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4 No.07(2014), Article ID:14550,8 pages
DOI:10.12677/AP.2014.47118

Review of Identity Fusion

Cancan Yuan, Su Tao, Huazhang L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Ideology and Politic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Email: 1037489624@qq.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Nov. 3rd, 2014; revised: Nov. 11th, 2014; accepted: Nov. 25th, 2014

ABSTRACT

Identity fusion is a visceral feeling of oneness with the group,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meable borders between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identiti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oncept,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identity fusion; distinguish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dentity fusion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ypes of group ties, implications, functional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s on the outcomes; emphasized on effects of fusion on extreme pro-group actions and helping behaviors; discussed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individual agency and perception of invulnerability; finally, the analysis and prospects on definition, origins of fusion, research methods, positive or negative results and cultural studies were given.

Keywords:Identification, Identity Fusion, Personal Identity, Social Identity

认同融合理论研究述评

袁灿灿,陶  塑,鲁华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北京

Email: 1037489624@qq.com

收稿日期:2014年11月3日;修回日期:2014年11月11日;录用日期:2014年11月25日

摘  要

认同融合(Identity Fusion)是一种深层次的、发自内心的与群体的统一感,其特征是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具有可渗透性的边界。本文阐述了认同融合的概念、原则和测量方式,辨析了其与社会认同在群体关系类型、内涵和作用机制及对结果变量的预测等方面的异同;着重分析了其对极端内群体行为和助人行为的预测,探讨了意志感和抗伤害的信念的中介作用;最后,在概念界定、产生根源、研究方法、积极消极结果、文化特色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认同,认同融合,个人认同,社会认同

1. 引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基于宗教信仰或种族差异的暴力冲突却屡见不鲜。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一些恐怖组织派出自杀式袭击、人体炸弹、煽动成员参与群际冲突,为了群体捐献所有财产等等信息。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为了所属群体甘于牺牲?他们到底怀着怎样的一种情感?这些行为背后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动机?心理学对这些极端群体行为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长一段历史,并且从精神病理学(Post, 2005)、不确定感的增高(Hogg, Sherman, Dierselhuis, Maitner, & Moffit, 2007)、个人意义的增加(Kruglanski, Chen, Dechesne, & Fishman, 2009)、自尊的提高(Lisjak, Lee, & Gardner, 2012)等方面对极端行为提出了解释。

但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wann认为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释这些行为,他假设这些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机制——认同融合(identity fusion),个体可能与他们所在的群体或组织融为一体(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2. 认同融合的概念和原则

2.1. 认同融合的概念

Swann等学者提出,认同融合是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一种深层次的、发自内心的和群体的统一感。这种统一感来自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具有渗透性的边界,这种边界的可渗透性导致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之间相互影响。高度融合的个体既从群体成员的角度来看待自身(“群体成员身份是我自我概念的关键组成部分”),也从自身的角度来感知群体(“我是群体的重要一员”) (Swann, Jetten, Gomez, Whitehouse, & Bastian, 2012)。我国学者在一篇文献中也曾提及认同融合的定义:“所谓认同融合是指个人与他人、本群体与他群体在情感上和心理上趋同的过程”(管健,柴民权,2011)

认同融合包涵了两个最基本、最关键的方面,一个是与群体的连接感(connectedness);另一方面是相互作用(reciprocal strength) (Swann et al., 2012)。融合了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有非常强烈的连接感,这种连接感不仅来自个体与群体之间,也来自个体和其他的群体成员之间,个体相信自己和其他成员在群体中共同平等地发挥作用。相互作用指的是个体会认为他和群体以及他和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增长,个体认为自己会为其他群体成员做任何事情,并且相信其他群体成员也一样。

Swann等将认同融合分为两种,局部的融合(local fusion)和扩展的融合(extended fusion)。局部的融合是指个体在相对小的群体(比如家庭、工作团队)中和那些有着私人关系的人们建立关系纽带;扩展的融合是指个体将这种关系纽带投射到相对更大的群体中,这个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可能和该个体没有直接关系,如国家、宗教群体等(Swann et al., 2012)

2.2. 认同融合的原则

Swann等(2010)根据连接感和相互作用这两个关键因素提出了认同融合的四个原则,这些原则也是我们将认同融合与其他概念区分开来的主要依据:

(1) 个人意志—个人自我原则(Agentic-personal-self principle)。传统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人意志在内群体行为上是不起作用的,但是认同融合观点却认为,当高融合的个体实施内群体行为时,他们的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同时起着作用。即便是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界限模糊时,融合了的个体仍然保持着独立和强劲的个人认同(Baray, Postmes, & Jetten, 2009)。也就是说认同融合的个体将个人意志力带入了群体事件里。

(2) 身份协调的原则(Identity synergy principle)。这一原则认为高融合的个体,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协同作用,激发他们的亲内群体行为。这一原则还认为,因为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之间的界限是多孔、可渗透的,所以无论激活哪一方面,都可以产生亲内群体行为。这与传统社会认同理论中,只有社会认同激活才能产生亲内群体行为截然不同。

(3) 关联关系原则(Relational ties principle)。在社会认同理论中,高认同的个体将其他群体成员知觉为群体信息的载体,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是基于成员表现出的群体典型特征的多少。但是融合了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不仅基于每个人意志的独特性,而且还基于群体特征的典型性。独特的个人特征加上群体特征的典型性使得他们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关联关系。

(4) 不可逆原则(Irrevocability principle)。在群体认同中,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当某个情境移除后,个体的群体认同可能就会降低。但是,一旦融合,个体将会倾向于保持融合。Swann等通过间隔6个月的前后测量发现,认同融合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Gómez, Brooks et al., 2011)。Swann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是上面提及的关联关系原则,个体和群体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强烈联系让他很难摆脱融合;其次,认同融合具有排他性(Swann et al., 2009),减少了他们融合进其他群体的机会;最后,融合个体的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之间松散的界限,使得无论哪一方面受到威胁,两方面都会激活。为了获得稳定的自我概念,个体会启动补偿式的自我验证机制,以此来重新确立自我概念,两种认同之间频繁的活动又进而促进了融合(Gómez, Seyle, Huici, & Swann, 2009)

3. 认同融合的测量

3.1. 图画测量

1986年,Arthur. Aron和Elaine N. Aron在研究亲密关系时,提出了自我扩张模型(self-expansion model)。该模型指出,人们具有自我扩张的动机,即通过扩张自我来提高自我效能。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就是将他人纳入自我,包括他人的资源、观念和认同,这使个体觉得自己拥有他人的资源、观念及认同,觉得他人得到的或失去的资源、观念及认同也是自己得到或失去的。有研究发现个体也会将群体(Tropp & Wright, 2001)或者社区(Mashek, Cannaday, & Tangey, 2007)纳入自我。所以,这里的他人不仅包括亲密他人、一般意义上的他人,而且还包括群体、社区等。

这种将群体纳入自我的模式就与认同融合假设的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非常相似,认同融合的早期测量方式也来源于Aron等人对自我扩张的测量。Aron等在1992年发展出将他人纳入自我的一个直接测量方法——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量表(IOS量表),材料是7个重叠程度线性增加的双圆,一个圆代表自我,另一个代表他人,交叉部分代表自我和他人的重叠部分。被试从这七对圆圈中选出最能代表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一对圆圈。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涉及关系的研究,并被扩展到自我与群体(Mashek, Cannaday, & Tangney, 2007)、自我与其他社会共同体关系的测量中(贾凤翔,石伟,2012)

Swann等(2009)进一步改编了IOS量表,发展出认同融合图画量表(the pictorial measure of fusion),见图1。让被试从五张图片中选出最能代表他们和群体关系的图片,以代表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其中A为自我与群体完全分离的状态,E为自我与群体完全融合的状态。图画量表的具有良好的时间稳定性(r = 0.56) (Gómez, Brooks et al., 2011)。在一系列的研究中,图画量表表现出了对极端亲内群体行为的成功预测(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Swann, et al., 2009)

3.2. 言语量表

虽然图画量表直观地呈现了认同融合中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它还是不能完全阐述个体在选择这些选项时的思考和作答过程,而且图画测量只有一个项目,结果呈现双峰分布的状态。鉴于以上种种缺陷,Swann等人(2011)编制出了一套言语的量表来测量认同融合,并发展出了不同语言版本(西班牙语和英语)。这套言语测验由7个项目组成(如:我和我的祖国是一体的),让被试在7点量表上选择自己的赞同度。Swann等得出言语量表和图画量表间的相关为r = 0.58,p < 0.001;六个月后的重测相关系数为r = 0.71,p < 0.001;两次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8和0.76。Swann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言语量表在信度和效度的各个方面都要优于图画量表(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4. 认同融合与群体认同的关系

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fication theories)是战后欧洲心理学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有贡献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把个体对群体的认同看作群体行为的基础(赵志裕,温静,谭俭邦,2005)。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进而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来提高自尊(张莹瑞,佐斌,2006)

认同融合一经提出就经常被拿来和它的“近亲”,来自社会认同理论中的群体认同这一概念进行比较,而群体认同在很长时间里被视为衡量个体与群体关系的“黄金指标”(Gómez, Brooks et al., 2011)。然而,近年来一些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认同融合与群体认同之间存在着诸多本质上的差异。

4.1. 二者的区分基于两类不同的群体关系

Brewer和Gardner(1996)区分了关系型群体关系和集体型群体关系的区别。他们认为在关系型群体中,联系是基于成员之间的私人关系,群体成员倾向于将群体成员看作是一个大家庭中独一无二和无可替代的。在集体型群体中,关系的建立是基于成员对彼此之间性格和原有特征重合程度的知觉,比如成员都是共和党人,都有同样的社会目标等,成员知觉彼此是类别上无差别的和可以互换的。Swann等人认为认同融合更多的产生于关系型取向群体,而群体认同更多的产生于集体型取向群体(Swann et al., 2012)

Figure 1. Pictorial measure of identity fusion

图1. 认同融合的图画测量(来源: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4.2. 两者的内涵和作用机制不同

认同融合理论认为,与群体融合了的个体不仅和这个群体产生了连接感,而且与群体中其他成员也产生了连接感,在共同拥有一些群体特征的基础上,相互欣赏彼此独一无二的个人特征;而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认同的仅仅是某个群体,而群体中的成员则被看成是无差别和可以相互替代的。

此外传统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之间是有边界的,并且这种边界是不可渗透的(Swann, Gómez, Seyle, Morales, & Huici, 2009)。一个人的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遵循功能拮抗(functional antagonism)原则(Pickett, Silver, & Brewer, 2002),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当一个人认同了他的群体,他的社会认同就会激活,个体更多的表现出群体的典型特征,相应地,个人认同激活就会减少。当对群体的认同增加的时候,个人认同就更少的参与到指导行为中来。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在群体事件中,起作用的是社会认同,个人认同不起作用,这一观点强调社会背景塑造个人自我(Swann, Gomez, Huici, Morales, & Hixon, 2010)

而持认同融合观点的学者(如Swann,Gomez)抛弃了这一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认同模型。他们认为,融合了的个体仍保持着显著的个人自我并和个人意志联系在一起,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遵循着功能协同(functional synergistically)的原则,他们之间的边界是可渗透的,激活一方,就会激活另一方(Swann et al., 2009)。对于融合了的个体来说,无论激活的是个人身份还是社会身份都会导致极端内群体行为(Swann et al., 2009)。融合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人们对群体的承诺,还在于他们为群体带来了动力式的个人认同。人们会在和内群体、外群体或者社会成员的接触过程中,发展出与群体的统一感和共享本质的知觉。但是这些对群体的感情并不会让融合了的个体失去个人自我,或者说使个人自我向群体屈服。相反的,融合过程只不过是将和群体有关的行为作为个人自我表达的一种可能模式。由强烈的个人意志的支撑,认同融合的个体开始作为群体利益的代表。

再者,Swann等人在编制认同融合量表时,通过心理测量学分析发现:验证性和探索性因素都分析表明认同融合并不是认同的简单相加,二者是不同维度的不同概念。

4.3. 两者对结果变量的预测程度不同

如前所述,认同融合的个体,其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影响;而群体认同时,社会认同与个人认同是相互拮抗的,这就导致二者对极端行为的预测力度不同,认同融合对极端行为等方面的预测力度要明显强于群体认同;而且,二者对所在群体成功或失败的反应不相同。

在几个预测效度的实验中,认同融合在6个月后对内群体极端行为的赞同的预测力度要强于群体认同;在若干经典电车困境变式实验中,认同融合对自我牺牲的预测力度也要高于群体认同(Gómez, Brooks et al., 2011)。在社会认同和个人认同的协同作用下,个体完全投入到极端亲内群体行动中去,融合可以良好的预测极端亲内群体行为(Swann et al., 2010)Buhrmester等人(2012)在关于2008年美国和西班牙大选的研究中发现,比起没有融合的个体,融合的个体更倾向于将个人生活质量与所在政党的成功和失败联系在一起,当所在政党赢得大选时,他们预测生活质量将会提高,反之当大选失败,他们会觉得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而高群体认同的个体只有所在政党赢得大选时才会比低群体认同的个体对个人未来抱有更多的期许,而当大选失败时,无论群体认同程度高低,对个人生活质量的预测不会有太大改变。Buhrmester等人总结为,当群体结果不同时,认同融合的个体不仅内化了群体的成功也内化了群体的失败;而群体认同的个体仅仅内化了群体的成功(Buhrmester, Gómez, Brooks, Morales, & Fernandez, 2012)。这些都为二者的辨析提供了实证性的证据。

5. 认同融合的结果

认同融合理论认为,个体与群体的融合会导致内群体偏好行为,基于这一理论的大量研究证明,认同融合对极端内群体行为的预测力要优于社会认同。

5.1. 极端内群体行为

与某一特定群体融合了的个体更倾向于赞同为群体打斗或者自我牺牲等极端行为。当融合个体个人意志被激活或者遭遇社会拒斥时,这一结果尤为突出。

Swann等(2011)让620名西班牙被试分别完成群体认同量表、认同融合的言语量表和图画量表,并且在6个月之后采用7点评分量表来测量被试对内群体极端行为的赞同,包括为群体打斗(如“我将会与那些对其他西班牙人造成身体威胁的人搏斗”)或者牺牲生命(如“我将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其他群体成员”)的意愿。结果发现,认同融合对极端行为赞同度的预测力度要高于群体认同指标(zs > 1.84, ps < 0.05),且认同融合的程度越高,对极端行为的赞同度也越高。在认同融合与自我牺牲的研究中,Swann等学者(2010)采用了经典电车困境及其变式。结果发现,高融合的个体(74%)倾向于自我牺牲,而大部分没有融合的个体(79%)却选择让电车撞死铁轨上的同胞;且认同融合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牺牲自己,救下同胞。

Swann等(2009)做了类似的研究,发现无论激活个人身份还是社会身份,融合了的个体的极端亲内群体行为(对打斗或牺牲的赞同程度)都有所提高。Swann等根据自我验证理论,利用消极反馈激活个人身份(Swann & Brooks, 2012),发现融合了的个体其对极端亲内群体行为(打斗或牺牲)的赞同度增加,这验证了关于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边界可渗透性,以及个人意志在认同融合中的作用。Swann等(2010)利用生理激活增加意志力的方式,同样验证了认同融合与自我牺牲是极端行为的媒介。

Gómez等(2011)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社会拒斥和认同融合对内群体极端行为的影响,拒斥的来源分别为由于国籍的外群体拒斥、由于个人行为的外群体拒斥、群体内部拒斥,结果变量为群体打斗或死亡的赞同度。实验首先让被试完成融合图画量表和群体认同量表;接下来让被试进入一个与其他同学聊天的网络聊天室,一部分被试获知被接纳,另一部分被试获知自己将永远不可能被接纳;随后被试完成操纵检验和结果变量(打斗或死亡)的测量。结果发现当融合了的个体遭遇社会拒斥时,无论这种拒斥是来自群体外(对其国家的排斥)还是群体内(对其个人行为的排斥),都会增加他们对极端亲内群体行为的赞同度(如打斗和牺牲)。

研究者将社会认同、认同融合与自我概念清晰度、移情、本质主义(essentialism)、攻击性等人格特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认同融合与这些人格特质的相关不显著。由此得知,认同融合对极端行为的良好预测并不是因为这些稳定的人格特质(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5.2. 积极内群体行为

认同融合不仅促进个体对极端暴力行为的认可,也促进积极内群体行为的发生。Swann等(2009)发现无论激活个人身份还是社会身份,融合了的个体的内群体助人行为都会增加。相同的发现也来自Swann等(2010)的研究,认为认同融合与自我牺牲是内群体助人行为的媒介。

当遭遇到社会拒斥时,融合了的个体其内群体亲社会行为也会增加。Gómez等人(2011)的实验中,拒斥来自个体成员资格不足,结果变量为内群体捐赠行为,结果发现融合了的个体不仅极端行为会增加,内群体助人行为也会增加。该研究的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当拒斥来自内群体时,融合却被拒斥的个体不仅会提高极端亲内群体行为的赞同度,而且拒绝离开自己所在的群体,以增加群体忠诚度来应对拒斥。

6. 认同融合对极端行为预测的中介变量

大量研究表明,认同融合对极端亲内群体行为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是什么让认同融合具有这样的动力作用呢?目前研究集中在两个中介变量上。

6.1. 意志感

融合了的个体对他们的群体感觉到的高度连接感和相互增长会召唤他们将个人意志和群体意志联系在一起。进而,个人意志(agency)会也会使人们更倾向于做出亲内群体行为。最近的一些研究证实了意志感在认同融合和亲内群体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Swann et al., 2010)

因为认同融合的个体的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是功能协同而非相互竞争的,当融合进一个群体时,个体并没有失去自己独有的特质,反而将个人意志带入了群体行为中,这样他们遵循和实施内群体行为的动力就不仅仅只有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情境,还有个人强有力的意志(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6.2. 抗伤害的信念

如果说个人意志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把亲内群体的冲动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但是它并没有成功的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为了自己的群体做那些显而易见的危险的极端行为。

Swann等人假设认同融合的个体更倾向于赞成群体内的极端行为是因为他们的抗伤害知觉或信念(perceptions of invulnerability)。因为认同融合的个体认为他们和群体内其他成员是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不会受到伤害的,他们自己不能够完成的事情其他成员会为他们做;反过来,他们也会为群体和群体其他成员做出自己的牺牲。抗伤害的信念在认同融合与极端行为的预测上起着中介作用。在控制了抗伤害信念后,认同融合对极端行为的预测力度下降,融合了的个体不再轻易做出那些危险的行为(Swann et al., 2010)

7. 已有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认同融合给研究者提供了崭新的解释个人和群体关系的角度,尤其是它对极端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在这个变革越来越快、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时代有着更深的实践意义。如前文所述,人们从一些角度解释极端行为或者恐怖行为的发生,这些解释都直接、间接的说明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是互不相容的。但认同融合的研究表明,那些高融合个体做出的行为反映的是确定感而非不确定感(Van den Bos, Van Ameijde, & Van Gorp, 2006),是意志感而非焦虑感,是不会受伤害的信念而非死亡凸显的威胁(Pyszczynski, Abdollahi et al., 2006)。认同融合不仅很好的解释了一些其他理论不能解释的现象,而且对亲内群体行为和极端行为有着很好的预测效果(Gómez, Brooks et al., 2011)

认同融合可能也给群体研究中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释。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相对凸显的群体认同会导致一种从群体到个人的单向的影响,即个体的群体行为只是由社会认同决定,个人意志在群体行为中的作用并不知道,而且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更换群体。但是认同融合认为当群体认同凸显时人们的个人认同仍保持显著,而且当群体与个人产生分歧时,个体保留的独特的个人意志驱使他们离开和更换群体,这一结论为群体研究开拓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域。认同融合理论并不认为内群体行为是受社会比较影响形成的,所以能够解释为什么在没有社会比较的情况下,高融合个体仍会做出亲内群体的自我牺牲行为。

尽管研究者们努力的探寻认同融合的概念、结构和它的机制,并且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坚实的支持和证据,但是该理论仍需要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研究。

7.1. 认同融合和社会认同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辨析

研究者虽然对认同融合与社会认同进行了区分,但这种区分尚不十分明晰,二者之间仍有令人疑惑的地方,比如,二者是否可以同时存在?能否相互转化或在何种情况下会相互转化?二者如何关联?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认同融合的很多研究都是从测量的角度或对极端行为的预测强度上来区分二者,这种由结果而来的辨析,说服力还略有不足,有循环论证的嫌疑。

7.2. 认同融合产生的根源并不明确

虽然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不可否认我们仍然对认同融合的本质没有充分把握,尤其是它产生的根源。这就导致一些新问题的出现,为什么特定的人会对特定的群体产生融合?为什么一些人会产生融合而另一些人仅仅只是强烈的认同群体?认同融合是否存在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来源于哪里?认同融合的前因变量有哪些?融合的个体与其他内群体成员之间是怎么联系的,尤其是那些群体内没有融合的成员如何相互看待和交往?究竟是个人的某些特质导致了认同融合还是群体的某些特征导致了认同融合,抑或是二者的相互作用?目前这些都并不明确,缺乏充足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7.3. 研究方法有待丰富

目前,对于认同融合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问卷法(图画量表和言语量表)、态度预测(对极端行为赞同度的预测)、决策情境判断(电车困境),缺少真实情境中的研究,使得研究的生态效度大打折扣。认同融合理论的构建来源于对真实社会现象的提取,所以未来应更多的致力于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开展研究。选取做出极端行为的被试虽然非常困难,但却十分有必要。

7.4. 认同融合是积极还是消极的?

先前研究表明,认同融合了的个体与内群体偏好行为联系十分紧密,这些行为不仅包括消极的极端行为如打斗和死亡(Gómez, Brooks et al., 2011),也包括助人行为如捐赠私人财产(Swann et al., 2010),还有自我牺牲行为如跳下铁轨,救下他人等积极无私的行为(Gómez, Brooks et al., 2011)。救人民于水火、国家于危难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以祖国为荣,明天祖国以我荣”的责任感教育,这些都是社会应该提倡的;但是自杀式袭击,恐怖活动、暴力行为等等恶性极端行为都是需要消除的。那么认同融合到底何时发挥积极作用,又何时会导致消极后果呢?个人意志感是否在其中发挥作用?这其中的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晰,若能探讨其中的调节变量,便有可能充分发挥认同融合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7.5.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认同融合

认同融合的另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我国对其尚未涉足,更没有针对中国人认同融合的研究。管健(2012)的《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一书,题目中虽涉及认同融合,但她强调的是个体在应对刻板印象威胁时所使用的策略,将认同融合作为与认同分离相对的概念,与本文所论述的概念及内涵并不一致。

中国作为集体主义文化占主导的国家,更多的强调团体、组织、集体、家国观念(如“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里既有适合认同融合产生的关系型群体土壤,又强调群体成员间彼此独特的连接感和相互作用。Swann等学者在其未发表的对五大洲认同融合现状的调查中发现,中国人对国家的认同融合率十分的高(大约75%的大学生) (Swann et al., 2012),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没有比中国学者自己来回来这个问题更具说服力。西方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认同融合的理论框架照搬硬套到中国来显然是极其不合适的,中国必须有立足自己文化特点和本土特色的中国人的认同融合研究。

基金项目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SHC024)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9-2012-123)的资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管健, 柴民权(2011). 刻板印象威胁—新议题与新争议. 心理科学进展, 12期, 1842-1850.

  2. [2]   管健(2012). 身份污名与认同融合——城市代际移民的社会表征研究.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 [3]   贾凤翔, 石伟(2012). 自我扩张模型的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进展, 1期, 137-148.

  4. [4]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2005).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 5期, 202-223.

  5. [5]   张莹瑞, 佐斌(2006). 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3期, 475-480.

  6. [6]   Baray, G., Postmes, T., & Jetten, J. (2009). When “I” equals “we”: Explor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and personal identity of extreme right-wing political party member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8, 625-647.

  7. [7]   Brewer, M. B., & Gardner, W. (1996). 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1, 83-93.

  8. [8]   Buhrmester, M. D., Gómez, Á., Brooks, M. L., Morales, J. F., Fernández, S., & Swann Jr., W. B. (2012). My group’s fate is my fate: Identity-fused Americans and Spaniards link personal life quality to outcome of 2008 election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34, 527-533.

  9. [9]   Gómez, Á., Brooks, M. L., Buhrmester, M. D., Vázquez, A., Jetten, J., & Swann Jr., W. B. (2011). On the nature of identity fusion: Insights into the construct and a new mea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918-933.

  10. [10]   Gómez, Á., Morales, J. F., Hart, S., Vázquez, A., & Swann, W. B. (2011). Rejected and excluded forevermore, but even more devoted: Irrevocable ostracism intensifies loyalty to the group among identity-fused pers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7, 1574-1586.

  11. [11]   Gómez, Á., Seyle, D. C., Huici, C., & Swann Jr., W. B. (2009). Can self-verification strivings fully transcend the self-other barrier? Seeking verification of ingroup identit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 1021-1044.

  12. [12]   Hogg, M. A. (2009). Managing self-uncertainty through group identification. Psychological Inquiry, 20, 221-224.

  13. [13]   Hogg, M. A., Sherman, D. K., Dierselhuis, J., Maitner, A. T., & Moffitt, G. (2007). Uncertainty, entitativity, and group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3, 135-142.

  14. [14]   Jetten, J., Gómez, A., Buhrmester, M., Brooks, M., & Swann Jr., W. B. (2012). Patterns of identity fusion in five continents. (In Press)

  15. [15]   Kruglanski, A. W., Chen, X., Dechesne, M., Fishman, S., & Orehek, E. (2009). Fully committed: Suicide bombers’ motivation and the quest for personal significance. Political Psychology, 30, 331-357.

  16. [16]   Lisjak, M., Lee, A. Y., & Gardner, W. L. (2012). When a threat to the brand is a threat to the self: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identification and implicit self-esteem in predicting defensivenes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8, 1120-1132.

  17. [17]   Mashek, D., Cannaday, L. W., & Tangney, J. P. (2007). Inclusion of community in self scale: A single-item pictorial measure of community connectednes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5, 257-275.

  18. [18]   Pickett, C. L., Silver, M. D., & Brewer, M. B. (2002). The impact of assimil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needs on perceived group importance and judgments of ingroup siz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546-558.

  19. [19]   Post, J. M. (2005). When hatred is bred in the bone: Psycho-cultural foundations of contemporary terrorism. Political Psychology, 26, 615-636.

  20. [20]   Pyszczynski, T., Abdollahi, A., Solomon, S., Greenberg, J., Cohen, F., & Weise, D. (2006). Mortality salience, martyrdom, and military might: The great Satan versus the axis of evi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 525-537.

  21. [21]   Swann Jr., W. B., & Brooks, M. (2012). Why threats trigger compensatory reactions: The need for coherence and quest for self-verification. Social Cognition, 30, 758-777.

  22. [22]   Swann Jr., W. B., Gómez, Á., Huici, C., Morales, J., & Hixon, J. G. (2010). Identity fusion and self-sacrifice: Arousal as a catalyst of pro-group fighting, dying, and help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 824-841.

  23. [23]   Swann Jr., W. B., Gómez, Á., Seyle, D. C., Morales, J., & Huici, C. (2009). Identity fusion: The interplay of personal and social identities in extreme group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995-1011.

  24. [24]   Swann Jr., W. B., Jetten, J., Gómez, A., Whitehouse, H., & Bastian, B. (2012). When group membership gets personal: A theory of identity fus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19, 441-456.

  25. [25]   Tropp, L. R., & Wright, S. C. (2001). Ingroup identification as inclusion of ingroup in the sel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 585-600.

  26. [26]   Van den Bos, K., van Ameijde, J., & van Gorp, H. (2006). On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The role of personal uncertainty in religious worldview defens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8, 333-341.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