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 Linguistics
Vol.05 No.02(2017), Article ID:20562,5 pages
10.12677/ML.2017.52015

Review on Metaphors We Live by

Yi Li

Schoo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

Received: Apr. 29th, 2017; accepted: May 15th, 2017; published: May 18th, 2017

ABSTRACT

Metaphors We Live by is a classic masterpiece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 of the book,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ment on it, which not only opened a new way for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lso provided a deeper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other fields.

Keywords:Metaphor,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Review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述评

李一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山东 日照

收稿日期:2017年4月29日;录用日期:2017年5月15日;发布日期:2017年5月18日

摘 要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经典之作。本文在回顾原著内容概要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评述。本书不仅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深的视角。

关键词 :隐喻,分类,特点,评述

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1. 引言

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正式开始,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隐喻的认识 [1] 。传统意义上,隐喻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段,隐喻不是普通的语言,而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多样性的一种策略。修辞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修辞隐喻的应用不是基于词汇的匮乏,而是基于对语言进行修饰的需要。修辞隐喻是语言中本来有表达该意义的词语,为了修饰的需要而用了另外的词语 [2] ,往往存在于文学领域中。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并非只存在于文学领域,隐喻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人们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生存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 [3] 。Lakoff & Johnson将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带到了概念思维、认知作用等新的领域,隐喻研究从此实现了认知转向。该书自问世以来已有十余年,一直被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视为经典著作,受到强力的推崇,其观点得到了认知语言学界的认可并得以传播,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总结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做出简要评价。

2. 内容梗概

全书共有193页,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介绍隐喻概念的理论知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隐喻概念的实质;二是隐喻性概念的特点。第一章主要指出人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作者以“ARGUMENT IS WAR”这个概念隐喻分析出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虽然战争和争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战争是指武装冲突,而争论则是因人们对同一事情表达的不同看法产生的口头辩论,但因为两者的相似之处,“争论”被部分地用战争术语进行建构和理解,这说明概念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的。人们之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谈论战争,是因为人们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行动,语言反映出人们的思维,隐喻的使用也是人类思维过程的重要体现。由此得出,人类的概念系统是通过隐喻来构成和界定的 [4] 。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讲述隐喻性概念的特点。第二章指出隐喻性概念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在语言中,隐喻性表达和隐喻性概念系统紧密相连,可以用隐喻性语言表达来研究隐喻性概念的属性,从而了解行为活动的隐喻性本质。第三章通过“管道隐喻”中的具体例子分析,指出隐喻的系统性使我们能理解此概念的一个方面,但也必然会隐藏此概念的其他方面。被理解的概念体现出隐喻系统性的凸显特点,被隐藏的概念则体现出其隐藏的特点 [4] 。

第二部分由第四章至第十四章构成,主要阐释隐喻的分类,共分为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Lakoff指出结构隐喻是指通过一个概念对另一个概念进行隐喻建构,但是方位隐喻并不通过另一种概念构建,而是通过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因为这类的大多数隐喻都跟方位有关。这样的隐喻往往根据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大多以自然及文化经验为基础而产生隐喻意义,如Happy is up (高兴为上)。正是“happy”和“up”两个概念相关联之后,才有了这样的英语表达“I am feeling up”(我今天很高兴)。作者指出,任何一种隐喻都需要在经验基础之上得到理解或充分的体现。第七章指出最明显的本体隐喻是那些自然物体被拟人化的隐喻,拟人是一个笼统的范畴,覆盖的隐喻种类繁多,每种隐喻都选取了人的不同方面或观察人的不同方式,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是本体隐喻的衍生 [4] 。第八章对隐喻和转喻两个不同的概念进行了区分,隐喻主要是将某种难以理解的事物概念化成相对容易理解的事物,其主要功能是帮助理解。而转喻功能是指代,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相关事物。该部分除了将隐喻进行分类外,还解释了隐喻与文化的关系、隐喻的建构性质、隐喻的基础及概念系统依据等,即隐喻的产生理据及建构性质。第五章主要探讨了隐喻与文化连贯的关系,认为某一文化中最根本的价值观与该文化中最基本概念的隐喻系统是一致的。第十一章则指出隐喻建构的部分性质,如“THEORIES ARE BUILDINGS”这个概念隐喻,人们用建筑物的基础和外壳来建构“理论”这一概念,并未用建筑物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屋顶、内部房间、楼梯灯等来建构“理论”概念,这也符合前面第三章提到过的隐喻的凸显和隐藏功能。第十二章主要指出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概念都依赖于隐喻概念的建构,大部分的概念依赖于人们对其他事物的认知才得以理解。作者从简单的空间概念进行分析,如空间概念里的“上”源于人类的空间体验,人们直立向上,人们每一次移动几乎都包含在一个运动程序中,这与人们的身体活动直接相关,因此说空间概念的行程来源于人们不断的空间体验,即人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 。第十四章指出“因果关系”的概念基于“直接操控”的原型,直接产生于我们的经验。“因果关系”原型的核心因隐喻而得以延伸出更广泛的概念含义,有着许多特殊情景。“因果关系”,即“直接操控”的原型核心,并不是不可分解的意义基本单元,而是一个由我们实施直接操控的日常经验中 [4] 。

第三部分由第九章及第十五章至第十七章组成,主要阐述隐喻的连贯性。隐喻的连贯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单一隐喻内部的连贯性和单一概念两个方面之间的连贯性。作者从“AN ARGUMENT IS A JOURNEY”入手,讨论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由“AN ARGUMENT IS A JOURNEY”和“A JOURNEY DEFINES A PATH”两个隐喻可以得出“AN ARGUMENT DEFINES A PATH”,由“AN ARGUMENT IS A JOURNEY”和“THE PATH OF A JOURNEY IS A SURFACE”可以得知“THE PATH OF AN ARGUMENT IS A SURFACE”。上述隐喻蕴涵描述了“AN ARGUMENT IS A JOURNEY”隐喻的内部系统性,该隐喻系统下的所有例子都具有了连贯性。关于第二方面,作者说明了旅行隐喻和容器隐喻有着共同的蕴含之处。在旅行隐喻中,人们将争论的形式比作旅行过程中的路线,争论的内容则相当于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因此,隐喻对于连接单一隐喻的所有实例和连接单一概念的两个不同隐喻构建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第四部分包括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主要阐述概念结构理论的一些影响并介绍与隐喻相关的定义的理解等,不同语言学家及逻辑学家对语义的定义持有不同的观点,即抽象观和同音异义观。第十八章在概念结构理论的对比下,提出了抽象观点的不足之处,在抽象理论里,没有任何隐喻概念,抽象观点不能解释内部系统性的事实,也不能解释外部系统性。同音异义是用相同的词表达不同的概念,如“他们攻击了要塞”和“他们攻击了我的论点”中的“攻击”表示两种完全不同、毫不相关的概念。强同音观点同样不能解释我们描述的内部系统性和外部系统性 [4] 。第十九章认为隐喻定义的对象是各种自然的经验,解决了隐喻是如何被定义的这个问题。概念不仅仅依据其内在属性来定义,主要依据互动属性被定义。概念也通过原型和原型的关系来定义 [4] 。

第五部分包括第二十章至第二十一章,主要介绍了隐喻是如何赋予形式意义的。首先,语言形式本身凭借空间化会被赋予更多的内容。语言形式和内容受到隐喻概念LINGUISTIC EXPRESSIONS ARE CONTAINERS的约束,即语言形式越多所表达和传递的内容就越多,例如“He is very very very tall”,这种语言形式表达比“He is very tall”所表达出的内容更丰富,更加强调突出了他的身高。同时,句子的语法形式也可从隐喻的角度去解释,即紧密度就是效果强度。例如,“Harry is unhappy”的否定效果比“Harry is not happy”的强很多。“unhappy”这个词语相比“not happy”占有的字符数更少,更加紧密,“unhappy”代表伤心难过,但是“not happy”的意义却范围更广,不快乐或许也不伤心。由此可以得知,句法并不独立于意义而存在,尤其是意义的隐喻方面,语言的逻辑是基于语言的空间形式与概念系统-尤其是概念系统的隐喻方面的连贯性而存在的。其次,Cooper和Ross指出我们对文化中原型成员界定的文化观决定我们概念系统中的概念导向 [5] 。典型的人形成一个概念参照点,概念系统中的许多概念以它们是否与典型人的属性具有相似性为导向 [6] 。此外,作者在第二十二章中指出,隐喻均具有特殊的喻义,人类生活中的经验通过隐喻得以突显,这些经验之间因隐喻结构更具有连贯性,然而特定的隐喻可能是突显和准确连贯组织这些经验的唯一途径。同时,由于我们许多的社会现实和物质世界都是以隐喻来理解的,因此隐喻在决定我们的现实内容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可以成为未来行动的指南。

第六部分包括第二十三章至第三十章,主要从隐喻视角分析了对真理的认识及对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看法。第二十三章指出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把意义理论和真理理论建立在理解理论之上,而隐喻基本上是理解的手段,我们以隐喻来理解世界,来思考并行动,这些都说明对意义和真理的充分理解只能建立在理解之上。Lakoff否认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理解和真理的另一种经验主义阐释 [3] 。客观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决定客观的,具有独立于人以外的特性。对世界的认识即是对其特性的了解,客观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主观主义则认为世界是主观的,人的感知和直觉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认为语言是个人的直觉、想象、情感的表现,其含义是不能充分传递的 [3] 。相反,经验主义阐释弥合了客观主义神话和主观主义神话关于公正性以及做到公正客观的可能性之间的鸿沟,认为真理与我们的概念系统相关,这一概念系统是基于我们和我们文化中的其他成员与他人和自然和文化环境的日常互动而获得的经验,并由其不断检验。

3. 简要评价

Lakoff & Johnson在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第一次从语言学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的重要著作。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初步构建了概念系统理论及隐喻的本质,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思路,隐喻研究从此实现了认知转向。该书对隐喻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探讨了隐喻的本质和特征,并对隐喻的运作机制和存在依据做了系统的阐述 [3] 。该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经典之作,受到很多研究学者的推崇,在认知隐喻研究方面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这些突破点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第一,本书首次提出了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对西方哲学及语言学的“语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解释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提出了经验主义语义观,认为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所谓“意义”,也没有独立于人的认知以外的客观真理。第三,阐述了人类隐喻认知结构是语言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而语言反过来又对思想文化产生影响的互为参照的观点,论述了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相关性,词义发展的理据性及语言与思维的不可分割性 [3] 。探讨过程中,理论与例证并重,层层深入,让读者对隐喻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本书不仅为认知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路径,对于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隐喻研究开始以来,以此书作为理论基础,文学理论、法律研究、语言学、科学哲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对隐喻进行了令人兴奋的应用,丰富了其他学科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深度。

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跨语言、文化的隐喻认知研究相对较少,是否所有文化语言都存在同样的认知模式和概念形成模式,我们不得而知 [6] 。书中只针对英语的隐喻进行了认知分析,还有待更多的跨语言研究来证实隐喻存在的普遍性规律。同时,本书是将语言学家的研究视角转向了认知隐喻,对隐喻有了初步的界定及其理据阐释,但对隐喻的具体映射机制或隐喻映射关系中其内部结构的变化等未进行详细的阐释。总之,与其理论成就相比,这些问题瑕不掩瑜,本书对隐喻的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也极大促进了隐喻的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值得读者深入挖掘。

致谢

感谢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文章引用

李 一.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述评
Review on Metaphors We Live by[J]. 现代语言学, 2017, 05(02): 104-108. http://dx.doi.org/10.12677/ML.2017.5201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1. Lakoff, G. and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2. 2. 杨希英. 试论修辞隐喻与认知隐喻的本质区别[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7): 175-177.

  3. 3. 赵艳芳. 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评介[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3): 67-72.

  4. 4. 何文忠译.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5. 5. Cooper, W.E. and Ross, J.R. (1975) Word Order. In: Grossman, R.E., San, L.J. and Vance, T.J., Eds., Functionalism,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Chicago.

  6. 6. 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期刊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