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s in Philosophy
Vol.
13
No.
03
(
2024
), Article ID:
82626
,
7
pages
10.12677/ACPP.2024.133067
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性研究
朱颖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收稿日期:2024年2月4日;录用日期:2024年3月8日;发布日期:2024年3月15日

摘要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创新创业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分析创新创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二者的关系,旨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创新创业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现当代创新创业更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全面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基础和支持,而创新创业则是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实践,二者相辅相成。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创新创业,关联,研究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rx’s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Ying Zhu
School of Marxism,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Feb. 4th, 2024; accepted: Mar. 8th, 2024; published: Mar. 15th, 2024

ABSTRACT
Marx’s theory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hat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re important forces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s theory of 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n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Through the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ory of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has played a certain theoretical guiding rol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subjectivity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which i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and suppor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and practice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Keywords:All-Round Huma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levance, Research

Copyright © 202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以及社会公正和公平。在当代社会,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还能为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本论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首先,我们将回顾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探讨创新创业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关系。最后,我们将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验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理解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被迫出卖劳动力,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自己,导致劳动者与劳动成果、劳动过程、人的本质和其他人的关系发生异化,这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彻底消除私有财产、消灭私有制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全面发展指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1] p. 18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48年)中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了进一步分析阐述,他认为共产主义者的理论可以概括为消灭私有制。共产主义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社会的最终目标。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2] 。从发展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基本需求的发展、个性化需求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发展。根据人的需求层次的不同马克思将其分成了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其中生存需求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生存下来了人们才会考虑精神上的需求。人的个性化发展指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体力、智力、创造力等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和实现,其特征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每个人都是生活于一定历史阶段的一定物质生活关系中,因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形势下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4] p. 295)人是处于社会中的人,正是一个个的个人组合起来才构成了社会。马克思曾提出,在现实的人类社会中,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提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4] p. 295),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与个人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据的地位的多少也是紧密相关的。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5] 。人只有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他才能参与社会分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发展中,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随着物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个人私有制的消灭,人们将不再为了单一的经济利益而劳动,而是为了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可能。马克思主张,劳动应该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活动。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们将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年)中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类的第一要素,是人类的第一需要,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马克思还强调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应该超越单纯的职业训练,而是要培养人的各方面能力,使之成为社会的有用成员。
3. 创新创业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马克思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个体才能得到各种能力和素质的训练,创新创业是时代赋予个人的历史机遇,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个体不断尝试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个性的丰富、素质品格的训练、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等。创新创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表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创新创业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人在不断地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优渥的社会条件,大大提高了个体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改善了创新创业的环境,更好的促进了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
3.1. 创新创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3.1.1. 创新创业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创新创业对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创新创业培养了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可以激发个人的创造力,个人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创新创业锻炼了个体的决策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个人需要做出各种决策,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可以帮助个人培养决策能力,学会权衡利弊;第三,创新创业形成了个体的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与团队成员、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交流和合作,个人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学会有效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和实现共同目标;最后,创新创业培养了个体的坚持和逆境应对能力。创新创业过程中,个人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个人可以培养坚持和逆境应对能力,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态度、寻找解决办法突破困境,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6] p. 530),马克思指出了每个人的能力素质,通过创新创业这个劳动实践活动不断获得提升,创新创业的劳动实践作为有目的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是可以将人类和动物根本区别开来的劳动,人的全面发展也依赖于创新创业实践的展开。
3.1.2. 创新创业对个人自由发展的促进
创新创业对个人自由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创新创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通过创业,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热情,并将其转化为现实。创新创业为个人提供了自主决策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使他们能够追求自己的激情和兴趣;其次,创新创业为个人提供了经济独立的机会。通过创业,个人可以建立自己的企业或品牌,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这使得个人能够摆脱传统的雇佣关系,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经济自由。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国家和政府创新创业的津贴和补助,减轻自己创新创业的经济压力;第三,创新创业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创业者必须不断适应和应对市场变化,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健全人格。这种持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对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非常有益;最后,创新创业为个人创造了机会和影响力。通过创业,个人可以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用自己的成果来满足市场需求,并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创业者也有机会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和变革者,对社会做出重要贡献。
3.1.3. 创新创业对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的改善
创新创业对社会环境和制度的改善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创新创业活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也受到了更高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个时候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成为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创新创业者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的商业模式,推动市场竞争,激发经济活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贫困和失业率;其次,创新创业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创新创业者通过研发新技术、应用现有技术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例如,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新兴行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创新创业也可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创新创业者通常关注社会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例如,社会企业家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贫困问题、医疗问题等,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社会创新,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创新创业对社会制度和政策的改革起到推动作用。创新创业者在实践中面临各种挑战和障碍,需要有利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改革创业环境、简化创业程序、提供创业资金等方式,激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促进社会进步。
3.2. 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
3.2.1. 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首先,人的面发展能够为人提供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创新和创业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帮助个人获得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领域的概念和方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创新和创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通过培养思维能力,人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创新和创业的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展还注重培养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创新和创业需要勇于冒险、积极进取和坚持不懈的态度,以及诚信、合作和社会责任的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培养人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使他们更加愿意接受挑战和承担责任,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3.2.2. 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
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发现创新的商业机会,使个体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愿,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风险,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创新创业资源。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能够积累更多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与各行各业的人士建立联系和合作,获取更多的创新创业资源;第三,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环境变化,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推动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个体得到了全面发展从而为创新创业储备了更多的人才,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3.2.3. 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科技、理念和方法,从而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其次,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导性作用。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个体的全面发展需求来制定创新创业的政策,以此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及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只有在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对创新创业政策的实施还起到了支撑作用,政策实施需要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包括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指导、创业资金的支持、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等。
4. 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推动创新创业的举措
想要推动创新创业是离不开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因此,我们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联合政府、高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联合开展创新创业,大学生是创新创业发展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刚毕业的大学生更容易有创新创业的想法,政府应该大力宣传并给予保障,家庭学校也应该支持并积极配合。
4.1. 创新创业要重视人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在年轻时期就提出“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7] ,这一思想既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指引和启迪,也就是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人的主体地方,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幸福作为终极目标。充分就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工作就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工人们为资本家长期劳作,失去了主体性地位,在那种情况和条件下他们没有自由时间,根本不可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人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不仅要投入到生产实践中,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个体得到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才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创业把生产和人的主体地位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又为创业造就了基础和条件” [8]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者应该鼓励员工和团队成员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提供一个积极的创新环境和文化,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同时,也要重视人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4.2. 政府要重视和支持创新创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应该强化创新创业的保障体系,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投入力度,支持各地区的创新创业经费、项目和基金等方面的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设立针对个人的创新创业项目,为个体创新创业前期的实践活动提供小额经费来鼓励个人的创新创业发展。制定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资金、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鼓励和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创新创业领域。鼓励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和知识的跨界应用,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
4.2.1. 提供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和资金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教育和培训项目来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为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这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职业培训和技术转移机构等。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来帮助创新创业。这包括设立创业基金、提供创业贷款和风险投资等。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和科技创新补贴等方式来支持科技创新。
4.2.2. 建立创新网络和合作平台,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创新友好的政策和法规来鼓励创新创业。这包括简化创业流程、降低创业成本、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减少创业风险等。政府可以促进创新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建立创新网络和合作平台。这有助于创新创业者分享经验、资源和机会,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
4.2.3. 强化创新创业的保障体系,制定创新创业相关政策
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包括减税优惠、创业补贴、创业贷款、科技创新基金等。这些政策可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和减轻经济压力,鼓励他们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创新和创业;政府可以建立科技园区,为创新创业者之间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打击侵权行为,保护创新创业者的知识产权。这样可以增加创新创业者的创新动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4.3. 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过程,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未来教育......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 [9] 因此,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但可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也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个人品格素质的提升。大学是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有众多优势,所以大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等,积极鼓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3.1. 加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内涵的理解,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在大学教育中越来越普遍,如慕课中增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选修课程、国家联合全国大学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等,大力推荐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要让学生正确充分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引导、改变保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创新思想融入课堂和课后实践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4.3.2. 加强创新创业的教师队伍建设
任何教育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要想引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思维、创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在校教师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资源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提高和丰富自身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将充分的创新创业的理论就要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如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4.3.3. 加强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
高校要为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大学生可以把学校作为创新创业的阵地。学校应该积极联合各个学院组建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的实训活动。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通过设立创业基金来鼓励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比赛中来。家长也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学校要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创新创业的情况,让家长也能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中来,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
5. 总结与展望
新时代创新创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仅仅将经济价值作为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评价判断标准已经成为过去式,当下创新创业要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的主体性,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新创业应该提倡个人树立家国情怀、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全社会共同进步。创新创业应该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着力于解决现当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为最终归宿,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人的全面发展与创新创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全面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基础和支持,而创新创业则是全面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实践。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全面发展与创新创业的关系,以促进创新创业的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文章引用
朱 颖. 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与创新创业的关联性研究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rx’s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J]. 哲学进展, 2024, 13(03): 448-454.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3067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 2.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614.
- 3.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 104.
-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5.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 6.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 7.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 8. 朱春楠.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江汉论坛, 2019(6): 46-50.
- 9.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81, 710,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