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2, 1, 63-68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2.13010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ss.html) The Social Mark and Its Impact in Daily Life Hanwu Si, Bei Li, Lianjun Ke Humanities College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Yangling Email: sihanwu2005@sina.com Received: Nov. 4th, 2012; revised: Nov. 23rd, 2012; accepted: Nov. 29th, 2012 Abstract: The daily life is a life sphere constitutes by non-professional, informal and fully autonomic interpersonal relation s and its content. It is a general of various activities that directly related with individual survival, maintenance of individual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The Social Mark is the conscious process that the subject divides the others according to their types of personality and society in interaction. The Social Mark has a stage, it has positive function of satisfied needs such as sense of security, social belonging and self-esteem; it also has the negative features such as homogeneous groups, affect the social conflict and social distinction. The Social Mark is an important way in which people seek freedom and security in modern society, also is pressure that it is from the modernization. The social distinction and social mark jointly constitute an awkward dilemma that the human civilization can’t get rid of. Keywords: Daily Life; Interaction; Social Mark; Social Distinction; Impact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其影响 司汉武,李 蓓,柯连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杨陵 Email: sihanwu2005@sina.com 收稿日期:2012 年11 月4日;修回日期:2012 年11 月23 日;录用日期:2012 年11 月29 日 摘 要:日常生活是由非职业、非正式且充分自主的人际互动关系和内容构成的生活领域,是同个体 生存直接相关,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社会标记是人际互动中主体划分他人所属 人格和社会类型的内在意识过程。社会标记具有阶段性,具有满足安全感、社会归属和自尊需要的积 极功能,也有群体同质化、影响社会冲突以及造成社会区隔的消极功能。社会标记是现代社会人们寻 求自由和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化对人施加的压力。社会区隔与社会标记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所 难以摆脱的命运。 关键词:日常生活;人际互动;社会标记;社会区隔;影响 1. 引言 人际关系是实在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的社 会生活藉以展开和完成的条件。齐美尔通过形式互动 论,胡塞尔和舒茨透过主体间性和变形自我充分确认 了这一点,加芬克尔则通过对日常行动中的个人如何 指导自己的互动行动这一方法论问题的考察确认了 这一点。互动活动实际就是人的社会活动,由这种互 动造成的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主体真实的社会。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断认识和了解他人并被他人所 了解,形成“我们”与“他们”关系,建立自己所归 属的群体。日常生活是既是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也 是个人存在的社会证据。在日常互动中,人们内在地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3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其影响 确认各个对象与自己的差异,并对这些对象进行类型 化,这就是社会标记。每个人都在参与社会交往,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类型化是如何完成的,并 没有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下充分解决。有鉴于此,有 必要以现象学为基础,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做较 为深入的考察。 2. 日常生活及其基本特征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在其社会学 名著《日常生活》的前言中指出,“我们可以把‘日 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 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生存 息息相关的领域,是每个人无时不以某种方式从事的 活动;然而,它又是最少引起人们反思,最少吸引理 性探究目光的领域,被视作理所当然的给定性的王国 [1]。”日常生活是指除正规化的社会生活以外,以主体 充分自主的非正式人际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生活内容 及其领域,闲聊漫谈、礼尚往来、友谊、游戏伙伴等 现实活动,共同构成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在 现象学那里,又被称为日常世界。日常生活是同个体 生存直接相关,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 总称。从一般意义上讲,日常生活是人际互动或交往 的领域,是一切直接活动的集合。从特殊意义上讲, 它是一个不同于政治、经济活动的独立的个体生存平 面,是人们琐碎而平凡的具有个人特征的社会生活。 日常生活具有以下特点。 2.1. 世俗性 日常生活空间是个人充分自主的领域,每一种日 常生活都有其独特空间。在这种空间中,个人的日常 生活具有世俗性,它是指一种现实的、脱离直接目的 的生活,是任何人都需要参与而且也能够参与的生 活。日常生活虽然是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却是融世俗 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生活领域。个人生活中娱乐、消 遣的小圈子就是明显的例证。在日常生活中,个人虽 然也追求世俗目的,但这种目的,却不是直接的东西, 而是由信任、娱乐和惬意的互动带来的间接益处。中 国农民在农业生产以外,大量的农村生活就是日常生 活,即使外出打工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在日常社会互 动中获得的,与城市生活中的若干专门领域形成鲜明 对照。日常生活也不同于其他专门的生活领域需要某 种专门的条件才可以进入,它是个人丰富的自然和社 会需要的直接呈现。农村生活的日常化和城市生活的 专门化,反映了两种社会形态不同程度的社会分化。 2.2. 非公共性 日常生活的非公共性,是它区别于职业化劳动、 仪式化行为和社会公共行动的重要特征,或者说日常 生活就是私人之间的日常互动。这种互动不需要征得 任何人同意,也不需要遵循外在的正式制度和规则的 约束,这种互动纯粹是自由、自主的个人之间的私人 交往。在其中,影响主体做出反应的除了非正式的习 俗外,只有对方的反应或者刺激。在这里,行为主义 的刺激–反应论依然有效,只是互动双方之间的反应 并不是直接的反应,而是经由内在标记和加工以后的 反应。行为主义的局限在于试图否认这种加工和标记 的内在过程,从而无法解释同一刺激缘何会从不同主 体那里引起不同的反应。日常生活的自主性面对日益 扩张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以及造就这种变化的理性 化,使包括韦伯和哈贝马斯在内的社会学家,对人类 的未来充满忧虑[2]。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所表达的并非 不同民族整体的殖民化的那种趋势,而是理性化进程 使人们日益丧失了他们自主的日常世界,也就是日常 生活[3]。 2.3. 重复性 衣食住行是维持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 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专门化,但 从总体来看,人的日常生活仍维持着某种固定的模 式,这就是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它用直接的、习惯性 的、无意识的方式去支配个体行动。“日常生活在总 体上是对象化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具体的日 常活动都是对象化的,更不是说所有对象化都处在同 样的层面上,具有同样的程度,更非说具有同样的有 效范围……语言行为比手势对象化成分更多、更丰富 [4]。”由此可见,人主要还是运用重复性经验思维进行 日常生活。 2.4. 非正式性 日常生活虽然基于人际互动,却是正式规则和正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4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其影响 式组织以外的非仪式化的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互 动行为、互动方式是随意的,没有十分明确的目的, 也没有正式规则来约束。然而,正是这种平凡而不起 眼的非正式小事,才如实反映出与主体有关的社会关 系和生活内容。人们常说,小事见大理,越是细小的 事越能看出人的真实想法和目的。在人际互动中,人 们往往精心准备某些重大的事情,在正式活动中注意 留给他人的印象,此所谓印象管理,却对私人或日常 互动中的琐屑小事持自然态度[5]。事实上,正是琐屑 小事显示出真实的自我,表现出一个人的社会化水 平。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交往对 象和交往方式,不受正式的制度或准则限制,仅仅凭 对他人的内在感受确定这种关系,或者发展为我们关 系,或者永远停留于“不知心”的互动水平。 3. 社会标记的过程及表现 人们最熟知的与社会标记相关的议题是社会标 签,它既是人在社会化进程中所获得的东西,也是社 会互动中对某个人或某一类人形成的外在标记,又称 为社会印象,并把这种社会印象以刻板效应的形式加 诸他人。因此,有必要对社会标记和社会标签做出区 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标记,往往会借助一 定工具和手段,符号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识别工具 [6]。符号互动论认为符号是有意义的姿势,符号之所 以有意义是因为它可以被理解,而且具有可通约性。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人际互动是构成社 会的基础[7]。在这里,我们将符号看成是一种表达思 想的通用标识和记号,语言、表情、仪式、体态、眼 神、手势等,都是日常互动的通用符号,但对内在的 社会标记来说,并不需要或者借助这些通用符号。 社会标记与社会标签都是对对象进行分类的过 程和方法,但社会标记不同于社会标签。社会标记是 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是主体对互动对象的一种划分, 而且是在内在意识中的划分。主体间性表明内在的社 会标记是相互的,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为了区别于 自我,互动对象被现象学家舒茨形象地称为变形自 我:它是作为互动对象的他人的主观世界,是“个体 通过与他人的意识活动同时进行的意识活动所把握 的,存在于个体自我之中又不同于个体自我的他人意 识流”[8]。当这个被注意的他人也对该个体保持同样 的意识流时,个体与对方的关系就不再是简单的“面 对面”关系,而转化为“我们关系”。在“我们关系” 中,交往主体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对方。“面对 面的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个体只有 通过更具体的‘我们关系’,才能在正在发生的事件 过程中目击他人正在进行的行动,并理解他人赋予该 行动的意义,理解变形自我及其个性[9]。”相反,社会 标签是人们对某些人或某个群体的归类,是社会对某 一群体贴上的标签,具有外在性。这些人或这类群体, 既可以是地域群体,也可以是职业群体或社会阶层。 因此,社会标记是内在的、个体的,而社会标签则是 外在的、群体的。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并不是一次性做出的,而 是经由数次互动和内在评价,逐层深入地做出的,其 中充斥着主体的理性评价和选择。具体说来,一个标 记的完成,大体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3.1. 初识阶段 人们对互动中的交往对象所形成的印象事实上 是第一印象,这一阶段的任何认识和理解都是表面 的、肤浅的。当人们进入某一互动关系时,往往只是 从外表、行为、非语言线索等符号,经验地判断某人 是否可以继续交往。人们常说不要“以貌取人”,但 在实际生活中,初次结识朋友,不可避免地以貌取人, 因为直观呈现于眼前的首先是衣着、形象等外在特 征,尽管即使是初次互动,也总会伴随必要的言语互 动。 然而,在人际互动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将好的一 面呈现给对方,通过精心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姿 势等行为来遮掩那些不好的方面。这种被戈夫曼称为 印象管理的机制,在社会标记的初识阶段尤为重要, 初识阶段双方对彼此的认识只停留表面,他们看不到 真实的对方;谈论的是无关紧要的话题,比如天气、 自然环境、社会见闻以及对职业、工作的认识等,这 些自我表露只是浅层的互动,没有情感的相互卷入, 更没有走进彼此的私人领域和私人生活。 3.2. 探索阶段 由于印象管理(image consolidation)的作用,交往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5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其影响 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会有一些偏差,在初识 阶段认为谈得来的人或许并非是乐于交往的,有可能 还会是最不愿接触的。在探索阶段,交往主体通过互 动,进一步表露自我,了解对方;双方开始探索共同 的兴趣和爱好。在互动中,人们除了了解交谈内容外, 还会通过对对方表情和神态的观察,了解和掌握对方 的价值观念,也就是通过对一些共同关心的事物的态 度,判断对方是否在表达真实的自我。此时互动双方 有一定的情感投入,但也不会太多涉及私人领域,这 样经过多次类似深度的交流后,彼此之间才会有深入 了解。然而,在这一阶段,交往对象总是出于礼貌对 对方提议做积极的、正面的回应,抑制消极体验或感 受。事实上,在这一时期,双方的互动行为仍然受社 会礼仪和角色规范等的制约,他们的互动还比较正 式,并且对对方也有一定的戒备。 在探索时期,主体对对象的归类不再停留在衣 着、相貌、言谈举止等表象层面,而是通过互动寻找 与自己相似或感兴趣的方面,在向对方表露自己的喜 好和厌恶时,仔细观察对方的反应,以发现彼此是否 有共识。然而,此时标记的符号是其表情与话语中流 露出的态度和感受,进而用自身已经内化的一些准则 对对象进行归类,决定自己在互动中的态度。 3.3. 情感投入/退出阶段 在人际互动中,人们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有某种 相似性的人交往,由于这些相似性,彼此可以互相理 解,互相支持,感受到某种社会支持并获得认同和归 属感。这些相似性可以是共同的成长经历、信仰、理 念以及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人际互动中的“我 们”关系,就是在共识、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信 仰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个共同世界 中,人们进行交流,达成共识、理解和融合,通过互 动发现和发展自身。置身于陌生环境中的人们,借助 同乡会或地域共同体,使有共同文化习俗、语言、生 活习惯的人,在初入陌生世界时可以从对方那里找到 安全感,但这种先前的外在标识仅仅是主体的历史或 现实,随后的社会标记将使主体逐步走出地域共同 体,发展出新的人际关系网络。 在第三个阶段,交往方式不再是探索性交往,彼 此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信赖,互动过程也相对轻松和 自由。主体通过这一阶段的互动,如果找到了自己想 结交的主体,互动将持续下去。然而,交往愈频繁、 愈深入,各自缺点就越容易暴露,人们可能会发现对 方的一些特质恰恰是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或者一方未 能如同期待,提供必要的交换回报,此时交往双方或 一方会考虑退出互动。 3.4. 稳定阶段 在第三阶段,如果双方的情感交流顺利,彼此施 以信任,而且对内在标准和规则相对认可,那么双方 的互动就进入了更加频密的阶段,相互分享彼此的生 活空间、情感和财物。此时的自我表露更加广泛和深 入,相互关心也更多,这种深情的交往会长期存在, 人生有句俗语就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 觅”。说的就是这一阶段交往双方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标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它是个人的内在意识、心理机制和过程。主体通过互 动经验在内在意识中将互动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型,并 用不同的标准对他人进行标记。社会标记的能力,综 合反映出主体的社会化水平。日常生活所凝成的生活 世界,并不像现象学家所简称的,是一种预先给定的 纯粹的外在世界,其中包含着每一个生活主体以自己 的标准,借助社会标记在互动中所做的建构,以及由 这些标记建构起来的主观世界。惟其如此,生活世界 才是属于社会主体,并具有主体间性的社会世界。 4. 归属与区隔:社会标记的双重效应 日常生活中,被标记为一类的人容易结成相对紧 密的互动关系,这一关系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 个人真实的社会状况,“在其中,参与者彼此知觉, 而且无论时间长短,都会参与到彼此的生活中去”。 显而易见,由社会标记形成的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马斯洛意义上人的中间三个 层次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自尊 和尊重的需要。在相对封闭和稳定的传统社会,家庭、 地域和亲属共同体,给人们提供了从出生到死亡十分 稳定和熟悉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这个社会也许是 贫穷的,却是温暖的;也许是落后的,却是安全的; 也许是愚昧的,却也是充满人情味儿的。但由市场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的频繁的社会流动和人口聚集,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6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其影响 却使人日益置身于一个举目无亲,严重缺乏归属和安 全感的陌生人世界。生存竞争的压力成了人们挥之不 去的阴霾,潜藏在自由中的未来的不确定性,不仅属 于城市社会中的成人,甚至已经波及到无分城市和乡 村的未成年人。现代化不仅带来了机会,同样带来了 广泛的社会风险与焦虑。如果说乡民社会的地域、亲 属共同体中也存在着广泛的社会标记,那么,在现代 城市生活中,没有这种社会标记能力的提升,将不会 有市民和置身于市民社会中农民的精神寄宿地。因 此,社会标记在城市和陌生人世界中,具有相对于农 村和熟人社会更重要的价值。社会标记在城市社会中 作为群体界分的根据,也有诸多负效应。 4.1. 群体偏袒和偏见 群体偏见,即偏袒自己所在群体及其成员。在日 常生活中,被标记为一类的人关系更加亲密,交往相 对频繁,有更多的共享资源,通常不允许群体及其成 员的利益受到侵犯。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个体把自己 归属到某一群体,便会有较强的群体认同。当群体成 员和他人发生矛盾时,会偏袒群体内成员;如果本群 体和其他群体发生分歧便会自觉地站在本群体这边。 以群体方式来描述你是谁时,就意味着在描述你不是 谁。包含“我们”的圈子,自然就排除了“他们”。 4.2. 人际或群体区隔 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平等的要求,实际表现出人对 社会秩序中的不平等消灭的愿望或企图,但正是日常 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与此相连的社会分层或区隔, 造成了不平等的社会秩序[10]。社会分层大多强调财 富、权力、声望等群体区隔的社会学意义,如果把它 与人的自然、生物学特性联系起来,社会区隔无处不 在。种族隔离、民族隔离、城乡隔离、性别隔离等都 是如此。社会标记造成的地位不平等,主要表现在群 体内部和外部成员间的不平等。社会标记中的归类正 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根源之一。 4.3. 群体内的同质性与刻板印象 社会标记将有某种相似性的个体联系在一起,这 些相似性存在于诸如生活背景、职业、经济水平、文 化程度、性格爱好、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种族传统、 行为习惯等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群体 内同质性较高。群体内成员有更多的话题,相互作用 比较容易,而且因处境和问题的相似性,彼此间容易 建立共情关系,相互分担忧虑,并得到支持和理解。 同时,因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不易接受新观点,束 缚个体思想,影响个体潜能的发挥。相反,如果群体 内成员相处不当,也容易形成竞争和冲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日常生活中社会标 记的直接结果,它使个人受社会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 抱持稳定不变的看法或态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 常未经深入了解,仅仅通过其身边人就对他人做出标 记,把他和他身边的人归为一类,而事实上这个个体 和别人并无长期的持续互动。这样在被给予有限材料 基础上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会使人际认识出现偏差 乃至错误,妨碍对他人做出客观评价。地域、职业偏 见或歧视就是因频繁的社会标记而对某些地区或职 业群体所形成的社会标签。 4.4. 影响社会冲突 刘易斯·科塞区别不同类型分析了社会冲突的功 能,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群体内冲突和群体外冲突 [11]。当一个个体被做上标记并被归属到某一群体时, 群体内成员经由所属群体得到自己相应的利益和感 觉,并对所属群体持有亲切、安全、认同和热爱、忠 诚等情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情冷漠是常见的现 象,人们也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待“陌 生人”,可是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和他人拥有某种共同 的身份或标识之后,他对外人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相应地,互动中标记出来的不同群体尤其是强势 群体和弱势群体中的成员一旦发生冲突,社会标记则 发挥激化冲突的作用。中国近些年发生在官员与平 民、富人与穷人、流动摊贩与城管人员之间的冲突, 屡屡演化为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充分表现出在缺乏强 有力的制度保障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社会转型时 期,人的社会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借助社会标记所呈 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5. 结论 日常生活具有世俗性,它使人们在不同层次和不 同领域捕获到生活的意义,无论人们介入何种领域的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7 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及其影响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8 活动,日常生活都是重要的生活领域和内容。在其中, 个体对自我和变形自我的了解是同时发生的,这种共 时的相互领会使我们彼此共存成为可能。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的行动源泉存在于行动者的内在意识当中,通 过多次互动,从内在意识中完成对他人的归类,这就 是社会标记。经由标记,个人选择自己所中意的交往 对象,并形成相对紧密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表面上 看是纯粹生活式的,而非功利式的,但这种标记和确 认,实际上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附带有社会资本的 人际关系网络。正是通过这种网络或者场域,每一个 实现了社会标记的主体,才逐渐扩展出对他们来说有 实在意义的社会关系网络。现代社会是一个由若干职 业经由市场交换联系起来的分工社会,各专门领域分 工合作而形成了诸多正规化的互动仪式和规则。这些 领域是人们谋求满足其日常需要的社会世界。如哈贝 马斯所说,这些领域正在使人的日常世界不断被蚕食 或殖民化,并使原本在日常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变 得单调,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马尔库塞笔下的“单向度 的人”,外在世界日益变成人精神自由的牢笼(韦伯, 1905)[12]。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标记,不过是人们在现代 化进程中,试图寻找归属和安全感的一种努力,这种 努力则又造就出人际、群体和社会区隔(布尔迪厄, 1984)。这就是人类文明的现实命运。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德]阿格妮丝·赫勒. 徐崇温, 衣俊卿, 译. 日常生活[M]. 重 庆: 重庆出版社, 1990: 3. [2] [德]马克斯·韦伯. 闫克文, 译. 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下)[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1570-1571. [3] [德]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 洪佩郁, 译. 重庆 出版社, 1996: 101-103. [4] 阿格妮丝·赫勒. 徐崇温, 衣俊卿, 译. 日常生活[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0: 52-53. [5] [美]阿尔弗雷德·许茨. 霍桂桓, 索昕, 译. 社会实在问题[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1: 175-176. [6] 陈夏英. 试论符号互动教育观[J]. 铜仁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8, 4: 72. [7] 宋丽范.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 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版), 2007, 4: 20. [8]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 倪梁康, 张廷国, 译. 生活世界现象学 [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167-168. [9] A. Schutz. The phenomenology of social world. Evanston: North- 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2. P. 168. [10] P. Bourdoeu. Distinction. Cambridge: Harvard Press, 1984: 467. [11] [美]L. 科塞. 孙立平等, 译. 社会冲突的功能[M]. 北京: 华 夏出版社, 1989: 53-55. [12] [德]马克斯·韦伯. 于晓, 陈维纲等, 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