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4 No.06(2014), Article ID:14330,10 pages
DOI:10.12677/AP.2014.46102

The 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the Moral Elevation

Wan Ding, Xiaozhen Wang, Binghai Sun*, Weijian Li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Email: *jky18@zjnu.cn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Received: Sep. 25th, 2014; revised: Oct. 7th, 2014; accepted: Oct. 20th, 2014

ABSTRAC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moral elevation in Chinese background.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moral elevation, we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of moral elevation structure, and then compiled moral elevation items based on open interviews and experts’ revise. The sample 1 (283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ample 2 (220 college students) were surveyed to examin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 by the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analysi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1)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moral elevation includes four factors: emotion and outpouring, cognition for own, cognition for others, behavior intention; 2) the self-made Chinese version of moral elevation scale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good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applicability.

Keywords:Moral, Moral Elevation, Prosocial Behavior, Structure, Measurement

道德提升感的结构与测量

丁  菀,王晓真,孙炳海*,李伟健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华

Email: *jky18@zjnu.cn

收稿日期:2014年9月25日;修回日期:2014年10月7日;录用日期:2014年10月20日

摘  要

本研究致力于澄清道德提升感在中国背景下的心理结构,并编制问卷。根据相关论著分析和文献梳理构建了道德提升感的结构,并通过访谈整理和专家评估,编制了针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升感量表。通过对样本一(n = 283)和样本二(n = 220)进行探索性分析和验证性分析来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表明:1) 道德提升感具有稳定的心理结构,具体分为情感及其流露、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倾向四个因子;2) 自编的中国大学生道德提升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适用性。

关键词

道德,道德提升感,亲社会行为,结构,测量

1. 引言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被一些榜样人物的善举深深打动,但人们却很难对那些因道德榜样而引起的情感反应进行命名,因为这类情感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善良”、“高兴”或“感动”等(Algoe & Haidt, 2009)。这种人们听到美德行为后所产生的这种感情被称作道德提升感(moral elevation),即个体在听到或看到美德行为后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而这种体验会使个体产生独特的生理与情感反应,并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产生影响,增加个体亲近他人和做出亲社会行为的欲望(Haidt, 2003b)。起初这种道德情感并没有得到重视,自2003年Haidt首次开展道德提升感的研究以来,心理学家对此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Algoe, Haidt, 2009; Freeman, Aquino & McFerran, 2009; Schnall, Roper, & Fessler, 2010; Cox, 2010; Aquino, McFerra, & Laven, 2011; Schnall & Roper, 2012; Lai, Haidt, & Nosek, 2014)。

国外心理学者对道德提升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提升感的结构及其与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上(Silvers & Haidt, 2008; Aquino, McFerran, & Laven, 2011)。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道德提升感能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比如,体验到道德提升感的人更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捐钱给慈善机构(Algoe, Haidt ,2009; Freeman, Aquino, & McFerran, 2009; Schnall, Roper, & Fessler, 2010; Cox, 2010; Aquino et al., 2011)。此外,对于道德提升感的结构,研究者先后提出了三维结构(Haidt, 2003b)、二维结构(Landis, Sherman, Piedmont, Kirkhart, Rapp, & Bike, 2009; Cox, 2010)、四维结构(Aquino, McFerran, & Laven, 2011)。Haidt(2003b)通过访谈研究,最先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来界定道德提升感。Landis(2009)通过对道德提升感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道德提升感由情感和生理两因素构成。Cox(2010)认为道德提升感包括情感反应和亲社会行为动机两维度。Aquino等人(2011)在二维、三维结构的基础上,从人性观、想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意愿、情感及亲社会动机四个维度对道德提升感进行测量。

尽管国内很少有直接以“道德提升感”为主题进行的研究,但利用道德提升感来影响个体并增加其亲社会行为的思想却并不少见,如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雷锋、焦裕禄、郭明义等的美德事迹对人们的道德行为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实践者也积极地采用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宣传方式促进这种影响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思想和行为。遗憾的是,由美德事件所引发的“道德提升感”本身及其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还没有引起国内研究者应有的重视。在对国外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旨在厘清道德提升感的心理结构,并编制道德提升感量表,为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2. 对象与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浙江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503份,其中男生176名,女生327名。随机选取283名被试作为样本一用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同时选取另外的220名被试作为样本二做验证性因素分析及问卷的信效度分析。两样本的人口学特征见表1

2.2. 研究工具

2.2.1. 自编大学生道德提升感量表

详见“问卷编制的具体过程”。

2.2.2. 宜人性分量表

取自Costa和McCrae(1980)编制的大五人格简式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共12个项目,要求被试在里克特5点计分上(从完全不赞成到完全赞成)进行反应,得分越高表示宜人性水平越高)。国内大量研究表明,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分量表在中国本土坏境下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张兴贵,郑雪,2005;聂衍刚等,2008)。

2.3. 问卷编制的基本过程

对大学生道德提升感进行测量,初始问卷主要结合四种方法而成。方法一,分析已有研究论著中关于道德提升感的内涵及结构,并结合道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等具体领域中有关道德情感结构的理论论述和实证研究,初步确定本研究所编制的道德提升感的整体结构,即四维度初步定为情感及其流露(被试的情感及其情感的外在流露)、对自我的认知(对自己认知的改变)、对他人的认知(对他人甚至对整个世界看法的改变)和行为倾向(效仿助人行为的倾向)。方法二,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梳理国外研究者所使用的有关道德提升感测量工具,参考信效度指标较好的研究工具中的正式项目,根据本研究的具体要求填充至理论构建的相关维度中,如Haidt(2003)道德提升感量表中部分项目,Acquino(2011)道德提升感量表中部分项目。方法三,对26名大学本科生就他们“印象中最深刻的美德事件”进行访谈,包括具体的事件回忆,以及本土环境下个体体验到道德提升感所发生的独特反应。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理,以确保和补充所确定的道德提升感量表的内容结构,结果发现拟定的四个维度基本上能够全部囊括访谈内容。部分同学访谈记录如下。方法四:邀请相关领域2位心理学教授、5名心理学研究生对项目进行最后的评估和修订,进而初步编制了道德提升感问卷初稿。

小王同学:每次听到这种事情,比如白芳礼老人的事迹时,我都会感觉特别激动,觉得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他那么大年纪了还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帮助别人,我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还有每次看《感动中国》里面主人公的事迹时,眼泪总是不自觉的掉下来,觉得他们真是太伟大了!我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

Table 1. Demography of research respondent

表1. 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注:在是否是独生子女的人口学统计变量上,样本二的缺失值为11。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虽然自己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毕竟给别人温暖自己也会觉得幸福。

小李同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丽莉老师看到汽车撞来时,为了保护学生自己却失去双腿的事迹,这太让人敬畏了。从同学那里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情时,我心里好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戳了一下,特别心疼这位好老师。危急时刻第一反应是救学生不仅体现了张老师的职业素养,而且也彰显了她人性的光辉。虽然现在媒体上经常爆出有些老师素质不高的现象,但我相信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老师还是好的。作为一名师范生,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为张老师敬礼!

……

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梳理、被试访谈与专家评估和修订,本研究建构了道德提升感初始测量问卷。初始问卷共25个项目,由四个部分构成:情感及其流露(例如“有时候会感动的流眼泪”项)、对自我的认知(例如“感到自己更愿意去关爱他人”项)、对他人的认知(例如“相信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项)和行为倾向(例如“感到自己应该向做好事的人学习”项)。问卷采用里克特5点计分法(1分代表完全不同意,5分代表完全同意)。要求被试回想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美德事件从而被引起情感体验后,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填写问卷。

2.4. 研究程序

本研究采取“主位”研究设计的思路对整体研究进行规划,以理论驱动为切入点对《道德提升感量表》采用从“理论拟构建”、“维度探索”再到“结构验证”的步骤进行编制。为有效编制出科学有效的大学生道德提升感测量工具,本研究进行了大样本的数据调查。由心理学研究生担任主试,采取团体施测的方法。主试严格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确认被试完全明白后,让被试完成问卷。然后回收问卷,统一编号后将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收集到的样本一数据运用SPSS13.0进行项目分析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样本二数据运用SPSS13.0与LISREL8.7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效度检验。

3. 研究结果

3.1. 项目分析

为了解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结果发现,所有项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41~0.70之间,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具体结果见表2

另外,通过高低分组的“临界比率”(CR值)对每个项目的高、低分组的平均值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以确定各个项目的鉴别力。结果,25个项目的“临界比率”(CR值)全部达到了显著水平(p < 0.001)。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对样本一(n = 283)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用主成分法抽取因子,以明确道德提升感的结构。首先,KMO检验值为0.91,Bartlett球形检验的值为4006.44,在0.001水平上显著。说明自编道德提升感问卷各个项目之间有很大的可能存在共享因子,即数据非常适合进一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第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进行初步的因子分析,采用最大变异法进行因子旋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的因子的累积方差共解释了总变异的65.89%,解释比例较高。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抽取四个因子较为合适,故初步决定抽取四个因素作为量表的内部结构。通过以上分析,删除了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子上都有较大负荷的项目,同时也删除了那些在四个因子上都没有较高负荷的项目,根据这些标准,删除9、18、19、25题,最终得到了一个由21个项目组成的问卷。

删除上述四个题目后,重新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这时KMO值为0.91,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3421.41,在0.001水平上显著,四因子的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6.34%。所编量表各题项的因子负荷、共同度和贡献率见表3

Table 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25 item scores with the total score

表2. 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注:*代表p < 0.05,**代表p < 0.01,***代表p < 0.001。

Table 3. The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oral elevation scale

表3. 道德提升感问卷探索性因素分析项目因子负荷、共同度及贡献率

3.3. 验证性因素分析

通过对样本一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道德提升感是由四个因子构成。为进一步检验该理论构想是否成立,本研究采用Lisrel8.7对样本二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期能够验证道德提升感的理论结构。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主要是通过χ2/df、RMSEA、RMR、NNFI、CFI、IFI、GFI、AGFI等拟合性指标来检验模型是否可接受。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比较符合一般通用的标准(孙春晖,郑日昌,2001;温忠麟,侯杰泰,2004)。具体结果见表4图1

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单因素模型的各指标都不理想,说明虚拟的单因素模型是不成立的,这从侧面反映了将道德提升感看成是四因素是合理的。同时四因素模型的各种拟合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标准,也说明自编道德提升感的结构明确,符合之前所假设的理论模型。

通过探索及验证性因素分析我们得到了自编大学生道德提升感量表共有四个因子组成,与原先的理论构想一致。经过对因子各项目所表达的意思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参考,我们将四个因子分别定义如下,第一个因子由20,13,8,2,7,1,11,16共8个项目构成,命名为情感及其流露;第二个因子由18,19,21,15共4个项目构成,命名为对自我的认知;第三个因子由14,10,5,12,6共5个项目组成,命名为行为倾向;第四个因子由3,4,9,17共4个项目构成,命名为对他人的认知。

Table 4.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sult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oral elevation scale

表4. 道德提升感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

Figure 1. The four factors model path graph of moral elevation

图1. 道德提升感4因子模型路径图

3.4. 信度分析

为检验自编中文版大学生道德提升感量表在我国本土环境下施测的信度,本研究对样本二的总量表和各因子的分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具体结果见表5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自编大学生道德提升感量表四个因子的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都在0.71~0.93之间,一般认为内部一致性系数大于0.7就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所以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3.5. 效度分析

3.5.1. 结构效度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已经为所编量表的结构效度提供了较好的证明。为了进一步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又进行量表内部因子分析。一般认为,较好问卷的各因子之间应该一定的聚敛性,即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因此,我们对所编量表各因子之间、各因子与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6

结果显示,自编道德提升感量表因子间的相关在0.57~0.72之间,属于中等程度的相关。同时还发现,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6~0.91之间,属强相关。

3.5.2. 效标关联效度

国内外对道德提升感的系统研究不过十几年时间,所以并没有公认的对其较为有效的测量工具。Landis等人(2009)的研究表明,道德提升感与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分量表有较强的相关,故以此分量表作为自编道德提升感量表的校标进行效度关联效度分析。通过样本二中被试道德提升感各维度的分数、总分与大五人格中宜人性分量表的得分做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相关系数在0.24~0.33之间,在0.01水平上显著,表明自编道德提升感量表具有良好的校标关联效度。

4. 讨论

4.1. 道德提升感的结构

本研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因素分析,发现道德提升感的结构基本符合其理论构想,即由情感及其流露、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和行为倾向四个因子组成。这四个因子与以往研究既有相同

Table 5.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sult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moral elevation scale

表5. 道德提升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

Table 6.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4 factor scores with the total score

表6. 各因子之间及各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注:*代表p < 0.05,**代表p < 0.01,***代表p < 0.001。

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以往大量研究都表明道德提升感会使个体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产生变化(Algoe & Haidt, 2009; Haidt, 2000; Erickson & Abelson, 2012),本研究在这两点上与前人研究一致。有研究表明体验到道德提升感的被试不仅使对自己的认知有所改变,而且也会使个体对他人或周围事物的想法发生改变(Aquino, McFerra, & Laven, 2011; Freeman, Aquino, & McFerran, 2009),本研究通过对访谈分析发现,道德提升感使中国被试对他人及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有影响。因此,在编制问卷时,加入了“对他人的认知”这一因子。道德提升感会引起个体独特的生理(Algoe & Haidt, 2009)和情感反应(Freeman, 2009),本是无可争议。但通过对所编项目进行探索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两者不能很好的分开。结合基础心理学中对情绪情感的定义,本研究认为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伴随着个体的生理反应,从这个角度来讲,两者汇聚到一个维度也在情理之中。在此问卷中,将情感及生理维度看成是一个维度,并将此命名为“情感及其流露”因子。通过对所编问卷进行探索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此四维结构适合中国被试,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实际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美德事件时,比如《感动中国》播放主人公的感人事迹时,每个观众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反观自编道德提升感量表的结构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美德事件的反应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把对道德提升感的测量分为这四个因子是符合中国人的本土环境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2. 自编道德提升感量表的信效度

所编制的道德提升感量表通过理论分析、文献梳理、被试访谈与专家评估和修订,初步确定的量表初稿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从各题目与总分的相关来看,各题目与测验总分有显著的相关。从对各题项分析结构来看,所编量表中的所有项目都具有很好的鉴别力。

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中文版道德提升感量表由四个因子构成,并且这四个因子对总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66.34%。为进一步验证此模型的适用性,本研究选取样本二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常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这说明自编道德提升感量表的结构明确,符合之前所假设的理论模型。

本研究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来检验自编量表的信度,分析发现四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7、0.84、0.71和0.84,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表明自编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另外,本研究也从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来进一步验证中文版道德提升感量表的效度。结果表明,道德提升感各维度的得分及总分与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得分都有显著相关,这与Landis等人(2009)的研究保持一致。

总之,所编制量表采取自上而下的程序,在理论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中提升感相关题项,通过被试访谈以及专家反复评估编制形成初稿,并通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测量学指标检验,最后形成包含21项目的中文版道德提升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一步运用到实证研究中,为深入开展道德提升感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前提。

5. 展望

5.1. 进一步厘清道德提升感的形成机制

关于道德提升感的内在机制,虽然以往研究者对其内在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是,道德提升感本身特定的形成机制尚未统一。Haidt(2003a)将由他人的榜样行为所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都称之为“赞赏他人”的情感(“other-praising” family of emotions),这些情感包括提升感(Elevation)、感激(Gratitude)和钦佩(Admiration)。为了更明确的道德提升感的内涵及形成机制,有必要对道德提升感与感激、钦佩等积极道德情感进行明确的区分。已有研究者认为,道德提升感在诱发事件、生理感受、产生的动机倾向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等方面都区别于感激和钦佩(Haidt, 2003a)。未来研究可以针对相似的道德情绪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更明确地把握道德提升感的内涵和形成机制。

5.2. 深入探究道德提升感促进亲社会行为的机制

虽然以往大量研究都表明道德提升感与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相关,但是,这些研究大都只考虑了道德提升感与亲社会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众多的道德心理研究表明道德判断、道德认同也能很好地预测亲社会行为,那么,不同因素在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相互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道德提升感与道德认同在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Acquino, 2011)。因此,道德提升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认同在促进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各自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3. 优化道德提升感的研究手段

回顾以往关于道德提升感的研究,虽然对道德提升感的结构存在分歧,但这些研究结果并非矛盾的或完全对立的。这些研究在结果上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问卷测量法、技术手段、分析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往的研究中,道德提升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量表测量法。虽然测量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测查出道德提升感的强度,但是除了测量法本身具有不可克服的缺陷以外,仅仅通过测量法可能无法准确的揭示道德提升感的内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通过ERP、fMRI等手段揭示道德提升感的认知神经机制,可以更精确和生态化地记录道德提升感的变化。最近已有研究使用fMRI技术来研究道德提升感的神经基础(Englander, Haidt, & Morris, 2012),这为采用这种手段进一步考察道德提升感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初步探索。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CBA120107)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1ZJQN074YB)的资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聂衍刚, 林崇德, 郑雪, 丁莉, 彭以松(2008). 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 心理科学, 4期, 774-779.

  2. [2]   孙春晖, 郑日昌(2001). 《学习适应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心理学探新, 2期, 59-64.

  3. [3]   温忠麟, 侯杰泰, 马什赫伯特(200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 心理学报, 2期, 186-194.

  4. [4]   张兴贵, 郑雪(2005). 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期, 98-103.

  5. [5]   Algoe, S. B., & Haidt, J. (2009). Witnessing excellence in action: The “other-praising” emotions of elevation, gratitude, and admiratio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 105-127.

  6. [6]   Aquino, K., Freeman, D., Reed II, A., Lim, V. K., & Felps, W. (2009). Testing a social-cognitive model of moral behavior: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situations and moral identity centr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7, 123.

  7. [7]   Aquino, K., McFerran, B., & Laven, M. (2011). Moral ident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moral elevation in response to acts of uncommon good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0, 703.

  8. [8]   Costa, P. T., & McCrae, R. R. (1980). Influence of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Happy and unhappy peop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668-678.

  9. [9]   Cox, K. S. (2010). Elevation predicts domain-specific volunteerism 3 months later.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5, 333-341.

  10. [10]   Englander, Z. A., Haidt, J., & Morris, J. P. (2012). Neural basis of moral elevation demonstrated through inter-subject synchronization of cortical activity during free-viewing. PLoS ONE, 7, e39384.

  11. [11]   Erickson, T. M., & Abelson, J. L. (2012). Even the downhearted may be uplifted: Moral elevation in the daily life of clinically depressed and anxious adul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1, 707-728.

  12. [12]   Freeman, D., Aquino, K., & McFerran, B. (2009). Overcoming beneficiary race as an impediment to charitable donations: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the experience of moral elevation, and donation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 72-84.

  13. [13]   Haidt, J. (2000). The positive emotion of elevation. Prevention & Treatment, 3, Article 3.

  14. [14]   Haidt, J. (2003a). The moral emotions. In: Handbook of affective scienc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52-870.

  15. [15]   Haidt, J. (2003b). Elevation and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of morality. In: C. L. M. Keyes, & J. Haidt (Eds.), Flourishing: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life well-lived (pp. 275-28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6. [16]   Lai, C. K., Haidt, J., & Nosek, B. A. (2014). Moral elevation reduces prejudice against gay men. Cognition and Emotion, 28, 781-794.

  17. [17]   Landis, S. K., Sherman, M. F., Piedmont, R. L., Kirkhart, M. W., Rapp, E. M., & Bike, D. H. (2009). The relation between elevation and self-reported prosocial behavior: Incremental validity over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 71-84.

  18. [18]   Schnall, S., Roper, J., & Fessler, D. M. (2010). Elevation leads to altruistic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315-320.

  19. [19]   Schnall, S., & Roper, J. (2012). Elevation puts moral values into actio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3, 373-378.

  20. [20]   Silvers, J. A., & Haidt, J. (2008). Moral elevation can induce nursing. Emotion, 8, 291-295.

附录

道德提升感量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一些美德行为,比如,“最美司机”吴斌在生命的最后76秒拯救24名了乘客,汶川地震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换来了4个孩子的生命,白芳礼老人用蹬三轮车攒的钱资助贫困大学生,他先后捐款35万元,帮助3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当接触到这样的事件时,人们的心灵会受到冲击,感到内心澎湃,觉得这些事情非常令人感动。

现在请仔细想想你听过或见过的印象最深刻的美德行为(也可以是上面所列举的),当这件事情在你头脑中比较清晰的时候,请根据你自己的感觉对以下描述在五点量表上进行评分,并在相应的数字上打√”。

1-----------------------2----------------------3-------------------------4------------------------5

完全不同意       比较不同意       不确定           比较同意         完全同意

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描述你所想到的美德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TES

*通讯作者。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