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Ha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农业科学, 2012, 2, 25-29
http://dx.doi.org/10.12677/hjas.2012.22005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hjas)
Rapid Propagation of “Lv Ling” Walnut (Juglans regia
L.) through Embryo-Induced Seedlings*
Xixing Liu1, Yuhong Gu2, Baoguo Li1#, Guohui Qi1, Lu Liu2, Yanz he Hui1, Lixin Dong1, Liyuan Ma1
1College of Forestry,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 g r i c u l 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Baoding
Email: liuxixing1234@126.com, #lbg888@163.com
Received: Apr. 13th, 2012 ; re vise d: A pr. 28th, 2012; accepted: May 2nd, 2012
Abstract: The mature embryo induced axillary buds were used as explants to investigate rapid propagation
of precocious thin-shelled “Lv Ling” walnut in the MS basic medium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S + sucrose 30 g/L + agar 6 g/L was the most feasible medium
for embryo germination, and 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 + sucrose 30 g/L + agar 6 g/L was the
best for induction and multiplicatio n of the ax illary buds in all tested treatments. The 50% of rooting rate was
achieved by a two-stage rooting method, namely, the shoots were first cultivated in DKW + IBA 8.0 mg/L +
sucrose 30 g/L + agar 6.0 g/L medium for 20 days under dark condition, then transferred to DKW + sucrose
30 g/L + agar 6.0 g/L medium under light condition. After transplanting to the field, 33.3% of the seedlings
survived.
Keywords: Walnut; Juglans; Embryo; Axillary Buds; Hormones
“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刘喜星 1,顾玉红 2,李保国 1#,齐国辉 1,刘 璐2,回彦哲 1,董丽欣 1,马丽媛 1
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保定
2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保定
Email: liuxixing1234@126.com, #lbg888@163.com
收稿日期:2012 年4月13 日;修回日期:2012 年4月28 日;录用日期:2012 年5月2日
摘 要:以早实薄皮核桃“绿岭”成熟种胚诱导出的腋芽为外植体,MS 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节激
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初步研究了“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体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种
胚萌发培养基为 MS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最佳腋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 + 蔗糖30 g/L + 琼脂6 g/L。生根采用两步生根法:先在 DKW + IBA 8.0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暗培养 20 d,然后转入 DKW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
生根率为 50%。诱导生根的组培苗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为 33.3%。
关键词:核桃;核桃属;胚;腋芽;激素
1. 引言
核桃(Juglans regia L.)为胡桃科核桃属多年生落
叶果树,与扁桃、板栗、腰果并称为世界 4大干果,
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良好的医疗保健功能,日
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1]。我国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2]。“绿岭”
核桃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等在河北绿岭果业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93)、河北省科
技支撑项目(11230115D)。
#通讯作者。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5
“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有限公司从“香玲”核桃中选育出的优良变异品种,
具有壳薄、优质、早实和丰产的优良特性,深受果农
欢迎,但苗木繁育跟不上该品种的产业发展需求。核
桃组织培养是迅速繁殖种苗、保存和选育优良品种的
重要手段。关于核桃组织培养,前人已有研究[3-17],
但是,薄皮核桃的组培研究相对较少,利用“绿岭”
核桃成熟种胚诱导出的腋芽为外植体开展腋芽快繁
以往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绿岭”核桃成熟种
胚诱导出的腋芽为外植体,利用固体组织培养技术,
对“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途径进行研究,
既可望提高“绿岭”核桃种胚的繁殖速度和增殖系数,
又对核桃种质资源保存和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一定
的参考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以“绿岭”核桃(J. regia “Lv Ling”)的成熟干燥坚
果为材料,其青皮果实于 2010 年9月5号采自河北
省邢台市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示范园。
2.2. 方法
2.2.1. 灭菌
将“绿岭”青皮核桃用刀剥掉青皮得到坚果,坚
果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 30%的次氯酸钠(含3%
有效氯)清洗 1遍,用蒸馏水冲洗 3遍,再用75%的酒
精清洗 1遍,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3遍,放在通风干燥
无菌处晾干备用。
接种前,取“绿岭”核桃坚果,放入超净工作台
内的大烧杯中。先用 30%的次氯酸钠消毒 5 min,无
菌水冲洗 3次,每次 1 min,然后用 75%的酒精消毒
30 s,无菌水冲洗 3次,每次 1 min。最后用核桃钳子
小心夹开坚果取出胚,将胚置于培养皿中,用 75%的
酒精消毒 1 min,无菌水冲洗 3次,每次 1 min。滤纸
吸干水分后将胚接种于培养基上。
2.2.2. 种胚萌发培养基的筛选
在MS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的培养基中
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5、1.0、1.5、2.0 mg/L)的IBA(吲
哚丁酸),不同浓度(0.5、1.0、1.5、2.0 mg/L)的NAA(萘
乙酸)(表1),以筛选最适宜胚萌发培养的激素浓度。
先将胚暗培养 7 d,再光照培养。每个处理接种 10 个
胚,3次重复。接种第 10 d统计萌发数,计算种胚萌
发率。接种第 30 d统计成苗率。
萌发率(%) = (萌发种胚数/接种种胚数) × 100%
成苗率(%) = (成苗数/接种种胚数) × 100%
2.2.3. 腋芽萌发培养基的筛选
将种胚萌发长成的组培苗切成带有 1~2 个腋芽的
茎段,长约2 cm。选用生长基本一致的茎段,分别接
种于 MS + 6-BA(6-苄氨基腺嘌呤) 1.0 mg/L + NAA 0.2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培养基和 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培养基上。每个处理接种 10 个茎段,3次重复。
每2周继代 1次,接种第 20 d 统计腋芽萌发数,计
算腋芽萌发率,接种第 30 d 统计增殖系数。
腋芽萌发率 = (萌发腋芽数/接种腋芽数) × 100%
增殖系数 = (萌出的腋芽茎段数/组培苗的株数) ×
100%
2.2.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将腋芽诱导的茎段先接在 DKW + IBA 5.0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6.0 g/L和DKW + IBA 8.0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培养基上,暗培养 12 d和20
d,转入 DKW + 蔗糖 30 mg/L + 琼脂 6 g/L培养基中。
3周后统计生根数,计算生根率。每处理接种 10 个茎
段,3次重复。
生根率 = (生根茎段数/接种茎段数) × 100%
2.2.5. 组培苗的炼苗移栽
组培苗生根约 40 d后,将生根苗的瓶盖打开,在
光照培养箱(温度为 25℃、光照强度为 2000 lx,光周
期为 16 h/d)里炼苗 2~3 d。然后取出小苗,移栽于沙:
土(1:1)基质中。在光照培养箱里培养15 d后,在室温
下炼苗 5 d,然后于 5月18 日移栽到大田。先盖上遮
阳网(遮光度为 80%),注意保持土壤湿润,5 d后撩起
一侧,再过 2 d后撩起另一侧,直到把 4侧都撩起为
止,然后选择阴天去掉遮阳网。在光照培养箱培养第
15 d时记录成活苗数,计算成活率Ⅰ;移栽到大田第
30 d时记录成活苗数,计算成活率Ⅱ。
成活率 = (成活株数/移栽株数) × 100%
2.2.6. 培养条件
以上所有培养基高压灭菌前的pH 值均为 5.8~
6.0,在121℃下高压灭菌20 min。培养温度为 25℃ ±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6
“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2℃,光周期为 16 h/d,光照度为 2000~2500 lx。
3. 结果与分析
3.1. “绿岭”核桃种胚萌发的诱导
不同培养基下“绿岭”核桃种胚萌发和成苗的情
况如表 1所示。处理1、处理3和处理 4种胚萌发率
最高为 93.3%,处理 9的种胚萌发率最低为 67.7%,
二者差值为 25.6%;处理 1和处理 3成苗率最高为
90.0%,处理 2、处理 7和处理 9成苗率最低为 43.3%,
二者差值为 47.7%。
不同培养基下“绿岭”核桃种胚萌发诱导的生长
情况如表 2所示。由表 2可知处理 1的种胚生长情况
优于其他处理的生长情况。
Table 1. Embryo germination and seedling growth of “Lv Ling”
walnut
表1. “绿岭”核桃种胚萌发和成苗的情况
处理
Treatment
培养基
Medium
萌发率(%)
Germination rate
成苗率(%)
Seedling rate
1 MS 93.3 90.0
2 MS + IBA 0.5 mg/L 83.3 43.3
3 MS + IBA 1.0 mg/L 93.3 90.0
4 MS + IBA 1.5 mg/L 93.3 66.7
5 MS + IBA 2.0 mg/L 83.3 66.7
6 MS + NAA 0.5 mg/L 83.3 50.0
7 MS + NAA 1.0 mg/L 83.3 43.3
8 MS + NAA 1.5 mg/L 83.3 83.3
9 MS + NAA 2.0 mg/L 67.7 43.3
注:表中的培养基均加入 30 g/L的蔗糖和 6 g/L的琼脂。
Table 2. Embryo germination and induction of “Lv Ling” walnut
表2. “绿岭”核桃种胚萌发诱导的生长情况
培养时间
(天) Culture
time (d) 7 21 28
处理 1的生
长状况
Treatment 1
胚根迅速伸
长,上胚轴开
始伸长
苗高约 3 cm,
叶片未展开,
主根长约 2~3
cm,呈乳白色
幼苗高 3~4 cm,复叶
2~3 片,多数已生侧根
处理 2~9 的
生长状况
Treatment 2
to 9
胚根很短
苗高约 2 cm,
叶片未展开,
茎基有少量
愈伤
幼苗高约 3 cm,复叶
2~3 片,主根较短呈锥
状,茎基有少量愈伤,
少数有侧根
注:处理 1~9 分别为MS;MS + IBA 0.5 mg/L;MS + IBA 1.0 mg/L;MS + IBA
1.5 mg/L;MS + IBA 2.0 mg/L;MS + NAA 0.5 mg/L;MS + NAA 1.0 mg/L;
MS + NAA 1.5 mg/L;MS + NAA 2.0 mg/L。表中的培养基均加入 30 g/L的蔗
糖和 6 g/L的琼脂。
综合种胚萌发率、成苗率和种胚的生长情况来
看,在本试验范围内,最适的“绿岭”核桃种胚萌发
培养基为 MS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
3.2. “绿岭”核桃组培苗茎段腋芽萌发的诱导
“绿岭”核桃组培苗茎段腋芽萌发和增殖的情况
如表 3所示。由表3可知,接种在 MS + 6-BA 1.0 m g/L
+ NAA 0.2 m g/L培养基上的茎段,培养15 d 后,腋芽
开始萌动,萌发率为 60%,增殖系数为 2.12;接种在
MS + 6-BA 2.0 m g/ L + NAA 0.2 mg/L培养基上的茎段,
培养 10 d 后,腋芽开始萌动,腋芽萌发率为 80%,增
殖系数为 3.54。两者萌发率相差 20%,增殖系数相差
1.42。20 d以后,腋芽萌出的小茎尖长 1~2 cm ( 图1)。
综合萌发率、增殖系数和茎段腋芽的萌发状况可得出
最适宜腋芽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是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
3.3. “绿岭”核桃组培苗腋芽萌发茎段生根的
诱导
“绿岭”核桃组培苗腋芽萌发茎段生根的过程如
图2所示,由图 2可见,茎段基部先出现小根尖,然
后发育成主根,随后又长出侧根。在 DKW + IBA 5.0
mg/L + 蔗糖30g/L + 琼脂 6.0 g/L培养基上暗培养 12
d的茎段基部形成愈伤少,生根率为 10%;而暗培养
20 d的茎段基部愈伤较多,生根率为 30%。在 DKW +
IBA 8.0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培养基上暗
培养 12 d的茎段基部有愈伤,基部叶片也有愈伤化现
象,生根率为 20%;而暗培养 20 d的茎段基部长的愈
伤较多,生根率为 50%。因此,在本试验范围内,适
宜生根培养的方法是先在 DKW + IBA 8.0 mg/L + 蔗
糖30 g/L + 琼脂6.0 g/L暗培养 20 d,然后转入 DKW
+ 蔗糖 30 g/L + 琼脂 6.0 g/L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
Table 3. Axillary buds germinati on an d mult i p lica t ion o f “Lv Ling”
walnut
表3. “绿岭”核桃腋芽萌发和增殖的情况
培养基
Medium
萌动时间
Germination
time
萌发率(%)
Germination
rate
增殖系数
Multiplication
coefficient
MS + 6-BA 1.0 mg/L
+ NAA 0.2 m g/L 培养 15 d后 60 2.12
MS + 6-BA 2.0 mg/L
+ NAA 0.2 m g/L 培养 10 d后 80 3.54
注:表中的培养基均加入 30 g/L的蔗糖和 6 g/L的琼脂。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7
“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8
注:左右图分别为 MS + 6-BA 1.0 mg/L + NAA 0.2 mg/L和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培养基上
接种培养第 20 d 腋芽的诱导及生长情况。培养基均加入 30 g/L的蔗糖和 6 g/L的琼脂。
Figure 1. Axillary bud growth from in vitro cultured seedling’s stem segment of “Lv Ling” walnut
图1. “绿岭”核桃组培苗茎段腋芽生长的情况
注:从左往右分别为组培苗茎段在生根培养基中接种 28 d、35 d、46 d的照片。
Figure 2. Root induction and growth of in vitro cultured seedling’s axillary bud of “Lv Ling” walnut
图2. “绿岭”核桃组培苗腋芽萌发茎段的生根过程
3.4. 移栽
将生根的组培苗移栽于沙:土(1:1)基质中,光照培
养箱里培养 15 d时成活率为 80%。移栽到大田的组培
苗,在遮阳网下长得好,去掉遮阳网后叶片有暂时萎
蔫现象,适应条件后有的正常生长,有的植株叶片变
干枯。移栽到大田后成活率为33.3%,较低,这可能
同保定地区 5月温度高、湿度小的不良气候相关,不
利于组培苗移栽成活。
4. 结论与讨论
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和品
种是影响茎段快繁的重要因素。田爱梅、王国强[3]研
究表明新疆大牧马核桃室外实生苗和山西太谷实生
晚实核桃室内苗的茎段在改良 DKW + 6-BA 1.0 mg/L
+ IBA 0.1 mg/L + 抗坏血酸 5 mg/L培养基上腋芽萌发
效果好,而山西太谷实生晚实核桃成年树的茎段在改
良DKW + 6-BA 1.0 mg/L + IBA 0.01 mg/L + 抗坏血
酸5 mg/L培养基上腋芽萌发效果好。刘兰英[4]将“ 薄
壳香”核桃嫁接苗茎段接种在 1/2 DKW + 6-BA 1~2
mg/L + IBA 0.01 mg/L + 抗坏血酸 2~5 mg/L培养基
上,培养 7~10 d时腋芽开始萌动生长。苗玉青等[5]
将“温 185”薄皮核桃枝条接种到 DK W + 6-BA 1 mg/L
+ IBA 0.01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7 g/L培养基
上,腋芽萌发率为 60%,且较粗壮。曾斌等[6]将新疆
野生核桃田间实生苗茎段接种到 DKW + 6-BA 1 mg/L
培养基上腋芽萌发效果好。张进等[7]研究表明室内“汾
阳”核挑实生苗茎段腋芽萌发最佳激素组合为改良
DKW + 6-BA 0.5 mg/L+ KT 0.5 mg/L + IBA 0.02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7 g/L。李明军等[8]研究发现 1/2
MS + 6-BA 0.5~4 mg/L + NAA 0.01~0.5 mg/L不同组
合均能促进黑核桃腋芽或顶芽的萌发与生长。王琴[9]
将温室栽培的“华亭”绵核桃、“武威”薄皮核桃的
实生苗单芽茎段分别接种在 DKW + 6-BA 0.5 mg/L +
IBA 0.05 mg/L和DKW + 6-BA 0.5 mg/L + IBA 0.01
mg/L 培养基上,平均增殖新生芽数分别为 9.5和5.5。
宋锋惠等[10]将黑核桃树上的当年生幼嫩枝条、室内花
“绿岭”核桃种胚组培苗腋芽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
盆栽培的顶芽已半木质化的黑核桃幼苗带 2~3 个芽的
茎尖和茎段接种到 1/2 MS(改良) + 6-BA 1. 5 mg/L +
NAA 0.05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5 g/L的诱导培
养基中,增殖倍数为 2倍左右。本研究先将“绿岭”
核桃成熟种胚接种在 MS + 蔗糖30 g/L + 琼脂 6 g/L
培养基上,然后将组培苗茎段接种在 MS + 6-BA 2.0
mg/L + NAA 0.2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培
养基上,腋芽萌发率为 80%,增殖系数在 2.12~3.54
之间,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不同。基于以往研究和
本试验的结果,可总结出:在进行核桃实生苗茎段、
田间枝条、组培苗茎段诱导腋芽萌发的研究中,可以
尝试以改良 DKW、1/2 DKW、DKW、MS、1/2 MS
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基中附加0.5~2 mg/L的6-BA、
0.01~0.05 mg/L的IBA 和0.01~0.5 mg/L的NAA。
核桃属于较难生根的树种,生根是核桃离体快繁
的重要环节,目前多采用两步诱导生根法,在进行核
桃组培苗茎段生根的培养中,以改良DKW、1/4
DKW、1/2 DKW、DKW 为基本培养基,先在附加 IBA
1~10 mg/L的培养基中暗培养 8~20 d,然后在无激素
的培养基上光照培养 15~30 d诱导生根。田爱梅、王
国强[3]得出新疆大牧马核桃、山西太谷实生晚实核桃
组培苗茎段在改良 DKW + IBA 5 mg/L培养基上培养
7 d后转入无激素的改良DKW 培养基中生根率为
50.1%。刘兰英[4]发现“薄壳香”核桃组培苗茎段在
1/2 DKW + NAA 2 mg/L + IBA 2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6 g/L培养基上培养 8~10 d后转到用培养液浇灌
的蛭石培养基中,其成活率为 70%。苗玉青等[5]研究
表明“温185”薄皮核桃组培苗茎段在 1/2 DKW + IBA
1 mg/L + 蔗糖 30 g/L + 琼脂 7 g/L培养基上培养 30
d,生根率达 70%以上。曾斌等[6]采用间接诱导生根法,
用50 mg/L IBA浸渍处理新疆野生核桃试管苗基部 60
min,然后在无激素的1/2 DKW培养基中先黑暗培养
2周,再在 16 h/d光照下培养,试管苗生根率达96%
以上。裴东等[11]研究结果可知 6个早实核桃品种试管
嫩茎在 1/4 DKW + IBA 5~10 mg/L的培养基中黑暗培
养10~15 d,再转移至不含 IBA 的DKW 培养基中,
嫩茎生根率为 60.5%~89.7%。王清民等[12]把“新早丰”
试管嫩茎先在 1/4 DKW + IBA 5 mg/L培养基上暗培
养10~15 d,然后转到无激素的 1/4 DKW培养基中光
培养 14~20 d,生根率为73%~83%。本研究表明“绿
岭”核桃组培苗茎段先在 DKW + IBA 8.0 mg/L中暗
照
培养 20 d,然后转入无任何激素的 DKW 培养基中进
行光照培养,生根率为 50%。生根率较低,可能与品
种、培养基的类型和暗培养的天数有很大关系,因此,
“绿岭”核桃组培苗茎段的生根培养有待进一步研究
和优化。
5. 致谢
作者感谢张雪梅、李杰、齐昆、胡志伟、张彦卿、
魏常燕等在本研究过程中提供的热心帮助和支持;同
时感谢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在试验取材过程中提
供的各种方便。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李保国, 齐国辉. 绿色优质薄皮核桃生产[M]. 北京: 中国林
业出版社, 2007: 48-49.
[2] 原双进, 刘朝斌. 核桃栽培新技术[M].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
版社, 2005: 4-5.
[3] 田爱梅, 王国强. 实生核桃茎段的组织培养及影响因子的研
究[J]. 三峡大学学报, 2002, 24(4): 375-378.
[4] 刘兰英. 核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0, 36(5): 434-435.
[5] 苗玉青, 李冠, 吴松林等. 薄皮核桃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3): 503-507.
[6] 曾斌, 何天明, 吴玉霞等. 新疆野生核桃的组织培养和植株
再生[J].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48(7): 1227-1230.
[7] 张进, 张燕, 吴国良等. 核桃茎段组织培养[J]. 经济林研究,
2005, 23(2): 36-38.
[8] 李明军, 陈明霞, 张峰等. 美国黑核桃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J]. 河南科学, 2003, 21(3): 286-289.
[9] 王琴. 核桃试管微繁增殖培养基的筛选[J]. 甘肃林业科技,
2003, 28(4): 16-18.
[10] 宋锋惠, 史彦江, 卡德尔. 美国黑核桃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
究[J]. 山西果树, 2004, 25(5): 4-6.
[11] 裴东, 袁丽钗, 奚声珂. 核桃品种试管嫩茎生根的研究[J].
林业科学, 2002, 38(2): 32-38.
[12] 王清民, 彭伟秀, 张俊佩等. 核桃试管嫩茎生根的形态结构
及激素调控研究[J]. 园艺学报, 2006, 33(2): 255-259.
[13] 张智英, 李保国, 顾玉红等. 核桃胚培养快速成苗技术初探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8, 44(6): 1143-1145.
[14] 张启香, 胡恒康, 王正加等. 山核桃间接体细胞胚发生和植
株再生[J]. 园艺学报, 2011, 38(6): 1063-1070.
[15] B. G. Sheikh, K. Vahdati, S. H. Bahrami, et al. Enhancement of
maturation and germination of somatic embryos in Persian
walnut (Juglans regia L.) using osmolites, hormones and cold
treatments. African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0, 4(12): 735-
743.
[16] Y. Saadat, M. Hennerty. Effects of different in vitro and ex vitro
treatments on the rooting performance of Persian walnut (W
Juglans regia L.) microshoots. Acta Horticulture, 2001, 544:
473-480.
[17] V. Kourosh, L. Charles, Z. Zabihollah, et al. Rooting and accli-
matization of in vitro-grown shoots from mature tree of three
Persian walnut cultivars. Hort Science, 2004, 39(2): 324- 327.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29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