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Statistical and Application统计学与应用, 2012, 1, 1-5
http://dx.doi.org/10.12677/sa.2012.11001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sa.html)
A Study of Daily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among Young People in Beijing
Qiyan Wang1, Lin Ma2
1Research Center of Recreation Econom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2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qiyan3566@yahoo.com.cn
Received: Jul. 31st, 2012; revised: Aug. 6th, 2012; accepted: Aug. 28th, 2012
Abstract: This study chooses the sample between age fifteen to forty from the investigation on time
allocation made by Research Center of Leisure Economy of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March,
2011. The study analyze young people’s daily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in both work day and rest day,
and finds out their participation of five key leisure activity including TV, broadcast, newspaper, book and web.
By using cluster analysis, young people ar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segments based on the occupation,
gender, income. And then a comparison is conducted between the two segments. At last,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advices to young people on how to improv e the quality of leisure.
Keywords: Young People; Daily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y; Personal and Social
北京市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研究
王琪延 1,马 琳2
1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2重庆大学数统学院,重庆
Email: qiyan3566@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2 年7月31 日;修回日期:2012 年8月6日;录用日期:2012 年8月28 日
摘 要:本文基于 2011年3月对北京人时间分配的抽样调查数据,选取15 至40 岁样本作为研究青年
人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的依据,描绘了青年人工作日与休息日文娱休闲活动分配情况;概述了青年人在
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读书以及上网 5大类文娱休闲活动的参与时间情况;采用聚类分析的方
法将青年人群及其文娱休闲活动分为 2类,并对各类进行比较;探讨了职业性质、性别、收入对其文
娱休闲生活的影响,提出青年人提高休闲生活品质的建议。
关键词:青年人;文娱休闲活动;个人与社会
1. 引言
休闲生活为古今中外哲学家、教育学家所重视。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日益为普通居民所重视。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
本条件之一。在休闲时光中,人们思想遨游于宇宙之
中,在释放压力的同时思考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
为创造及灵感不可或缺的来源。中国自古代以来就将
具有美好内涵和自由精神的休闲生活视为不可或缺
的生命组成部分。在孔子的理想生活中,“暮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
舞兮雩,咏而归”,这般惬意的闲适[1]。为详细了解当
今青年一代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1
北京市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研究
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于 2011 年3月对北京市居民进行
了生活时间分配的抽样调查,有效样本为 1106 人。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标准,结合
调查数据,本文选取 15 至40 岁人群样本,采用数据
描述、因子分析及聚类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青年
人的日常文娱休闲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
议。
2. 青年人日常休闲时间分配
我们将青年人的日常 24 小时分为工作(学习)时
间、个人生活必须时间、家务劳动时间和自由支配时
间四大块,其中日常文娱休闲时间包括在自由支配时
间中,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读书以及上网五
项活动平均总时间为 3小时 04 分钟,占全天时间的
12.78%。可以看出这五类文娱休闲活动是青年人每日
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每天的休闲时间分配情况看,青年人除了游园
散步、体育锻炼、旅游外,文娱时间是最普及也是耗
时最长的休闲活动,而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
读书和上网五项文娱活动分别耗时1小时 28 分钟、3
分钟、2.5分钟、10 分钟和 1小时 20 分钟。其中看电
视是青年人最热衷的文娱休闲项目,而上网是新兴的
迅速崛起的文娱休闲项目,仅这两项就占了全部日常
文娱休闲时间的 91.30%。
然而这一休闲时间分配特点并非北京青年人所
特有的,根据美国 2005~2010 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青年人每周约花费13 小时在看电视和网络上,
并且上网时间呈逐年递增趋势,目前基本与看电视时
长相等[2]。对比 2005~2010 年美国青年人日常文娱休
闲时间分配(图1)[3],不难发现美国青年在收听广播上
Figure 1. Proportion of US youth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ime in a week during 2005 to 2010
图1. 2005~2010年美国青年一周内文娱休闲活动时间分配
比例变化
明显比读书及杂志报刊花费时间长很多,收听广播时
长位于五项文娱休闲活动中的第三位,且基本保持一
个稳定的趋势;而北京青年收听广播时间很短,在五
项文娱休闲活动中排名倒数,这体现了中美青年人日
常休闲生活习惯上的一个很大的差异。
但总的来说,北京青年人的日常休闲生活还是比
较丰富的,除了常规的工作学习外,文娱休闲时间日
益增多。但我们也要看到,青年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
的休闲时间分配结构比较统一,这说明青年人对文娱
休闲活动依赖性比较大,在休息日时休闲活动种类单
一,特别是上网时间与看电视时间的大幅增加基本取
代了其他类别的休闲活动,代表了青年人更倾向于窝
在家中调适和放松,这正解释了当今社会日益增多的
宅男、宅女现象。
3. 青年人的文娱休闲活动
北京青年一代日常文娱休闲都在做什么?为进
一步了解详情,我们从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
读书和上网这 5个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分
析。
3.1. 工休日
本次调查分别对青年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文
娱休闲活动时间分配做了统计,数据(图2)表明:休息
日文娱休闲时间平均约为工作日的两倍及以上。工作
日青年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读书和上网五
项文娱活动分别耗时 54 分钟、2.8 分钟、2分钟、5
分钟和 46 分钟;休息日这 5项活动时长分别为 2小
时03 分钟、3.2 分钟、3.2 分钟、15 分钟和 1小时 54
分钟;增幅最大的为读书的时间,其次为上网和看电
Figure 2. Bar graph—youth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ime
allocation on working day (Unit: 10 minutes)
图2. 青年人在工休日的文娱休闲活动时间分配条形图
(单位:10 分钟)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
北京市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研究
视,增长率依次为 3、2.478、2.278。研究分析后有如
下结论:
1) 对比 2006 年和 1986 年的统计数据,发现青年
人日常文娱休闲时间在逐年增加,其中囊括了工作日
和休息日。
2) 虽然各项活动在休息日时间都有明显增加,但
上网时间的增幅显著说明现代青年人更依赖网络生
活,倾向于通过网络获得庞大的信息,这就解释了为
何传统媒体:收听广播与阅读报刊的时间较短。
3) 青年人阅读书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休息日,由
于平日工作繁忙,长时间接触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
一部分青年人选择在休息日时阅读传统的纸质书籍
放松心情、打发时间。
3.2. 性别
性别差异往往导致男女在思维、理念、生活方式
等诸多方面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同样的,日常文
娱休闲活动种类及其时间也无可避免的会受到性别
的影响。
表1列出了青年男性与女性在看电视、听广播、
阅读报刊、读书和上网这 5项活动中的时间分配。读
表可知,青年男性与女性在看电视、收听广播和阅读
报刊活动中差别不大,但女性明显较之男性读书时间
长,而男性更偏好在工作外上网。这一现象并不难解
释,由于男性比女性更喜欢接触高科技产品,特别是
对手机、电脑、游戏机等数码产品情有独钟,因此其
在工作外接触电脑的时间总体上高于女性;同时由于
男性更偏爱接受新事物和挑战,所以对于网络及依赖
网络发展出来的应用也使用较多。而女性的兴趣更偏
向时尚、文学等,因而会对书刊类更加感兴趣,花费
更多时间。
3.3. 收入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不仅适用于国家整体
政治经济环境,也同样对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决定性
作用。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的高低,也影响着人们用于休闲的时间、活动类型,
以及开销水平。
调查(图3)显示,家庭年收入在 6000 元以下的青
年人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较长,而看书、阅读报刊的
时间较短,这是因为这些青年人大部分从事体力劳
Table 1.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ime allocation of young
men and women everyday (Unit: 10 minutes)
表1. 青年男性与女性日常文娱休闲活动时间分配表
(单位:10 分钟)
性别 上网 听广播 看电视 读书 阅读报刊
男性 10.75 0.22 8.85 0.55 0.25
女性 6.31 0.35 8.85 1.28 0.28
Figure 3. Line chart—youth cultural and leisure activities time
allocation with income (Unit: 10 minutes)
图3. 青年人收入与日常文娱休闲活动时间分配
折线图(单位:10 分钟)
动,文化水平不高,收入有限导致其生活条件较差,
其文娱休闲活动主要是为了放松和娱乐,很少考虑文
化提升等问题;随着收入的增加,看电视时间先出现
小范围内增长,然后呈现一种下降趋势。因为伴随青
年人的收入增加,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增多,模
式也由开始的体力形式慢慢转向智慧聚集性,其文娱
休闲已经不再单纯满足娱乐和放松的需求,增加了了
解世界,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等需求;同时由于
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尝试与投入高消费水平的
休闲活动,如高尔夫、出境游、观看音乐会等,因而
其花费在文娱休闲活动上的时间总体上呈现下降趋
势。
4. 影响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活动时间的
因素
本次调查分别从性别、工休日和收入三个角度对
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活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也分
别探讨了青年人在各个方面的日常文娱活动的表现,
但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三个因素对青年人日常文娱休
闲活动时间的影响,我们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收
入选取组中值(单位:万元),性别转化为虚拟变量(0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3
北京市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研究
代表男性;1代表女性),工休日变量也同性别做相同
处理(0 代表工作日;1代表休息日),时间单位选为 10
分钟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以上网时间为例在 SPSS 中因子分析后提取出两
个成分,得到:
WEB 0.812*facl0.055*fac2
0.054*X3

0.054*X3
口的 49.6%,第二类占总体样本的50.4%。据 图4知,
进一步研究两类人群的特征,对分类后的样本
进行
o-step cluster
而对这三个变量做主成分分析时可得到:
fac10.726*X1 0.728*X2

fac20.75*X11.155E14 *X2 
其中 X1:性别;X2:收入;X3:工休日。
从而将三个变量转化为两个因子对上网时间进
行描述,其中因子 fac1 对上网时间影响比 fac2 大,
占主要地位,上网时间每增加10 分钟,fac1 的贡献
为81.2%。对 fac1 而言,具有重要影响的变量为性别
和收入,体现了个体自身条件水平,姑且这里将因子
fac1 定义为个体差异因子,一个低收入女性青年比一
个高收入男性青年的个体差异因子要大的多,其工作
之余的上网时间也要多很多,这并不难理解,因为高
收入男性的物质条件显然比前者优越很多,其休闲生
活无论从类别还是品质上都要比前者丰富高端。而因
子fac2 的主要影响变量为工休日,即外在 的客观 因
素,这里不妨定义为环境因子,青年人在工休日的时
间结构和生活节奏均是有显著差异的,这对日常文娱
休闲活动时间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得出
如下结论:个体差异是决定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活动
时间分配结构的主要因素,因子 fac1 和fac2 解释了
68.63%的因变量。
5. 不同青年人的日常文娱休闲方式
以往研究常常只注重青年人休闲作为一个整体
的情况,关注群体的共性。其实由于年龄、性别、经
济地位、工作性质等的不同,青年人的日常文娱休闲
活动存在着明显的亚群划分,从属不同亚群的青年人
对文娱休闲生活的理解和需求有较大的差异,不能一
概而论。为详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采用两步聚类法,
以822 个青年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读书和
上网五项文娱活动时间为分类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得
到结果(表2)。
总共 822个样本被分为两类,第一类占总样本人
第一类上网时间占五项中的比例为69%,暂且称其为
网络型;第二类占总体文娱休闲时间的 70%,故称其
为电视型。进而,我们将青年人根据其日常文娱休闲
活动的是时间结构分成了两类,分别为网络型和电视
型。
为
统计,得到聚类结果(表3)。
Table 2. Result: tw
表2. 两步聚类结果
聚类分布
N
组合% 总计%
1 408 49.6% 49.6%
2 414 50.4% 50.4%
组合
聚类
822 100.0% 100.0%
总计 822 100.0%
注:内圈代表第一类;外圈代表第二类。
Figu ypes of cultural and
Ta ble types
类别 第二类
re 4. Cluster analysis: ring chart—two t
leisure activities (Unit: 10 minutes)
图4. 聚类分析:两种类型文娱活动时间结构
环形图(单位:10 分钟)
3. Comparison of the two
表3. 两种类型分类比较
第一类
男 152 158
性别 女
15~19
年龄
年收入
)
)
聚类变量
所占比例
岁
256 25
18
6
14
20~29
30~40岁
岁193 175
197 225
2万以下 59 76
2~5 万 109 111
5~20 万 220 218
20 万以上 20 9
上网时长(分
听广 长
4118 2444
播时 (分
看电视时长(分
189 57
)
读书时长 分)
928 6346
(
(分)
666 158
阅读报刊时
(%
108 103
) 49.6 50.4
注:聚类变量时长统计的是累积时长。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
北京市青年人日常文娱休闲生活研究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5
通过现:整体来 网络型(类)
别,年龄,还是收入方
面,
分青
留在休闲生活的最低层次,
还需要进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哲学审视[J]. 中国青年研究,
科
分类比较发看, 第一
与电视型(第二类)无论是在性
其构成结构大体相似。样本中,从性别看,两种
休闲类型的比例基本维持在男:女为 1:2 水平;从年
龄结构上看,两种休闲类型的主体是 20~40 岁的人群,
即已经基本摆脱升学压力、可以自主安排日常休闲活
动的人群,大概占了 95%的比例,其中电视型中 30~40
岁人群所占比例比 20~29 岁人群略多12%,说 明对 于
70 后的青年人而言,电视休闲比网络更普及些;从收
入层面入手,不难发现物质生活处于中上层的人群是
日常文娱休闲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当收入高于一定程
度后,用于日常休闲活动的时间将会明显减少,休闲
活动的类型结构也将明显发生改变。此外,表3也进
一步验证了图 4中两种类型文娱活动时间分配比例。
虽然本文只对 15~40 岁青年人的日常文娱休闲活
动时间分配进行了研究,但总体调查情况表明,大部
年人在工作日时休闲活动主要集中在室内文娱
休闲,即文章重点研究的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
读书和上网这 5项活动,在体育锻炼、游园散步等户
外运动上给予的时间很少,即使是在休息日,也主要
是增加上网与看电视的时间,真正投入到运动类休闲
活动的时间还是很少。
根据以上的调查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青年一代
的日常文娱休闲活动仍停
一步的丰富以及科学的引导。美国学者戈比
认为,休闲活动存在着 5个不同的层次:放松、消遣、
发展、创造、感觉超越。除了满足工作学习之余的放
松和娱乐外,青年人应该有意识的将休闲活动作为追
求其生活乐趣,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开阔视野,提升
自我,探寻生命的一个机会和平台,不仅仅拘泥于家
庭之中,而是要适当的走向自然、公园、展览会等各
种场所,发掘生活的奥秘,丰富自己的阅历,享受生
命的快乐。而社会也应该提供更加完善的休闲环境,
不仅是硬件设施,软环境方面也要不断完善。
[1] 才立琴. 当代青年休闲生活的
2009, 5: 93-96.
[2] B. Stelter. Youths are watching, but less often on TV. The New
York Times, 2012.
http://www.nytimes.com/2012/02/09/business/media/young-peo
ple-are-watching-but-less-often-on-tv.html?pagewanted=all
[3] L. Indvik. Americans now spend as much time using internet as
TV. Mashable Tech, 2010.
http://mashable.com/2010/12/13/internet-tv-forrester/
[4] 王琪延, 罗栋. 北京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研究[J]. 北京社会
学, 2009, 24(4): 23-28.
[5] 林新媚. 当代青年休闲文化状况及价值分析[J]. 山西青年管
干部 院学报, 2007,理 学 21(3): 18-20.
[6] 赵宜玲. 对徐州市中青年群体休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
报, 2009, 8(3): 127-13太原师范学院学 1.
[7] D. J. Schiano, A. Elliott and V. Bellotti. A look at Tokyo youth at
leisure: Towards the design of new media to support leis ure outings.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2007, 16(1-2): 45-73.*
(参考文献[7]主要用于构思文章架构和启迪研究方法)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