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水资源研究, 2012, 1, 454-459
http://dx.doi.org/10.12677/jwrr.2012.16072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jwrr.html)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Experiment and Simulation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Defu Dong, Lingmei Huang#, Bing Shen
Northwest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c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Email: dongdefu-382@163.com, #huanglm@xaut.edu.cn
Received: Aug. 11th, 2012; revised: Aug. 26th, 2012; accepted: Sep. 11th, 2012
Abstract: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in typical slope of the Mengcha Village, which is located in Mizhi Tow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by the Hydrus-1D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raw mulch-
ing slope had obvious water-holding effect, and it could control the rain storage as well as the water-holding
applying slope. The change rates in different depth of soil moistu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hallow soil
moisture variation is larger than the deeper. Hydrus-1D can simulate soil water movement effectively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as a prediction way.
Keywords: The Slope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Hydrus-1D; Infiltration; Soil Moisture Redistribution;
Moisture Conservation Measure
陕北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与模拟研究*
董得福,黄领梅#,沈 冰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
Email: dongdefu-382@163.com, #huanglm@xaut.edu.cn
收稿日期:2012 年8月11 日;修回日期:2012 年8月26 日;录用日期:2012 年9月11日
摘 要:为分析坡地土壤水分运移规律,以陕北黄土高原米脂县孟岔村红枣基地典型坡地为研究对象,
应用 Hydrus-1D 模拟了坡地土壤水分运移过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的坡面保水保墒效果明显,且覆
盖秸秆和施保水剂对坡面降雨的调蓄有一定作用。降雨后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变化的幅度有明显差异,
浅层水分变化的幅度大于深层。利用软件模拟分析方法能够较合理地模拟土壤水分一维动态变化过
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手段,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陕北坡地;Hydrus-1D ;入渗;土壤水分再分布;保墒措施
1. 引言
水土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普遍
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存环境破坏,人
们逐渐意识到节水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国目前农
业灌溉效率仅为 45%,是发达国家的一半[1]。黄土高
原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而蒸发强烈,
使得土壤水分严重缺失。该地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
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加剧,林草植被建设不
完善的窘境,另一方面,地区缺水使得造林成活率低,
生产力低下。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属于干旱半干
旱大陆性季风气候。近年来,该地区工业的发展使得
农业与城市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即便工业用水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0939004)。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董得福(1987-),男,青海省西宁市人,硕士生,研究方
向:干旱水文与雨洪侵蚀。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54
董得福,等:陕北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与模拟研究
第1卷 · 第6期
量持续增加而农业用水逐年减少,农业依然是地区的
主要用水部门。当地受到地理环境、投入能力和传统
观念影响,农业灌溉依然采用大水漫灌、畦灌等大引
大排的粗放型灌溉方式,用水严重浪费。另外,灌溉
设施配套不齐全,老化失修,输灌水过程中跑漏水现
象严重,致使农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2,3]。
2. 研究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镇孟岔村,
米脂县地处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东,属无定河
中游。地理位置东经 109˚49′~110 ˚29′,北纬 37˚39′~
38˚50′,东西最大距离 59 km,南北长 47 km,面积 1212
km2。海拔最高 1252 m,最低843 m,平均海拔 1049 m,
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主要以峁、梁、
沟为主,境内山峁达20,378 个,沟道 16,120 条,构
成沟壑纵横、梁峁起伏的地貌景观。米脂属中温带半
干旱性气候区,全年降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冬长夏
短,四季分明,日照充沛,春季多风。昼夜温差大,
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 8.5℃,极端最高气温
38.2℃,极端最低气温−25.5℃,无霜期 162 天。年平
均降雨量451.5 mm,集中 7~9月,最大年降雨量 704.8
mm,最小年降雨量 186.1 mm。试验区土壤类型为黄
绵土,容重 1.29~1.38 g/cm3。
3. 材料与方法
3.1. 径流小区
考虑到地形、坡向、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等,
在研究小区内布设 10 个径流小区。小区宽度均为 3 m。
考虑坡长影响因素特别设置 2个小区的坡长分别为 10
m和15 m,其余小区均为 5 m;考虑到坡度影响设置
2个小区坡度分别为21˚和26˚,剩余坡度均为 16˚。
此外,试验还研究表层土壤经不同处理后土壤水分的
运动状况,故将 2个小区的表层土壤进行施加保水剂
和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
3.2. 试验方法
径流小区四周做防渗处理,仅在小区底部设置一
排水口,收集坡面产生的径流。为了避免杂草对产流
和入渗产生影响,在试验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理。模拟
降雨前在小区内均匀布设若干雨量筒,收集雨量。雨
前测量 1 m深土层含水率垂向变化情况,每0.1 m测
量一次。含水率测量在小区内坡上、坡下位置多点进
行以提高数据的可靠程度。降雨过程中,在坡面全部
产流之前,不收集小区产生的径流。待到坡面全部产
流,记录时间,收集径流。此后间隔 2 min记录一次
累积产流量,计算 2 min的径流量,与上一时段产流
对比,分析变化趋势,前后时段数据接近说明产流已
趋于稳定。模拟降雨历时 30 min,若最终产流依然不
够稳定,可以适当延长降雨时间,并分析原因。降雨
接受即测量雨量筒收集的雨量,计算雨强。还需测量
雨后 1 h、1天、3天、5天、7天、15 天、20天1 m
土层含水率垂向变化情况,以获得土层的水分运动状
况。另外,期间若有天然降雨,则需增加测量次数。
试验所需的气象数据通过陕西省黄土高原治理研究
所在当地设置的气象站获取。
3.3. 模型介绍
土壤水分运移模拟采用 Hydrus-1D 模型[4],其可
将降水、蒸散发、土壤水分运移等过程进行完整的模
拟,并且能够处理各类的水流边界[5],包括定水头和
变水头边界、给定流量边界、渗水边界、自由排水边
界、大气边界以及排水沟等[6]。模型土壤水分运动方
程为
水流控制方程:
 
cos ,
h
K
hS
tz z

 




 


zt
初始条件:


0z

 01z

 0t
上边界条件(大气边界):
  
0 0 0
a
h
KhKhEt hhzt
z




0 0
aa
hhhhzt


下边界条件(自由排水边界):

11
nn
n
hh
qKhz










1 ml0t
时间步长:


2*
5~ 7tz D
式中:


K
h为非饱和导水率; 为根系吸水率;
h为压力水头;α为水流方向与垂直方向上夹角,因
坡度而异;

,Szt



Et 为最大潜在有效降雨或蒸发速率;l
为评价土层的厚度;ha为地表最小的压力水头。hn为
1 m深处的压力水头;Δt为时间步长;Δz为空间步长;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55
董得福,等:陕北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与模拟研究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第1卷 · 第6期
456
D*为计算中出现的扩散度的最大值。 壤经不同处理的 3个小区为例,如图1。
由于前期无有效降雨,且表层土壤蒸发强烈,该
地区地下水埋深很大,地下水补给可以忽略,故土壤
初始含水率较低且沿垂向逐渐增大。另外,试验期间
天然降雨量都不大,且雨后的蒸发较为强烈,所以对
土壤水分变化影响并不明显。当地枣树刚刚发芽,植
物的蒸腾作用对含水率的影响也可以忽略。经试验可
以看出,表层土壤进行处理后对保水保墒有一定的影
响,秸秆覆盖和施保水剂的小区雨后 1天的土壤浅层
含水率明显比未处理的小区的高。秸秆覆盖小区土壤
水率的变化相对其他小区比较缓慢且始终保持在
4. 结果与分析
4.1. 降雨后 15 天内 1 m深土层含水率变化过程
土壤含水率可以直接反映土壤的干湿程度,是表
征土壤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模拟降雨后的 1天、
3天、5天、7天和15天,以及期间天然降雨发生的
第二天于各个径流小区不同点分别取土样,每 0.1 m
取一次,取至1 m 深为止。用烘干法测量各土样含水
率,获得结果很好地反映了 1 m深土层在不同时间的
含水率的变化情况。以坡长 5 m,坡 度16˚坡面表层土 含
未处理小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00 0.050.10 0.150.20 0.25
土壤含水率(%)
土层深度(cm)
0d 1d 3d 5d 7d 15d
施保水剂小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000.05 0.100.15 0.200.25 0.30
土壤含水率(%)
土层深度(cm)
0d 1d 3d 5d 7d15d
秸秆覆盖小区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00 0.05 0.10 0.150.20 0.25 0.30
土壤含水率(%)
土层深度(cm)
0d 1d 3d 5d 7d 15d
Figure 1. Variation of hydrological variables during 15 days in 5 meters, 16 degrees slope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
图1. 坡长5 m,坡度16˚坡面表层土壤经不同处理 3个小区15 d内土壤含水率变化对比
董得福,等:陕北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与模拟研究
第1卷 · 第6期
较高水平,在 15 天时仍保持在 17%左右,可以看出
秸秆覆盖对于土壤蓄水保墒的效果较好。施保水剂小
区土壤含水率变化异常,分析可能是在建立小区时选
择到了比较土质疏松的土壤,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
究。
4.2. 土壤水分动态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
从图 2可以看出 Hydrus-1D 模拟全坡面土壤水分
动态变化时总的趋势是一致的。模拟与实测过程的初
始含水率都设定为雨后 1小时各点的实测值,过程为
20 天。模拟和实测图均显示,随观测点的深度增加土
壤含水率的变化趋于平缓。软件的模拟过程中涉及根
系吸水项,但由于相关参数的设定使得根系吸水对土
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较小,这与实测情况基本一致。
通过对比可知 Hydrus-1D 的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
性,在缺乏实际资料的情况下可以依靠软件模拟对研
究对象进行定性了解,有助于研究进行。
4.3. 1 m深土层水量动态变化模拟与实测
结果对比
通过烘干法得到单点 1 m深土层水分的质量,结
合取土钻口的截面面积等参数,折算出 1 m深土层所
含水量(mm)。各小区均是多点取样,将同一小区内各
点含水量取平均值视为该小区的1 m 土层含水量。模
拟时根据需要输入相应土壤特征参数,从而获得该参
数下的动态模拟结果。以坡长 10 m,坡度 16˚小区1 m
深土层含水量实测与模拟结果对比为例,如图 3。
通过 1 m土层含水量实测值与模拟过程的对比,
并计算二者相对误差,可以看出依靠 Hydrus-1D 软
件对 Soil Water Storage模拟结果可靠性较好,该小
区二者相对误差最大值只有7.76%( 见表 1)。另外,针
对不同坡度、坡长小区的实测数据和模拟过程的相对
误差基本都能控制在 10%以内。在今后的坡地土壤水
动态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已有的相关参数利用
分
(a)
0.10
0.15
0.20
0.25
0.30
0481216
时间(d)
土壤含水率(%)
20
10cm 30cm 60cm 100cm
(b)
Figure 2. Variation of different depth simulant soil moisture content (a) in comparison with measured value (b) in 5 meters, 16 degrees slope
图2. 坡长5 m,坡度16˚坡面下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模拟(a)与实测(b)对比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57
董得福,等:陕北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与模拟研究
第1卷 · 第6期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时间(d)
1m土层土壤含水量(mm)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降雨量(mm)
降水量 实测含水量 模拟含水量
Figure 3. The actual 1 met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comparison with simulation in 10 meters, 16 degrees slope
图3. 坡度为 16˚,10 m坡长小区 1 m深土壤含水量实测值与模拟结果的对比
Table 1. The error analysi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表1. 土壤含水量模拟与实测结果误差分析表
日期 时间段/天 实测值/mm 模拟值/mm 误差 相对误差(%)
5月12日 1 216.03 210.40 5.63 2.60
5月13日 2 215.03 205.23 9.80 4.56
5月15日 4 193.50 198.32 4.82 2.49
5月17日 6 209.62 199.50 10.12 4.83
5月18日 7 203.44 194.24 9.20 4.52
5月21日 10 195.20 185.74 9.46 4.85
5月26日 15 171.96 184.51 12.55 7.30
5月28日 17 178.74 192.45 13.71 7.67
5月31日 20 185.81 181.13 4.68 2.52
Hydrus-1D 软件对 Soil Water Storage进行模拟。作为
一种预测手段,模拟结果对土壤水分问题的研究有很
重要的参考价值。
4.4. 土壤含水率模拟于实测结果对比
针对不同坡长、坡度的小区,利用Hydrus-1D 软
件模拟获得的不同时间段土壤含水率垂向变化曲线
与实测曲线对比,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但大致趋势、
线形基本能够拟合。图 4为坡长 5 m,坡度 26˚小区 1
m土层含水率垂向分布实测与模拟结果的对比。烘干
法计算土壤含水率,虽然可靠性高,但仅仅凭借几个
测点代替整个小区,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另外,
Hydrus-1D 软件模拟获得的动态过程同样存在偏差,
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第一,模拟时所需参数的设定,
比如土壤分层的设定、初始含水率、Qr、Qs、Alpha、
n、Ks、l等参数的确定;第二,利用 Hydrus-1D 软件
模拟时各分模型选取不能完全符合当地情况,且软件
自身的设计也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在使用该软件模
拟土壤含水率垂向变化时,获得的结果只具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在利用时要仔细分析其可靠程度。
5. 结论与建议
试验以陕北坡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统
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了解了土壤水分垂向的动
态变化,并利用 Hydrus-1D 软件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进行模拟,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 秸秆覆盖的坡面保
水保墒效果非常明显,且覆盖秸秆和施保水剂对坡面
降雨的调蓄也有一定作用。
2) 在模拟降雨后,不同深
度土壤水分变化都有减小的趋势,但由于土壤水运动
向深层传递的滞后性和土壤自身的调节作用,不同深
度土壤水分变化的幅度有明显差异,浅层水分变化的
幅度大于深层。3) 利用软件模拟分析方法能够较合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58
董得福,等:陕北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试验与模拟研究
第1卷 · 第6期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00 0.050.10 0.15 0.20 0.25
土壤含水率(%)
土层深度(m)
5d 7d 15d S5dS7d S15d
Figure 4. The vertical chang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5 meters, 26 degrees slope
图4. 坡长5 m坡度26˚小区 1 m深土层含水率垂向变化实测与模拟结果对比
理地模拟土壤水分一维动态变化过程,可以作为实际
中的一种预测手段,对土壤水分垂向动态变化问题的
研究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今后坡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中,可以考虑秸秆
和保水剂施加量的差异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对于
降雨强度、蒸发强度、土壤初始含水率等因素对坡面
入渗的影响,在HYDRUS-1D 中都可以模拟研究,争
取将来能够深入开展更多因素对坡面产流入渗过程
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雷志栋, 胡和平. 关于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的认 识[J]. 中国水
利, 1999, 7: 13-14.
LEI Zhidong, HU Heping.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tilization of irrigation water. China Water Resources News,
1999, 7: 13-14. (in Chinese)
[2] 张炜, 杨茂盛. 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种植农业的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3): 14303-14304.
ZHANG Wei, YANG Maosheng.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slope farmland of Shanbei region.
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2011, 39(23): 14303-
14304. (in Chinese)
[3] 尚爱军, 栾爱梅, 张雄, 等. 陕北荒漠化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技
术体系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20(3): 121-123.
SHANG Aijun, LUAN Aimei, ZHANG Xiong, et al. Study on
Technology system for agri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north Shaanxi desertification reg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2002, 20(3): 121-123. (in Chinese)
[4] SIMUNEK, J., SEJNA, M., SAITO, H., SAKAI, M. and VAN
GENUCHTEN, M. T. The HYDRUS-1D software package for
simulating the movement of water, heat, and multiple solutes in
variably saturated media, version 4.08, HYDRUS Software Se-
ries 3.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
fornia Riverside, Riverside, 2008: 330.
[5] SIMUNEK, J., SEJNA, M. and Van GENUCHTEN, M. T. The
Hydrus-1D software package for simulating the one 2-dimen-
sional movement of water, heat, and multiple solutes in variably
saturated media. US Salinity Laboratory, 1998.
[6] 马欢, 杨大文, 雷慧闽, 等. Hydrus-1D 模型在田间水循环规
律分析中的应用及改进[J].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3): 6-12.
MA Huan, YANG Dawen, LEI Huimin, et al.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hydrus-1D model for analyzing water cycle in
an agricultural field.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
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3): 6-12. (in Chinese)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459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