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2, 2, 129-132
http://dx.doi.org/10.12677/mm.2012.23022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mm)
Research on Approaches of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
——Taking Advance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in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s an Example
Dan Luo, Chundi Liu
Advance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Email: lousia466@126. com
Received: May 3rd, 2012; revised: May 24th, 2012; accepted: Jun. 2nd, 2012
Abstract: In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very urgen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areer planning.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necessary of career planning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Then, the article po ints out the countermeasure recommendations to make sure that the career planning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 e will be profession al, personal and social all through the processing.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Research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研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例
罗 丹,刘春娣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上海
Email: lousia466@126. com
收稿日期:2012 年5月3日;修回日期:2012 年5月24 日;录用日期:2012 年6月2日
摘 要:新形势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迫在眉睫,文章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背
景入手,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必要性,并从推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全程化、专
业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1. 引言
职业生涯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
个体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
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
个体制定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
活动。在全球化国际背景、市场化社会环境和高等教
育大众化进程中,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关
系到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的和谐进步和高等教育的
改革发展[1]。文章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背
景入手,分析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必要
性,并从推进告知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全程化、专业
化、个性化和社会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2.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2.1. 全球化国际背景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要求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资助信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1 年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基于
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学生就业力提升途径研究》。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心理学系 Frederick T. L.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129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研究
Leong 博士在《将职业生涯教育作为国家竞争策略的
一环》的论文提出:在全球化以及国际竞争的时代趋
势下,应将职业生涯教育纳入国家整体竞争的策略[2]。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职业生涯教育在美、日、德
等国已成为其国家人才战略之一。目前,在全球化国
际背景下,知识和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因素,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是任何国家竞争策略成功
的关键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
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对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知
识结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职学生是特殊的人力资源,是推动我国社会发
展的重要力量。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优化教
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整体供给能
力,提高高职学生对职业性质、目标、发展方向的认
识,是我们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全面提升国际
竞争力的积极回应和必然选择[3]。
2.2. 市场化社会环境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
发展需要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成功转型,高职学生的就业
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给
拥有 13 亿人口的我国政府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压力。应该说,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
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就业方
式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价值取向多样化。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的“抢业”、“盲
目择业”和“高违约率”等现象,就是高职学生职业
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另一方面,顺应人才需求和人
才流动的市场化趋势,高职学生择业观念和就业方式
也悄然发生变化,被动承受变为主动参与,变消极等
待为积极出击,从无序择业到有序竞争,市场对人才
资源的配置作用日益凸显。
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高职学
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使其理性评价自己、准确
定位,顺利实现“人职匹配”。同时,更可以有效地控
制人才市场的高流动及无序流动,克服供求双方需求结
构性错位,避免人力资源浪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呼唤开展高职
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现代社会是职业化社会,就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
实现个人理想、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随着高等教育
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教育成为高职学生求生存谋
发展的必然环节和获得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是最重
要的一道“人才培养关卡”[4]。教育环境的变化对高
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必
须与时俱进,合理定位和转轨变型,大力开展职业生
涯教育。
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同时,更多地
关注其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以及工作适应
能力、岗位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等方面培养,这是当
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
3.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有效途径
职业生涯教育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
追求的是“人职和谐”。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
人为本”理念。高校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职业生涯
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5],准确定位职业生涯教育在学
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
种途径推进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全程化、专业
化、个性化和社会化。
3.1. 强化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实现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教育的全程化
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崇高职业理想的树立
需要一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从受教育者角度看,
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应伴随其职业生涯始终;从教育者
角度看,职业生涯教育应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
展,教育活动的规划与实施应连续不断地贯穿于其职
业生涯全过程[6]。
教育部[教高厅(2007)7 号]文件提出,“从 2008 年
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
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
整个培养过程”。
作为高等学校,就是要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
的主渠道教育,系统解决高职学生的职业认知和价值观
问题。在教育对象上,由应届毕业生转向所有年级和学
生;在时间跨度上,由毕业前转向整个大学阶段。使学
生一入学就认识到职业素质的提高与一般知识技能的
提高同等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学
习目的,激发学习潜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130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研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在大一刚入校之际,就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通过高年
级同学的学习理念以及毕业生的工作经历,使同学们
入学就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有计划、有目
的的学习。
3.2. 强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现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教育的层级化
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学习重点和专业特点
及实际需要,分层次确定教育内容和方法。
大一时主要进行职业生涯基础教育,培养高职学
生的职业意识和自我意识,扩大对职业的了解和各学
科的认识。让他们懂得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初步
树立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大二时主要是集中了解
所学专业和相关专业,使其尽可能了解本专业的职业
选择范围、就业“双选”用工结构和获取职业途径,
正确评估自己,初步确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大三时
在所选专业领域进行更深入探索,并作出实际尝试,
如企业走访、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最终确定决策
职业方向。大四时主要通过毕业设计或论文,进一步
深化对本专业前沿理论的认识,并通过毕业实习,在
实践中获取更多经验与启示,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学
会独立走向社会,适应职业生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了锻炼同学们的
实践能力,充分利用暑假,要求每个同学在暑期进
行产学合作锻炼,同学可以自己寻找公司实习,学
校也会推荐部分企业,供同学们选择,比如:中国
邮政、上海苏宁等。同时我校携手海通证券,成立
金融社,为三年级同学提供了在海通证券实习就业
的机会,同时为二年级与一年级同学提供了学习证
券行业知识的机会。
3.3. 强化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实现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教育的个性化
开展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必须强化教育对象
的主体性[7]。每个高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自
身的成长背景、经历、认知和情感。在彰显个性的时
代,普遍划一的教育,已不能满足其职业选择、规划
和发展的需要。个性化的职业生涯指导,就是除利用
专业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对全体学生进行职业生涯
教育外,高校可按照“择己所爱、择己所长”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从其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入
手,开展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心理测试;提供个别
咨询和专门辅导,给出个性化的职业发展意见与建
议;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跟踪服务,也可以采取导师
制等有益的尝试,注重个性化的引导、教育,将其个
性变成优势,把劣势转化为强势,帮助其确定就业意
向和进行职业潜力开发,确立职业目标、形成正确的
职业价值观。
因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同学创造更
多的资源,开展了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的合作教育活
动,使学生可以走出国门,了解接触国际化的教育,
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
3.4. 强化教育管理的全员性,实现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化
职业生涯教育应是由国家支持、社会企业参与、
高校主导、高职学生为主体的综合性、系统性的教育
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8]。
一方面高校本身要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形成校
领导和职能部门抓职业生涯教育的政策引导,专兼职
队伍抓规划设计指导和心理矫正,教学单位抓专业调
整和知识传授,广大教职工提供信息服务的全员化格
局;另一方面,要加大高校与社会的协调力度,有效
整合资源,让高职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专业实
习和就业机会,为其及早树立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社
会基础。同时,要通过广泛宣传,在政府、教育部门、
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中
形成普遍共识,营造全社会认可、支持和重视职业生
涯教育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开展理论研究,为建立健
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管理系成立了国际
商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借助社会力量为管
理系专业的学生寻找更适合的职业;除此之外,还利
用第二课堂邀请各企业老总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交流,
如:上海中外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尤申、上海
长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亚军和副总经理乐
屹、上海美华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志祥、金照贸
易有限公司经理陈嘉怡和经理沃继成等。从而了解企
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同学们也清楚了如何向就业的岗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131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研究
Copyright © 2012 Hanspub
132
位需求靠近。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个职业化社会,高职学生的
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探索一条有效的路径从
而让学生们尽早地了解职业,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显
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它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就业率,
扩大高职院校的影响,提高知名度等都有着积极的意
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李宝莹. 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J].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2004, 12(2): 16-17.
[2] 隆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社会心理
科学, 2007, 20(5): 1-3.
[3] 马奇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十大心理误区[J]. 中国青
年研究, 2005, 10: 5-6.
[4] 吴琪.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 中国
大学生就业, 2007, 16: 1-2.
[5] N. P. Kia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 Press, 2005.
[6] X. B. Wang. Z. Luo.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hinking. Chin ese College Students on Industry, 2008,
18: 52-53.
[7] Z. X. Wang. College career guidance model innovation explora-
tion. Vocational E du c at i o n R e se a rch, 2005, 11: 43-44.
[8] L. Cheng. Mor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in-
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 8: 8.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