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5 No.02(2017), Article ID:20522,10 pages
10.12677/ML.2017.52010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Complimen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Act Theory

Huiyun Gao, Lianhua S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Received: Apr. 23rd, 2017; accepted: May 13th, 2017; published: May 16th, 2017

ABSTRACT

Based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compliment expression in the TV series both in China and Japan.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and similarities/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implied meaning” and as well as apply the compliment expression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Keywords:Compliment Expression,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peech Act Theory, Pragmatic Function

关于中日赞扬表达的对比研究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

高惠云,孙莲花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收稿日期:2017年4月23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3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6日

摘 要

本文通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中日电视剧中的赞扬表达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特点及其异同点,希望在中日跨文化交流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对方赞扬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及更好的运用赞扬表达。

关键词 :赞扬表达,中日对比,言语行为理论,语用功能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野元菊雄(1996)指出,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赞扬表达对人或事物给予好的评价,赞扬表达是顺利进行交流的重要策略之一 [1] 。适当地使用赞扬表达不仅使对话进行得更加顺利,而且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赞扬表达被称为人际关系的润滑油。魏桃莉(2013)指出,赞扬表达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可运用于各种各样的场合 [2] 。汉语和日语中的赞扬表达不仅数量繁多,种类也十分丰富。在国际化的今天,中日间的跨文化交流是十分频繁的。由于对话双方对对方文化或语言习惯不够了解,运用赞扬表达时让对方感觉不协调或者曲解对方的本意的现象时有发生。

谷崎润一郎(1975)指出,赞扬表达由于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因素有关,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赞扬表达这一言语行为在汉语和日语中根据语境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核心内容是“说话等于做事”(Do things with words)。说出某句话就等于正在实施或者已经实施了相应行为。言语行为理论对于理解赞扬表达这一言语行为的本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应用言语行为理论对中日赞扬表达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特点及其异同点,以期为中日跨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2. 言语行为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核心内容是“说话等于做事”(Do things with words)。说出某句话就等于正在实施或者已经实施了相应行为。Austin将话语分为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两大类,并提出言语行为三分说,认为一个语言行为由三个层面构成:以言指事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成事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表述句(constatives)是用来描写、报道或者陈述某一客观存在的事态或事实,它们是可以验证的,具有真假值。相反,施为句(performatives)用来实施某个行为,即创造一个新的事态以改变世界状况,它们不具备真假值,但有合适不不合适之分。

以言指事行为(locutionary act)是说出话语的行为,包括发出声音,连词组句,表达一个完整命题。

以言行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是指发话人通过话语表达其话语意图,目的。

以言成事行为(perlocutionary act)是指话语在受话人的思想,行为,态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这三个层次的行为不是独立的行为,而是同一个行为的不同层次,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但是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Searle在Austin的基础上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就是通过实施另一行为而间接得以实施的言语行为。

例如:

A:晚上一起去看电影?

B:我还有一堆工作没做完。

B并没有直接答应或者拒绝,而是通过陈述他还有一堆工作没做完,晚上要加班,不能和A一起去看电影而间接的拒绝了A的邀请。在这个例子中,“拒绝”这一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陈述这个行为得以实施的。

Searle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包含了发话人的两层用意,字面用意(secondary force)和间接用意(primary force),发话人在表达字面用意的同时也表达了间接用意,后者是通过前者间接得以表达的。当字面用意和间接用意相同时,这一言语行为为直接言语行为;当字面用意和间接用意不同时,这一言语行为为间接言语行为。

为了避免混淆和更加贴切形象,本文通过言语行为理论对中日电视剧中的赞扬表达进行分析得出的间接用意用语用功能这一词表示。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大野敬大(2003)指出,在观察演员表演的时候,对于台词和表演的方式并没有感到不协调,与人们的印象大致符合,因此,可以把其当成是口语的素材 [4] 。与调查问卷,采访等方式相比,电视剧不仅能够让人置身当时的对话语境,而且也能清楚观察到对话双方的眼神,表情,手势等的非言语交流,这十分有助于了解对话的本意。李捷、何自然、霍永寿(2011)指出语用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说话者和听话者与语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5] 。因此,本文以中日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为了接近社会生活的实态,本文采用反映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的电视剧为研究对象。具体见表1

3.2. 研究方法

首先将《沉浮》、《婆婆来了》、《半泽直树》、《丧失名字的女神》这四部电视剧中赞扬表达选出,并将其文字化,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与对比分析,得出中日赞扬表达表现形式上的异同点。其次,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电视剧中的赞扬表达进行分析,得出其语用功能。最后,将所得出的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进行中日对比研究,得出中日赞扬表达的特点及其异同点。

4. 赞扬表达与言语行为理论

4.1. 赞扬表达

本文从《沉浮》、《婆婆来了》、《半泽直树》、《丧失名字的女神》这四部电视剧中选出的赞扬表达数据,具体见表2

表2可以看出,日本电视剧中每小时赞扬表达出现27.2例,而中国仅有21.9例,日本比中国多了24.2%。可见,赞扬表达在日语对话中比在汉语对话中更常见。

4.2. 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

关于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本文在齐珂(2007) [6] 分类的基础上弥补不足,将其分类如下:① 直接表扬形式;② 引用他人的话形式;③ 表扬听话人相关人或物形式;④ 比喻形式;⑤ 疑问形式;⑥ 否定形式;⑦ 反语形式;⑧ 推量形式;⑨ 间接形式;⑩ 假定形式;⑪ 对比形式;⑫ 感叹词形式。对本文的赞扬表达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具体见表3

表3可以看出,汉语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直接表扬形式,表扬听话人相关人或物形式,对

比形式,间接形式,分别占55.43%,17.61%,7.16%,6.09%;而日语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直接表扬形式,表扬听话人相关人或物形式,否定形式,疑问形式,分别占40.56%,22.20%,8.39%,6.47%。汉语赞扬表达最少使用的表现形式是反语形式,而日语赞扬表达最少使用的表现形式是比喻形式和反语形式。日语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比汉语丰富,否定形式,推量形式,感叹词形式是日语赞扬表达特有的表现形式。引用他人的话形式,表扬听话人相关人或物形式,间接形式在中日赞扬表达中使用频率相近。而在汉语赞扬表达中直接表扬形式,比喻形式,反语形式,假定形式,对比形式的使用频率则比日语高很多。疑问形式的在日语赞扬表达的使用频率则比汉语高很多。由此可见中日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区别。

4.3. 赞扬表达与言语行为理论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认为发话人在表达字面用意的同时也表达了间接用意,后者是通过前者间接得以表达的。当字面用意和间接用意相同时,这一言语行为为直接言语行为;当字面用意和间接用意不同时,这一言语行为为间接言语行为。

应用这一理论分析赞扬表达如下:

① 于志德回到情人段芹家中品尝到段芹的手艺,发生如下对话。《浮沉》

于志德:你这手艺见长啊,段芹同志。现在你做饭的水平啊,直接逼近了街边小饭馆的水准了,家宴级别指日可待。

段芹:就算到了家宴级别又怎么样,除了你还有谁能来吃。

于志德出差回到段芹家里,吃到段芹做的几个菜觉得段芹厨艺大有长进,进而夸奖了她。其字面用意为夸奖,结合语境与手势,表情等非言语交流考察之后,其间接用意也为夸奖。因此,于志德对段芹进行夸奖为直接言语行为,其语用功能为夸奖。

② 与老陈在喝酒的王贵林看到坐在旁边穿得少而时髦的乔莉被冻得直打哆嗦,故意讽刺乔莉。《浮沉》

王贵林:江州没有外企。在外国人开的公司上班就觉得自己生活在外国的天气里啊。

Table 1. Comparison of complimen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表1. 中日赞扬表达对照表

Table 2. Complimen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表2. 中日赞扬表达

Table 3. Types in complimen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表3. 中日赞扬表达表现形式

老陈:外企,外企好啊。我们厂里有个陈工的儿子天天吵着要到外企去,去年不就跑到上海外企工作去了。

在外企工作的乔莉被派到晶通厂去说服王贵林。乔莉在并不知道对方是王贵林的情况下先遇到了王贵林,但王贵林看乔莉的穿着打扮就知道是外企派来的说客,因此故意刁难乔莉。讽刺她为了时髦,在大冷天的穿得十分少却在那打哆嗦。与王贵林喝酒的老陈看见王贵林讽刺乔莉后氛围不对,为了不使气氛弄僵而夸奖了外企。“外企,外企好啊。”这一赞扬表达的字面用意是夸奖外企,结合语境考察后,其间接用意为缓和氛围。其字面用意和间接用意不一样,通过实施赞扬这一行为而间接实施缓和氛围这一行为,所以老陈的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其语用功能为缓和氛围。

③ 小雅与老公鸿俊因事拌嘴发生了如下对话。《婆婆来了》

小雅:你的脚才是臭脚。

鸿俊:是啊,我天天都在工地里面走来走去,又脏又泥的。哪能跟你的脚比啊,五星级酒店的高贵脚。

鸿俊是一名建筑师,经常都要工地工作,而且小雅是五星级酒店的人力资源主管。两人因小事发生了拌嘴,小雅说鸿俊的脚臭,而鸿俊却巧妙的“夸”小雅的脚是五星级酒店的高贵脚。鸿俊的字面意思是夸奖,间接用意是讽刺,所以鸿俊的行为为间接言语额行为,其语用功能为讽刺。

④ 分行长的老婆利惠来大阪,银行职员的老婆们为其举行了欢迎会。以下是利惠和银行部长的老婆沙苗,职员的老婆芳江之间发生的对话。《半泽直树》

沙苗:さあ、お食べになって。(请品尝。)

利恵:おいしそう。これ、全部皆さんでお作りになったの?(看上去很好吃。这些都是大家做的吗?)

芳江:沙苗さんが全部お一人で。(这全部是沙苗一个人做的。)

分行长的老婆利惠初次来大阪,银行职员的老婆们为了讨好她而为其举行了欢迎会。利惠看到素未谋面的大家为其准备的菜肴,对其进行夸奖并询问这些全部都是大家做的吗,而芳江为了讨好沙苗却将大家一起做的菜肴说是沙苗自己一个人做的。结合语境及后面剧情的发展,可以考察出利惠的字面用意是夸奖,间接用意是客套;芳江的字面用意是夸奖,间接用意是讨好。利惠和芳江的行为都是间接言语行为,其语用功能分别是客套和讨好。

⑤ 家长侑子向幼儿园老师结城打听翔君妈妈的事情。《丧失名字的女神》

侑子:あのう。翔君ママってどんな人だったんですか。(翔君妈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啊?)

結城:明るくて、子供思いで、本当にやさしいお母さんだったんですよ。(很开朗,很会为孩子着想的一个好妈妈。)

翔君妈妈因为遭到幼儿园其他妈妈的排斥而吃安眠药自杀。侑子听说后很是意外,所以向幼儿园老师结城打听翔君妈妈的事情。侑子问结城老师翔君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城老师说她是一个很开朗,很会为孩子着想的一个好妈妈。很明显,此处结城老师并不是单纯的在夸奖翔君妈妈,而是向侑子说明翔君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结城的字面用意是夸奖,间接用意是说明,结城的表扬行为是间接言语言语行为,其语用功能是说明。

如上分析460例中国电视剧中的赞扬表达与572例日本电视剧中的赞扬表达,得出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机能,具体见表4

表4可以看出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十分繁多。中日赞扬表达在不同的语境下,其语用功能是不一样的。中日赞扬表达除了表扬这一语用功能之外,还有陈述事实,表达感情,鼓励·安慰,赞成,客套·讨好,委婉,讽刺,反驳,说明,谦虚,劝诱·说服,确认,话题的开始·话题的转换,建议,糊弄,氛围的缓和·玩笑,请求,使感兴趣,使安心,炫耀的语用功能。

Table 4.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complimen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表4. 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

续表

4.4. 中日赞扬表达语用功能的对比

本文应用言语行为理论对中国电视剧和日本电视剧中的赞扬表达进行分析,对得出的中日赞扬表达语用功能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的结果见表5

表5可以看出,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是十分繁多的。表扬作为赞扬表达最基本的语用功能,在日语和汉语中的赞扬表达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大,使用频率都是最高的,在日语赞扬表达中的使用频率为23.6%,在汉语赞扬表达中的使用频率为20.22%。日汉赞扬表达其他语用机能的使用频率分别为76.40%,79.78%。在不同的语言中,赞扬表达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汉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比日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丰富,表达自豪之情,谦虚,炫耀这三个语用功能是汉语赞扬表达特有的。除了表扬这一语用功能,汉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客套·讨好,表达感情,说明,分别为16.09%,13.70%,5.43%,日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客套·讨好,表达感情,委婉,分别为19.06%,13.11%,6.82%。汉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使用频率最少的是确认,使安心,分别为0.22%,0.43%,日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使用频率最少的是建议,糊弄,使安心,分别为0.17%,0.35%,0.35%。表达感情,鼓励·安慰,赞成,客套·讨好,说明,劝诱·说服,氛围的缓和·玩笑,请求,使安心在中日的赞扬表达中使用频率差别不大。陈述事实,讽刺,反驳,话题的开始·话题的转

Table 5. Comparison of compliment expression’ pragmatic fun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表5. 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对比表

换,建议,糊弄在汉语赞扬表达的使用频率比在日语赞扬表达的使用频率高得多,而委婉,确认,使感兴趣在日语赞扬表达的使用频率则比在汉语高得多。总体上,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在使用频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无论是用汉语还是用日语交流时,为了使对话顺利的进行,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注意分析对方的“言外之意”是十分有必要的。

5. 结语

本文考察了中日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和语用功能。现总结如下:

① 中日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区别。日语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比汉语丰富,否定形式,推量形式,感叹词形式是日语赞扬表达特有的表现形式。汉语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直接表扬形式,表扬听话人相关人或物形式,对比形式,间接形式。而日语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直接表扬形式,表扬听话人相关人或物形式,否定形式,疑问形式。

② 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十分丰富。在不同的语境下,其语用功能是不一样的。汉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有表扬,陈述事实,表达感情,鼓励·安慰,赞成,客套·讨好,委婉,讽刺,反驳,说明,谦虚,劝诱·说服,确认,话题的开始·话题的转换,建议,糊弄,氛围的缓和·玩笑,请求,使感兴趣,使安心,炫耀。日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有表扬,陈述事实,表达感情,鼓励·安慰,赞成,客套·讨好,委婉,讽刺,反驳,说明,劝诱·说服,确认,话题的开始·话题的转换,建议,糊弄,氛围的缓和·玩笑,请求,使感兴趣,使安心。

③ 汉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比日语丰富,表达自豪之情,谦虚,炫耀这三个语用功能是汉语赞扬表达特有的。表扬作为赞扬表达最基本的语用功能,在日语和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都是最高的。汉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表扬,客套·讨好,表达感情,说明,而日语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使用频率较高的是表扬,客套·讨好,表达感情,委婉。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功能的种类区别不是很大,但是在使用频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考察了中日赞扬表达的表现形式、语用功能,并对其进行了中日对比研究,为中日异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借鉴。由于篇幅的限制,中日赞扬表达的语用机能与表现形式的联系将在作者的硕士论文中进行讨论。

文章引用

高惠云,孙莲花. 关于中日赞扬表达的对比研究——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Compliment Express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ech Act Theory[J]. 现代语言学, 2017, 05(02): 70-79.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7.52010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野元菊雄. ホメるという言語行動[J]. 日本語学. 1996.

  2. 2. 魏桃莉. 职场称赞言语行为的日汉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苏州: 苏州大学, 2013.

  3. 3. 谷崎潤一郎. 文章読本[M]. 東京: 中央公論社, 1975: 8.

  4. 4. 大野敬大. 人間関係からみた「ほめ」とその工夫について―シナリオにおける「働きかけ表現」として―[J]. 早稲田大学大学院教育研究科紀要, 2003.

  5. 5. 李捷, 何自然, 霍永寿. 语用学十二讲[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1-22.

  6. 6. 齐珂. 关于“赞扬”之寓意的中日对比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林: 吉林大学, 2006.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