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Marketing 现代市场营销, 2011, 1, 55-5 9
http://dx.doi.org/10.12677/mom.2011.13011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om)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oM
The Model of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cus on
Small-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n Zheng1, Kongwang Wang2
1Department of Mana g e ment, Northeas 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 ao, Qinghuangdao
2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 nagement,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Email: {jiaoxue8078002; wkw 2006 }@126.com
Received: Sep. 11th, 2011; revised: Sep. 29th, 2011; accepted: Oct. 17th, 201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rices of Chinese small-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 careen a larger fluctu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China’s small-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s stability. Th is paper focuses on
building a mechanism to indicate the price movem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specially in the event of ab-
normal phenomenon of prices’ shock, using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 to ensure that the price level of small-
sca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condition.
Keywords: Small-Scale Agricu ltural Products; Price Fluctuations; Mechanism Model; Policy Regulation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理模型*
郑 文1,汪孔望 2
1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管理系,秦皇岛
2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沈阳
Email: {jiaoxue8078002; wkw 2006 }@126.com
收稿日期:2011 年9月11 日;修回日期:2011 年9月29 日;录用日期:2011 年10 月17 日
摘 要:近几年中国小宗农产品市场价格出现了较大的波动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国小宗农资产品的市场
稳定。本文致力于构建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制。尤其是在出现非常态的价格变动现象时,运用小宗
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制保证小宗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小宗农产品;价格变动;机理模型;政策调控
1.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
全球化背景条件之下,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转型日益深化的今天,社会经济日渐繁荣,价格一直
是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近几年小宗农产品的价格问
题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确定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有所完
善,但近几年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异常问题又突出的表
现了出来,“蒜你狠”、“豆你玩”等小宗农产品价
格异常波动现象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现行中国小宗
农产品的价格调控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市场环境下的
供需双方直接促成了小宗农产品价格的产生,但是近
些年的相关市场调研结果显示,价格视为包含供需关
系的更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为复杂经济系统的
一个产物,本文注重游资炒作现象的存在,在有限理
性假设并且利用反馈方法,通过政策价格限制驱除进
入中国小宗农产品市场环境中恶意炒作的游资主体退
出市场,以此来保证中国小宗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2. 价格变动机制的研究现状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所谓价格机
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
机制和价格变动机制。价格机制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
价格变动与供求变动之间相互制约的联系和作用。价
*资助信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第四十二批资助,项目编号:
20070421058。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理模型
56
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最敏感、最有效的调节机制,价
格的变动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商
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求关系变化;而供求关
系的变化,又反过来引起价格的变动。
2.1. 市场自然状态价格变动机制研究现状
从市场的角度分析,Roberto Dieci[1](2006)提出了
一个简单的充满活力的市场,由一个市场实施者,在
发起者和追随者两组贸易商的模式下,按照固定和适
应性变换分量的分类场参与者的适应性信念、市场建
构模式有着明确的相关关系。对两组市场参与者分别
进行了动态的和渐进的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价格的
动态特征与市场参与者的适应性信念、市场建构模式
有着明确的相关关系。
也有学者从价格波动本身进行了相关研究,
Kiyohiko G. Nishimura[2](1998)从化期望和价格敏感性
的相关关系,对比分析固定价格和变动价格对于商品
市场和资产市场的影响,利用非完美竞争和化期望的
理论框架分析和解释现象,引发异常的价格敏感度的
因素在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不同的,在商品市场企
业决定数量和价格并决定供给、需求关系,卖者期望
引发价格敏感。在资本市场,由于高交易成本,买者
期望与价格敏感度增高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
明,市场一体化会加大价格敏感度。
程瑞芳[3](2007)提出中国粮食价格波动轨迹符合
蛛网模型,表明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无论源于供给
还是需求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
变化。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实质上反映着农业收
益的不稳定性。建立农业共生组织,通过市场主体间
的共生与协作,形成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
互补性和资源依存性,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一种准市
场性的资源配置方式。
对于价格机制本身而言,学者刘心[4](2011)提出了
价格敏感性在定价策略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中的价
格低的竞争优势和消费者信任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基
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
2.2. 市场投机状态下价格变动研究概况分析
Xue-Zhong He[5](2005)学者开发了一个涉及消费
者,生产者和投机者三者的商品市场模式,分析商品
价格波动的性质,并探讨促使价格稳定的有效性。在
该模型中,通过分析市场参与者之间的非线性的相互
作用,可以创建一个价格同宿分岔,使得不论市场行
情好坏不规则的价格波动都能得到相应调节。文章同
时对简单的政策管制作用进行了分析,如价格限制器
的作用,可能在复杂环境中意想不到改变了平均价格,
进而影响价格动态和可能引起波动集群效应。
从价格的角度分析,Frank Westerho[6](2003)先进
行了市场主体进行类型分类及其收益函数的研究,在
基于投资商有限理性条件下,通过对价格变动涉及每
个主体的收益的改变驱除恶性竞争者,达到维持市场
稳定状态。
胡翮[7]客观的从种植面积、自然灾害、游资爆炒
等方面进行当前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现象进行深入剖
析,查找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因素。
曹利群[8]认为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短期供给价
格弹性较小。农产品的这种特性,使得炒家很容易囤
积居奇,农产品很容易被资本猎取为炒作对象。提出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资本对农产品的炒作行
为,维持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农业正常发展,防止损
害农户和消费者利益。
2.3. 政策调控状态下价格变动研究概况分析
从政策因子在价格变动上影响角度分析,Angelo
Baglioni[9](2007)在研究中分析了在不同银行业结构
下,考虑投资和异质性影响作用,货币政策的传导作
用。Frank Westerhoff[10](2010)利用混沌理论的分叉分
析,通过实验分析验证,市场中会出现蛛网产品市场
模型的行为,并且对政策因子在调整市场稳定性和抑
制市场泡沫出现的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3. 价格变动的调控机制研究
Peter Heemeijer[11](2009)研究了正向和反向的反
馈对于价格的稳定性和变动性影响,文章利用了反馈
控制理论,通过实验方法,证明了改变输入条件,会
影响价格的变动频率,并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出了变化
后市场的效果状态。国外学者 Guillermo Fernandez-
Anaya et al.[12](2007)提出在经济学瓦尔拉斯假设(即价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oM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理模型 57
格与需求过剩迹象变化)的前提下,加入了反馈功能,
使得价格动态转换成想要的价格变动机制。其间,运
用牛顿和转雅可比方法和衍生反馈控制策略,使得经
济体系的的超额需求函数(称作 Z(p)),通过价格变 动
机制(PAM)保证的解决途径 p(t, po)收敛到一个使 Z(p)
= 0平衡点,进而得到价格变动的合理阈值范围。
在其他的市场相关领域内,价格变动机制的研究
大抵如下:沈悦[13](2010)基于有限理性预期,运用系
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了开发商、自住性及投资性购房者
的预期与住宅价格之间的动态反馈关系及对住宅价格
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发商和投资性购房者的预期与
住宅价格存在正反馈效应,自住性购房者的预期与住
宅价格分别存在负反馈和正反馈效应;高岭夏[14](1995)
在很早就提出了建立与成本变化相适应的生猪收购价
格反馈机制,文章分析了在当时市场变化频繁的环境
下,原来的价格体制的滞后性带来的收购机制的不合
理性,提出将重要饲料的价格变动,动态且实时的反
应在生猪的收购价格体系中,解决原来体制的相对滞
后性问题。
另外,国内学者陶承怡[15](2004)从经济学原理和
电信资费理论入手,引用博弈论中的古诺模型重点模
拟了竞争型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并结合中国电
信业实践对目前资费体系混乱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
在借鉴国外资费体系建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
的资费变动思路和方案。张松[16](2005)提出了建材价
格波动时施工合同价格变动方法,李东云[17](2005)给出
了关于自来水价格变动的研究分析,均具有借鉴意义。
就产品价格变动机制的研究前沿来说,国外学者
对于产品和市场稳定性的关联性的研究是前沿热点。
Xue-Zhong He[18](2009)从信念分析金融市场稳定性问
题。Carl Chiarella[19](2010)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问题入
手,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的市场的稳定性的研究进行
相关研究。国内对近些年比较惹人关注的物价过高问
题已经有了一些研究,尤其是关注了小农产品的异常
价格问题[20-34]。其中樊端成[29](2011)分析了中国应加
强小宗农产品市场建设的问题。白彦锋[30](2011)提出
了应建立基于蛛网模型的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变动,
邵作昌[32](2011)以大蒜价格波动为例,提出了基于经
济学解释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对策。
4.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制模型
在价格变动机制的构建模型方面,D. Saariand
Simon[35](1978)发现的价格变动机制只在适当的市场
超额需求的依赖是不够的,整个雅可比矩阵必须使用,
以达到收敛到满足几乎所有的初始条件一个均衡价
格。事实上,雅可比矩阵包含在重要信息,用于指导
在过度需求下的价格变动[36]。Cars Hommes[37](2011)
从实验验证期望的理论假设,采用学习–预测实验验
证在考虑主观偏好的假设条件下,预测市场价格变动
范畴,在微观层面上考虑个体期望,聚合为群体期望
后,在宏观上涌现为群体偏好。将特征以微观聚合为
宏观的方式通过实验手段加以验证,并分析对于价格
形成的影响作用。Henrik Amilon[38](2008)采用的是智
能主体的理论和实验分析方法,利用代理人模型分析
适应性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机理。
从价格变动机制模型建构的研究方法角度来讲,
Guillermo Fernandez-Anaya[12]对于实验手段分析市场
关键要素对于价格形成问 题进行了深入的 探索。
Juergen Huber et al.[39](2010)利用遗传算法和智能主体
实验研究分析市场的构成要素相关关系,也有运用反
馈控制[11,12,39,40]方法构建价格变动机制,对本研究有着
借鉴意义。
在中国现有的背景下,价格不仅是供给和需求关
系的产物,更是市场参与者博弈的结果,是复杂适应
系统[41]的产物,同时价格与其他市场条件一起作为系
统的输入条件循环参与博弈过程,循环的时间周期决
定价格的变动周期、变动频率和变动阈值。
对于价格生成机理和价格变动机理的研究已经有
所研究[42],但是更为细致实用的价格机理尤其是变态
价格变动机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郑文[43](2010)在《网
络产业的模拟分析》一书中对产品价格进行了 Swarm
仿真分析。对诸如类似小宗农产品性质的产品,尤其
是针对现存的价格异常波动的变动现象,本文致力于
价格变动机理上的研究,如图1所示。
游资资本注入小宗农产品自然市场,引起的价格
波动的成因分析,市场信息反馈到政府价格管制机构,
在有限理性假设[44]下管制政策价格限制驱使投机激进
主体向保守投资主体转化,驱除恶性游资投机者,使
得小宗农产品投机市场在政府价格限制作用下恢复到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oM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理模型
58
Figure 1. The model of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sms focus on
Small-scale A g r i c u l tural Products
图1. 小宗农产品价格变动机理模型
理性市场。以此探求非常态价格变动机制的形成机理
以及国家管制机构对投机市场回归自然市场政策调整
机制的模型研究。
本研究着眼于小宗农产品价格变动和政策价格限
制的反馈环的构建,当市场出现超额货币量,我们可
以认为有游资进入市场,引起的价格异常波动,在反
馈到价格管控部门时,通过价格限制逆向反馈到小宗
农产品市场,改变游资主体投资类型,促使游资流失
或者游资退出市场。这个反馈环的构建是通过事中控
制来实现价格调控的。在市场反馈机制具有一定预见
性的前提条件下,本研究也可以构建一个可以事前控
制的价格变动机制,在市场刚刚出现炒作迹象的时候,
政策因子的导入来确保游资主体的流失,以此来维持
市场的稳定。
5. 结论
如何更好的把握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对于国家经
济的稳定运行、消费者自身的利益保护都有着极其重
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政府变动设置价格限制,使得进
入中国现阶段环境中恶意炒作的游资主体退出市场,
进而得到市场由于炒作引发的价格剧烈变动的对应调
控机制。由于中国小宗农产品尚未进入国家储备计划,
本文致力于此类产品在在遭遇恶性炒作时的价格变动
机制研究,进而为国家管制机构针对小宗农产品价格
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R. Dieci, I. Foroni, L. Gardini and X.-Z. He. Market mood,
adaptive beliefs and asset price dynamics.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2006, 29(3): 520 -534.
[2] K. G. Nishimura. Expectation heterogeneity and price sensiti-
vity.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8, 42(3-5): 619-629.
[3] 程瑞芳. 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J]. 中国
流通经济, 2007, 3: 22-24.
[4] 刘心. 价格敏感性在定价策略中的应用[J]. 信息技术, 2011,
6: 271-272.
[5] X.-Z. He, F. H. Westerhoff. Commodity markets, price limiters
and speculative price dyna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05, 29(9) : 1577-1596.
[6] F. Westerho. Speculative market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price
limits.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03, 28(3):
493-508.
[7] 胡翮. 浅析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因素[J]. 科学与管理, 2010,
30(4): 42-43.
[8] 曹利群. 资本恶意炒作农产品: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 中
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0, 28(7): 8-11.
[9] A. Baglioni.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under different banking
structures: The role of capital and heterogeneity. Internati ona l Re -
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 ance, 2007, 16(1): 78-100.
[10] F. Westerhoff, C. Wieland. A behavioral cobweb-like commodity
market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speculators. Economic Modelling,
2010, 27(5): 1136-114 3.
[11] P. Heemeijer, C. Hommers, J. Sonnemans and J. Tuinstra. Price
stability and vol atility in market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xpec -
tations feedback: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co-
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09, 33( 5 ): 1052-1072.
[12] G. Fernandez-Anaya, J. Alvarez-Ramirez and C. Ibarra-Valdez.
On feedback and stable price adjustment mechanicsms. Physica
A, 2007, 377(1): 211-226.
[13] 沈悦, 周奎省, 张金梅. 异质有限理性预期与住宅价格动态反
馈机制系统仿真[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30(9): 20-28.
[14] 高岭夏. 建宾与成本变化相适应的生猪收购价格反馈机制[J].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5: 58.
[15] 陶承怡. 竞争环境下电信资费体系变动的研究[D]. 北京邮电
大学, 2004.
[16] 张松. 建材价格波动时施工合同价格变动方法的研究[D]. 浙
江大学, 2005.
[17] 李东云. 关于自来水价格变动的探讨[J]. 价格研究, 2005,
6(4): 28-29.
[18] X.-Z. He, K. Li, J. J. Wei and M. Zheng. Market stability s witches
in a continuous-time financial market with heterogeneous beliefs.
Economic Modellin g, 2009, 26(6): 1432-1442.
[19] C. Chiarella. Preface.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10, 34(5): 2231.
[20] 张琳. 小宗农产品价格乱象[J]. 光彩, 2010, 9: 26-27.
[21] 周峰. 2010年大蒜价格走势分析[J]. 农村百事通, 2010, 1: 25.
[22] 卞茂启, 王翠英. 2010 年中国大蒜价格与出口情况及 2011 年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oM
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变动机理模型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MoM
59
形势展望[J]. 保鲜与加工, 201 1, 12(3): 44-47.
[23] 国栋. 大蒜价格, 一泻千里[J]. 农家致富, 2011, 14: 18.
[24] 周文昌. 山东价格价格暴跌[J]. 农村百事通, 2008, 1: 22.
[25] 山东省农业厅市场处. 山东大蒜价格行情分析及建议[J]. 市
场导航, 2010, 3: 33- 34.
[26] 王芳, 王光华, 冯宁. 当前山东省大蒜价格走势预测分析[J].
致富与农资, 2010, 9: 36-37.
[27] 林进宁. 解析囤积炒作小宗农产品对市场影响及预防对策[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1, 112(3): 20-21.
[28] 吴守荣, 王兢. 游资炒作农产品的未来趋势及对策展望——
大蒜价格上涨引发的思考[J]. 农业经济展望, 2010, 6(6): 55-
57.
[29] 樊端成. 对中国小宗农产品市场建设问题的探讨[J]. 农业现
代化研究, 2011, 32(2): 184-187.
[30] 白彦锋, 叶菲. 基于蛛网模型的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变动研
究[J]. 创新, 2011, 5(3): 41-46.
[31] 齐义军, 胡伟华. 马克思价值决定理论视阈下小宗农产品价
格异常波动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 2011, 5: 60-64.
[32] 邵作昌.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经济学解释——以大蒜价格波动
为例研究稳定对策[J]. 农业经济, 2011, 31(1): 23-25.
[33] 陈灿煌. 中国小宗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J]. 价格理论及实践, 2010, 111(9): 15-16.
[34] 彭美秀. 小宗农产品价格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 价格理论及
实践, 2010, 111(9): 13-14.
[35] D. Saari. Mathematical complexity of simple economics, Notices
of the American Mat h ematical Society, 1995, 42(2): 222-230.
[36] C. Hommes. The heterogeneous expectations hypothesis: Some
evidence from the lab. 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2011, 35(1): 1-24.
[37] H. Amilon. Estimation of an adaptive stock market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agents.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2008, 15(2):
342-362.
[38] J. Huber, M. Shubik and S. Sunder. Three minimal market insti-
tutions with human and algorithmic agents: Theory and experimen-
tal evidence. Gam es and Eco nomic Beh avior, 2 010, 7 0(2): 403-4 2 4.
[39] J. Doyle, B. A. Francis and A. R. Tannenbaum. Feedback control
theory. New York: McMillan, 1992.
[40] A. Isidori.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 New Yor k: Springer, 1989.
[41] 约翰·H·霍兰著. 周晓牧等译.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0: 37, 76, 82.
[42] D. Saari, C. P. Simon. Effective price mechanisms. Econometrica
Journal of the Econome tric Society, 1978, 46(5): 1097-11 25.
[43] 郑文. 网络产业的模拟分析——电信企业适应性与管制设计研
究[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44] 赫伯特·西蒙. 管理行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