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4 No.04(2014), Article ID:13784,10 pages
DOI:10.12677/AP.2014.44077

The Impact of the Nature and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ident on Individual Moral Judgment

Yuling Hou1, Guikang Cao1, Luping Zhou2*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Email: *zhlup01@163.com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Jun. 11th, 2014; revised: Jun. 17th, 2014; accepted: Jun. 24th, 2014

ABSTRACT

Rooted in Chinese local and social culture, scholars like Fei Xiaotong have found that people hold different standards in moral judgment for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loseness. But is it the real case? We randomly select 60 college students to conduct our behavior experiments, and discu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closeness relationships which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moral judgment. When th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s the same, we will explore whether the age and gender will have impact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moral judgment. The past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immoral deeds, however, this essay sets both moral and immoral situation, and also it tests whether different situation will affect the individual’s moral judgment.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as follows: 1) Gender and professional do not have impacts on moral judgment. 2) People do not have the apparent differences when it concerned with varied situations, however, relative to moral event, individual’s reaction to the immoral situation is obvious slower, the reason may be the impac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3) The individual’s moral judgment will change with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gender, professional, the nature of the incid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4) The individual’s moral judgment will change with changes of the age of the incident subject, but this difference has a less effect of the gender of the incident subject.

Keywords:Moral Judgment, The Nature of the Incident, Closeness Relationships, Gender, Age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特征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

侯玉玲1,曹贵康1,周路平2*

1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2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

Email: *zhlup01@163.com

收稿日期:2014年6月11日;修回日期:2014年6月17日;录用日期:2014年6月24日

摘  要

根植于中国乡土社会文化,费孝通等学者发现人们对于与自己亲疏关系不同的个体的道德判断是有差异的。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随机抽取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行为实验,从亲疏关系的角度探讨其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在心理距离相同时,考查事件主人公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是否也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同时设置了道德与不道德事件,对不同性质的事件对个体道德判断是否存在影响也进行了考查。研究结论如下:1) 个体的道德判断不受其性别和专业的影响;2) 不同性质的事件对人们的道德判断影响不大,但是相对于道德事件,个体对不道德事件的反应明显慢些,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事件主体特征的影响;3) 个体的道德判断会随着个体的性别、专业、事件的性质、主体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4) 个体的道德判断会随着事件主体的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这种变化受事件主体的性别的影响较少。

关键词

道德判断,事件的性质,亲疏关系,性别,年龄

1. 引言

道德判断是主体根据已有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自身或他人的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所进行的善恶价值断定(陈建兵 & 黄富峰,2006)。传统的道德判断理论(Gibbs, 1977; Piaget, 1997)认为道德判断是一个理性的推理过程,最终的判断结果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思考和推理来获得,无意识、情感等并不是影响道德判断的主要因素。而直觉模型(Haidt, 2001)则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种迅速的、自动评价的结果,是通过直觉产生的。道德判断是一系列加工过程,其中直觉加工是最基本的过程。在社会直觉模型的基础上,Greene (Greene et al., 2008)结合自己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又提出了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进一步具体化情绪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Greene认为道德判断包括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一个是与抽象道德原则的习得和遵循有关的认知推理过程,此过程与社会直觉模型中的推理系统相对应;另一个则是相对内隐的情绪动机过程,与社会适应相联系,此过程对应于社会直觉模型中的直觉系统。认知推理过程和情绪动机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是平等竞争的,而两者最后的竞争结果即是道德判断。

在道德判断的理论发展得越来越成熟的同时,关于道德判断的实证研究也越愈发丰富,其中一方面就是探讨心理距离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根据解释水平理论(Vallacher & Wegner, 1989),心理距离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心理距离越远的情景,道德准则越容易被运用,人们对那些错误不道德行为的批判也会越严厉,而心理距离越近的情景,则因为对具体情景因素考虑的增多,人们的道德判断反而可能会显得更加柔和变通些。Liberman和Trope (Liberman & Trope, 2003)根据研究提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等都是心理距离的不同维度。舒首立(舒首立,2011)研究时间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得出时间距离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解释水平理论框架在道德领域的应用适用于中国文化环境。阚忠钰(阚忠钰,2010)以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两个维度表征心理距离发现,人们对不道德行为的心理表征是符合解释水平理论的,即对心理距离近的不道德行为更倾向于进行具体、细节和情境性的低水平解释,而对心理距离远的不道德行为则更倾向于做抽象、概括和整体性的高水平解释。钟毅平和陈文龙(钟毅平 & 陈文龙,2012)从时间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维度界定心理距离,得出心理距离近,不道德程度判断低,心理距离远,不道德程度判断高。欧晓莉(欧晓莉,2011)利用了电车难题来研究了距离远近和亲疏关系对于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得出结论,当电车难题发生在距离较近的地方时,被试认为司机的功利行为更不道德;关系亲疏显著影响道德判断,和电车难题的受害者与被试有亲戚关系相比,当电车难题的受害者与被试无亲戚关系时,被试对司机的功利行为评定为更不道德。

心理距离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是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提出的,而解释水平理论是西方文化社会的产物,在应用到中国本土文化中,仍需考虑文化因素。而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研究学者发现了与心理距离类似的“差序”现象,对于个体的道德判断存在很大影响。

学者费孝通(費孝通,1999)发现,在中国社会中存在一种“差序格局”现象。他认为,我们的格局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波纹的远近表示关系的亲疏,越远关系越薄(赞孝通,1998)。在圈子所及范围是自己人,圈子以外则是外人,对待圈内人和圈外人的态度是不同的。差序格局起源于亲属关系,亲属关系是差序格局的首要关系,这是差序格局的首要特征,由此才有了亲疏,才有了差序这一特征。“礼”是维护“差序格局”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費孝通,1999)。道德观念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道德观念的内容是由社会格局决定的。“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克己复礼”,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种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

由此看来,中国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亲疏度和熟悉度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道德观念或态度,而个体的道德观念或态度会影响其某些方面的行为。在这个人际关系网络中,事件主体的某些特性(性别、年龄等)都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某些判断。但是这些只是费孝通等学者基于中国社会的一些观察发现,并没有完全得到实验的验证。尽管已有学者根据解释水平理论,从心理距离的角度研究了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但尚不够全面。

第一,缺乏设置不同性质(正性、负性)的事件中,心理距离不同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的对比探究。而已有研究发现事件性质的差异会诱发不同的情绪,情绪会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Pizarro (Pizarro, 2000)提出了情绪性道德判断的理论模型,认为情绪尤其是移情在道德判断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Fataneh等(Zarinpoush, Cooper, & Moylan, 2000)研究表明,快乐心境下的道德推理比较简单、零散,而悲伤心境下的道德推理比较复杂、系统。虽然Greene等(Greene et al., 2001)的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设置了不同的道德情境,发现引发了个体不同的情绪反应(表现为皮层神经活动的不同),从而影响了人们的道德判断,但是他们的研究并不是从心理距离的角度进行探讨,而从心理距离角度研究道德判断的研究(如前面提到的欧晓莉、钟毅平、陈文龙等人的研究)却没有设置不同性质事件的对比研究。因此,不同事件情境性质(道德行为VS不道德行为)对在心理距离不同的情形下的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否存在影响值得探讨。

第二,已有研究关注被试的性别差异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如邢强(邢强,2005)采用两难故事法从被试的性别差异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发现:在小范围内道德判断可能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男女道德判断是极其相似的;男女道德判断的性别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研究所假设的情境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道德判断差异,但是鲜有研究关注到事件主体的性别和年龄差异,这个方面也值得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特征,一则探讨其是否会引起道德偏见,对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否会产生显著性影响;二则对中国的“差序格局”现象进行实证考察,在实验上对其进行检验。

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研究。研究一将研究在不同性质的事件中,事件主体的亲疏关系对于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其中,与被试亲疏关系不同的事件主体既有特指的个体也有泛指的群体,故研究中又把亲疏关系分为两个维度(主体类型、主体亲疏距离)来探讨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二将研究在不同性质的事件中,事件主体的性别、年龄特征对于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

2. 研究一

2.1. 研究目的

检验事件的性质以及不同亲疏关系的事件主体对于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否存在影响。

2.2. 研究假设

1) 个体对于与自己亲疏关系不同的事件主体进行的道德判断存在显著差异;

2) 个体的道德判断受到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影响。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采用方便随机取样方法随机选取的6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女各30人,文科生18人,理科生42人,年龄范围20~24岁,平均年龄21.93岁。所有被试自愿参加实验,且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道德判断实验。

2.3.2.实验设计

采用2(主体类型:个体、群体) × 2(主体亲疏距离:自己&父母、同学&他人) × 2(事件的性质:正性、负性)的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做出道德判断的反应时。

2.3.3.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为8个自编的事件句子,包括“热心助人”、“拾金不昧”、“随地扔垃圾”等,8个事件根据正负性分为相应的四组事件,正性和负性事件各4个,且正性和负性事件相对应,如“热心助人”对应“不热心助人”。

事件设置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行为本身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第二,客观陈述事件,不加入弱化道德的情境或细节。遵循以上规则,在事件设置时先进行调查,罗列生活中常见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随机选取部分大学生,让其对所罗列的道德事件进行排序,把排序在最前面的四类事件筛选出来,并经过专家的审核后,确定为最终正式试验的实验事件,最后再按实验要求把不同的事件主体(自己、父母、同学、他人)放入事件中,形成实验材料(如“我父母把捡到的财物如数上交”)。

2.3.4. 试验程序

利用软件E-prime2.0,让题目随机呈现,被试对呈现的题目快速进行道德判断并按键反应。实验开始时首先呈现指导语,呈现时间不限,被试明白指导语则按“Q”键开始练习。练习结束后出现一个反馈界面,呈现时间也不限,问讯被试是否明白如何按键反应,还不明白则按“Q”键继续练习,已经清楚则按“P”键开始正式实验。练习和正式实验中的每个题目呈现之前都会出现一个注视点,提醒被试集中注意力,呈现时间为500 ms,随后出现题目,呈现时间为4000 ms,被试需在这4000 ms内进行按键反应(本实验按键是根据指导语要求,按“1”、“2”、“3”键对题目进行反应,“1”代表“道德”,“2”代表“不确定”,“3”代表“不道德”),按键后将自动跳到下一个题目,如果没有进行按键反应,4000 ms过后,系统也将自动跳到下一个题目,未反应题目的数据则为“0”,每两个题目之间有1000 ms的缓冲时间。

2.4. 研究结果

数据收集之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查,发现其中有一个女大学生有许多未反应的题目,判定为无效数据,最终有效地实验数据为59份。对于最后的实验数据使用SPSS-19.0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以2 × 2 × 2 × 2 × 2为自变量,年龄为协变量,被试的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重复测验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主体类型(2水平)、主体亲疏距离(2水平)、事件的性质(2水平)为组内变量,被试性别(2水平)、被试年龄(2水平)为组间变量。

2.4.1.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亲疏关系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的亲疏关系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由表1可知,被试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均大于对正性事件的反应时。重复测验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事件的性质的主效应不显著(F(1,59) = 1.067, p = 0.306, η2 = 0.019),主体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59) = 2.746, p = 0.103, η2 = 0.048),主体亲疏距离的主效应不显著(F(1,59) = 0.439, p = 0.511, η2 = 0.008),此外,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他们与被试因素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4.2. 个体的性别、专业对其道德判断的影响

被试特征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2,由表2可知,男性被试的反应时大于女性被试的反应时,而文科被试的反应时大于理科被试的反应时。重复测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性别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9) = 1.150, p = 0.288, η2 = 0.021),被试专业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9) = 2.123, p = 0.151, η2 = 0.038),被试的性别和专业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59) = 0.099, p = 0.754, η2 = 0.002)。

2.5. 讨论

研究一结果表明,亲疏关系的两个维度以及维度间的交互都没有表现出差异显著,可见亲疏关系并

Table 1.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incident and the closeness relationships of the subject on the reaction time

表1.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的亲疏关系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Table 2.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feature of the subject on the reaction time

表2. 被试特征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不影响道德判断;事件的性质也不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但是描述统计的结果显示,被试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普遍高于对于正性事件的反应时。亲疏关系并不影响道德判断,这与欧晓莉、钟毅平、陈文龙等人的研究结果有所差异,也与中国的“差序”现象不符,原因可能是实验设计没有充分唤起他们对于事件主体的亲疏感,或者被试在作答时存在明显的社会赞许效应。

但是表现在不同性质的事件上,个体的反应时却出现了差异,被试对于不道德事件判断的反应时普遍高于对于道德事件判断的反应时。吉利根(Gilligan, 1982)等学者提出,个体在道德判断时,存在两种基本价值取向:公正道德取向和关怀道德取向。公正道德取向强调自主权,公正、公平、权利和普遍原则的重要性,而关怀道德取向则强调人际关系的意义,及以不造成伤害的原则。个体面对的不道德事件时,虽然他们认为事件中的主人公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他们在具体反应的时候就会考虑到事件主体,思虑较多,反应时应该会越久些,倾向于采用关怀道德取向的态度去进行道德判断;相反,个体面对的道德事件时,他们认为事件中的主人公应该受到赞赏,更倾向于釆用公正道德取向去进行道德判断,而不管事件主体的差异如何。本研究的结果则证实了这一理论。

整体来说,被试的性别与专业对于个体的道德判断都不存在很大的影响。被试性别不影响道德判断,这与邢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许多研究均已表明性别与道德判断的关系,其中Jaffee和Hyde (Jaffee & Hyde, 2000)研究发现性别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是无显著差异的;沃克(Walker, 1984)也在研究科尔伯格的阶段论时进行分析指出80%的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差异。本研究也可以得出结论,被试性别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已有研究鲜有关于被试专业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的研究,一般认为文科、理科这两种专业的人士的思维模式是有所差异的,文科生偏向于感性思维,情感丰富,对于问题喜欢具体思考,思考的点面比较多,而理科生则是倾向于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强,但是思维模式比较机械教条化,考虑到的点不会很多。由此推论,文理科生的道德判断应该是有所差异的,但是本研究并没有得出差异显著的结果,说明专业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并不显著。

3. 研究二

3.1. 研究目的

检验事件的性质及事件主体性别和年龄对于个体的道德判断是否存在影响。

3.2. 研究假设

1) 个体对于不同性别、年龄的事件主体进行的道德判断存在显著差异;

2) 个体的道德判断受到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影响。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同研究一。

3.3.2. 实验设计

采用2(主语性别:男、女) × 3(主语年龄:幼年、青年、老年) × 2(事件的性质:正性、负性)的多因素被试内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做出道德判断的反应时。

3.3.3. 实验材料

设置的事件同研究一,只是放入事件中的事件主体变成了小男孩、小女孩、男青年、女青年、老爷爷、老奶奶。

3.3.4. 试验程序

实验程序同研究一。

3.4. 研究结果

数据收集情况同研究一。对于最后的实验数据使用SPSS-19.0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以2 × 3 × 2 × 2 × 2为自变量,年龄为协变量,被试的反应时为因变量,采用重复测验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事件主体的性别(2水平)、事件主体的年龄(3水平)、事件的性质(2水平)为组内变量,被试性别(2水平)、被试年龄(2水平)为组间变量。

3.4.1.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的性别、年龄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性别与年龄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见表3,由表3可知,被试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均大于对正性事件的反应时。

重复测验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事件的性质、主体性别、主体年龄的主效应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但是当它们与被试的性别、专业交互时,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

1) 事件主体的性别、事件主体的年龄、被试的性别三者之间交互时边缘显著(F(2,59) = 2.782, p = 0.068, η2 = 0.049),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被试在对于幼年人进行判断时差异极显著(F(1,30) = 8.139, p = 0.006, η2 = 0.131)。

2) 事件主体的年龄、事件的性质、被试的性别三者之间交互时出现差异极显著(F(2,59) = 5.385, p = 0.006, η2 = 0.091),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青年人做负性事件时,男性被试与女性被试进行判断时的反应时差异边缘显著(F(1,30) = 3.403, p = 0.071, η2 = 0.059);此外还发现男性被试对于正性事件中幼年阶段和青年阶段两个年龄阶段的反应时差异边缘显著(F(1,30) = 2.652, p = 0.080, η2 = 0.091);女性被试对于负性事件中幼年和青年两个年龄阶段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1,29) = 3.366, p = 0.042, η2 = 0.113);男性被试对于青年人在做正性或者负性事件时的反应时差异极显著(F(1,30) = 7.324, p = 0.009, η2 = 0.1139);而女被试则与男被试有所不同,她们在对于幼年和老年阶段的事件主体,在做不同性质事件时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1,29) = 4.342, p = 0.042, η2 = 0.074);对于老年阶段的事件主体差异极显著(F(1,29) = 12.779, p = 0.001, η2 = 0.191)。

3) 事件主体的年龄、事件的性质、被试的专业三者之间交互时差异显著(F(2,59) = 3.292, p = 0.042, η2

Table 3.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incident, the gender and age of the subject on the reaction time

表3.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性别与年龄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 0.057),进一步发现,理科被试对于负性事件中幼年和青年这两个阶段的事件主体进行判断时的反应时边缘显著(F(1,42) = 3.090, p = 0.054, η2 = 0.104);此外还发现文科被试对于青年人做不同性质的事件时的反应时差异显著(F(1,17) = 6.977, p = 0.011, η2 = 0.114),而理科被试则与文科被试又有所差异,理科被试是对于老年人做不同性质的事件时的反应时差异极显著(F(1,42) = 7.283, p = 0.009, η2 = 0.119)。

4) 事件主体的年龄、事件的性质、被试的性别、被试的专业四个因素间交互时差异显著(F(2,59) = 4.404, p = 0.015, η2 = 0.075),进一步分析发现,文科专业的男性被试对于青年人做不同性质的事件时的反应时差异极显著(F(1,3) = 8.407, p = 0.005, η2 = 0.135),而理科专业的男性被试则是对于老年人做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反应时差异边缘显著(F(1,27) = 3.968, p = 0.051, η2 = 0.068),女性被试与男性被试又有所不同,文科专业的女性被试对于老年人做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反应时差异极显著(F(1,14) = 9.946, p = 0.003, η2 = 0.156),理科专业的女性被试则是对于幼年和老年的事件主体做不同性质的事件的反应时都是边缘显著(幼年:F(1,15) = 3.874, p = 0.054, η2 = 0.067;老年:F(1,15) = 3.527, p = 0.066, η2 = 0.061)。以上当中的差异都是被试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高于对正性事件的反应时。

3.4.2. 个体的性别、专业对其道德判断的影响

被试特征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4,由表4可知,男性被试的反应时大于女性被试的反应时,而文科被试的反应时大于理科被试的反应时。重复测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性别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9) = 1.274, p = 0.264, η2 = 0.023),被试专业的主效应差异不显著(F(1,59) = 0.352, p = 0.555, η2 = 0.006),被试的性别和专业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59) = 0.022, p = 0.883, η2 = 0.001)。

3.5. 讨论

研究二中,在整体上,被试的性别和专业对于道德判断不存在明显差异,事件的性质也不影响个体的道德判断,但是描述统计的结果显示,被试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普遍高于对于正性事件的反应时,结果与研究一一样,在前面已进行了具体分析,这里将不再赘述。

而对于事件主体的性别、年龄以及事件的性质这三个因素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方面,对它们单独分析时,对于道德判断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它们在与被试因素交互时,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下面将针对这些差异逐条分析:

1) 对事件主体的性别、事件主体的年龄、被试的性别三者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男被试对于小男孩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对于小女孩的反应时。这可能是性别角色观的原因,人们普遍认为小男孩应该是活泼的、好动的,小女孩则应该是要乖巧的、听话的。而且男性被试本身也曾经是小男孩,更能理解小男孩的活泼好动,所以男被试对小男孩更宽容些,具体体现就是他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对于小男孩的反应时长一些。

2) 对事件主体的年龄、事件的性质、被试的性别三者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①男被试对于青年人做负性事件的反应时大于女被试对其的反应时,究其原因,是由于本研究的男被试也都是青年人,他们对于青年这个阶段富有同理心,感同身受。一般来说,男青年相对女青年,更具有一种攻击倾向,

Table 4. 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feature of the subject on the reaction time

表4. 被试特征在反应时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做出一些负性事件(不违法)的概率更大,所以对于青年阶段的负性事件,男被试和女被试的宽容度存在很大差异。②在不同性质的时间中,反应时的规律都是幼年 > 老年 > 青年,反映出被试在具体情境下进行道德判断时还是会受到被试年龄阶段的影响,会更多的关注幼年阶段,这与研究假设一致,但是对于老年阶段的反应时却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经历世事,在各方面都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对于是非道德应该很清楚明了,对于他们的相应的行为是有明确认知的,所以并没有得到被试“特别的关注”,但是中国素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于老年人还是会相对宽容些,因而出现了反应时:幼年>老年>青年。③男被试对于青年人做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其做正性事件的反应时,女性被试则是对于幼年和老年这两个阶段,出现了对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正性事件的反应时。男被试对于青年人做不同事件性质表现出差异,主要还是因为男被试本身也是青年人,女被试则由于女生一般更容易对于一些相对来说的弱势群体表现出同情心,她们容易受到感情和移情的影响,尊老爱幼的观念也更加深刻,因而在对幼年儿童和老年人进行道德判断时会出现差异。

3) 对事件主体年龄、事件的性质、被试的专业三者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①在负性事件中,理科被试对于幼年儿童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青年人的反应时。为什么文科被试却没有出现这种差异呢?这还是源于文理科生思维模式的差异,具体分析已讨论过,不再重复。②文科被试对于青年人做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其做正性事件的反应时,理科被试则是对于老年这个阶段,出现了对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正性事件的反应时。尽管文理科生出现差异的年龄阶段不同,但是都是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性事件,也再次证明了不同事件性质会显著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而出现这种年龄阶段的不同,还是源于文理科生本身专业类型的差异。

4) 对事件主体年龄、事件的性质、被试的性别、被试的专业四个因素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被试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事件主体做不同性质的事件,是会有所差异的,原因还是在于被试本身的性别与专业差异从而导致他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主体表现出差异。

综合上面的几点讨论,可见个体的道德判断是会随着个体的性别、专业、事件的性质、事件主体性别、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此外,还发现对于事件主体的性别差异引起个体的道德判断的影响没有事件主体的年龄差异引起个体道德判断的差异多,可见,在对于不同的事件主体做同一件事时,人们对于主体的年龄关注更多,而性别差异的影响不大。

4. 总讨论

4.1. 事件的性质和主体特征对个体道德判断的作用

研究一和研究二都发现,人们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是普遍大于正性事件的反应时的,在研究二中还发现在一些具体的情境下,也表现出了人们对于事件性质的反应时差异。如同前面所说,这种差异可以用道德判断中的公正取向和关怀取向来解释。公正取向的道德强调个人权利的平等和公平,它的道德原则基础是以自然法思想和社会契约论精神,以保护自我权利为目的,此取向对人的自主性和权利的强调以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和平等为基础(邓德祥,2010)。关怀取向的道德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为基础,同时考虑由这种关系产生的相互责任意识,它以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来凝聚人际关系(Gilligan, 1982)。采用关怀倾向的道德除了考虑事件本身道德与否之外还有站在事件主人公即事件主体的角度和背景思考,相对于公正倾向考虑的方面更多一些,体现在被试的反应时上,则是采用关怀倾向的反应时大于采用公正倾向的反应时。而本研究中,被试对于负性事件的反应时大于对正性事件的反应时,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正性事件是倾向于采用公正取向,对于负性事件倾向于采用关怀取向。

本研究中,事件主体特征是指事件主体的亲疏关系、性别和年龄。研究一的结果显示,事件主体的亲疏关系对于个体的道德判断不存在显著影响,与已有的研究结果是有所差异的。而在中国社会中,经过无数学者的观察发现,确实是存在一种“差序”现象,人们对于与自己亲疏程度不同的人的态度是有所差异的。但是在本实证研究中,却没有把这种“差序”体现出来。原因可能是由于模拟情境与真实情境的差异所引起的,在具体实验中,被试没有很注意事件主体与自己的亲疏关系,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充分唤起他们对于事件主体的亲疏感,或者是快速按键的实验设置,没能把个体对于亲疏度不同的事件主体所进行的考虑的差异体现出来,或者是被试在作答时存在明显的社会赞许效应。关于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究。

分析研究二的结果,被试特性、事件的性质与事件主体的性别和年龄各自的主效应都不显著,在它们的交互作用下就会出现显著差异。例如,男被试对于小男孩的反应时显著高于对于小女孩的反应时;男被试对于青年人做负性事件的反应时大于女被试对其的反应时;在负性事件中,理科被试对于幼年儿童的反应时显著大于对青年人的反应时……以上存在的差异都是组间因素与组内因素交互作用时才出现的。简而言之,在特定情境中,事件主体的性别、年龄对于个体的道德判断存在影响。

4.2. 个体的性别、专业对其道德判断的影响

综合研究一与研究二的结果,对于被试的性别差异,在整体上来说是没有差异的,但是当被试面对具体的不同事件情境时,却表现出了性别的差异。这与邢强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而对于被试的专业,在整体上来分析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特定的事件情境中,文理科对于道德判断存在差异。文科被试与理科被试道德判断的专业差异更大程度上也是研究所假设的情境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道德判断差异。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 个体的道德判断不受其性别和专业的影响;

2) 不同性质的事件对人们的道德判断影响不大,但是相对于道德事件,个体对不道德事件的反应明显慢些,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事件主体特征的影响;

3) 个体的道德判断会随着个体的性别、专业、事件的性质、主体特征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4) 个体的道德判断会随着事件主体的年龄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这种变化受事件主体性别的影响较少。

基金项目

本论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SWU1109062)资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陈建兵, 黄富峰(2006). 论道德判断. 齐鲁学刊, 3期, 136-139.

  2. 邓德祥(2010). 论美术教育技艺价值取向与理论价值取向的整合. 艺术教育, 8期, 108.

  3. 費孝通(1999). 費孝通文集. 北京: 群言出版社.

  4. 阚忠钰(2010). 心理距离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博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5. 欧晓莉(2011). 距离远近和关系亲疏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

  6. 舒首立(2011). 时间距离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意向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7. 邢强(2005). 道德判断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心理学探新, 4期, 67-69.

  8. 赞孝通(1998).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9. 钟毅平, 陈文龙(2012). 心理距离对不道德行为判断的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期, 96-99.

  10. Gibbs, J. C. (1977).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judgment: A constructive critiqu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47, 43-61.

  11.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2. Greene, J. D., Morelli, S. A., Lowenberg, K., Nystrom, L. E, & Cohen, J. D. (2008). Cognitive load selectively interferes with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 Cognition, 107, 1144-1154.

  13. Greene, J. D., Sommerville, R. B., Nystrom, L. E., Darley, J. M., & Cohen, J. D. (2001). An 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 Science, 293, 2105-2108.

  14.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814-834.

  15. Jaffee, S., & Hyde, J. S. (2000). Gender differences in moral orientation: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6, 703- 726.

  16. Liberman, N., & Trope, Y. (2003). Construal level theory of intertemporal judgment and decision. In G. Loewenstein, D. Read, & R. Baumeister (Eds.), Time and Decision: 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pp. 245-276).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7. Piaget, J. (1997). The moral judgement of the chil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8. Pizarro, D. (2000). Nothing more than feelings?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moral judgment.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0, 355-375.

  19. Vallacher, R. R., & Wegner, D. M. (1989). Levels of personal agency: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action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660-671.

  20. Walker, L. J. (1984). Sex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 A critical review. Child Development, 55, 677- 691.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