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2, 2, 88-92
http://dx.doi.org/10.12677/mm.2012.22016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m)
Study on Shanghai Logistics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Shujun Xu, Yangyang X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hanghai
Email: xushaun@gmail.com
Received: Dec. 20th, 2011; revised: Jan. 5th, 2012; accepted: Jan. 22nd, 20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istics needs, the main
factors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an d the unique character istics of the Shanghai logistics ne eds are: regional
effects of radiation, high-lev els and in ternatio n al de mand, which will necessarily he lp to dev elop the logistics
industry policy and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Keywords: Logistics Demand; Linear Regression; Gray Correlation
上海市物流需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许淑君,许杨旸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Email: xushaun@gmail.com
收稿日期:2011 年12月20 日;修回日期:2012 年1月5日;录用日期:2012 年1月22 日
摘 要:从定性分析物流需求的一般特性出发,定量分析了影响上海市物流需求的独特特性以及主要影
响因素,揭示出上海市物流需求表现出地域影响的辐射性、层次需求的高端性以及功能需求的国际性这
三大特征,以期为上海市政府制定物流产业的发展政策、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物流需求;一元线性回归;灰色关联度
1. 引言
物流作为公认的第三利润源泉,其产业已在全球
成长为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是各国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和基础。近年,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也逐
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物流市场规模扩张迅猛,有
关物流需求的研究日益成为物流规划的核心问题。物
流需求分析有利于合理规划、建设物流产业,进行有
效的需求管理进而提高社会物流活动效率与效益。
我国有关物流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初,对物流市场需求的研究更晚。而物流统计数据较
少,主要集中在泛泛地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界定需求
规模及其计量方式及预测物流发展空间等方面。如肖
丹[1]等基于物流需求特点提出了物流需求量化的原则
和方法;赵启兰[2]等提出了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分析指
标;刘秉镰[3]研究了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价值量的物
流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王晓原[4]等对灰色预测模型
在物流规模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杨茂盛[5]等建
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需求量预测模型,并进行了
实证分析;初良勇[6]等在回归分析、灰色系统及神经
网络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物流需求组合预测模型。
为能更全面系统地分析上海市物流需求,本文采
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上海
市物流产业发展的一般特点,再借助适当的定量分析
*资助信息:本研究获上海财经大学 211 项目Ⅲ期资助。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88
上海市物流需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方法探究深刻揭示上海市物流需求的特性以及影响
因素。
2. 物流需求的一般特点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对生产、
流通、消费领域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商品及废
旧物品、废旧材料等的配置作用而产生的对物在空
间、时间和费用方面的要求,涉及运输、库存、包装、
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需求等物流活
动诸方面[7]。
2.1. 物流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
物流需求相比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般服务需
求,具有如下特性:
1) 派生性。物流需求是一种为满足生产流通企业
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的派生性需求。经济活动等
本源性需求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物流需求的变化[8]。
2) 阶段性。主要表现在物流需求的增长过程和物
流需求层次性变化。初始阶段的物流需求量小,功能
需求相对单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不
断扩大,对物流功能和物流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
求[9]。而信息化使得物流需求在规模和层次上达到更
高阶段。
3) 需求弹性小。物流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
内,价格变动程度与所引起的物流需求量变动程度的
比较。相对于一般服务商品而言,物流需求具有较小
的需求弹性。这是因为物流活动渗透到生产、流通、
消费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必
要组成部分。
4) 多样性。不同的物流需求主体对物流服务数
量、质量和内容会提出不同要求。而货物特性不同,
对运输、仓储、保管、包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势
必引发了物流需求种类的多样性,产生了个性化、多
样化的物流需求。
2.2. 物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
物流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广泛而紧密
的联系,具体体现在:
1)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总量是物流需求量增长的
决定因素,是物流需求的源动力。全球物流产业较发
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比如美国和日本。随
着上海市经济发展,物流业增加值(物流业的总产值扣
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从2001 年的 628.6 亿元增长到
2008 年的 1794.5 亿元,其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从2001 年的12.06%增加到了 2008 年的13.1%。08
年上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居
世界第二[10]。
2) 产业结构。不同产业结构对物流需求功能、物
流层次和物流需求结构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第一产
业中的农林牧业对物流的需求属于粗放型,需求量大
但价值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采掘业等提供的都
是实物形态的产品,从生产到消费都离不开物流,因
而对物流的需求较大;而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对
物流活动依赖度较小,更多地需要基于信息技术的现
代物流服务。可见,不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程度有明
显的差异。
3) 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由于物流需求的派
生性,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影响着物流量[11]。由于物流
服务严格依赖基础设施,因此管理体制对物流基础设
施的建设产生直接影响,如各级政府对物流产业的投
入增加,为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铁
路、公路、水路的投资规模直接影响交通运输网络的
密度和等级,进而对物流需求产生相应影响[12]。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
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随后上海市政
府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
要》和《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中也把
推进现代物流产业持续发展作为了上海加速发展现
代服务业的重点,并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了“十五”
和“十一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与“三
年行动计划”[13]。正是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政策下,
上海市四大重点物流园区(深水港物流园区、外高桥物
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和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得以
重点发展与建设。这不仅将促进上海市保税物流的发
展,而且在其辐射区域内满足了相应的物流需求。
4) 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消费水平和消费理念将
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销售行为,进而影响
物流规模[14],新产品和新服务往往需要高水平物流服
务提供支持。
此外,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还包括市场环境[15]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89
上海市物流需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和技术进步[16]等。物流活动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市场
环境的变化将影响物流的物质流向、服务方式以及服
务质量和数量。如此,国内外贸易方式、经济全球化
等市场环境都将影响物流需求。
3. 上海市物流需求影响分析
3.1. 上海市经济总量与物流需求的回归分析
上海市经济总量与上海市物流需求的联系很密
切[10]。为更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一
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鉴于物流需求没有直接的综合统计指标,过往的
研究常选用货物运输量替代。但物流需求不仅表现在
运输上,还与包装等其他物流活动相关。本文拟采用
物流业增加值作为物流需求指标。限于能够收集到的
物流业增加值数据仅有 8个,样本容量太小,且这些
数据的解释变量都是经济类数据,彼此间关系非常紧
密,多元回归分析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因
此,本文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上海市生产总值
(亿元)和物流业增加值(亿元)之间的联系。原始数据如
表1。本文回归分析软件采用 SPSS Statistics V17.0,
结果见表 2。
由此,可得回归方程:
126.111 0.141
y
x (1)
式(1)表明,上海市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亿元,上海
市物流业增加值将增加 1410 万元;另外,对回归方
程进行检验,计算结果如表 3,表 4所示。
Table 1. The original data[10,13,17]
表1. 原始数据[10,13,17]
年份 物流业增加
值(亿元)
上海市生产
总值(亿元) 年份 物流业增加
值(亿元)
上海市生产总
值(亿元)
2001 628.60 5210.12 2005 1175.50 9247.66
2002 703.40 5741.03 2006 1338.60 10572.24
2003 770.10 6694.23 2007 1572.60 12494.01
2004 985.30 8072.83 2008 1794.50 14069.87
Table 2. The coefficienta
表2. 系数 a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模型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T Sig.
(常量) –126.111 30.155 –4.1820.006
1 X 0.141 0.003 0.998 43.4060
Table 3. Model summaryb
表3. 模型汇总 b
模型 R R方 调整R方 标准估计误差
1 0.998a 0.997 0.996 25.88332
Table 4. Anovab
表4. Anovab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回归 1262237.9161 1262237.916 1884.0880.000a
残差 4019.679 6 669.947 1
总计 1266257.5957
拟合度检验:从表 3可知,说明回归拟合度非常
好,即上海市生产总值的变化能够解释 99.7% 的物 流
业增加值的变化。
显著性检验:从表 2中和表4中可以看到,F检
验和 t检验的P值均为零,说明方程的参数是显著的,
即上海市生产总值确实是对物流业增加值有影响的。
3.2. 上海市产业结构与物流需求的定量分析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这里进一步研究上海市产业
结构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定量关系。
上海市 1978 年至 2009 年间第一、二产业比重逐
年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8 年的19%上升到
2009 年的 59%,甚至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三大产业
中生产总值最高的产业[10]。
不同产业对物流市场有不一样的需求,而产业结
构和物流皆属于非常复杂的系统,并带有明显的动态
性和不确定性。另外,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非常有限,
灰度较大。为此,本研究采用灰关联分析法讨论三大
产业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001年至2008
年数据的灰色关联度计算,第三产业与物流增加值的
关联度为 0.9443,其次是第二产业的0.8876,最 低关
联度为第一产业,为 0.6124。
三大产业与物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都在0.6 以
上,说明上海市三大产业与物流需求的关系都较为紧
密。其中,第三产业与物流需求的关联系数为 0.9443,
是三次产业中最高的,而且其数值非常接近 1。这似
乎与“第三产业对物流的依赖度低”这一前述的一般
特性矛盾。笔者认为,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很大,
第三产业占比高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如此高的依赖度。
其实,如果从上海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发展现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90
上海市物流需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状来分析第三产业高依赖度可以看出,一方面上海市
的物流需求有很大程度上不局限于本地区的生产生
活需要,而具有对其他地区更为广泛的辐射程度,主
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相当大的比例经过上
海实现。因此,上海市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仅与本市
的生产生活高度相关,而且与中西部地区的进出口量
高度相关,表现为在地域上的扩散性。
另一方面,上海市的物流活动已经从以基本货物
运输为主向更高层次、更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相对
于其他城市而言,更多的寻求与世界接轨,表现为需
求层次的高端性。物流需求层次的高端性在物流的统
计数据上表现出来。
第二产业与物流需求的关联系数为0.8876。这表
明尽管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在上海市生产
总值中的比重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其依然是物流需
求的重要来源。
第一产业与物流需求的关联系数为0.6124,是三
大产业中最低的。这说明上海作为一个资源严重匮乏
而人口密集的城市,其粗放型的第一产业对物流需求
的影响力相对较小。
3.3. 上海市物流需求深层次影响定量分析
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有很多。为较全面的讨论物
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里做更进一步的
分析。由于同样原因考虑,这里仍然采用灰色关联度
分析法进行分析。
首先,就目前上海市第二产业的状况,这里讨论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以探明物流需求与工业
和建筑业之间更为具体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业与物
流业增加值的关联度为 0.939,而建筑业为 0.803。
其次,物流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商品流通性
物流需求是物流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的批
发与零售会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市场。而随着电子商
务的兴起与发展,网上购物、电视电话购物的大量涌
现,都会产生大量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时间性
强的物流需求,因此,批发与零售行业是上海市物流
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居民消费水平(元)
与物流业增加值(亿元)之间的关联度为0.8274,进出
口总额(亿美元)的关联度为 0.5965。居民消费水平和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物流产业的高关联性说明上
海市的消费性城市特性以及商业流通对上海市物流
活动的重要影响。进出口总额的关联度较小,再次说
明上海市物流活动的地域辐射性广这一特点。
为揭示物流产业在货运、港口货物吞吐量以及国
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方面的表现差异,这里,分析了
它们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见表 5。
表5显示,上海市物流需求的最重要体现在于港
口货物吞吐量方面,这充分体现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的地位以及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而国际标准集装箱吞
吐量方面的关联度不高,说明国际集装箱运输还有长
足的发展空间。在货物运输量的关联度方面,水路运
输关联度最大,其次是民用航空运输,公路运输再次,
最后是铁路运输。这是因为上海市国际运输多采用海
洋运输,其次是航空运输,而国际铁路的联运没有与
上海港相连,铁路设施的建设不足,使得铁路在上海
市物流需求中的作用不明显。
再看货物运输量及其细分,货物运输量与物流需
求的关联度为 0.7749,可见货物运输量与物流需求之
间确实存在着较为强烈的关联性,说明将货物运输量
作为物流需求的替代指标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行的。
但同时注意到,0.7749 的关联度表明二者之间仍然存
在着一定的偏差,且其关联度远远低于港口货物吞吐
量等,所以本文采用物流业增加值作为研究物流需求
的指标是科学合理的。在所有货物运输量及其细分的
关联度排名中,排名最前的是水路运输量,其关联度
为0.8754,其次是货物运输量 0.7749,公路运输量
0.7077,铁路运输量 0.7073,可见,在上海市的货物
运输中,水路运输与其物流活动的关系最为紧密,而
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与其关系相对较为较弱。这与上
海市物流地位主要表现为国际性港口城市以及其物
流网络特性有关。上海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
Table 5.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logistics demand (million)
and main logistics functions
表5. 物流需求(亿元)与各物流主要功能之间的关联分析
因子 关联度
货物运输量(万吨) 0.7749
铁路(万吨) 0.7073
公路(万吨) 0.7077
民用航空(万吨) 0.8155
其中
水路(万吨) 0.8754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0.9006
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万TEU) 0.6316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91
上海市物流需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92
上得益于其航运中心的地位,因而水路运输与物流活
动之间会有较强的相关性。上海作为国际贸易货物集
散中心,其内陆集疏运系统主要是通过公路运输来完
成的。可以说,上海市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国际空港的
建立,上海市物流需求的功能性体现出国际倾向。如
国际海运或空运。
4. 结论
本文在定性分析物流需求一般特性的基础上,以
物流增加值替代传统的以货运量作为物流需求的代
表,定量分析了上海市物流需求的独特特性以及影响
因素。结论如下:
1) 上海市物流需求与其经济总量之间具有正的
强相关性。上海市经济总量每增加一亿元,物流业增
加值将增加 1410 万元。物流业的发展对上海市经济
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2) 上海市第三产业与物流需求之间具有最强的
关联性。这一结论与第三产业对物流需求的低依赖性
并不矛盾。结合上海市进出口总额与物流需求之间的
较弱的关联性,可以说上海市物流需求不仅表现为对
上海市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撑,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辐
射性。同时,上海市物流需求的高层次性以及高价格
也是这一量化结果的原因。紧随着第三产业高关联性
之后的,是第二产业。而第一产业表现出的关联性相
对最低。三大产业的这种关联性差异是由于上海市的
地理位置、航运中心建设、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特
性决定的。
3) 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与建筑业与物流需求也具
有较强的关联性。居民消费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与物流产业的高关联性说明上海市的消费性城市
特性以及商业流通对上海市物流活动的重要影响。
4) 港口货物吞吐量与物流需求之间的高相关性,
以及货运量中水路、民航的高关联性都说明上海市物
流功能需求的国际性特性。国际物流多采用海运与航
空运输。而铁路的低关联性恰恰证明了上海市的国际
航运中心建设与铁路网络没有贯通所带来的问题。
与类似研究一样,本文也具有其局限性:由于数
据间的高度相关性,无法通过回归分析了解不同因素
对物流需求的具体影响。而灰色关联度既能得到彼此
之间的关联度,无法得到具体的因果关系和数值关
系,所以不同因素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
研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肖丹, 倪梅, 李伊松. 物流需求分析指标研究[J]. 铁道物资
科学管理, 2003, 2: 33-34.
[2] 赵启兰, 王稼琼, 刘宏志.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
析[J]. 中国软科学, 2004, 19(2): 92-95.
[3] 刘秉镰. 基于价值量的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J]. 中
国软科学, 2004, 19(5): 66-73.
[4] 王晓原, 李军. 灰色 GM(1,1)模型在区域物流规模预测中的
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47(3): 415-417.
[5] 杨茂盛, 孙珂.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物流需求量预测中的应
用[J]. 物流技术, 2005, 25(5): 39-41.
[6] 初良勇, 田质广, 谢新连. 组合预测模型在物流需求预测中
的应用[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4, 30(4): 43-46.
[7] 赵辉. 区域物流需求指标体系初探[J]. 物流科技, 2010, 2: 59-
60.
[8] D. Taylor. Global cases i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 agement.
London: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9.
[9] M. Christopne.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odon:
Finance Times/Pitman Publishing, 1999.
[10] 上海市统计局官网[URL].
http://www.stats-sh.gov.cn/2008shtj/index.asp
[11] 李欣.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上海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J]. 现
代商业, 2009, 8: 56-58.
[12]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 告
2010[M].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10: 87-103.
[13] 上海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Z].
[14] 刘静. 关于物流需求的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06.
[15] 徐宇. 湖南省物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 湖南大学, 2007.
[16] 潘鑫俊. 广东省物流需求分析[D].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年.
[17] 中国物流年鉴[Z], 2009.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