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1, 1, 65-68
http://dx.doi.org/10.12677/sd.2011.13011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sd/)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SD
The Status Quo,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Ji’nan
Changying Liu1, Hezhi Zhu2, Sheng Li3
1School of Business, Linyi Univesity, Linyi
2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mmittee of Ji’nan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Ji’nan
3Shandong Cancer Hospital, Ji’nan
Email: liuchangyin g1 23 @sohu.com
Received: Jul. 19th, 2011; revised: Jul. 28th, 2011; accepted: Aug. 12th, 2011.
Abstract: The survey on industrial economic of Ji’nan city from January to July in 2010 show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d steadily, key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run well,
upgrade of transform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promoted solidly, industrial investment and exports in-
creased steadily, yet many problems are appearing.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he
mode transferred and the structure adjusted be speed up, and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be built actively;
increase industrial investment,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rk, and greatly enhance the level of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promot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strive to impro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urther develop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ser-
vi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enterprises bigger and stronger.
Keywords: Ji’nan; Industrial Economy; The Status Quo; Countermeasures
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刘长
王
莹
1,朱贺之 2,李胜 3
1临沂大学商学院,临沂
2济南市人大委员会财经委,济南
3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济南
Email: liuchangyin g1 23 @sohu.com
收稿日期:2011 年7月19日;修回日期:2011 年7月28 日;录用日期:2011 年8月12 日
摘 要:对济南市 2010 年1~7 月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表明,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工业生产和效益稳步提升、重点产业和企业运行良好、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工业投资和出口
平稳增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进一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构建现
代产业体系;加大工业投入,着力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强园区建设,大力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推进自
主创新,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积极推进企业做大做强。
关键词:济南市;工业经济;现状;对策
1. 引言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对全省的工业经济具
有很强的辐射能力,为充分了解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
情况,笔者于 2010 年11 月至 2011 年3月,开展了专
题调查研究,到济南市发改委、经信委、统计局、科
技局等部门了解情况,走访了重汽、济钢、浪潮、力
诺、机床二厂等企业。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2. 工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成绩
1) 工业生产和效益稳步提升。近年来,济南市政
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把工业经济列入政府的重
点工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经济
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
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66
量进一步提高,呈现出生产销售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的态势。2010 年1~7 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
到714.2 亿元,同比增长 14.7%,增幅比去年同期的
8.7%高6个百分点,列全省第 13 位,同比上升 4位。
实现销售收入 2616.1 亿元,利税 251.5 亿元,利润 141.6
亿元,分别增长 23%、12%和20.7%,收入、利润增
幅较去年同期加快 24.9 和14.4 个百分点。
2) 重点产业和企业运行良好。济南市切实加强对
全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监测,强化主导产业和
骨干企业的运行调节,确保了重点产业和企业加快发
展。2010 年1~7 月,食品药品、石油化工、冶金钢铁、
机械装备、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六大支柱产业实现主
营业务收入 2237.8 亿元,利税213.3 亿元,利润 121.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9%、18.7%和30.2%。全市主营
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 383户,实现收入 2044.7 亿元,
利税 189.6 亿元,利润 106.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2%、
18.5%和31.3%,三项指标分别占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
78.2%、75.4%和74.9%,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十分
明显。
3) 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市政府及有关
部门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积极加快结构调
整,努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2010
年1~7 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达 10.7亿
元,同比增长 67%;完成新产品产值 491.4亿元,同
比增长 66.4%。济南市共有 159 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技
术创新项目计划,占全省总数的 14%。先进制造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节能降耗稳步推进,上
半年全市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下降 1.67%,下降幅度超
过全省 0.03 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全市淘汰 24 条水
泥立窑生产线、242万吨熟料、30 万吨炼钢落后产能,
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
4) 工业投资和出口平稳增长。大力推进项目建
设,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工业投资规模进一步扩
大。2010 年1~7 月,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302.5 亿
元,同比增长 9.5%。在建工业投资项目 1181 个,同
比增多 76 个。2010 年新开工项目和竣工项目较 2009
年同期有所增加。园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经济
成为县(市)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市出口保持较快增
长,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 95.6 亿元,同比增长
69.7%;出口增速从一季度的 15%达到二季度的
61.3%,增长幅度明显提高。
2.2. 存在的问题
1) 生产要素制约问题仍较突出。工业企业特别是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流动资金缺口较大,企业融资难
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工业企业发展,工业用
地需求与用地计划矛盾突出,影响了工业招商引资和
项目建设。
2) 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速下滑明显。虽然工业生产
和经济效益与去年同期金融危机情况下相比有所增
长,但 2010 年以来增速呈逐月下滑态势。受原材料价
格上涨、企业盈利水平下降等因素制约,重汽、济钢、
中石化济南分公司等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经济效益增速
明显回落,将对全市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3) 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工业经济增长对骨干
企业的依赖度过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户数较少,
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工业投资增长乏力,受去
年大规模投资拉动影响,2010 年1~7 月全市完成工业
投资 302.5 亿元,仅占年计划的 46.5%。规模以上企业
投资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1 个百分点,石
油化工、交通装备等支柱产业投资下降,工业项目建
设周期偏长、进展缓慢,实现年度工业投资任务压力
较大。
4) 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节能形势
十分严峻。受结构性矛盾突出、节能技术投入不足等
因素制约,虽然2010 年上半年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下
降1.67%,但是万元 GDP 电耗比 2009 年上升 4.62%,
因此,要实现万元GDP 能耗下降4.16%的目标,全年
万元 GDP电耗必须降低 3.5%以上,完成全年节能目
标任务压力巨大。
3. 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构建
现代产业体系
循环经济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
资源与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和绿色化转
变[1],建议政府积极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大力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SD
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67
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行业。坚
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壮大汽车、电子信息、机
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加快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跨
区域延伸产业链,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一批具有
自主研发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品牌的产业集群,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
改造提升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实施精
品战略,加快开发高科技含量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
值。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信息技术、新
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努力提升规模化、集聚化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打造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3.2. 进一步加大工业投入,着力增强
工业发展后劲
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济南经济社会发展
的关键所在[2],然而生态工业是工业推行清洁生产和
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模式[3],因此,建议政 府及有
关部门认真研究工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题,切实解决工业投入不足和投资进度缓慢的问题,
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采取股票上市、企
业债券、股权置换等方式,推进市场化、多元化融资,
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广泛筹措社
会资金,充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鼓励引导民间投资,
努力增加工业投入。搞好工业大项目储备工作,狠抓
项目引进、落地、开工,加强重点项目协调力度,加
快项目建设推进步伐和投资进度,重点抓好济钢、机
床二厂、时代试金等一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
增强工业发展的后续动力。
3.3. 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大力提高产业
集聚水平
建议政府积极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优化工业空间
布局,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各类
产业园区和县(市)区工业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功能,提高档次,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健全完善
激励政策,在土地供应、城区规划、项目审批等方面
给予扶持,引导重点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集中,
不断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推动园区跨越发展,把园区
打造成产业集聚的经济隆起带和科技创新基地,使园
区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园区对全市经济的
带动作用。目前世界范围的工业园中普遍存在着平等
型共生网络,实现资源相互利用和循环[4]。
3.4. 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提升可持续
发展能力
健全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
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帮助指导企业建立企业技术
中心,推动校企联姻,搞好“产学研”联合,促进企
业产品创新,加快培育一批集自主研发、设计、制造
于一体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
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出口名牌,不断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研究制定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政
策,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一企一策,培育发展信息产
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积极推
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
大监督检查力度,大力培育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强化
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约束性指
标,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3.5. 进一步发挥政府服务职能,积极推进企业
做大做强
建议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创新
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优化发展环境。突出
抓好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测、
调研,实时了解运行情况,协调处理工业经济发展中
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用好用活土地政策,积极
争取土地指标,搞好工业项目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
率。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
培植工业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
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推行中小
企业成长工程,扶持中小企业上档次、上规模,突出
抓好融资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努力解决
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4. 结论
济南工业发展战略,既要注重创新的高新技术产
业、产品,又要十分注重创新思想引领的高新技术手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SD
济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SD
68
段武装的福惠全民的新产业,为了保障今后济南工业
经济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低能耗、少污染或不污染、
环保型、高科技的工业产业、工业项目、工业产品的
战略方向,按照科学的战略指导,把改变重工业重、
轻工业轻的状况为重要目标,把调整工业结构及其布
局作为工业发展的首选目标,保障济南工业经济以前
所未有的高质量、高水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宰祥卫.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7(21): 197.
[2] 鞠正江. 关于实现济南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几点思考[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 21(4): 126-128.
[3] 韩明霞, 乔琦, 孙启宏. 我国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0, 35(4): 1-4.
[4] 白小虎. 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 产业生态化转型[J]. 中
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26(5): 36-40.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