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2, 1, 69-72 http://dx.doi.org/10.12677/ass.2012.13011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ss.html) Research on British Government Reform during Margar et Thatcher’s Period Ling Li Public Management College of Yunna n University, Kunming Email: lxp112869@163.com Received: Nov. 13th, 2012; revised: Nov. 23rd, 2012; accepted: Nov. 29th, 2012 Abstract: During Margaret Thatcher ruling period, Mrs. Thatcher and her cabinet members introduced re- form to British which has reversed the British economy development trend. After that the British economy began to recover and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prosperity. The government reform was made according to the UK’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analysis of the British government reform content is helpful for us to absorb advanced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and draw lessons from government reform in western countries. This can help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carry out the government reform and to govern the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its own situation. Keywords: Margaret Thatcher; Government Reform;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政府改革内容初探 李 玲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昆明 Email: lxp112869@163.com 收稿日期:2012 年11 月13 日;修回日期:2012 年11 月23 日;录用日期:2012 年11 月29 日 摘 要: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政府改革扭转了英国经济发展的颓势,使得英国的经济开始实现 复苏并且逐步走向繁荣。撒切尔夫人及其内阁成员根据英国自身的情况制定了政府改革的内容和纲 领。笔者认为,对英国政府改革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政府改 革和治理的先进经验,以帮助我国政府在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开展政府改革和治理。 关键词:撒切尔夫人;政府改革;行政体制改革 1.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受战争影响,国内危 机四伏,GDP 降到西方国家的最低水平,经济生产处 于停滞状态,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情况严重,失业率 也居高不下,一时之间英国还被讥讽为“欧洲病夫”。 1979 年,撒切尔夫人成功当选为英国第四十九任首 相,并且创造了在英国执政十一年的历史。撒切尔夫 人执政时期是英国政府改革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 政府改革使英国摆脱了“欧洲病夫”的头衔,英国的 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货膨胀率连续下降,人们 的生活状况也得到了改变。虽然,历史上不乏对撒切 尔夫人的批评和讨伐之声,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所开展的政府改革的确给英国 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笔者对撒切尔夫人执政时 期英国政府改革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遂成此 文。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69 ![]()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政府改革内容初探 2. 以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 二战后的英国,内外交患,国内经济发展停滞,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国外,北爱尔兰 动乱难平,马岛领土纠纷缠绕。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 她提出凯恩斯主义已经不能解决英国目前的问题,她 认为只有将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英国的经济才 能实现复苏的可能。 所谓的凯恩斯主义是指,主张国家实行扩张性的 财政政策,比如:扩大政府开支,增加国内需求,推 行财政赤字等,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的繁荣。 相反的,货币主义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由调控作用, 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坚持市场资源的自由分配和公平 竞争,反对政府的过度干预。撒切尔夫人认为,以英 国目前的状况,不能再实行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扩张 性财政政策,而应该实行货币主义所主张的市场机制 的自由调控作用,强调政府应该放松管制。撒切尔夫 人针对英国的实际提出了两项货币政策:第一,紧缩 货币供应,控制货币流通量,控制通货膨胀。1979 年, 撒切尔夫人刚上台就决定将英国的货币通行量控制 在11%以内,并且逐年降低货币发行量[1]。第二,调 整汇率,使英镑与德国的马克挂钩,通过大量购买外 汇,降低利率,拉动英国国内的投资。撒切尔夫人还 提高了银行利率,大幅紧缩政府开支[2]。 3. 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改革管理过程之中 撒切尔夫人将货币主义作为整顿英国经济的基 本方针,她力主强调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主张充分 发挥市场的自由调控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 预。撒切尔夫人认为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是造成 “英国病”的根源所在。所以,撒切尔夫人在任的十 一年里,她都主张将市场机制引入英国的政府改革和 管理过程之中。 一方面,撒切尔夫人坚持大力推行税制改革。 1979 年,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后,她多次下调个人所得 税的基本税率,增加了间接税,提高了增值税,同时, 她还取消了物价管制委员会,废除了 180 多项限制经 济生活的规定,以此来减轻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另一方面,撒切尔夫人大力强化私有化政策。二 战后,英国的国有企业频频出现管理不善、效率低下 等问题。撒切尔夫人上台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私 有化政策,她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并且在她 执政的十一年间,她将英国 40%的国有企业转为私营 企业,以求建立“人人拥有财产,人人去创造财富, 建立一个负责的、自由竞争的英国理想社会”[3]。撒 切尔夫人推出的私有化政策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交 通和工业领域,如表 1所示。总体而言,私有化政策 的推行是成功的,它使得英国的一大批企业扭亏为 盈,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撒切尔夫人所推行的税制改革和私有 化政策都大大刺激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为英国经济的 复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逐渐改变了“英国病夫” 的形象。 4. 推行行政体制改革 撒切尔夫人在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的同时,她也 意识到仅仅进行经济上的改革是不够的,英国的政府 改革还应该对其机构和文官制度进行改革,以求提高 英国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第一,撒切尔夫人主张在英国建立“企业家”政 府。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正是企业家政府理论兴起的 时期,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所提出的企业家 政府理论对撒切尔夫人影响颇深,她极力主张在英国 建立具备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以提高政府的使命感、 服务意识、权力下放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企业家政 府改革使得英国政府的行政效率得以提升[4]。 Table 1. The main British privatization industry chronology (1980-1990) 表1. 1980~1990年英国主要私有化行业年表 领域 行业 私有化年份 石油 1982 电信 1984 天然气 1986 公共服务 水 1989 公路运输 1982 公交系统 1986 交通 机场与机场管理机构 1987 造船 1986 汽车 1988 工业 钢铁 1988 资料来源: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办公室:《法制与管理》2003~2004 系列第一 期,第 11 页。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70 ![]()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政府改革内容初探 第二,撒切尔夫人主张精简公务员数量。撒切尔 夫人一直认为精简公务员数量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 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 1979 年至 1986 年的 七间,她力排众议把英国的文官从 73.2 万人精简至 59.4 万人[5]。 第三,撒切尔夫人推行公务员的绩效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撒切尔夫人推行公务员的 绩效管理制度,主张对政府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绩效 考核。其中,对于表现良好者将给予业绩津贴,不达 标者将受到提前退休的威胁[6]。这种奖惩机制使得英 国政府机构内部更具灵活性,同时,政府的行政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也得以提高。 5. 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撒切尔夫人除了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开展政府 机构改革之外,他还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二战后, 英国的社会福利项目越增越多,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已 经迫在眉睫。此时,英国进行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目 的已经从简单的实现“济贫”转化为实现全民福利。 历史上,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福利国家”的国 家,这与撒切尔夫人所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是分 不开的[7]。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力促成住房改革,推行福利住房。撒切 尔夫人推出的私有化政策中包括住房私有化,它是私 有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积极促 成住房改革,20 世纪60 年代之后,英国的各个地方 政府纷纷兴建起大批福利住房,以供英国那些鳏寡孤 独者、失业者、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士居住。一方面, 采取出租的形式,以低廉的价格向外出租;另一方面, 则以出售的方式向英国人群出售,撒切尔夫人在任期 间,英国共出售了 100 万套公寓式大楼;通过这两种 方式的结合,英国回笼了大量的资金[8]。 第二,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牛津大学出身的撒切 尔夫人非常注重教育,她执政期间积极进行教育体制 的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1) 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 扩大学校在财务和人事方面的自主权。她主张中央政 府和地方政府应该将财务和人事权下放给学校,中央 政府按照学校的学生人数进行拨款,以刺激学校招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在全国实行“国家课程”和“国 家评定”。她主张将全国各个级别的课程进行统一, 并且推行全国统一的考试。3) 扩大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权。这一政策使得学生和家长能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 和感兴趣的学校,从而促进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质量方 面的改革,使得学校之间形成良性竞争。 第三,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撒切尔夫人执政 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致力于减少国家在福 利方面的支出,提高福利供应的效率。一方面,实行 增收节支,将津贴与物价挂钩,取消了与收入有关的 补助,如取消了对病人、孕妇、残疾人及失业人员的 附加补助。另一方面,对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实行私有 化政策[9]。 撒切尔夫人在 1987 年大选之后,对免费医疗制 度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提高了 英国国民福利保健的效率。 6. 结语 撒切尔夫人,一个从普通小业主家庭走出来的杰 出女政治家,她是英国保守党的第一位女党魁,她也 是在英国执政长达十一年之久,并且顺利连任三届的 女首相,被世人冠之以“铁娘子”的美誉。为了挽救 英国于水深火热之中,她临危受命,急流勇退,运用 她独有的铁腕政策在英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历史 上,对于撒切尔夫人的政府改革褒贬不一,但是,毋 庸置疑,撒切尔夫人的政府改革的确扭转了英国经济 的颓势,并且为英国政府的改革树立了一个标杆、一 面旗帜,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并且对于世界各国 的政府改革也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周定滨. 货币主义的理论与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J]. 南充 师院学报, 1988, 2(1): 21-24. [2] 钟声. 令人刮目相看的政坛“铁娘子”——撒切尔夫人[M]. 北 京: 蓝天出版社, 2011. [3] 刘岩. 撒切尔主义定义之理论初探[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 科学校学报, 2011, 25(1): 94-96. [4] 张国庆. 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50-658. [5] 左然. 英国的行政改革——从撒切尔夫人到梅杰政府[J]. 中 国行政管理, 1994, 3: 35-37. [6] 张岩. 浅析撒切尔与梅杰政府的文官制度改革[J]. 哈尔滨学 院学报, 2010, 3: 86-89. [7] 毛锐. 私有化与撒切尔政府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J]. 山东师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71 ![]()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英国政府改革内容初探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72 范大学学报, 2007, 52(4): 69-73. [8] 张显高. “英国病”是怎样治愈的——撒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 与英国经济[J]. 国际展望, 1988, 4: 18-19. [9] 冉隆勃. 撒切尔夫人与撒切尔革命[J]. 世界知识, 1987, 9: 2-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