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Vocational Education 职业教育, 2012, 1, 41-45
http://dx.doi.org/10.12677/ve.2012.12010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ve.html)
Brief Taking about How to Carry Out the Geography
Inter-Team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Zhenhua Lu
Suzhou Xiangche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Suzhou
Email: lzhxcqsyzx@163.com
Received: Jul. 4th, 2012; revised: Jul. 10th, 2012; accepted: Jul. 15th, 2012
Abstract: This essay is based on the inter-team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i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This article talks thoroughly about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ad-
vantages of team cooperation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with the help of various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the aspect of organization form, organizing and implementing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problems and its solutions during the activity. And this activity is to be carried out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overall abilities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thus en-
riching the forms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ating the lessons in a better way and making the re-
form of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ctivities a success.
Keywords: Inter-Team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Group Success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学科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
陆振华
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苏州
Email: lzhxcqsyzx@163.com
收稿日期:2012 年7月4日;修回日期:2012 年7月10 日;录用日期:2012 年7月15 日
摘 要:本文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实验中学地理教研组联组活动为例,从组织形式,到操作实施,
以及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法诸角度,全面探讨农村中学如何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以
多种联组活动方式为手段,提升教研活动水平与教师专业水平,达到丰富教研活动方式,更好地激活
课堂,实现地理教研、教学的成功改革。
关键词:联组教研;优势互补;交流共享;集体成功
1. 引言
教育乃百年大计,而教育的基石在于教师专业化
水平。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当今教育改革
的重要课题[1]。近年来,以区际与校际教研联组为单位
开展校本研修,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比较可行的重
要途经。作为教研组长,近几年本人在苏州市相城区
实验中学推行了“开展农村初中地理教研联组活动”
的校本探究,收获良多。这里所呈现的是本组的一些
做法和感想,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交流,得到行家
指导。
2. 联组活动的筹划和启动
相城区实验中学属于农村初级中学,条件一般,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1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学科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
师资力量一般,地理等小学科的师资则相对薄弱,专
业的初中史地教师更为紧缺,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师
资使用却又不尽如人意。虽然有不少老师已经在学校
工作一两年了,但对教学工作还是觉得很生疏。由于
本校师资力量有限,同学科同年级段的同事又较少,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师们的进步与发展[2]。老师
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限
于条件又会觉得很无助,从而感觉教学是一件很艰难
的事情。好几位年轻老师经常为自己的工作苦恼,怀
疑自己是否适合教书这项工作。对于一名刚刚跨出大
学校门的新教师来说,在大学时学到的仅仅是教学理
论,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很多现实问题往往显得那
样的苍白无力;他们大多年轻,没有多少经验,面对
现实的教学往往会无所适从,迫切需要行家的引领、
同伴的帮助,但校内条件却很难保证。作为教研组长,
本人也曾努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常常带他们出去听
课、交流,尽可能地多途径取经学习,但受时间与经
济条件的制约,见效甚微。在这样的背景下,经过本
人与同事们的共同的努力探讨,校内与校际联组教研
形式成为共识,既解决了本校地理教师个人无力单独
进行校本教研,又满足大家企盼指导、交流、互助、
合作的愿望,也有利于集体组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
专业成长。经过筹划,本提议得到了区教研员、学校
领导和本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在 2010 年2月,新
学期到来之际,本校地理教研联组正式成立,每两周
一次的教研联组活动正式启动。
3. 联组活动开展的具体内容
教研联组活动在区教研员、学校领导支持下,由
本校的共 7位地理教师组成。为规范联组活动,提高
效益,由本人牵头,制定了相关的实施细则。本人负
责活动的总体策划和实施管理,初一、初二两位年级
地理备课组长由比较有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邱彬彬、
钮建洪担任,青年教师有田国英、戴银花、吴佩芳、
蒋尚雯。具体分工及要求如表1。
Table 1. The list of geography teaching activities in Xiangche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of Su Zhou
表1. 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地理联组教研活动人员结构表
总策划和管理人 陆振华
分组及结构 组长 组员
初一年级组 邱彬彬 田国英、戴银花
初二年级组 钮建洪 陆振华、吴佩芳、蒋尚雯
3.1. 联组活动事项
1) 活动时间:每两周一次,即双周进行,如遇特
殊情况另行安排;每次在星期三下午,史地先分组、
后联组进行。
2) 活动要求:
①不迟到,不早退。
②不缺席,确有其事,必须请假。
③认真参与,不做与活动无关的事。
④主动承担活动项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
务。
⑤每次按要求完成相关任务,做好准备工作,活
动时做好笔记。
3) 主要内容:
①集体备课:一位老师主要负责,其它老师共同
参与。各位老师轮流坐庄,承担主备与主稿任务,让
每一位老师都有承担重任的机会。
②说课、磨课、上课、评课。
③课题研讨与磨合成型。
④教学问题探讨。
4) 组织管理:
①每年级段各设一位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②每次活动均设立一位主讲人。
③实行签名活动制。
④检查教案(初备教案、二备教案),检查要求准
备的材料等。
⑤形成联组教案(三备教案),统一授课方向与目
标,但各位老师可以因材施教,机动灵活进行实施。
3.2. 集体备课要求
1) 有备而来:提前做到“五看一析两设计”五看:
看教材、看教参、看图册、看课标要求、看学生练习
册;一析:分析学情,研究对策;两设计:设计授课
方案,设计导学方案。
2) 畅所欲言:想说就说,大胆说出各自的想法、
看法、做法。
3) 宏观把握:从整体上认识本课题的教学地位,
理清纵向联系。从内容上构建知识体系,强化横向联
系。
4) 微观着手:集体备课因时间关系,主要研究以
下问题: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案;课堂导入及情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2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学科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
景创设;学生活动及知识实践训练;教师备课时的疑
问等。
5) 深化落实:做好二次、三次备课,依据学情、
教师教学风格进行改进,并撰写教案;课后写好教学
反思并进行交流。
3.3. 听课、议课要求
1) 带着目的去听课:根据活动中布置的课题内
容,整理自己在备课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
结合上课教师的说课、授课,做到听课前目的明确、
准备充分,听课时有的放矢,有感有得。
2) 带着记录去分析:听课要做到“听、看、思、
记、悟”五结合。即认真听:听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程
序、重难点问题的解析等;仔细看:看学生活动、学
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参与的
面和参与的有效率、学习的效果等。积极思:思考课
堂教学的亮点所在及原因、课堂教学的问题所在及改
进措施、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效果等。详细记:
课堂教学转瞬即逝要做好记录,记录在听课过程中的
所听、所看、所思、所想,重在解释教学现象、发现
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等。个人感悟:取长补短,
形成自己的授课模式与内容等。
3) 带着问题去讨论:在评课过程中,强调针对性、
有效性、创新性。整理听课记录、罗列需要交流的问
题,在讨论中积极发言,讲真话、讲实话,有感而发。
4) 带着反思去改进:这是听课、上课的目的。上
课者、听课者写好课后的反思,并将自己的反思成果
进一步内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自己教学水平。
3.4. 问题探讨准备
1) 收集近期的教育教学问题;
2) 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
3) 课题《农村初中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的开展情况及问题。
联组的活动主要围绕几大板块进行:检查资料、
说课、听课、议课、问题探讨、集体备课、下次活动
安排、任务分工几个方面进行。联组活动有序进行,
老师们积极参与,整个学期没有一人请假、迟到、早
退。在每次联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是虚心学习并
认真参与。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老教师经常发挥其
核心作用,新教师也尽展现代技术和思维敏捷的优
势;全组成员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在本人的牵引作
用下,经常请外校的地理行家来校指导、或带领大家
走出去与同类学校的同行进行互动交流。然后组织每
位组员进行自我反思,从而使联组教研活动得到升
华,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校本教研的质量。在校内组内
活动中,老师们都是带着问题和希望而来,获得方法
和信心而去;对外活动中,各位又都是怀揣问题与不
解参加,以获得迎刃而解而归。或许是我们的活动具
体而具有针对性,比较适合一线教师的需要,现在本
区好几所兄弟学校也正常化地参加了我们的联组活
动,从而由原来的校内联组教研发展成为现在的校际
联组教研,其规模与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原有的计划。
苏州市和相城区两级教研员都以“内容丰富、活动高
效”对本校的联组活动提出了很高的评价。其他区的
同类学校的同行们知道后,也纷纷要求加入我们的联
组教研活动。
4. 联组教研的成果
联组教研活动开展了两个学年,收获颇丰,每位
参与的教师都撰写了联组教研的活动心得。概括起
来,老师们总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1) 联组教研活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变以往的单
兵作战为现在的团队协作;当然是轻松灵活,而且事
半功倍。
2) 联组教研变闭门造车为集体交流互动,更切合
教学实际,解决了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
惑,使大家受益匪浅。
3) 教研联组活动促使年轻老师加速成长,快速成
长。结合本校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本校推行
了年轻教师成长的“一、三、五”成长计划,即一年
站稳课堂,三年独立循环,五年成为骨干。通过联组
教研活动,现在本组的地理教学越来越体现出较其他
学科的优越性。
本人在这两年的地理联组教研活动中,总的体会
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老师们的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信心是
工作、生活的质量法码。活动之前的一年,不少年轻
老师常常为自己的工作苦恼,各自为战的教学导致很
多老师十分茫然,不知道如何上好课。如今,大家普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3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学科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
遍对对工作充满信心,教学工作变得轻松愉快。联组
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工作能力,改变了学习、工作、生
活的面貌。
其次是大家的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联组活动的
主要内容就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我们从教学理论的
集体解读、学科专业知识的共同拓展、教学过程的协
作设计、师生活动的互动开展、课堂突发事件的有效
处理、地理作业的批阅等等,都是集大家的共同智慧
而成。寻求问题的解答、拓展、深化,不再是一个人
而是大家共同的行动。从理论领悟到实际的操作、从
课前、课中到课后、从地理教学到育人成长,无不渗
透着集体的智慧和个性的魅力,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
专业素养。
第三是课改理念的全面深刻内化。过去课改理念
和教学行为是两张面孔,在活动中,老师们将新课程
的理念切实内化为教学行为,转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
的学的方式[3]。例如,邱彬彬老师在上《东南亚》一
节的教学时,以设计一条东南亚旅游线路为主线贯穿
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给人以新颖感、紧凑感和整体
感,让学生以旅游主体的身份投入到活动中,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过去的
以教师的教为主改变为以学生的活动参与为主。
第四是自我空间得到有效发展。联组活动的两个
学年,教师们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教学成绩也更加突出。联组教研与地理组的教学实绩
也自然而言的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地理联
组教研为教师提供了成长的阶梯、展示自我的平台、
获得自我发展的无限空间。
经过两年的联组活动,本人也有多篇文章与教学
案例在苏州市级获得一、二等奖。本组其他老师在各
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多有斩获,获得辉煌成绩,
现在本校地理组在苏州大市范围内也算小有名气了,
在2011 年度,本组获得了苏州市和相城区两级优秀
教研组称号。
5. 联组活动的问题
在两个学年的活动中,我们收获了许多,但也有
不少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联组活动经常受到时空的限制。我们最初
拟定每周开展一次联组活动,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遇到
了不少的困难,比如各位老师的时间有时无法协调,
校内各项大型活动等时不时还会对联组活动产生冲
击,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挤占了我们的时间,如各种
文艺活动、考试和放假与之冲突等等,整个学期只能
进行七八次活动。从实际出发,后来只好改为两周一
次,这在本校范围内基本可以正常运作。但随着联组
活动的扩大化,校内联组变成了校际、区际联组后,
跨校活动自然会带来交通与时间一致与否的问题,即
使是每两周一次有时也难以保证。联组由地理学科分
年级段组成,如何做好各年级段的协调共建与共进?
教师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有时组内同行无法解
决,还要走出校门请教专家与同行名家,这又受到时
间与经济的限制。如何保证老师们方便及时地参加活
动,遇到问题如何才能及时交流并获得专家的指导,
时间与空间(交通)成为联组活动过程能否顺利实施的
一大难题。
其次是如何创新活动方式、充实活动主题。这两
年,我们的联组活动主要以说课、听课、议课、备课
等为主,形式相对单一。活动主题以地理课堂教学为
主、尤其在具体操作层面的居多,每次处理的问题也
较零散,缺乏完整的理论支撑和实施的系统性。活动
的内容比较繁杂,每次都要花费半天时间,费时费力,
时效性较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活动的质量,
让活动更有新意,教师更有积极性,让联组活动得到
可持续发展,成为联组活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校内与校际、区际地理教研联组活动中,我们
一路走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年暑期,通过
与市区两级教研员的沟通以及与本区同类学校同行
的多次磋商,同时也得到区、校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准备多请一些专家来
开设讲座;多找一些机会走出去,多参加一些教师培
训活动,开拓眼界。现在我们正着手准备采用网络化
联组教研活动,这样既可以打破原来联组活动时空限
制,对教研成果的共享也更为实际。解决好这些问题
后,我校地理组的成员对地理联组研究活动更加充满
了信心。从第三年度开始,我们将以网上校际、区际
联组形式进行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与方式。我们
将继续努力,向着既定的计划目标一路探索和前行,
以期获得更丰硕的成果。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4
浅谈农村中学地理学科联组教研活动的开展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陈林. 论课程改革的思考[J]. 科技资讯, 2010, 26: 198.
[2] 郎晓叶. 浅谈影响中小学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因素[J]. 科教
新报·教育科研, 2010, 14: 22.
[3] 冯东宇. “探究学习”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 科教新报·教育科
研, 2010, 24: 170.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