说符号2是符号1的译本。用公式表示如下:ST (Source text) = TT (Target text)或ST (Source text) ≈ TT (Target text) [13]。此时融合Nida (Nida: 105)的形式对等理论,应采用异化策略。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14]。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 [15] 的翻译论“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使读者向他靠近”。异化策略中包含诸多翻译方法。
Figure 2. Model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sociolinguistics
图2. 社会语言学下的翻译过程及翻译策略模型
(一)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绿色食品(green foo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If one does not enter the tiger’s lair,how can he expect to catch the tiger’s cubs?)等在目标语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所指物(referent),因而采用异化翻译策略中的直译。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文保留原文的结构和语序。但直译并不意味着死译,如Turn swords into ploughs.字面意思是将铁剑打造成铁犁,停止武力战争,开始生产建设,跟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异曲同工,因而不能字面译为化剑为犁;
(二) Ford (福特),荔枝(litchi),清华(Tsinghua)可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中的音译。音译以原语语言文化理解原文,采用的是原语语言文字符号,音译体现了从一种文化译为另一种文化的文化交流方式;
(三) chain reaction (连锁反应),pillar industry (支柱产业)可采取逐词翻译;
(四) bungee jumping、一国两制、WTO等可采用零译法。邱懋如 [16] 教授首次提出“零翻译”的概念,他指出,“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或者对于源语中的词语故意不译。零译法是以源语语言文化理解原文,在目标语中难以找到完全对等的词语,零译法在体现了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交流方式。
第二种情况:在社会/文化1下源语符号1代表的所指物1可以在社会/文化2下找到对应的所指物2,但是由于“人”与所指物之间的交流,导致无法找到直接形式的对等。用公式表示如下:
ST item X = TL item A (under conditions def…)
TL item B (under conditions ghi …)
TL item C (under condition jkl …) (Williams & Chesterman 2004: 49-50)
此时依照Nida (Nida: 105)的动态对等理论,应采用归化策略。归化(domestication) (Venuti 1995: 19)是指在翻译中忘掉原文的语言外壳,然后用透明、流畅的译入语表达出来。Schleiermacher (Schleiermacher 1813) 曾提出“尽量不打扰读者,使作者向读者靠近。”归化策略可使用如下翻译方法:
(五) 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Don’t show off in the presence of an expert (不要班门弄斧)One cannot expect to achieve anything if he risks nothing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在目标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所指物(Referent),因而可采用意译。意译是根据原文的大意来进行翻译,强调的是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彼此独立性。冯庆华 [17] 是这样定义意译的:“所谓意译,就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六) generation gap (代沟),summit meeting (峰会),ivory tower (象牙塔)等可采用借译。借译是指用目标语文本的材料逐一翻译源语文本的语素的翻译方式。借译不仅表达意义,而且可以移植词的构成形式。
(七) Smoking Prohibited (禁止吸烟);He had his hair cut yesterday (他昨天去理发了)等可采用改译。改译是指将源语文本中的被动语态译为目标语中的主动语态,可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Christiane Nord [18] 也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即“按照译语文化的准则来调整或‘改写’原文,是每个译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些翻译方法如合译法、省略法等。
第三种情况:在社会/文化1下源语符号1代表的所指物1在社会/文化2下找不到对应的所指物2,也就是由概念所反映的所指物1完全不等于所指物2。用公式表示如下:ST (Source text) ≠ TT (Target text)。此时为了保证读者能够及时有效的理解原文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源语和译语在效果上的对等,应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创译。创译是指译者找不到能够采用的译语结构,希望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实现一定的突破,不是照搬其理论框架,而是基于源语在翻译时进行一定的拓展。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 [19]。例如华为2014年在德国首都柏林开展了Mate7的新品发布会,它的广告语为“爵士人生”。中文广告语向大众传播了科技,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方面的词汇以及机器配置,而是要从产品的层面上升到人文关怀的层面,人生应该如一首蓝调爵士一样舒适惬意的生活,十分符合企业要倡导的文化与精神。它的英文翻译“Live once,live life”也恰如其分的表达了科技背后所传达的人文情怀,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来诠释这句话:“这一次,让我们活在当下”。“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活出我的精彩”等。另外还有如商标名香奈儿(Chanel)、舒肤佳(Safeguard)等都可以看出创译不仅是摆脱原文语音语调等形式的束缚,而且成功的传达出原文内涵,彰显了原文魅力,因而创译在翻译中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6. 结语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到来,翻译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文化的拓展与传播得益于翻译,所以译者的社会作用也在不断提高。语义三角理论对翻译中的对等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因而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用的翻译策略,以社会语言学为背景,融合Nida (Nida: 105)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理论,使译文达到最佳翻译效果,从而促进文化交流。
文章引用
李小萌. 跨文化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翻译策略的建模研究
Model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Sociolinguistics[J]. 现代语言学, 2021, 09(02): 441-446. https://doi.org/10.12677/ML.2021.92061
参考文献
- 1. Nida, E. (1998)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Foreign Languages Journal, 115, 29-33.
- 2. Bassnett, S. (1990)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Pinter Pub Ltd., United Kingdom.
- 3. 儒风. 《论语》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 中国翻译, 2008, 29(5): 50-54.
- 4. 左飚. 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其制约因素——以《红楼梦》两个全译本对原文本文化信息的处理方式为例[J]. 上海翻译, 2009(1): 35-40.
- 5. 熊兵. 文化交流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 中国科技翻译, 2003, 16(3): 5-9.
- 6. 王红卫. 跨文化交际翻译方法: 归化和异化策略[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3(9): 250-253.
- 7. 廖为群. 公示语英译: 文化翻译观下的归化和异化策略[J]. 中国轻工教育, 2010(4): 16-19.
- 8. 班荣学, 梁婧. 从英译《道德经》看典籍翻译中的文化传真[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8(4): 162-166.
- 9. Sapir, E. (2004)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Courier Corporation, North Chelmsford.
- 10. Ogden, C. and Richards, I.A. (1924) The Meaning of Meaning.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33, 222-223.
- 11. Nida, E.A. (2002)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Amsterdam.
- 12. 杨大亮, 张志强. 翻译本质再认识[J]. 上海科技翻译, 2001(3): 7-10.
- 13. Chesterman, A. and Williams, J. (2002) The Map. St. Jerome, Manchester.
- 14. Venuti, L. (2017)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London. https://doi.org/10.4324/9781315098746
- 15. Schleiermacher, F.D.E. (1813) Ü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bersetzens. Walter de Gruyter GmbH, Berlin.
- 16. 邱懋如. 可译性及零翻译[J]. 中国翻译, 2001, 22(1): 24-27.
- 17.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7.
- 18. Nord, C. (2005)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Rodopi, Amsterdam.
- 19. 罗贝尔•埃斯卡皮. 文学社会学[M]. 王美华, 于沛, 译.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87: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