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07 No.06(2017), Article ID:21109,9 pages
10.12677/AP.2017.761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Qian Chen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Received: Jun. 4th, 2017; accepted: Jun. 23rd, 2017; published: Jun. 26th, 2017

ABSTRACT

With the ever-changing era of technology,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is extremely scar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each dimension, such as professional, household, gender, etc., and to underst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understanding the whole situation, to conduct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pro-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mong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supplement. In this study, college students in Changsha are subjects for the study, using pro-social tendencies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Short Scale to investigate, using SPSS19.0 to analyze data, and discussing in the end. Results: (1) pro-social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tends to be in the mid to upper level; (2) pro-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3)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the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is higher in boys than girls; (4) in terms of whether it is the only chil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ro-social behavior, and the only child is not higher than non-child in pro-social behavior; (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ccount type, on the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the city accounts for students are higher than rural residence students; (6) from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level of pro-social behavior, science majors are higher than liberal arts major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Pro-Social Behavior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特征及其与人格特质 的关系研究

陈茜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收稿日期:2017年6月4日;录用日期:2017年6月23日;发布日期:2017年6月26日

摘 要

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变化,对于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特征及其与人格特质相关性研究匮乏,本研究探究我国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整体水平,分析其在各个维度上的差异,了解大学生的整体实际情况,并且对大学生人格特质进行调查,对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研究。本研究以长沙市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亲社会倾向问卷和大五人格简式量表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讨论。研究结果:(1) 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相关;(3) 从性别角度而言,男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优于女生。(4) 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非高于独生子女;(5) 从户口类型角度而言,城市户口的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6) 从专业方面看,理科专业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文科专业。

关键词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人格特质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群体逐渐被90后所取代,在这个科技发达、社会物质福利待遇丰厚的时代里,大学生始终是众多心理学家青睐的特殊群体,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状况的调查和研究,能够为今后了解大学生准备一定的数据资料,也是一项对于了解大学生群体的重要调查研究,我们还能够通过探讨亲社会行为在各方面的差异以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为今后大学生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参考(白利刚,1997)。

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高树昱,李庆功,2005)。有学者在研究中表明:从1996年到2006年,十多年来,我国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中只有5篇论文(占研究论文总数的5.3%)涉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的调查、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学校以外的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几乎没有。在国内对于中国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只是局限于亲社会行为的整体状况调查,基本上也是采用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方法理论,研究的内容多是虚拟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类型、各种不同维度上的亲社会行为差异、不同情景下的亲社会行为、浅层次的亲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研究以及与人格对于亲社会行为影响关系等等这些方面(王碧英,高日光,2004)。以及国内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知识更新和最新情况的调查都不够及时,这就导致一些研究与当下有所不符,尤其是在这个飞快发展的科技时代,更加需要特别对待的就是本来研究就匮乏的大学生群体。

9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形成,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信息时代迅速降临等社会环境巨变的影响,表现出一种社会适应性,所以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存在很大的必要性(杨薛雯,2010)。在这里我们只对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进行论述,从已有查阅到的文献资料中,丛文君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总体来说与人格特质显著相关,除神经质以外,其他四种人格类型都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显著正相关(丛文君,2014)。这个结论在刘俊对高职生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但研究群体不同,这就表明对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加以论证,虽然发现整体相关,但是在具体维度上的差异还有待更多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90后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两所本科院校里,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220名大学生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共有有效问卷207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4.1%。

2.2. 研究测量工具

(1)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工具

本文采用亲社会行为倾向测量问卷(PTM),由Carlo等人编制,采用五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23个题目,有6个维度:匿名性、利他性、公开性、依从性、情绪性、紧急性。从文君对该问卷进行了翻译,并且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量表的是一个信效度较好的量表。

(2) 人格特质的测量工具

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 Five-Factor Inventory, NEO-FFI),NEO-FFI量表是NEO-PI的简化版,有60个项目,包括5个维度: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采用5级评分,从“强烈反对”到“非常赞成”。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问卷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人格特质总体水平描述统计

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性程度还是较高的。从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各个维度来看,大学生在匿名性上的得分最高。

表2可以得出大学生在宜人性项目得分最高,在外倾型、责任心项目上的得分与宜人性比较接近,在神经质项目上得分最低。

3.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检验

3.2.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性别差异检验

在亲社会行为倾向以及各个维度上,对男女大学生两个样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表3表4可以得知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性、依从性、匿名性、紧急性四个维度上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利他性、公开性以及亲社会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得分均值上看,男生在情绪性、依从性、利他性、匿名性、公开性五个维度上与女生相比得分较高,在紧急性上得分低于女生,但总体亲社会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女生。

Table 1. The social behavior tend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general condition

表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状况

Table 2.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traits

表2. 大学生人格特质的总体状况

Table 3.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of social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表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性别差异

Table 4.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of social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表4.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

3.2.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户口类型差异

表5表6分析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户口类型的大学生在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均值得分上看,城市户口的大学生在情绪性、公开性以及整体亲社会行为得分上均高于农村户口的大学生。

3.2.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专业状况差异

表7表8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利他性一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维度和整个亲社会行为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均值得分上看,文科专业的大学生在紧急性的得分上高于理科专业。

3.2.4.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家庭人员状况差异

由:表9表10可以看出:是否为独生子女在情绪性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依从性、利他性、匿名性、公开性、紧急性以及亲社会行为整体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均值得分上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在情绪性、利他性、公开性、亲社会行为总分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在依从性。匿名性和紧急性三个维度上得分高于独生子女。

Table 5. The differences in registered permanent residence of college students

表5.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户口类型差异

Table 6.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of social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表6.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

Table 7.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difference of th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表7.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专业状况差异

Table 8.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of social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表8.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

Table 9.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tate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表9.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家庭人员状况差异

Table 10.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of social behavior in college students

表10.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

Table 11.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tendency and personality traits

表1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人格特质相关分析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人格特质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和大五人格两个量表的各个维度以及整体上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11我们可以看出,外倾型和亲社会行为倾向整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责任心和情绪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责任心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五人格总体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倾型、宜人性、责任心、大五人格总体水平均与紧急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剩余的相关维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4. 讨论

4.1.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与人格特质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研究在湖南省长沙市的大学里选取了220名中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和人格特质的调查,除去无效问卷,共207名中学生参与了此次的调查。通过数据分析显示,整体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处于较高的程度,共有187人得分大于或等于60分,占样本总数的91.3%,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高的亲社会行为倾向。这些情况出现的可能原因有:(1)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甚至现在有多半已经接近95后,由于年龄偏小,容易产生对他人的帮助心理,进而产生亲社会行为;(2) 国家大力倡导,不断进行各种模范榜样的事迹宣传和评奖,导致90后大学生更容易作出亲社会行为;(3) 家庭教育的关系,现在国家公民的普遍受教育文化水平明显提高,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素质修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4) 当代的大学生都是家里的骄傲,在家里所享受的社会物质条件都比较优越更容易产生同情心,进而表现出较高的亲社会行为倾向;(5) 学校氛围的熏陶,大学周围都是接受多年教育的学生。

4.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在各维度差异分析

通过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在性别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在利他性、公开性以及亲社会行为倾向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更倾向于外向,倾向于向外人表现自己,所以在公开性上会比女生要强,因为这样能够满足男生的虚荣心,表现自己博得赞扬,取得外界的认同,这也是男生在利他性上得分较高的原因,女生则因为性格一般沉稳内向,对外界存在一定的戒备心理,所以在亲社会行为总体表现上不如男生。

从户口类型上来看,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户口类型的大学生在亲社会行为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是从均值得分上看,城市户口的大学生在情绪性、公开性以及整体亲社会行为得分上均高于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农村户口的大学生在依从性、利他性、匿名性以及紧急性上的得分高于城市户口。这是因为同样是大学生,户口的问题对于学生们处世行为的影响已经减弱,两者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城市户口的大学生物质条件相对于农村户口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城市户口的大学生更容易有亲社会行为倾向。

从专业的角度看,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总体的得分上,理科专业的得分均高于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大都是男生,而文科专业多是女生,我们之前从性别角度也分析了,男生的请社会行为倾向程度更高一些;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原因,导致思考问题比较刻板,不容易考虑周全,进而更容易做出一些亲社会行为,而文科专业由于专业的原因,思维比较敏感,行事相对谨慎,所以没有理科专业的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水平高。

从是否为独生子女的角度来说,总体上来看,独生子女和非独生生子女在亲社会行为倾向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独生子女在情绪性、利他性、公开性、亲社会行为总分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而非独生子女在依从性、匿名性和紧急性三个维度上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由于是家庭中唯一存在的小辈,会受到整个家庭的关爱和照顾,很少能够独立在社会大环境中行事;而非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会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会有所不同,从小养成的性格和独生子女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导致非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没有独生子女高。

4.3.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和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我们由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大五人格特质中,外倾型人格特质和亲社会行为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责任心和亲社会行为倾向中的情绪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还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五人格总体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总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五种人格特质类型中,外倾型可以对亲社会行为倾向以及紧急性做出很好的预测,外倾型人格特质越加突出,就越有可能作出紧急性亲社会行为;责任心人格特质则可以很好地预测情绪性、紧急性亲社会行为该人格特质越明显就越容易作出亲社会行为,宜人性人格特质也能够极强的预测亲社会行为。最重要的是,大五人格中未提及的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程度都不显著,但大五人格整体与亲社会行为倾向有很大的相关程度,这表明亲社会行为倾向与人格特质有显著的相关,人格特质可以很好地预测亲社会行为。

5. 结论

(1) 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存在显著相关。

(3) 从性别角度而言,男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优于女生。

(4) 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亲社会行为非高于独生子女。

(5) 从户口类型角度而言,城市户口的学生亲社会行为水平优于农村户口的学生。

(6) 从专业方面看,理科专业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文科专业。

文章引用

陈 茜.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特征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Pro-Social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Traits[J]. 心理学进展, 2017, 07(06): 824-832. http://dx.doi.org/10.12677/AP.2017.76103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白利刚(1997). 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心理学动态, 5(1), 47-52.

  2. 2. 高树昱, 李庆功(2005). 亲社会研究的新趋势. 社会心理科学, (5-6), 565-567.

  3. 3. 王碧英, 高日光(2004). 当代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理论探讨, 3, 48.

  4. 4. 杨薛雯(2010). “90后”与“80后”大学生人格特质比较研究.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5. 5. 丛文君(2014).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江西社会科学, (2), 245-249.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