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期刊导航 网站地图
  • 首页
  • 期刊
    • 数学与物理
    • 地球与环境
    • 信息通讯
    • 经济与管理
    • 生命科学
    • 工程技术
    • 医药卫生
    • 人文社科
    • 化学与材料
  • 会议
  • 合作
  • 新闻
  • 我们
  • 招聘
  • 千人智库
  • 我要投搞
  • 办刊

期刊菜单

  • ●领域
  • ●编委
  • ●投稿须知
  • ●最新文章
  • ●检索
  • ●投稿

文章导航

  • ●Abstract
  • ●Full-Text PDF
  • ●Full-Text HTML
  • ●Full-Text ePUB
  • ●Linked References
  • ●How to Cite this Article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13, 2, 83-85
http://dx.doi.org/10.12677/ccrl.2013.2201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3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ccrl.html)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Low Carbon Economic Tide and
Chinese Enterprise Strategy
Liang Ta o
Ceprei Certification Body, Guangzhou
Email: tlandjinger@163.com
Received: Dec. 7th, 2012; revised: Jan. 15th, 2013; accepted: Jan. 24th, 2013
Copyright © 2013 Liang Tao.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Abstract: Low carbon economy and low carbon technology h ave been the attention of th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Based on Chinese specific environment, from the influence of low-
carbon-wave on Chines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national polic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and discussed coun-
termeasures of low-carbon-wave to Chinese companies.
Key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Influence; Chinese Enterprise; Strategy
浅谈低碳经济浪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陶 亮
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广州
Email: tlandjinger@163.com
收稿日期:2012 年12 月7日;修回日期:2013 年1月15 日;录用日期:2013 年1月24 日
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从低碳浪潮对中国产
业结构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方面进行引入,结合中国特定环境分析低碳浪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探讨企业低碳浪
潮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低碳;影响;中国企业;对策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
来的是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的不堪重负。在全球气候
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
国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
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
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
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1]。低碳经
济的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
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产业界,更
将全方位地重塑社会的全貌。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
料的负面效应日渐凸显,与此同时,核能、水能、风
能、光伏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不断成熟,从另一个
侧面昭示着,一股“低碳浪潮”正悄然袭来,而这股
浪潮将会把我们带入一个新能源占主导地位的新时
代。
通过战略性地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企业运营管
理的决策之中,企业能够减少气候变化问题带来的影
响,降低由此带来的相关的气候风险、法规风险和市
场风险,并且在降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的同时,提高
企业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83
浅谈低碳经济浪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可,并最终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
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投身低碳经济大潮”已是
现实问题。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 年单位GDP 碳排
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很快这个目标就会落
到每个企业身上,转化为具体的压力抑或动力。
在我国,由于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
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
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几乎涵盖了 GDP 的支柱
产业。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
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迅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
可能停止,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这种现状也一时难以
改变。因此,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
技术的革新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过经济发展重点
问题[1]。国家也势必将出台一系列扶植政策,以继续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
长,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同时逐步在税收、财政
等方面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也给中国企业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低碳时代的到
来,企业各类价值标准和评价体系也将发生变化,当
面对低碳变革时可能会有一些今天看起来生气勃勃
的企业明天会突然死亡,因为他所产生的利润不足以
抵消高排放所带来的成本。与此同时,也可能会有一
批今天看起来很弱小的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爆
炸 性增长,因为他们能够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
业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一变化,将低碳经济纳入
战略规划。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在未来将关乎企业的生
死存亡,企业如果期望在此次转型契机中获得先机,
就必须从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
2. 低碳浪潮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中扮演着极
其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同于政府和民众的作用。企
业应关注国家气候方面的政策,并在“低碳经济”方
面进行战略性投资;要大量应用减少排放的技术,同
时跟踪国际制度、国内政策的发展,并对可能制定的
制度超前部署。由于低碳经济与现行“高能源、高消
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模式有显著区别,它首
先需要企业在相关的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并可能要求
企业改变现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其特征是成本高且不
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益。因此,当前很多企业还习惯
把环保仅仅看作社会责任,并忽略了由于环保投资带
来的未来收益,在环保意识方面表现为被动应对。但
是,低碳社会构建已成必然,环保已经上升到了企业
经营甚至战略层面的问题。为此,企业需要将促进低
碳产品的消费和低碳社会的构建纳入企业使命、同时
将现行以利润最大化为主导的目标修正为实现企业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绿色管理
目标。具体而言,1) 在投资领域,企业应做好全面发
展低碳经济的投资规划,包括生产低碳产品、开发低
碳技术、进行低碳项目投资等,并建立起低碳投资决
策评价方法,例如:传统的生产方式必须加以改变,
采样旧能源新利用技术;2) 在筹资领域,企业应力争
获得相关的政策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支持,并且将这些
资源用于低碳投资,例如:尽可能的提高设备自动化
的水平;3) 在营运领域,企业应通过节能降耗、资源
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实现营运过程中的低碳
要求,例如:引入 EcoStruxure 能效管理机制;4) 在
分配领域,企业可按低碳收益对绿色投资者进行额外
分配,同时为企业的后续低碳经营提供资金保证[2,3],
例如:积极参与并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熟。
3. 企业如何应对低碳浪潮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中重要的微观主体,在利用自
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
造者,因此,企业行为的转变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的发
展意义重大。随着企业绿色社会责任的提出,企业逐
渐转变传统的经营思想,在绿色责任战略指导下,在
产品的设计、生产环节就融入低碳理念,在企业的管
理、核算、资源利用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全面推行
绿色经营模式,自觉减排,使环境保护和企业经营相
互融合[4]。
1) 首先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必须加以改变,采用旧
能源新利用技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
能源消费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是减轻
能源生产和消费负面影响的主要手段,前者属于节约
能源的范畴,而后者属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范畴。
节能就是在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量的前提下,获得
与原来等效的经济产出;或者是以原来同样数量的能
源消耗量,获得比原来更有效的经济产出。换言之,
节能就是应用技术上现实可靠、经济上可行合理、环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84
浅谈低碳经济浪潮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Copyright © 2013 Hanspub 85
境和社会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2-4]。生产企业,应行动起来,早做安排,
把节能环保降低能耗放在首位。这就需要从降低成
本,节约能耗和改进技术上下功夫。开发新技术,提
高能源利用率,是企业应对低碳浪潮的有效措施之
一。
2) 设备自动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手工操作,劳
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很难保证。技术工人培养,熟练
工人的培训,人员流动,稳定性差。随着自动化生产
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
品质量的控制水平。生产效率的提高,工人收入增加,
也是减少人员流动的根本。产品开发与创新、企业生
产设备更新与规划、资源合理整合与优化都与自动化
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提高自动化水平,是企业应对
低碳浪潮的另一有效措施[3]。
3) 引入 EcoStruxure 能效管理机制:在目前全球
变暖的情况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能增效对于企
业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EcoStruxure 能效管理体系一
出,即受到众多企业的热捧。能效标识作为能源消耗
量化的一种方式,为消费者提高了对高能效节能产品
的认识。能效标识又称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耗能产
品或其最小包装物上,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
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目的是为用户和消费者的购买
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导和帮助消费者选择高能
效节能产品[3,4]。能效标识作为一种认证方式应该延伸
至更多领域。除此之外,合同能源管理是提高能效的
方式之一。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
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
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
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
务,并通过分享节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
利润。因此,建立能效管理机制,将会对企业的能源
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积极参与并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熟:近年
来,我国各大发电集团在水电、风电、生物质发电、
热电联产以及天然气发电的 CDM 项目开发方面,均
取得了不错的收益。CDM 项目开发根源于“京都议
定书”所设计的“清洁发展机制(CDM)”。比如我国
发电企业通过开发清洁发电项目所实现的减排量,在
经过特定机构认定后,可产 生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
并进入排放权市场交易,使降低碳排放不再只是发电
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而变成了可以获利的能力和资
产。目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排放权交
易市场,我国也于 2008 年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
成立了环境交易所。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逐步兴起,因此,加大 CDM项目开发力度,
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关注国际清洁能源发展趋
势,扎实做好 CDM 项目开发工作,也是企业降低低
碳成本的应对措施之一。
4. 结语
低碳浪潮的到来,将会带来比先前历次能源革命
更为深远的影响。产业结构、人们的生活都将由此发
生巨大的变化。企业是经济的最基本决策主体之一,
低碳浪潮的冲击归根到底将会从各个方面对企业的
生存和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低碳浪潮给企业带
来的冲击是多层次、多轮次的。企业惟有顺应能源结
构的调整,制定适合“低碳时代”的发展战略,才能
在残酷的竞争中赢得胜利。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苏瑾, 赢余. 低碳经济的成长[J]. 世界环境, 2007, 4: 32-34.
[2] A. M. Omer. Focus on low carbon technologies: The positive so-
lut io n. R en ew ab le an d Su s tai na ble Energy Reviews, 2008, 12(9):
2331-2357.
[3] 邢继俊, 赵刚. 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10: 87-92.
[4] 付允, 马永欢等.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 ·资
源与环境, 2008, 18(3): 14-18.

版权所有:汉斯出版社 (Hans Publishers) Copyright © 2012 Hans Publisher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