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4 No.04(2014), Article ID:13773,7 pages
DOI:10.12677/AP.2014.44073

The Stud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icide

Yan Zhang, Weihong Wang*

Psychology Depart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376905673@qq.com, *wangwh@swu.edu.cn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May 29th, 2014; revised: Jun. 4th, 2014; accepted: Jun. 12th, 2014

ABSTRACT

As a prominent personality, impulsivity affects the human mind and behavior controlling, and it also affects the occurrence of suicide. Objective: To survey overview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attempted suicid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ongqing, and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icidal ideation, attempted suicide. Methods: The number of the total sample is 12,024, which is from 11 high schools of Chongqing. We us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Barratt Impulsivity Scale, the suicidal ideation scale, and the attempted suicide scale to survey the students. Result: 1) The suicidal ideation scor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ongqing is 5.80 ± 2.41; 2) Detection rate of attempted suicide occurred by 2.6%; 3) The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suicidal ideation; 4)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are predictors of attempted suicide. Conclusions: The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can forecast the strength of suicidal ideation and the attempted suicide from different degrees.

Keywords:Impulsiveness, Suicidal Ideation, Attempted Suicide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关系研究

张  妍,王卫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376905673@qq.com, *wangwh@swu.edu.cn

 

收稿日期:2014年5月29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12日

摘  要

冲动性作为一种突出的人格特质,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控制,冲动性人格也从不同程度影响着自杀的发生。目的:调查重庆市高中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概况,探讨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强弱和自杀未遂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抽取重庆市11所中学共计12,024名学生,应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量表,自杀意念调查表,自杀未遂调查表对被试样本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 重庆市高中生自杀意念得分5.80 ± 2.41;2) 重庆市高中生自杀未遂发生检出率为2.6%;3) 冲动性人格特质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4) 冲动性人格特质是自杀未遂的预测因子。结论:冲动性人格特质能从不同程度预测自杀意念的强弱和自杀未遂的发生。

关键词

冲动性人格,自杀意念,自杀未遂

1. 引言

目前高中生冲动性自杀、冲动及攻击性犯罪等负性事件在社会上频繁出现,高中生不良冲动性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导致的后果已经成为危害高中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学术界对自杀(suicide)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自杀预防中心分类及命名委员会将自杀行为分为三类:1) 自杀意念(suicidal ideation)指个体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表达自我终止生命的意图;2) 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指各种故意的自我伤害行为,行为的结果并未引起个体死亡;3) 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指各种故意伤害自我的行为,行为的结果引起个体死亡(WHO, 1999)。冲动性(impulsivity)作为一种比较突出的人格特质,与许多的适应不良行为有关,如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和自伤自杀行为等,其中与自杀行为关系的研究受到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冲动性是导致个体自杀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崔树伟等,2003);高冲动人格特质与不同的自杀行为有关,如自杀意念(Dougherty et al., 2009),自杀未遂(Wojnar et al., 2009)等。但也有研究结果与之相悖。所以亟须在国内进行调查研究以明确冲动性与自杀的关系,为日后高中生的健康人格塑造和危机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和郊县11所学校共12,024名学生。平均年龄16.05 ± 1.58。其中男生人数为5682(47.3%),女生人数为6342(52.7%);农村生源8391人(69.8%),城市生源3633人(30.2%);高一年级人数为6077(50.5%),高二年级人数为5947(49.5%);重点高中人数为1305(10.9%),普通高中人数为8601(71.5%),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人数为2118(17.6%)。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均提前被告知测试的目的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在此大样本中调查自杀意念强度和自杀未遂发生情况。根据自杀未遂人数匹配与其相等人数的无自杀未遂者形成小样本以研究冲动性与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的关系。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1) 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BIS-11)中文版。该问卷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依据Jim H. Pat l995年修订的BIS-11进行翻译和修订而成。该自评量表用来评估个体的冲动性人格特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量表由30个条目组成,包括三个维度:运动冲动性(Motor Impulsiveness),认知冲动性(cognitive Impulsiveness),以及无计划冲动性(No Planning Impulsiveness)。采用Likert5级评分(不是、极少、有时、经常、总是),每一组题目从1~5分记分,其中无计划和认知分量表的条目都是反向计分,即对应的得分范围是5~1。量表总分在30~150分之间变化,高分分别代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缺少计划。得分越高,冲动性越强。量表在社区和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结果是: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在0.77~0.89之间,重测信度在0.68~0.89之间(李献云等,2011)。对大学生样本做三因子模式的验证性分析(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的结果显示:GFI、AGFI、NNFI、CFI分别为0.91、0.85、0.75、0.80,RMSEA为0.09,分析结果基本支持BIS-11为三因子结构的理论构想(杨荟芹等,2007)。修订后的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良好,可以应用于国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

2) 自杀意念调查表。选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制定的根据beck自杀意念量表修订的自杀意念出现率量表,此量表共4个题项,用来评估自杀意念的强度。本量表的评估范围涉及了最近一年和最近一个月,且自杀意念的程度不仅限于是与否之间。各题项分别以4点计分“从无”、“极少”、“有时”、“经常”,对应得分1~4。自杀意念的强度根据均值所得,得分在4~16之间变化,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强。经以往研究检验,量表一致性信度为0.87;结构效度检验的各维度相关基本为中等程度,效标关联效度检验中自杀意念量表总分与scl-90相关系数在0.138~0.523之间,表明量表的信效度良好,适合中国本土中学生的自杀意念评估(谢一心,2013)

3) 自杀未遂调查表。本研究中,对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编制的自杀行为发生率调查表中的问卷项“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有喝药、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如被试回答“是”,则视为其有过自杀未遂(艾明等,2011)

2.2.2. 调查方法

根据受测样本,对于有网络设备的学校,在各个测查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计算机室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机室依照学校不同,可容纳的人数亦不相同,在调查中按照约30名同学配备一名调查员的比例进行现场测查,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专业调查员来介绍青少年情绪评估系统的使用方法、本次测查的目的和指导填写知情同意书;对于没有网络配备的学校,采用纸笔测试。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网络或纸笔测查问卷。完成一份问卷时间需要20~40分钟。

2.2.3. 质量控制

1) 在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调查的项目、内容和指导语的含义,并且统一标准、方法和调查技巧,运用统一的指导语。

2) 所有纸笔测试的问卷数据进行统一录入,网络测试的问卷数据导出后按统一的标准进行筛选,进行数据库清洁,排除无效问卷,从而保证问卷的质量。

3) 在调查中向调查对象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保密原则,以取得调查对象的配合,消除其疑虑,保证问卷的可信性。

2.3. 统计方法

本研究使用EpiData问卷录入系统录入纸笔测试的数据,使用Amos16.0对问卷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SPSS16.0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等。

3. 结果

3.1. 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概况

3.1.1. 自杀意念强度的总体概况

自杀意念量表总分范围在4~16分之间,得分越高表明自杀意念强度越强。本研究中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得分为5.80 ± 2.41,具体情况见表1

3.1.2. 自杀未遂的总体概况

在12,024名研究对象中检出有过自杀未遂人数为308人,自杀未遂发生检出率为2.6%。详细信息见表2

3.2. 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为了考察冲动性人格特质对自杀意念强度(由自杀意念量表所测)的影响,在本研究中需控制人口学变量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以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人口统计学因素(性别、城乡生源地、学校类别、年级)和冲动性作为自变量,采用强迫进入法分析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分为两步,第一步将人口学变量纳入方程,第二步将人口学变量和冲动性纳入方程。在第一步回归方程中(见表3中模型1),只有性别和城乡生源地有统计学意义,解释总变异为5.7%(R2 = 0.057),表明性别和城乡生源地这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自杀意念有较显著的预测力。第二步(见表3中模型2)回归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有性别、城乡生源地、冲动性总分和学校类别,解释的总变异为17.7%(R2 = 0.177)。加入冲动性后,解释的总变异量增加了12%(ΔR2 = 0.12),说明新加入的冲动性变量能对自杀意

Table 1. The suicide ideation survey in sex, family, grade and school type

表1. 自杀意念性别、生源地、年级、学校类别概况

Table 2. The attempted suicide survey in sex, family, grade and school type

表2. 自杀未遂性别、生源地、年级、学校类别概况

念的解释做出新的贡献。也可以说,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冲动性人格特质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

为了进一步显示冲动性人格特质的三个维度与自杀意念强度的关系,将自杀意念作为因变量,冲动性量表三个分量表(无计划、认知、行动冲动性)和人口学因素(性别、城乡生源地、学校类别、年级)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最终进入方程且有统计学意义的是行动冲动性、无计划冲动性、城乡生源地和性别。其中,行动冲动性的预测性最高,其决定系数为18.7%,说明在这几个变量中,行动冲动性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无计划冲动性,预测百分数为2.8%,其他几个变量也能从不同程度预测自杀意念的强度,但是预测力就相对很小了。

3.3.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未遂的关系

3.3.1. 有无自杀未遂者冲动性人格特质的比较

根据有无自杀未遂史(又评估自杀未遂问题所测),将被试分为两个小组,分别检验有过自杀未遂行为的被试与无自杀未遂的被试在冲动性总分和三个分量表(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和行动冲动性)的得分上有无差异。经T检验得到的结果表明,有过自杀未遂史的被试与无自杀未遂史的被试在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行动冲动性和冲动性总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有过自杀未遂者的冲动性高于无自杀未遂者(详见表4)。

Table 3.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uicide ideation

表3. 自杀意念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模型1

模型2

Table 4.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of impulsive personality traits between attempted suicide group and nonattempted suicide group

表4. 有无自杀未遂组冲动性人格特征差异比较

注:***P < 0.001。

3.3.2. 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未遂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曾经有无自杀未遂作为因变量,将冲动性总分和人口学因素(性别、生源地、年级、学校类别)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自杀未遂产生的危险因素。最终进入方程且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冲动性、性别和城乡生源地(P <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冲动性得分每增加一分,出现自杀未遂的可能性增加(1.04~1)倍,女生出现自杀未遂的可能性是男生的1.75倍,来源于农村的学生出现自杀未遂的可能性是城市生源的1.48倍。详见表5

将冲动性人格特质三个维度(无计划冲动性、认知冲动性、行动冲动性)和人口学因素(性别、生源地、年级、学校类别)作为自变量,将自杀未遂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冲动性人格中各维度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最终进入方程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是行动冲动性和性别变量(P < 0.01),而无计划冲动性和认知冲动性没有进入方程,说明行动冲动性能更好的预测自杀未遂的发生。

4. 讨论

4.1. 高中生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本研究对于自杀意念的研究不同于以往大多数研究,以往的研究大都用一句话判定自杀意念的“有无”,这样的判定有时未免过于简单,可能被试的答案与调查目的并不相符,所以这样的判定缺乏严谨性。本研究采用经修订的自杀意念调查表调查自杀意念的强度,避免一句话定性。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中比较温和的自杀性事件,以往对冲动性人格和自杀意念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如国外的研究者Carli等以男性监狱犯被试为研究对象应用BIS-11量表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冲动性人格不是自杀意念的重要预测因子,因为冲动性高低分组在自杀意念上并无统计学意义(Carli et al., 2010)。国内的研究者付亚亚等用冲动性自评量表(UPPS-CV)以大学生为被试的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时发现冲动性对自杀意念不再有显著影响(付亚亚等,2009)。但是,安静等利用中文版barratt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对中国居民的调查发现冲动性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有独立影响作用,冲动性越高,个体自杀意念越强(Dougherty et al., 2004)。本研究与安静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冲动性人格特征对自杀意念强度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其中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都能对自杀意念强度进行预测,以行动冲动性的预测作用最强。当人深陷忧郁、痛苦等不良情绪之中时,可能会想到用死亡来逃避痛苦,大多数人可能只会偶尔闪现这种想法,经过考虑和分析自杀死亡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后,这种想法会逐渐消失。但是冲动性高的个体思维狭窄,认为无论怎样,痛苦都会永远持续下去,只有自杀才会彻底摆脱痛苦,因此求死愿望强烈;并且行动冲动性高的人抑制自身非理性想法或者不合理思考方式的能力弱,迫切想要尽快摆脱痛苦。所以,冲动性高的人一般自杀意念强烈。

4.2. 高中生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未遂的关系

本研究中自杀未遂的报告率为2.6%,艾明等人在2011年对重庆大学生的自杀未遂调查中的报告率

Table 5.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impulsivity scores on attempted suicide

表5. 冲动性人格得分对自杀未遂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1.7%(艾明等,2011),高中生的自杀未遂发生率要高于同一地区的大学生。这一结果提醒我们对于高中生的自杀行为更要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内外对冲动性和自杀未遂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多,但研究结果也不一致。本研究中有自杀未遂行为组的冲动性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无自杀未遂行为组,经进一步回归分析得出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未遂行为呈正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行动冲动性更能很好的预测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这与国外研究的冲动性是自杀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致(Weyrauch et al., 2001)。国外也有研究者将冲动性实验行为测量与冲动性人格特质自评问卷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冲动式与非冲动式自杀未遂被试在冲动性人格特征量表上的得分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实验室行为测量中冲动式自杀未遂者显示出更高水平的冲动性,这也强调了冲动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了人格和行为两方面(Wojnar et al., 2009)。崔树伟等将81例在医院就诊的自杀未遂者与同居住地、同性别、年龄相近(±2岁)、既往无自杀未遂史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冲动性与自杀未遂呈显著正相关(崔树伟等,2003)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冲动性人格特质与自杀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高冲动性的个体在负面情绪或者压力的影响下,由于注意狭隘,又迫切想要摆脱负面情绪而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杀意念;同时,高冲动性的个体在负面情绪或压力的影响下对自身的抑制能力减弱,容易将想法付诸于自杀行为。Mann等人就提出了自杀压力–素质理论,认为自杀是负性生活事件或者是冲动性等特质与可以产生自杀行为的无望感、自杀意念等自杀感受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存在压力源的情况下,具有一定易感素质的个体更可能会按照自杀的感受行动(Witte et al., 2008)。结合本研究的结果可以解释为具有高冲动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压力的影响下,更容易跟随自杀意念等自杀感受,而产生自杀行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5. 结论

1) 重庆市高中生冲动性人格特质是自杀意念的重要影响因素,冲动性越高,自杀意念强度越大,其中行动冲动性对自杀意念的预测性最大。

2) 有自杀未遂史的被试在冲动性总分及各维度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无自杀未遂者。

3) 冲动性人格特质是自杀未遂的预测因子,冲动性得分越高,自杀未遂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其中行动冲动性因子对自杀未遂的预测性最大,而无计划和认知冲动性因子不能预测自杀未遂的发生。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艾明, 李献云, 费立鹏, 等(2011). 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1期, 650-655.

  2. 崔树伟, 何凤生, 费立鹏, 等(2003). 冲动性人格与自杀未遂的病例对照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 6期, 723-724.

  3. 付亚亚, 郑晓边(2009). 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医学与社会, 3期, 68-70.

  4. 李献云, 费立鹏, 等(2011). Barratt 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8期, 610-615.

  5. 谢一心(2013). 重庆市高中生自杀意念常模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

  6. 杨荟芹, 姚树桥, 朱熊兆, 等(2007). 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在209名大三学生中的试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4期, 223-225.

  7. Carli, V., Jovanovic, N., Podlesek, A., et al. (2010). The role of impulsivity in self-mutilators, suicide ideators and suicide attempters—A study of 1265 male incarcerated individual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23, 116-122.

  8. Dougherty, D. M., Mathias, C. W., et al. (2004). Suicide behaviors and drug abuse: impulsivity and its assessment.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76S, S93-S105.

  9. Dougherty, D. M., Mathias, C. W., et al. (2009). Impulsivity and clinical symptoms among adolescents with non-suicide self-injury with or without attempted suicide. Psychiatry Research, 169, 22-27.

  10. Weyrauch, K. F., Roy-Byme, P., Katon, W., et al. (2001). Stressful life events and impulsiveness in failed suicide. Suicide Life Threat Behave, 31, 311-319.

  11. Witte, T. K., Merrill, K. A., Stellrecht, N. E., et al. (2008). “Impulsive” youth suicide attempters are not necessarily all that impulsiv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07, 107-116.

  12. Wojnar, M., Ilgen, M. A., Czyz, E., et al. (2009). Impulsive and non-impulsive suicide attempts in patient treated for alcohol dependence.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15, 131-139.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