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11, 1, 15-18
http://dx.doi.org/10.12677/acm.2011.11003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1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acm/)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CM
Applic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in the Division of Hematology
Fuling Zhou, Yuan Liu, Wanggang Zhang, Xingmei Cao, Yinxia Chen, Aili He, Fang Huang,
Jie Liu, Xiaorong Ma, Wanhong Zhao, Jianli Wang, Yun Yang, Pengyu Zha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he Second Teaching Hospital, Xi ’an Jiaotong Universi ty, Xi’an
Email: zhoufuling@163.com
Received: Apr. 21st, 2011; revised: May 11th, 2011; accepted: May 15th, 2011.
Abstract: Bilin gual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talents in practice. This thesis
is to present the importanc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 to be fully implemented in China’s educational in-
stitutions. Aim at training interns, we applied it to medical report, lecture, sh ift exchange, and etc. The inv es-
tigation shows that learning interests have been stimulated successfully and English expression ability rein-
forced.
Keywords: Bilingual Education; Hematology; Intern
双语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周芙玲,刘 原,张王刚,曹星梅,陈银霞,何爱丽,黄 芳,
刘 捷,马肖容,赵万红,王剑利,杨 云,张鹏宇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系,西安
Email: zhoufuling@163.com
收稿日期:2011 年4月21 日;修回日期:2011 年5月11 日;录用日期:2011 年5月15 日
摘 要:双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潜智,实践中具有可行性。本论文以双语教学模式为切入点,着重
分析了在中国实行双语教育的重要性。我科针对每轮临床实习生,采用英文病案分析,双语讲座及交
班等形式,使同学们将所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掌握医疗知识要点的同时,提高英语应
用水平,锻炼了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激发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双语教学;血液内科;实习生
1.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扩展,我们清晰认识到学科发
展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培养出能进行国际交流的人
才。
英语是交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我科组织采用
双语教学模式,尤其是针对每轮临床实习生,包括英
文病案分析,双语讲座及交班等形式,使同学们将所
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学习掌握医疗知识
要点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水平,锻炼了表达能力与
沟通能力,促进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英
语水平。我科采用双语教学的标准化模式,收到显著
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2. 双语教学可行性分析
2.1. 双语教学的优势
双语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潜智,不但能一举解决外语学习费时低效的问题,同
时还能使学生学会用两种语言来思考和交流,综合水
平超过普通学生[1]。医疗工作不仅是单纯的治病救人,
更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来填充,英语的学习则是前进的
第一步,尤其现在搞科研、查资料、写文章更是不可
或缺。双语教学本身为学习者提供了暴露于外语环境
的机会,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超出他们自身语言能力
输入的机会,而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将语言输入成功地
周芙玲等 双语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16 |
转变成输出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是
学习的内容,而且还是学习的工具。实行中英文病历
书写、病案讨论、双语讲座及模式化晨会双语交班等
形式,有利于提高英语技能,对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十
分必要。
2.2. 依托学科知识原则
语言学习与学科内容学习并行、即学生在学习学
科内容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使学科知识的学
习与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所有的英
语教材都有一定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的设定是为学
习语言而服务,所以在信息的输入量上远不能满足学
生的要求。因此,我们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采用标
准化病人,推广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和双语教
学,运用循证医学理论指导医学生临床实践等。例如,
英语交班的实施将英语与学科内容结合起来教学既能
满足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又能增加他们的学科知识,
所以极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而能产生一种融
入性动机,对英语特别感兴趣。日积月累,学生可以
通过大量的书写和表达来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知识的
掌握。
3. 双语教学实施方法
3.1. 组织学习培训
我科常年进行专科培训,由本科室医师轮流负
责,每周进行一个内容的训练,每次 2小时以内,
必要时根据部分人员的要求重复、巩固上次课的内
容。教研室还聘请留美人员作为口语辅导老师,并
定期对参与 PBL 等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
的英语交流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口语训练,
学习临床常用英语单词,重点掌握内科常见疾病、
病历以及治疗的英语表述。教师不过分强调某一单
词或句型的学习,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丰富的语
言环境,和创造语言学习的机会。而且课件及大量
临床病例图文、诊疗操作的视频文档均存放于我院
图书馆或内科系,方便学生课前课后借阅学习。
3.2. 分步骤进行
在实施中英文病历书写、病案讨论、双语讲座及
模式化晨会双语交班等形式的过程中,具体分步骤进
行实施。负责教师可以根据所讨论病情内容确定主题,
并根据该主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英语材料,材料
的来源均注重真实性,将学生置入在真实的社会环境
中,同时组织实习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使学生
对疾病本身、相关的英语医学词汇如主诉、现病史、
既往史及家族史等的表达有初步的认识,每次选派 1
名学生进行发言。例如,模式化晨会双语交班每天由
一名研究生整理中文交班病历等内容,另一名学生负
责书写英语稿件。第一阶段:确定内科疾病英语词汇;
第二阶段,书写英语交班稿件等,当遇到不会用英语
表达交班内容时,由带教老师指导修正;第三阶段,
反复熟记,练习,次日晨双语交班,对于典型病例,
同时积极组织并做病案讨论分析,从而强化对疾病特
征的记忆。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英语会话,用英语叙
述该病例的病史、诊断及治疗过程,带教老师对所述
内容讲评,给予纠正及补充等。
3.3. 双语交班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英语作为一种常用
的语言工具,重在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应用[2]。两年多
来,我们一直坚持实行双语交班,主要涉及患者的年
龄、性别、主要诊断、治疗计划,如比较简单的新病
人用英语交班,危重病人比较复杂,可以用汉语交班
并强调注意问题。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实习同学
必须英语交班,这使英语学习真正起到实用的功效。
此外,双语交班,避免了纯英语交班导致交接不清发
生歧义的可能。
3.4. 临床英文病历分析
依照临床教学程序,先将可能涉及到的医学专业
词汇,特定的英语表达方式,难懂的内容配合中文讲
解,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理解和接受,以免影响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由教师组织 PBL 教学等形式,
由学生分组进行病历分析,提问,最后讨论并总结。
整个过程师生均要求尽量用英语表达,让每一个学生
都有机会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BL教学由
学生来承担学习的主要责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充分体
现学生学习的个体性,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达
到一定的深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CM
周芙玲等 双语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17
|
识的能力。
3.5. 灵活的测试
由本科室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测试晨双语交班内
容,或病案讨论分析结果等,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英
语会话,用英语叙述该患者的疾病病史、诊断及治疗
过程,并对所述内容讲评,给予纠正及补充等。
3.6. 双语讲座
本科室定期举办双语讲座,运用多媒体技术、计
算机网络技术和 Internet 等获取医学英语教学素材,
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声、文、图集于一体,使信息
的传递更加丰富、形象。教师借助质量优良的多媒体
课件通过中英文展示教学内容,增加了教材的表现力
及感染力,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专业外语,弥补
了双语教学中的概念枯燥与理解困难,通过多种感觉
器官来感知信息,加速理解和接受知识信息的步伐,
并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进行推理。
4. 双语教学效果
科室实施有专科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这一举措
很快调动了全科人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形成
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 3年的实际运行,科室人员
能够准确地说出本科室常见疾病名称、主要用药和常
用的治疗方案,发音正确,医护人员及轮转医学生的
口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受到科室和院方领导
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全科人员养成了主动学习英语
的习惯,而且大部分能够阅读英文文献,追踪国外医
疗动态,提高了科研水平,使学科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主动找学生交谈、提问及不定期测
验、发放调查问卷,并鼓励他们提出意见或建议。近
年来,现代化教育技术已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
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并极大地提
高知识信息传递的效率。双语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
习,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文献查阅能力,学生间
的沟通和交流机率增加,对知识面的拓展有较大的影
响。接受双语教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 103 人接受
了调查,有效应答率为 100%。问卷请学生对授课老
师英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满意度分优秀、
良好、中等、改善和无变化 5个等级。调查证实,学
生对本科教学新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
Figure 1. The valuation for the degree of contentment by students
图1. 学生对双语教学新模式的满意度评价
5. 双语教学的体会
5.1. 推行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困难
英语发音不准确是推行英语教学的主要困难。部
分专业英语词汇和句子都比较长,医学生都觉得有一
定掌握难度。其次,语法及语调也存在较多问题。为
了保证在晨交班时能够准确说出每一个词,学生交班
前都要查字典,给新单词注音标,然后反复朗读,直
至准确熟练。再次,英语教学增加了工作量,这就意
味着教学医师的工作压力加大[3]。例如,PBL 双语教
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授课前需要投入更加多
的时间和精力,而且PBL 教学法学生人数受限,如何
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还需我们不断探索及改进。最后,
更重要的是应尽快建立标准化电子英语病历、常用句
型等数据库使资源共享,或开发双语交班报告系统软
件等,为英语综合应用创造技术支持条件,加速与国
际接轨的步伐[4]。
5.2. 长期坚持是关键
在科室主任和各位教授的监督指导下,长期不懈
坚持,终于能够顺利实施双语教学。在试行双语教学
的实践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许多未预想到的困难和压
力,但是在科室主任的倡导、支持、鼓励和各级医生
的热心帮助下,大家互相学习,互相鼓励,使得双语
教学最终得以坚持下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工
作中学习英语有压力,也容易产生兴趣、收到实效。
交班是临床的常规工作,将英语运用其中,可为每个
人员提供运用、学习、交流和展示英语水平的机会。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CM
周芙玲等 | 双语教学模式在血液内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1 Hanspub ACM
18
双语讲座及交班等形式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
英语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个人价值和
学科竞争力,利于提高我们血液内科学术水平和工作
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使医学教育模式更有
效满足不同层次人员需求,是我们需要探索和思考的
问题之一。我们总结双语教学的体会与经验,分析医
学实习生对双语教学的反馈信息,明确双语教学的困
境和发展方向,通过实践证明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实行模式化晨会双语交班、中英文病历书写、病案讨
论等形式,利于本学科发展,对培养学生临床能力和
专业英语水平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总之,不断探
索和完善双语教学的模式,利于双语教学走上健康发
展的轨道,提高教学质量。
6. 致谢
本研究得到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系的
鼎力支持,及血液科全体师生的密切配合,在此致以诚
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农东晓, 苏纪平, 李治美. 耳鼻咽喉科全英语教学的实践与
体会[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9: 21-23.
[2] 原爱红, 蔡巧玲.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析[J]. 中
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5, 3: 53-56.
[3] 张清友, 陈永红, 王玉燕. 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问题与
对策[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8, 28(6): 94-96.
[4] H. U. Prokosch, T. Ganslandt. Perspectives for medical infor-
matics. Reusing the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for clinical re-
search. Methods Inf. Med , 2009, 48(1): 38-44.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