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Vol.
08
No.
06
(
2020
), Article ID:
39264
,
5
pages
10.12677/CES.2020.86173
后疫情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新问题及应对
周代华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
收稿日期:2020年11月5日;录用日期:2020年12月16日;发布日期:2020年12月22日
摘要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合作在孩子的发展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的在线教学实施过程中,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似乎遭到了一些考验,如:农村传统家校合作模式不能满足在线教学的需要,农村家校共育的合力出现偏差,农村家校合作双方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合作内容的单一性与现实需求的丰富性相离等。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调查等方法,把握农村家校合作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应对措施:转变教育观念为家校合作铺路,以生为本构建家校合作交流平台,提升信息素养破除家校合作技术门槛,增加“大生命教育”拓宽家校合作维度。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合作
New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 Cooper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Daihua Zhou
School of Education,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Nov. 5th, 2020; accepted: Dec. 16th, 2020; published: Dec. 22nd, 2020
ABSTRACT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are two indispensable aspects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However,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new crown epidemic, the home-school cooperation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seems to have encountered some tests. For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odel in rural areas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online teaching, and the joint force of rural home-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biased.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both parties in rural home-school cooperation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the unity of cooperation content is separated from the richness of actual need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interviews and investigations, the article grasp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rural home-school cooperation, and propose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change education concepts to pave the way for home-school cooperation, build a home-school cooperation exchange platform based on students, and improve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technical threshold for home- school cooperation has been increased, and the “big life education” has been increased to broaden the dimensions of home-school cooperation.
Keywords:Post-Epidemic Era, Rural Primary Schools, Home-School Cooperation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家校合作可以泛指家长与学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可能的互动行为。吴重涵等学者提出家校合作(school-family partnerships)是指:教育者与家长(和社区)共同承担儿童成长的责任,包括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和与社区合作等六种实践类型 [1]。其特点是:1) 互动的积极性,家长、学校双向互动交流;2) 目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发展;3) 教育的协调性,家庭、学校、社会努力做到对孩子的教育相协调。据爱普斯坦提出的“重叠影响阈理论”可知,学生处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关系网的中心,其成长所需要依托的家庭、学校与社区都树立有相同的目标,承担着共同的任务,且这三者之间经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从而学生就可以从各大组织中感受到关怀,并接受到相同的有关“学习重要、要努力学习”等信息——学校、家庭和社区就不约而同地对孩子以及三者的状况、关系就发生了重叠的影响 [2]。由此可见,高效率的家校合作、互动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有显著地影响的。
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家校合作更是凸显出其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历史影响下,农村的教育发展一直是个短板。这次疫情中的“在家上学”——一个活生生的家校合作实践案例,暴露了农村小学教育在家校合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口号下,我们积极回应教育一线实践、认真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亦是对“响应政府号召、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大意义。
2. 后疫情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新问题
2.1. 农村传统家校合作模式不能满足在线教学的需要
目前来讲,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在我国广阔地区的农村小学中,家长和老师们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度是不够的,或者说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其重视程度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新冠疫情发生后,在线教学的出现和普及更是呼唤传统家校合作模式的更新。站在家长角度:农村留守儿童居多,照看他们的监护人也是以爷爷奶奶等为主,再加上常年在外的父母突然回家陪孩子上学、听课,这对一直没在孩子身边的父母而言本就是一个新鲜事。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如线下家长会、家访等,由于现实原因已经无法完整推行,农村家校合作就需要另谋出路。站在老师的角度: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是存在“老龄化”和“学历普遍不高”的现象。如:农村小学老师学历分布多是中师毕业、专科毕业、再加上少部分本科生层次。那么这样一批学历层次的老师对我们近几年才发展比较迅速的“互联网 + 家校合作”这一新理念的认识有待提高、对在线教学以及所需求的家校合作新模式的适应有待加强。
新冠疫情发生后,教育部实行的“在家上学”措施以保证停课不停学,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无形中倒逼了老师和家长双方去进行联络和沟通,并逐步探索新的家校合作模式以适应在线教学发展的需要。
2.2. 农村家校共育的合力出现偏差
家校合作过程中,从理论角度看,家长和老师都是合作行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体——两方的互动、衔接以及要求对孩子造成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新冠疫情发生后,学校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改变:其一,疫情下的“在线学习”,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分离,学生的学习全部都是在家完成的,老师只能在网上给同学们授课、指导。在家庭中,家长对监督、指导孩子的学习、并和老师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进展就变得十分重要。其二,为保证每一位学生、每一门学科、每一个学段做到“停课不停学”,“在家上学”是超大规模的,基本上涵括了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这使得家校合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覆盖面和参与度 [3]。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家长普遍觉得孩子的在线学习劲头不足,比较散漫,甚至有的孩子不听课拿手机玩游戏。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屡次提醒孩子,可是他们却总是屡教不改,亲子关系会因此变得紧张 [4]。同时,教师一旦发现孩子的学习情况不佳,就会告知家长、提醒家长敦促孩子学习。如此,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家长和老师的矛盾长就十分容易爆发,家校共育不仅不能形成合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2.3. 农村家校合作双方的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教育系统中的家校协同,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 [5]。从家校合作方式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家校合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的家校合作”,它一般发生在节假日,是学校通过电话、纸质媒体、家访等形式向家长进行单向传递信息的过程;第二阶段是“信息化教学的家校合作”,它一般发生在学校教学时间之外,是学校通过传统媒体、信息化媒体(如校讯通)、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传递信息并期待收到家长反馈的过程;第三阶段则是“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家校合作”,它一般发生于教学全过程,学校和老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如云班课、钉钉等)、互动工具等形式和家长进行实时沟通、双向对话。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以前,农村小学的家校合作的方式一般还是以第一阶段为主,即是以传统的线下合作方式为主(如开家长会、发放家长通知单等)并逐步过渡到第二阶段,通过校讯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家校沟通。新冠疫情发生后,农村家校合作不得不直接从第二阶段快步进展到第三阶段。就笔者而言,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家校合作方式实质上都是对家长和老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老师需要学会使用电脑、平板等工具进行网络直播授课;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电子设备并辅助孩子进行网络学习。因此,将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适切地融入到农村家校合作中需要一个适应、学习、融通的过程。
2.4. 合作内容的单一性与现实需求的丰富性相离
家校合作内容,是指家长和学校老师在平时沟通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学生在家和在学校的不同发展状态,从而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共同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些方案和内容,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它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品德发展、心理健康、身体素质、人际关系等。
在对农村小学家长和老师调查中发现,传统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内容普遍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如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课堂学习表现等。这就明显体现出家校合作内容的单一化。在疫情发生后,家校合作依托于“在线教学”场阈,但合作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学”方面,还扩展到了“抗疫防疫等专题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辅导、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如此一来,新冠疫情前后家校合作的内容从单一、片面化逐渐走向多重、宽泛化,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方位的、多重的。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需要多方面发展的人,只有家校合作的内容丰富多彩,才能照顾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从而在完整的教育下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在新冠疫情后,老师和家长都不得不从教育实践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往常沟通单一的内容常态,逐步过渡到与学生全面发展相关的各方面内容上来。
3. 后疫情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应对措施
3.1. 转变教育观念为家校合作铺路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在思想上重视了,在实践中才有可能执行。首先,学校层面要做好“领头羊”作用,尤其是校长。比如,在学校政策方面,相关负责人制定有助于家校合作的政策条例以保障其正常开展和延续;在学校文化方面,学校积极创建家校合作文化氛围,让文化来感染、熏陶老师、学生和家长,在潜移默化中让家校合作在每个人心里扎根。其次,老师层面要积极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作为人民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并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学习家校合作相关理论,从而跟上时代、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当然,教师也要积极给家长普及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相关知识,促使家长们对合作有个更加清晰、理性的认识。最后,家长层面要在思想和行动两方面为家校合作打基础。在行动上,积极和学校配合、沟通,和老师保持联系、对老师和学校的信息及时进行反馈等;在思想上,父母(监护人)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加要重视家庭氛围、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父母期望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孩子一生发展,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论坛、学校家长会等渠道,多方面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
3.2. 以生为本构建家校合作交流平台
老师和家长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成长空间。因此,家长需要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老师需要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情况。为了改变以往“老师讲、家长听”的固化模式,我们可以从“家校合作组织、家校圆桌会议、家校交流信息平台”三方面着手。一是家校合作组织,后疫情时代,学校可根据农村家长的实际情况,组织云上家长委员会、云上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等,从而促使学生家长们达成一致教育观念。二是家校线上圆桌会议,圆桌会议模式的好处是让众多家长和老师围在一起,在形式上更加平等、在合作氛围上也更显融洽,这为家长沟通、表达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比如:老师能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的状态、困难,家长全方位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特点。三是家校交流的信息平台,在线教学过程中,学校可将家校合作的平台整合到学校原有的教育信息系统中,老师、家长、学生各自使用独立的技术页面,从而做到教学、学习、沟通、分享、互动的无缝衔接。这也减轻了各自的负担和复杂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平等对话。
3.3. 提升信息素养破除家校合作技术门槛
后疫情时代,家校合作、家校互动更多的是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那么“在线”对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就极为重要,其信息素养也面临着巨大考验。农村老师也要学习如何在各种直播平台授课、如何与学生在电子课堂进行交流、如何与学生家长有效沟通、合作等——这对有一定知识水平的老师来说不是难事。可对农村家长来说,他们对信息时代的电子设备、网络沟通渠道等后知后觉,这对家校合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那么,为破解家校合作的技术门槛,提升家长的信息化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发挥学校作用,学校专门组织相关主题的讲座、请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直播授课等,帮助家长学习提高;二是发挥学生作用,“00后”的一代是信息化的一代,他们对各类电子设备、软硬件较为熟悉,可以帮助家长学习数字资源的相关使用方法。三是发挥家长主观能动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居住地周围的亲戚、邻居等相互学习。需要明确的是,随着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家长、老师、学生都要与时俱进,学习掌握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如此,家校合作方能与时俱进。
3.4. 增加“大生命教育”拓宽家校合作维度
疫情之下,“生命健康”成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此,家校合作的内容便可顺势而为,增加“大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大生命教育”的内容范围极广,包括:敬畏生命、爱护生命的教育;疫情防控知识的教育;感恩生命、感恩他人的教育;热爱国家、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等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其发展特点具有未完成性、可选择性等。在教育过程中,适时适当地选取生活中的具有典型性的事件来解读、引导学生,并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实用性,从而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此次疫情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可以说对学生、老师、家长、乃至全人类都是一堂很好的教育课。站在提升家校合作维度来说,学校和家长可以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来设计和开发的校本课程——这种校本课程兼具家校特色,针对现实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并融合“大生命教育”内容,是家校合作内容和维度拓宽的有力证明。
4. 结语
疫情逐渐好转,家校合作探索之路仍然长远。未来,“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家校合作做的更好。此次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反映出了农村教育的短板,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其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措施,并努力凝聚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文章引用
周代华. 后疫情时代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新问题及应对
New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 Cooperatio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J].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08(06): 1061-1065.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0.86173
参考文献
- 1. 吴重涵, 王梅雾, 张俊. 家校合作: 小学生家长行动手册[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4.
- 2. 杨启光. 重叠影响阈: 美国学校与家庭伙伴关系的一种理论解释框架[J]. 外国教育研究, 2006(2): 76-80.
- 3. 胡小勇, 林梓柔, 梁家琦. 疫情下的在线教学, 家校协同准备好了吗? [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3): 3-8.
- 4. 王荣. 在线教学新视域下家校共育的挑战和契机[J]. 教育传播与技术, 2020(4): 13-17.
- 5. Goodall, J.S. (2016) Technology and School—Home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agogies and Learning, 11, 11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