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1, 1, 106-113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1.13016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p)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Analysis of Low-Income Single Women’s Cognitive of Poverty Yijun Chen, Cui Chen, Yan Gu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oochow Email: {herb.ij, nfgy2006}@gmail.com; gguuyyaann@163.com Received: Apr. 29th, 2011; revised: Jun. 13th, 2011; accepted: Jul. 11th, 2011. Abstract: The cognition of poverty of low-income single women affects their adaptation of life directly. This research adopts depth interview method to discuss with 23 low-income single mothers in sochoow area to discover their cognition of pover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reason that cause single-mother poor is that economic conditions originally is bad, the manly economical bearer have gone, and their income is low, but the spending is big. 2) The primary troubling that the single mother faced is economical problems, followed by the worry of take care of children, and lack of support and mental distress. 3) Most of them could face the double vulnerable—low-income and single undisguisedly, but a few of them fell despised when others mention about low-income or single parent. 4) Increasing incom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 are the main methods to improve economic conditions, some of the single mother adap t to their present situation through ch ange their attitude . 5) There are some community to assist single mother such as Government, Children and Teenagers’ Fund and the measures of help poor stud ents in school. 6) Low in come single mother always want to get rid of poo r through work to improve the inco me, counting on children or hope to get government attention. Keywords: Low-Income Single Women; Cognitive of Poverty; Qualitative Research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陈羿君,陈 翠,顾 艳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苏州 Email: {herb.ij, nfgy2006}@gmail.com; gguuyyaann@163.com 收稿日期:2011 年4月29日;修回日期:2011 年6月13 日;录用日期:2011 年7月11 日 摘 要:低收入单亲女性对于贫穷的认知直接导致其单亲后适应生活的情况,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 探讨 23 名苏州地区低收入单亲女性对贫穷的认知情况。结果发现:1) 单亲女性所认知导致其贫穷的原 因为经济条件原本不好,失去主要家计负担者,收入低、开销大及支持少;2) 单亲后面临首要困扰为 经济问题,其次为照顾子女的困扰,缺乏支持及精神困扰;3) 大部分低收入能够坦然面对低收入且单 亲双重弱势,但小部分认为离婚或者贫穷会让别人看不起;4) 经济状况的改善主要依靠开源和节流, 部分低收入单亲女性通过改善心态适应目前状况;5) 给予单亲女性社会协助的机构主要有政府福利机 构、儿童少儿基金会及学校“成功班”;6) 低收入单亲女性脱贫的期待主要通过工作改善,寄希望于 子女或希望得到政府关注。 关键词: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质性研究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受世界文化的冲击,婚姻家庭观念也随之而变,婚姻 关系、家庭制度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亲家庭 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形态出现,且单亲家庭数量日益增 长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趋势。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107 中国在 2008 年,有 226.9 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 比上一年增加 17.1 万对,增长 8.1%(卫敏丽, 2009)。随 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欧 美国家女性单亲占绝大多数,中国女性单亲家庭约占一 半以上(王爱丽, 郭砾, 2010),如对青岛市 496 个单亲家 庭调查发现女性户主占有绝大多数,有433 户,而男性 户主仅有 63 户(姜志荣, 夏禹波, 纪丽华, 2008)。而南 京市的调查统计资料也显示,43%的单亲家庭月均收入 在300 元以下,且以女性为家长的单亲家庭收入又低于 男性为家长的单亲家庭(王世军, 2002)。单亲家庭贫穷 花和贫穷女性化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由于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使 得女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然而由于离异或丧偶,女 性要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这样以单亲母亲作为户主 的家庭就面临着新的问题。从单亲贫穷化的相关研究 发现,单亲家庭贫穷的原因包括:主要家计负担者死 亡或者残障、家计负担者工作能力太低或年龄过大无 法工作、家庭成员病重、失业、子女数多切年龄小、 学历低等(Iwata, 2007)。贫穷女性单亲家庭面临维持生 计与照顾子女两难的冲突,在顾此失彼的情况下,衍 生出多种生活困境。所以适当的因应策略是帮助单亲 女性适应单亲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方法。 Davies 以一个人能够承受的压力指标,即条理感 (SOC)来分析女性单亲家庭,检视她们对于目前生活事 件的管理是否应付自如,他把女性单亲分成先驱知行 者、因势调适者、悲观挣扎者三种类型,并进一步指 出悲观挣扎者类型的单亲女性的贫穷认知是较为负向 的,而先驱知行者类型的单亲女性对贫穷的认知较为 正向(Davies, 2005)。低收入单亲女性对于贫穷的认知 情况,直接影响其采取何种方法适应及改善目前的生 活,摆脱贫穷,过更好的生活。 本研究将以国内女性单亲户主为研究对象,探讨 低收入单亲女性对贫穷的认知,了解其身为单亲母亲, 且处于贫穷状态下的心态及改善措施,为后续研究提 供支持,从而提出合适的脱贫策略。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苏州地区 23 名低 收入女性单亲者进行深度访谈,探讨低收入单亲女性 对贫穷的认知情况及应对贫穷的因应策略。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苏州市妇联了解低收入户及单亲家庭 的信息,根据江苏省低收入人均月收入 850 的最低标 准,从中选取单亲女性作为访谈对象。首先通过妇联 及学校了解低收入单亲女性的分布情况,并逐一与她 们沟通,使她们了解访谈目的并接受访谈,最终访谈 对象共 23 人,考虑到这些单亲女性的特殊性及敏感 性,分别用英文字母代替名字。受访者的年龄都在 30 岁以上,教育程度大都集中在中学,但部分只有小学 文化甚至文盲,有43.48%的单亲女性是没有工作,其 余大部分以服务业为主,且都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近一半的单亲女性月收入在500 元~1000 元,还有少 部分月收入不足500 元。受访者详细资料见表1: 2.2. 访谈提纲 除基本信息外,访谈内容为下列几点: 1) 低收入单亲女性所认知的贫穷原因为何? 2) 单亲在生活上呈现出哪些方面的生活困扰? 3) 面对低收入及单亲双重弱势的心态为何? Table 1. Basic material of respondents 表1. 受访者基本资料 变量名称 分类标准 人数 百分比 30 岁~40 岁 8 34.78% 41 岁~50 岁 9 39.13% 年龄 51 岁以上 6 26.09% 小学(包括文盲) 7 30.44% 初中 4 17.39% 高中 11 47.82% 教育程度 大专 1 4.35% 无 10 43.48% 服务业 9 39.13% 仓库主管 1 4.35% 社区 1 4.35% 工人 1 4.35% 工作情况 不固定 1 4.35% 500 以下 3 13.04% 501~1000 11 47.82% 1001~1500 5 21.74% 个人月收入 1501~2000 4 17.39%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108 4) 采取何种策略改善经济问题与生活困境? 5) 有何社会支持网络协助解决目前的问题或困 扰? 6) 对因应策略(脱贫)的意见与期待为何? 2.3. 访谈实施 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法,具体步骤如下: 1) 研究者在妇联及学校的帮助下了解低收入单 亲女性的分布情况,并与他们沟通使其明白研究目的, 请她们接受访谈。 2) 由于低收入单亲女性身份的特殊性,她们一般 不同意接受访谈,所以访谈地点多在低收入女性单亲 者的家中,环境安静不受干扰,每位访谈时间约为 50 分钟。 3) 访谈过程中访谈者根据实际访谈情境,调整问 题顺序及用字遣词以便获得更丰富、完善的信息。 4) 在经受访者同意后,研究者将访谈内容录音, 并转为电子文档,以备编码、分析。 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将录音档转为文字稿之后,根据访谈大纲中的分 类,归纳找出重点,再通过演绎回顾的方式检视原始 资料,以确认所归纳结果符合原始资料的含义。再将 不同类别予以编码记录。在编码资料有系统的呈现之 后,研究者汇整与诠释所有资料与研究内容进行比较, 以提出适当的解释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低收入单亲女性所认知的贫穷原因探析 本研究发现,所有低收入单亲女性都认为自己处 于贫穷状态,他们认为导致其贫穷的原因各有不同, 但主要集中于收入低、开销大及缺乏支持等以下几个 方面,从图 1可以看到: 1) 收入低,开销大。69.6%的单亲女性提到自己 的能力不足、学历低、年龄大而找不到工作或者收入 很低,造成自己贫穷的状况。如有的单亲女性提到“学 历低,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 也有的单亲女性提到家中开销太大,医药费及子女学 Figure 1. P o verty reasons low-income single women cognitive 图1. 低收入单亲女性所认知的贫穷原因 费导致入不敷出。此结果与 Eshbaugh 研究认为单亲女 性贫穷的原因为其收入低且不会管理相同(Eshbaugh, & Elaine, 2009),许多低收入单亲女性在单亲前其家庭 收入或自身收入本就不高,单亲后失去一方收入来源 收入就更少,而徐安琪研究发现单亲女性及单亲家庭 子女身体健康水平较差,他们需要花费大量金钱在医 疗上,导致其开销过大,以至入不敷出。因此收入低, 开销大为其致贫的主要原因(徐安琪, 003)。 2) 缺乏支持。30.4%的单亲女性提到缺乏人力上的 支持,使自己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一边是工作,一边是 孩子,许多单亲女性为了孩子只好放弃收入高的工作, 选择收入低但可以照顾孩子的工作。此外,政府对于单 亲母亲的支持很少,对她们的重视不够,没有任何针对 她们的补助帮助他们面对单亲后的困境。Gemelli 认为 政府福利措施更有利于有工作家庭和双亲家庭(Gemelli, 2008),访谈中有一半的单亲女性处于无工作或兼职工 作,他们无法得到政府的福利保障及关注,在生活中感 到缺乏一定的支持帮助其渡过困境,因此更加贫穷。 3) 经济条件原本不好。21.7%的单亲女性提到其 原先就属低收入户,单亲后家中缺少一方的收入来源, 经济状况更加窘迫。有的女性就提到“我和老公都是 临时工,之前也是领低保的”,或者家人患有重大疾 病,需要大笔医药费。这些单亲女性认为贫穷是一直 都存在的情况,和单亲没有关系。 4) 失去主要家计负担者。还有 13.0%的单亲女性 认为贫穷和单亲存在关系,“人家有两份收入养个小 孩,我只有一份收入要养小孩”,“他爸爸走了,我 也没有工作”,失去家中经济上的主要承担者,要一 个人承担两个人的责任。 3.2. 单亲带来的生活困扰分析 单亲给低收入单亲女性带来的生活困扰是其压力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109 的主要来源,而单亲给这些单亲女性的生活带来的困 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图2可以看到: 1) 经济困扰。所有低收入单亲女性都提到单亲后 最大的困扰就是经济困扰,与Card & Blank认为经济 困扰是导致低收入单亲女性产生各种困扰的主要原因 相似。访谈中有 60.9%的单亲女性其月收入在 1000 元 以下,单亲女性在收入拮据的情况下无法好好照顾子 女,不能满足子女日常生活所需。如“女儿想买什么 都买不起的,都要省着花,要给孩子存学费”,或“ 存 医药费”。 2) 照顾子女的困扰。34.8%的单亲女性认为单亲 后对子女的照顾减少。有的单亲女性指出自己文化水 平不高,无法帮助子女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如 J女性 提到“我是文盲,以前都是丈夫照看儿子学习,他走 了我什么也看不懂”。也有的单亲女性提到因为要工 作或者照顾父母而缺乏对子女的照顾。也有单亲女性 为了工作而无法配合子女的时间,照顾子女及与子女 沟通时间减少,导致其亲子关系出现隔阂,进而产生 极大的心理压力,单亲女性及其子女均无法适应家庭 结构的转变。 3) 精神困扰。17.4%的单亲女性认为精神上的压 力是单亲带来的主要困扰。如有的女性提到“自己一 个人比较空虚,孤单”,“家里面有些事情做起来, 一个人没人帮忙,有事情没有人商量”。同时,还有 的单亲女性提到“现在的社交圈也缩小了,不能想去 哪里就去哪里了,要照顾孩子”。且部分单亲女性在 单亲前一般为丈夫管理家庭资源,单亲后家庭资源管 理知识匮乏,无法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经济压力导致 单亲女性产生巨大的精神困扰,感到精神空虚且无人 安慰,进而影响其日常生活。 4) 此外,也有部分单亲女性提到单亲没有带来什 么困扰。如 R女性提到“他爸爸赌博的,以前在一起 总吵架,现在反而好,对孩子也好”,F女性也提到 “离婚前吵吵闹闹,对孩子的影响比离婚还差,现在 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没什么不好的”。 3.3. 面对低收入及单亲双重弱势的心态分析 大部分单亲女性面对自己是一个贫穷的单亲母亲 而感到不好意思,他们面对低收入单亲有以下几种心 态,从图 3可以看到: Figure 2. Disturbances of single mother 图2. 单亲带来的生活困扰 Figure 3. The mind of facing poverty and single 图3. 面对低收入及单亲双重弱势的心态 1) 幸福靠自己把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 对婚姻家庭的观念逐渐转变,65.3 % 的单亲母亲表示能 够适应这种状况,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在她们看来新 时代的女性幸福生活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能够通过 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不需要靠丈 夫或其他人,因此他们相信目前的生活困境是暂时的,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状况。如有的女性 就表示“我离婚时我自己提出来的,那个样子过好不 如单亲好呢”,“可以适应,在别人面前提到也不会 觉得丢脸。”单亲女性U也提到:“我一点也不,反 而我觉得我比别人还更充实一点,更自信吧。” 2) 收入低是无能的表现。30.4%的单亲女性认为 贫穷是不好意思的主要原因。经济社会人人讲钱,导 致部分单亲女性认为贫穷就是无能表现,表示其没有 能力获取更多的金钱,没有能力改善其生活状况。如 有的单亲女性提到“感觉自己没什么收入,总感觉比 别人低一等的,总会感觉不好意思”也有单亲女性提 到“有一点,觉得抬不起投来,人家看你的眼光总归 不一样的,看你穷,老公死的又早,人家话都不跟你 说的”。 3) 单亲是失败的象征。迄今我国文化价值观念依 然是维持婚姻的持续和一贯性,推崇家庭的完整与亲 和,所以单亲女性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对传统道德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110 的背离。17.4%的单亲女性受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为 自己是单亲而觉得不好意思。她们认为离婚是婚姻失 败的象征,社会交往中总会被人另眼相看,进而降低 对自我的评价。 3.4. 改善经济问题与生活困境的策略 访谈中所有的单亲女性都提到会想办法来改善目 前的经济及生活困境,但区别在于有的单亲女性会去 将想法付诸行动,而有的却觉得力不从心,无法真正 实现,具体改善方法有以下几类,从图 4可以看到: 1) “开源”方法。30.4%的单亲女性通过实际行 动增加收入,改善经济现状。部分单亲女性会通过多 做几份工作,或做些小生意来增加家庭收入。如有的 女性提到“总归是想点办法,或者做些生意,或者多 打个工的”或者“等孩子大了能独立了就去找个工资 高的工作”。 2) “节流”方法。26.1%的低收入单亲女性认为 自己没有能力增加家庭收入,他们认为“没有办法, 只能在生活上省点了”。她们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情况 下,重新安排实现需求的优先顺序、删除非必要的需 求、降低家庭生活的品质来适应家庭结构的变化。大 部分的单亲女性面对家庭资源减少时,会先删除自己 的非必要需求,以先满足子女的需要,满足生活所需。 此结果与贺正贞的研究结果相似:低收入单亲女性会 通过增加收入或降低需求达到生活适应(贺正贞, 2002)。如有的女性提到“平时放假我们都不出去的, 不出去就不花钱”,或者“能省则省,几年都不买衣 服”,以保证家庭日常的开销。 3) 改善心态适应目前状况。17.4%的单亲女性表 示他们通过缓解压力,改善心态以适应家庭结构的转 变。部分低收入单亲女性因每月收入刚好足够支付生 活开销与子女教育费用等,没有多余的资源可以利用, 所以乐天知命,对生活没有太大的要求,对未来也没 有太高的期待,通过改善心态适应生活的改变。如有 的单亲女性提到“和别人接触的多了,想的也开了, 感觉生活更好了”,或者“想想儿子,我一切都是为 了他”。 4) 无法改善。还有30.4%的单亲女性虽然想过找 工作等方法,但因为学历不高,身体状况不好,时间 不足等原因而找不到工作或者无法找工作。如“想找 工作,但是找不到,身体不好”或者“岁数大了,学 历不高,工作也都不好找的,感到力不从心”。 3.5. 低收入单亲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支持对单亲女性十分重要,对于他们因应目 前的生活状况有很大的帮助。访谈中 47.83%的单亲女 性享有低保补助。他们提到会有政府帮助他们解决目 前的经济困境,但也有的单亲女性提到没有任何社会 资源网络对他们提供帮助,从图5可以看到。 1) 政府福利机构。访谈中 17.4%单亲女性享有政 府低保,即政府每个月每人 420 元,或者居委会,派 出所,街道等向她们提供的生活所需。如“过年的时 候,社区里就给2000 元给我们,还有一桶油”或“国 家会给每个贫困户增加一点钱,多一点的是三千,少 一点的一千多;有时过年的,派出所也会送几百元过 来”。政府福利机构。访谈中17.4%单亲女性享有政府 低保,即政府每个月每人 420 元,或者居委会,派出 所,街道等向她们提供的生活所需。如“过年的时候, 社区里就给 2000 元给我们,还有一桶油”或“国家会 给每个贫困户增加一点钱,多一点的是三千,少一点 的一千多;有时过年的,派出所也会送几百元过来”。 2) 儿童少年基金会。访谈中 26.1%的单亲女性提 到少年儿童基金会对她们的帮助,即儿童少年基金会 Figure 4. The strategy of improving the economic problem s and life difficulty 图4. 改善经济问题与生活困境的策略 Figure 5. The social supports networks of low-income single mother 图5. 低收入单亲女性的社会支持网络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111 将低收入户的信息统计起来,会有个人和企业等社会 上的爱心人士对她们进行资助,一般小学生每学期资 助400 元,中学生每学期资助 600 元。 3) 学校“成功班”。访谈中有一半的单亲女性其 子女在当地学校的“成功班”就学,一般社区、街道 等会将这些家庭收入不高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推荐 至“成功班”入学。如有的女性提到“成功班不交学 费的,每天还有免费的午餐和牛奶”。 4) 此外,还有43.5%的单亲女性表示没有任何社 会资源网络对他们提供帮助,他们认为主要是亲属朋 友会向他们提供帮助,如 B女性提到“没有 的,也就 家人会帮助点,E也明确表示没有这方面的帮助。 3.6. 低收入单亲女性脱贫期待 在提到对于未来的期望,单亲女性脸上都会浮现 出喜悦的表情,部分的单亲女性提到希望通过提高收 入改善目前的状况,也有的单亲女性把希望寄托在子 女身上,希望他们将来可以摆脱目前的状况过更好的 生活,有的单亲女性还提到希望政府可以关注单亲女 性这个群体,给她们相应的政策保障。这个结果和李 炜(200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即单亲女性最大的愿望 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经济改善,其次分别为 自己身体健康,孩子考上的大学,找到 好的工作等(李 炜, 2007)。从图 6可以看到。 1) 通过工作改善。26.1%的单亲女性提到他们希 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目前的状况,如“希望工资可 以高点”或“能多做份工作多点收入”,M女性也提 到“靠别人都是假的,就希望可以找个工作”。 2) 寄希望于子女。很多女性对自己的子女期望很 高,希望他们将来可以过上好的生活,不要重复自己 的遭遇,也可以帮助家人减少负担。访谈中 39.1%的 单亲女性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希望其尽 Figure 6. The expect out of poverty of low-income single mother 图6. 低收入单亲女性对脱贫期待 早工作补贴家用或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接受高等教 育后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改善家庭情况。如有的 女性提到“将来只能等小孩大了”或者“将来小孩从 学校里面出来的话,也可以帮忙一些的”。 3) 希望得到政府关注。部分低收入单亲女性认为 靠自己增加收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寄希望与子 女仅仅是为了对未来的生活有所期待,需要较长时间 才有可能实现。13.0%的单亲女性提到自己目前的状况 是处于低保边缘,却不能申请低保,无法得到保障。 目前最为切实可行的是希望得到政府的关注,重视低 收入单亲女性这一双重弱势群体,如 P女士提到“要 是能有个低保就好了”,U女士提到“希望单亲女性 可以重视这个群体,最起码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经济上 的负担”。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贫穷的认知过程。单亲女性的单亲及贫穷状态 导致她们的经济问题和生活困难,访谈发现,单亲女 性对贫穷的认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条 件原本不好;第二,失去主要家计负担者。第三,收 入低,开销大。第四,支持少。此外,很多单亲女性 心态乐观,他们认为不是自己的错,凡事一定要靠自 己。 2) 单亲后面临首要困扰为经济问题。研究发现, 单亲女性单亲后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包括子女费用、 医疗费用、生活必要开支。此外,单亲后主要的生活 困难是照顾子女的困扰,缺乏支持及精神困扰。 3) 大部分单亲女性面对自己的状态心态较为乐 观,自我评价也较为正向。大部分单亲女性不认为贫 穷的单亲是件丢脸的事情,但也有部分单亲女性认为 自己离婚或者贫穷会让别人看不起。 4) 经济状况的改善主要依靠开源和节流。访谈中 所有的单亲女性都提到会想办法来改善目前的经济及 生活困境,主要依靠增加收入及减少生活开支,部分 低收入单亲女性通过改善心态适应目前状况。 5) 低收入单亲女性社会支持以政府为主。社会支 持对单亲女性十分重要,访谈发现给予单亲女性社会 协助的机构主要有政府福利机构、儿童少儿基金会及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112 学校“成功班”。也有大部分单亲女性单亲女性处于 低保边缘,不能申请低保,他们只能从亲友处得到协 助。 6) 面对贫穷的因应策略。访谈发现单亲女性因应 目前状况,对自己脱贫的意见主要有三点:第一,通 过工作改善;第二,寄希望于子女;第三,希望得到 政府关注。 4.2. 建议 1) 单亲女性自身要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 度 单亲女性自身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态度,这样在与 外界互动的过程中才不至于总处于被动状态。单亲女 性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的安慰才能走出生活的阴影,单 亲女性自身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够适应生 活。社会福利机构也可以开办针对于单亲女性的心理 辅导班,教会她们用科学的方法缓解生活中的困扰和 烦恼,依靠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在压力过大时可以帮 助她们减压。 2) 政府方面应该增加对单亲女性的医疗补助、子 女学习补助 访谈发现政府只有对低保户的医疗补助,却没有 对单亲女性的医疗补助。而许多单亲女性或其子女身 体状况并不好,他们提到政府的医疗保障根本不能满 足医疗需求,医疗上的巨大开支也是单亲女性陷入贫 困的主要原因,所以政府应该提高对单亲女性的医疗 补贴,帮助她们渡过难关,降低经济上的压力。同时, 子女学费的压力也是造成单亲女性贫穷的原因之一。 国家政策要求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许多学校还是会以 各种名义收取费用,造成单亲女性的经济负担。政府 应加大对学校的监管力度,杜绝学校乱收费的现象。 3) 政府方面要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单亲女性职业 竞争力 访谈中有单亲女性提到,给她们最好的保障,就 是让她有一份技能、一份工作,让她们能够自己养家, 养孩子,依靠自己的能力摆脱贫穷,这样才能重拾自 信,提高生活水平。对于没有工作的单亲女性,为单 亲女性进行基本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她们社会中的 竞争能力。而对于有工作的单亲女性,为了提高单亲 女性的工资水平,相关的政府部门或单位需要对单亲 女性进行免费的或低收费的提升其自身技能的培训。 4) 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高低收入单亲女性的财 务协助 访谈中,有 26.1%单亲女性的单亲原因是离婚, 但只有 8.7%的单亲女性每个月能拿到前夫的抚养费, 而且数额很低。抚养费偏低且不能按时拿到足额的抚 养费是造成女性单亲家庭困境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完 善相关法律规定,如规定抚养费为每月固定的数额。 这个数额可以根据子女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变化,各地 方可根据当地的物价水平制定出各年龄阶段的单亲子 女的抚养费数额。除此之外,对于前夫的财务协助, 还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立法来规范抚养费和赡养费方面 的政策。 5) 单亲女性亲属及政府提高对单亲女性的人力 支持 单亲女性缺乏人力的支持导致他们工作和家庭不 能兼顾,在自身家庭给予的情感以及人力的支持有限 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或社会组织设定专门的机构或者 组织,如免费的“托儿所”、“辅导班”来加大对单 亲女性此方面的支持。 6) 社会舆论导向社会大众关心单亲女性这个群 体 呼吁社会公益事业关注女性单亲家庭这一弱势群 体,可以引导社会公益事业建立贫穷女性辅助基金, 帮助这些生活困难,或者没有稳定工作的单亲母亲提 供创业的基金和机会,帮助他们走出经济困境,从而 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其他问题。而且能够最有效且及时 的帮助单亲女性的人只有她们的邻居,因为邻居是和 他们生活得最近的单位。社会舆论应引导社会大众关 注单亲女性这个群体,关注自己身边的单亲女性,在 单亲女性需要帮忙的时候出一点力,帮助他们渡过难 关。 5. 致谢 项目基金:苏州大学“211 工程”三期重点学科 建设项目“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弱者权益保护”;苏州 大学重大课题“苏南地区农民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支 持研究”;苏州大学 211 工程:生态型区域(苏南)经 济与社会治理研究——苏南学校发展分析阶段成果。 协助单位:苏州市妇女联合会。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 低收入单亲女性贫穷认知状况研究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P 11 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贺正贞(2002). 女性单亲家庭之家庭资源管理与生活适应研究—— 以台中县中低收入女性单亲家庭为例[D].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 类发展与家庭研究所硕士论文, 未出版, 台北. 姜志荣, 夏禹波, 纪丽华(2008). 青岛市单亲家庭子女状况调研报告 [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5期, 122-128. 李炜(2007). 城市单亲母亲家庭生存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青岛 市为例[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4期, 68-73. 王爱丽, 郭砾(2010). 中国女性单亲家庭:社会资本的弱化与发展[J]. 学习与探索, 1期, 114-117. 王世军(2002). 单亲家庭贫困问题[J]. 浙江学刊, 1期, 200-203. 卫敏丽(2009). 民政部: 2008年全国共有 226.9 万对夫妻办理离婚 [N]. 新华网. 徐安琪(2003). 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 社会学研究, 3期, 63-72. Davies, M. K. (2005). The diversity of state benefit dependent lone mo- thers: the use of type categories as an analytical tool.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1, 195-294. Eshbaugh, E. M. (2009). Socioeconomic predictors of mastery among mothers in poverty. Journal of Poverty, 4, 426-440. Gemelli, M. (2008). Understanding the complexity of attitudes of low-income single mothers toward work and family in the age of welfare re form. Gender Issues, 2, 101-113. Iwata, M. (2007). Identifying the poor: Analysis of impoverished sin- gle-mother househ o l ds. Journal of Poverty, 3, 29-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